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那一个,我们都是普通的奋斗者。平凡夫妻创办一元抗癌厨房坚持18年,边防战士行走“虫蚊王国”的阿勒泰中哈边境,基层工作者默默坚守社区、乡村……普通是一种常态,平凡是生活的本色,而不凡才是生命的真正追求。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对“普通人”和“英雄”怎样的思考和感悟呢?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二元对立统一的话题作文。材料列举了几类群体。他们都是令人感动的普通人,他们用生活中的各种“小善举”担起了时代责任,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从材料的总起句“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普通的那一个,我们都是普通的奋斗者”和结尾句“没有人生来就是英雄,有的只是挺身而出的普通人”可以看出,命题者的意图是突出普通人的人生价值、社会责任、时代使命。写作时考生要注意客观、理性地思考“普通人”和“英雄”二者之间的关系。英雄在成为英雄之前都是普通人,那么深入探讨他们如何成为英雄,就成为了哲理思辨的深层次写作内容了。
具体论述时,可以先阐述自己对于“英雄”的理解,例如“英雄”不一定非得是做出惊天动地大事的人,只要能够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尽自己所能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都是“英雄”。结合具体事例对“普通人”和“英雄”两个概念作辩证思考,理性地表达对普通人和英雄、平凡与卓越的认识。
写作时,可以采用层进式结构,即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结构组织行文,这种结构有助于展开严谨的分析。也可以采用对比式结构,这种结构更具有思辨性,将普通人与英雄进行对照,从而鲜明地论证中心论点。
参考立意:普通自我,不凡人生;将平凡做到极致,就能成就卓越;普通人亦有高光时刻;担普通之责,亦可比肩英雄,等等。
习作展示
平凡人生,亦可灿若星辰
李傲
历史的泽畔,总行进着两种身影:一种甘于平凡,不思进取,终一事无成,难至彼岸;另一种虽生于平凡,却能踔厉奋发,终绽放光彩。普通人与英雄从来不是一对对立的概念。英雄也曾是普通人,也曾平凡,只是他们不甘于平凡,积聚萤烛微光,终成光芒万丈。因而,平凡人生,亦可灿若星辰。
默默无闻的普通人,是我们对自我身份的认证。但并不妨碍我们通过努力成为英雄。英雄之所以朗如皓月,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自己的普通,为自己装上了梦想“马达”,积极进取,并自强向上。“人生本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它价值。”梭罗所言,诚哉如是。普通人唯有自觉奋斗、自强不息,才能成就不凡,才能绽放生命的光彩。伟大出于平凡,英雄来自人民。君可见,为扑灭凉山大火而献出生命的救火英雄;君可见,忠诚履职、甘于奉献的人民警官潘东升;君可见,临危受命、解救人质的外交官孙必平。他们都是普通人,但他们心中存人民、心中怀家园,以平凡之身行不凡之事,是当之无愧的时代英雄。
因此,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和灿若星辰的英雄,没有绝对的界限。普通人可以成为英雄,英雄成为英雄前都是普通人。我们即便成不了当今时代的英雄,至少要在浩瀚的夜空,留下自己的足迹,做自己的英雄。即使普通平凡,也要积极作为,以有为之身姿面对生活,灿烂整个星空。“雨伞姐”“长勺哥”合力制服行凶歹徒;外卖小哥彭清林从10米多高的大桥一跃而下救起江中落水者;“糖水爷爷”多年卖低价糖水,只为传递一份温暖;“黄土地诗人”马亮用英语演讲宣传家乡南瓜,在西北农村的土地上发光发热。他们都是不为人熟识的普通人,但他们的身体中却迸发出非凡的力量:或千钧一发时散发出明亮的光,感动身边的每一个人;或日常生活中将小小善举做到极致。当普通人挺膺担当时,当平凡人温暖社会时,他们就都散发着英雄的光芒。
平凡人生,亦可灿若星辰。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要相信纵使自己很普通很平凡,只要坚持理想,坚持奋斗,创造不凡的成就,就能成为不凡的自我,成为英雄,散发出属于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他人。
【内蒙古扎鲁特旗第一中学】
点评
本文开篇通过列举两种人,引出话题,通过简单的分析,提出中心论点:平凡人生,亦可灿若星辰。正文部分,先论述英雄之所以为英雄是因为他们自强向上,强调普通人选择的重要性,然后论述英雄所具有的高尚品质。最后辩证地分析普通人和英雄的关系,这是全文论证的重点。文中举了许多事例,凉山救火英雄、潘东升、孙必平、“长勺哥”“雨伞姐”、彭清林、“糖水爷爷”、马亮等,充分地证明论点。行文逻辑严谨,论述富含哲理性和思辨性,环环相扣,逐层论述“普通人”“英雄”的本质内涵。论证方法多样,具有很强的哲理思辨色彩。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直言不讳”历来以直率为人们所推崇,如《易传》中有言“修辞立其诚”。然而在生活中,“直言不讳”都适用吗?有时候有话直说、心直口快,反而失去了和谐。“直言有讳”其实也是很多人奉行的准则,直言讲究方式方法,有利于增进良好的沟通。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材料给出两种不同的人际交往方式,即“直言不讳”与“直言有讳”。二者各有利弊,考生须深入思考,展开思辨性的论述,表达自己独到的观点与见解。
考生在审题时要注意“然而在生活中,‘直言不讳’都适用吗”这一语句。这句话意味着写作时要比照权衡,进行思辨,无论是“直说”还是“讳说”,都得看场合,场合不同,说话的方式也不同。“直言不讳”和“直言有讳”,对个人来说,其实是“有话直说”与“直说得好”的权衡与取舍,可以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和社会现象进行论证,还要分清“讳言”和“甜言蜜语”的区别。最后总结出在不同情境下使用“直言不讳”或“直言有讳”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人际交往中取得平衡。
写作时,要指明两个概念的本质属性和内涵、外延,才能有哲理思辨的议论深度。“直言不讳”意味着说话要有耿直端方的态度,强调要以事实为根据,要说实话说真话,“直言不讳”更适合科学严谨的场合。而“直言有讳”其实就是“到什么山头唱什么歌”,考虑直言的对象,更讲究方式方法,适用于生活化的场合。
当然,如果支持其中一个观点,也是可以的,只要能自圆其说,写出自己的个性化见解,就是高质量的议论。
行文结构上,可以先辨析“直言不讳”和“直言有讳”的内涵,阐明生活中为什么需要直言不讳、为什么需要直言有讳。然后再将所选观点细化到具体的生活实践中进行论证。
参考立意:直言有讳,更具温情;真心直言,不讳有价;说话既需要有直言的勇气,也需要有讳言的艺术,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