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

2025-01-16 00:00:00何淑而
关键词:情怀人文时代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ChatGPT横空出世,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接踵而至,很多文字从业者受到冲击,但是那些优质的原创作者依旧无法被取代;Sora虽然会威胁到影视工作者,但是无法淘汰那些有无限创意的人。所以未来你最大的优势应在于:如果你是编剧,要能写出构思更为巧妙的剧本;如果你是模特,要有和他人截然不同的气质;如果你是医生,除了医术精湛还要更有人文情怀……

AI时代,我们当何去何从,值得每一位新时代青年思考。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材料引导考生思考AI时代该何去何从。第一段话先交代背景,指出文字从业者和影视工作者受到AI冲击的现象,“但是”表转折,强调无法被取代的是“优质的原创作者”和“有无限创意的人”,指出编剧、模特、医生等与人工智能相比较,最大优势在于巧妙构思、独特的气质、人文情怀等。第二段话表明命题指向,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新时代青年”身份对“AI时代,我们当何去何从”进行思辨与思考。“何去何从”提醒考生写作的落脚点重在做法,即在AI发展的时代背景下,青年怎样发挥自己最大的优势,避免被取代。

材料意在让考生辩证地看待AI,思考面对AI的冲击和挑战,作为新时代青年,该如何挖掘自己的独特性。可围绕材料中的创新能力、思维品质、不同气质、人文情怀等展开论述,更深层次地探讨技术与人的关系,探索未来社会的多元发展等。

引语中第一句话表明写作时既不能完全脱离材料,又不能拘泥于材料,要在材料的基础上阐述自己的观点;第二句则强调写作时要有“你”——新时代青年的思考。

参考立意:AI时代,当以创新为翼;发扬原创精神,传递人情温暖;以AI之技术,探人文之价值,等等。

习作展示

深耕科技创新,厚植人文情怀

麦诗娅

AI的时代浪潮汹涌袭来,各行各业都受到了AI带来的冲击,但那些真正拥有创新精神和人文情怀的人是无法被AI取代的。吾辈青年,正立于AI时代潮头,当深耕科技创新,厚植人文情怀。

顺应时代发展浪潮,激发个人潜能。诚然,AI在某种程度上可谓“神通广大”,但人的创新能力并不会被取代。鉴古观今,工业革命与科技革命都是随历史的车轮以不可阻挡的趋势滚滚向前,冲击着当时的社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发展中,机器和科技大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同时也无法避免地占据了属于人类的部分生存空间。但也是在这种情况下,顺应电气时代的浪潮,爱迪生发明了电灯,福特将汽车推入千家万户。那些真正拥有无限创造力的人,总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寻得一席之地,无法被取代。在新时代,与其陷入“技能焦虑”,不如拥抱AI与现代科技,发展自我创新能力,激发个人潜能,立足时代,砥砺前行。

以创新立足,方能引领时代潮流。《周易》有云:“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不久前,AI音乐生成平台中“诞生”的一些歌曲火遍全网,其成熟的风格和极高的完成度,让无数作曲者担忧自己的音乐创作走到了“穷途末路”。“穷”则变,作为音乐核心部分的创造力,是AI无法取代的——AI“投喂式”转化数据的方式难以支撑它进行人类以灵感作为支撑的创作。清华大学教授汪玉,以“清华人就要敢于创新,做到最好”的情怀积极推动我国芯片领域的发展。“故宫文创”深入挖掘藏品内涵,结合现代文化进行创新,取得巨大成功。新时代青年,以创新精神立足,便能“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人文情怀为旨,方能行稳致远。创新前行的旅途中,人文情怀是新时代青年航行之路上的动力。清华博士卢志以“AIforScience”的创新理念颠覆了传统显微技术,为“炎症风暴”研究和干预等医学重大问题的突破做出了贡献,斩获了2024年的SAIL奖。他的这项成果不仅仅是创造力与AI科技结合的成果,更体现了对生命健康的关怀。AI时代下的人文情怀,意义依然深远。即使是在AI时代,人们仍然需要在人情温度中汲取温暖,体会感动。吾辈青年,当关怀生命,传递温情,培养人文情怀,才能更好地于AI时代中行稳致远、风正帆直。

少年正得路,烨烨自生辉。以时代之问,作青春之答。吾辈青年,应深耕科技创新之土壤,厚植人文情怀,创造无限可能!

【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乐从中学高三(19)班】

点评

作文开篇结合材料给出的现象提出了中心论点,然后论证人类无法被取代的原因正是在于一直在跟随时代发展不断发挥创新能力。接着又从“以创新立足,方能引领时代潮流”“以人文情怀为旨,方能行稳致远”两个方面回应在AI时代新时代青年应如何应对的问题。结尾回扣论点。全文结构完整,思路清晰,论证有力。另外,作者能够结合“新时代青年”身份,发出“以时代之问,作青春之答”的呼吁,立意较高。

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技术的进步推进了教育的变革。古人曾以竹简记载文字,但是大众获取知识的成本很高,受教育的人群较少。后来蔡伦改进了造纸术,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教育慢慢普及开来。而今,大数据人工智能推进教育升级。有的学校引进了机器人老师参与课堂教学,有的学校采用智能机器人迎接新生入校,有的学校引进平板教学……

请结合材料,从自己对现在接触的网络技术的体会出发,谈谈你对“技术与教育”关系的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引导考生探讨技术对于教育发展的深远意义。材料共五句话,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句为总起句,交代了技术对教育的作用,也是这段材料的关键句;第二、三句为第二层,交代古人用竹简记载文字、传播知识,用“但是”表转折,揭示了古代受教育人群较少的原因,紧接着列举两项技术的发明——造纸术与活字印刷术,为教育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和体验形式,揭示出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推动教育普及的巨大作用;第四、五句为第三层,由此及彼,关联现实生活,先指出当代网络技术革新对教育的意义,又列举学校引入科技用于教育的三种现象,说明技术为教育提供了新的手段,引导考生思考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引导语要求“结合材料”,提示不能脱离材料改弦易辙;“从自己对现在接触的网络技术的体会出发”,明确了写作主体,提示考生要写出自己生活和学习中所获得的关于网络技术的体验和见解,不能空洞地谈大环境;“谈谈你对‘技术与教育’关系的感悟”,要求考生在作文中阐述科学技术与教育的关系。

考生在立意时,要把握科学技术与教育二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如网络技术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网络技术与教育融合发展;教育如何适应网络技术的变革,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参考立意:创新技术,引领教育未来;聚技术之火,燃教育之灯;驾驭技术,升级教育,等等。

猜你喜欢
情怀人文时代
人文
北京纪事(2024年1期)2024-01-03 03:16:55
赣鄱情怀
心声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08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人大建设(2020年4期)2020-09-21 03:39:12
HANDS OFF THE WHEEL
人文绍兴
中国三峡(2017年3期)2017-06-09 08:14:59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4期)2016-11-02 10:56:23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5期)2016-11-02 10:55:36
e时代
足球周刊(2016年10期)2016-10-08 10:54:55
人文社科
全国新书目(2016年5期)2016-06-08 08:54:10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