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攻略
一、交际语境类作文
交际语境类作文通常包括演讲稿、发言稿、辩论稿、致敬信、感谢信、推荐信、主持词等。
交际语境类作文是高考作文命题的重要方向之一。2020年就有四套作文题属于交际语境类,其中全国Ⅰ卷创设班级读书会这一语境,要求围绕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选择感触最深的一人,写一篇发言稿。
要写好这类作文,先要认真审读语境材料,明确重点,画出关键词,或者概括材料要点,然后明确交际写作的类型,弄清写作要求。写作时,文体特征要鲜明,格式要准确无误,内容上要凸显“交际”特色。尤其是演讲稿、发言稿、辩论稿、主持词一类的作文,应当体现互动性、代入感,适时与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二、任务驱动型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题,曾经在高考作文命题中引领风骚。如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题,材料先梳理了中国现当代发生的四件大事,随后展望了2049年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灿烂前景。接着要求考生从几个任务(演讲稿、书信、观后感、慰问信)中任选一个,以青年学生当事人的身份完成写作。
由这道高考作文真题我们可以看出,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以下特点:体裁驱动,即对文体有一定的限制;内容驱动,围绕材料,自选任务完成写作;对象驱动,以某一身份进行写作。对于这类作文,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要准确把握材料要点,明确命题要求;二要“量体裁衣”,合理选取“任务”,就事论事,缘事说理,不可旁逸斜出;三要做到文体特征鲜明,力求内容充实丰富。
三、创意类作文
随着新高考推进,2023、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题出现读写结合的命题形式,创意类作文崭露头角。
其具有以下特点:
1.链接现实生活。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题,取材于试卷中一则短小的语言运用材料,“安静一下不被打扰”是众多人的想法与期待,与现实生活相链接,具有普遍意义,富含思考价值。
2.关注前沿科技。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题,撷取试卷中现代文阅读Ⅰ中有关太空探索的信息,就近取材,读写融合,有助于激发考生热爱科学、探索宇宙的浓烈兴趣。
这类作文写作时如何审题构思呢?一要抓住关键信息,如2024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题,先对现代文阅读Ⅰ的太空探索内容加以概括,以便引出下面的写作任务,而“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显然是关键信息,是立意构思的突破口。二要善于拓宽思路,如2023年高考新课标Ⅱ卷作文题,文字简约,“安静”“放松”“沉淀”“成长”几个词就可以帮助拓宽思路。从“纵”的角度看,一个人从小到大,需要“静中沉淀,静中成长”;从“横”的方面看,青少年在家庭、学校、社会几个生活层面,无不需要“放松,沉淀,成长”。
文题呈现一
(交际语境类)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曾经发表了“种树老人”李洪占60年种树、绿化荒山的动人事迹。
1956年,当时作为青海省海东市护林员的李洪占在荒岭上栽下第一棵树。60多年过去,老人种下了8万多棵各类树木,面积达到133公顷。
60多年来,李洪占靠一把锄头、一把铁锹,用一副肩膀,种绿了家乡蔡家堡的每一个山头。55岁的村民陈尚祥,上小学时就开始跟着李洪占学种树了。他表示从李洪占那里学到的种树方法很管用,树木成活率很高。朴实的老人有一些平凡的话语:“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用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我种了一辈子树,往小处说,是美化家乡;往大处说,是造福子孙。”
植树节到来之际,翠园中学发起了“致敬‘种树老人’”的书信写作比赛。请给“种树老人”李洪占爷爷写一封致敬信,表达你的敬意。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是一道具有交际色彩的作文题,要求写一封致敬信,表达青年学生对李洪占老人无私奉献精神的礼赞之情。
写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吃透”材料要点,学会提炼。从梦想与希望、执着与坚守、示范和榜样等方面对“种树老人”的言与行进行提炼、整合,行文时恰当运用。②明了语境,彰显“交际”。体现“植树节”的语境;注意,书信格式,行文落款要正确、完备;语言要得体,娓娓而谈,表达出亲切的意味。
习作展示
致敬您,种树老人
曾丽桃
尊敬的李洪占爷爷:
您好!
今天是植树节,我参加了义务植树活动。看到在春风中挺立的小生命,我想起了您这位可敬的“种树老人”。我给您写这封信,是为了表达我对您深深的敬意,是您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要学会把一件事做好。
有一种成就,是六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以前老师常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了解您种树的动人事迹后,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坚持。您用一副肩膀,一把锄头,一把铁锹,60多年种下了133公顷的希望,坚持建设美丽家乡的初心。“一个人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用一辈子把这一件事做好!”您说到做到,并且做得很出色!
有一种成就,是给后辈留下了无价的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这一代人就是要用自己的努力造福于子孙后代。”李洪占爷爷,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绿荫。那8万多棵树,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有一种成就,是发挥榜样的作用。在荒岭上种树,种绿的是山头,带来的是一年又一年的绿色希望。您的精神带动了许许多多村民同您一起播种希望,陈尚祥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他从上小学就开始跟着您学种树,以您为榜样,为大地多种下一个希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引领我们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多人与您一同,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希望是通过努力变成现实的!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您用一生来植树,您说:“还要种,只要走得动,不死,就要种下去!”
您就像一名顽强、勇敢的战士,绿了荒山,白了头发,志在造福子孙后代!您的精神将会激励更多人赶紧行动起来,用辛勤的劳动绿化荒山,美化家园!
祝您幸福,健康!"""""""""""""""""""""""学生:曾丽桃
2024年3月12日
【海南儋州市第二中学高三(4)班】
点评
这封致敬信,深怀着对“种树老人”李洪占的崇高敬意,从“六十年如一日的坚守”“给后辈留下了无价的财富”“发挥榜样的作用”三个角度对老人的成就作了概括总结,内容丰富翔实。习作紧贴着材料要点展开,善于选取所给素材,且书信特征鲜明。另外,文中有许多语句充满激情,富有感召力,例如作文最后“您的精神将会激励更多人赶紧行动起来,用辛勤的劳动绿化荒山,美化家园”。
文题呈现二
(任务驱动型)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1934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广西,在桂北地区进行了惨烈的湘江战役。居住在桂林市全州县才湾镇脚山铺的蒋忠太老人,在湘江战役之后,带领儿子上山,将散落在自家山场里的七具红军遗体就地合墓掩埋,并叮嘱儿孙要世代守护红军墓。
2019年,根据中央部署,全州县决定在杨梅山设立红军长征湘江战役战斗遗址保护点。9月,纪念设施落成,立刻成为全国各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请以全州县县长的名义,为湘江战役战斗遗址保护点落成庆典写一篇发言稿。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文题要求以“全州县县长”的名义写一篇发言稿,弘扬爱国精神、继承光荣革命传统。写作时,考生可以撷取材料要点,适当化用素材,也可以结合国家领导人关于弘扬英烈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论述,丰富作文内容。此外,要充分把握任务驱动型作文“就事论事、缘事说理”的特点,针对具体任务,处理好记叙与议论、材料与任务的关系,彰显“驱动”“特定当事人”的色彩。
习作展示
回望历史,传承爱国精神
黄家乐
尊敬的各位来宾、亲爱的乡亲们:
大家好!
首先,祝贺湘江战役战斗遗址保护点圆满落成。这一刻,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因为我们又多了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战斗遗址见证了一代人的奋斗史。在湘江战役遗址保护点陈列着的那些珍贵的照片,反映的不仅是一代人的奋斗史,还有他们可歌可颂的爱国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取得的一切成就,是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同中国人民持续奋斗的结果。”今天,瞻仰战斗遗址,是为了不忘那些为国家独立富强而英勇献身的英雄。战斗遗址见证了我们艰辛的革命历史,也铭刻着中国共产党人英勇无畏的精神。参观战斗遗址时,我们能够感受到战争凝重的氛围,更能够感受革命先烈浓厚的家国情怀。国家因英雄辈出而强大,民族因精神挺立而兴旺!
欢庆胜利的日子,也是回溯历史的时刻,不忘“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苦难,铭记最后一滴鲜血的惨烈。在生死存亡之际,是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红军战士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红军长征是中国人民的集体记忆,也是中华民族的壮丽史诗。只有读懂历史的重量,才能不忘历史,感怀历史,牢记爱国精神。这也激励着我们立足当下,着眼未来,在和平时代砥砺前行,不辱使命。
郁达夫曾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我们如今的和平繁荣,是革命先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保家卫国、视死如归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对于新时代的青年而言,过去可能太过遥远,但正因如此,青年更不能淡忘革命历史,建设历史遗址意义重大。蒋忠太老人带领家人收殓红军战士遗体,坚持世代为红军英雄守墓,他们用实际行动传承了爱国精神。我们应该为他们点赞!
记录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记忆,而记忆也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建设湘江战役战斗遗址保护点是为了记录革命历史,更是为了致敬我们的革命先辈,缅怀先烈伟业,传承爱国精神,激励我们建设更加美好幸福的新时代!
谢谢大家!我的发言完毕!
【海南儋州市第二中学高三(6)班】
点评
这是一篇精彩的发言稿。行文紧扣战斗遗址保护点建设的意义和价值,回顾光荣革命历史,弘扬爱国精神,激情洋溢,催人奋进。
文题呈现三
(创意类)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第二单元,收录了《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和《“探界者”钟扬》两篇人物通讯,真实、生动地报道了他们献身科学、造福人民、报效祖国的英雄事迹。
请你从以上两位人物中任选其一,结合课本素材,写一篇文章,表达自己的感悟。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思路导航
这是一次利用课本素材、把阅读与写作紧密结合的创意实践活动。写作时,考生要在温习课文的基础上,博观约取,认真提炼教材中最有价值的素材进行合理利用,凸显作文主旨。拟题时,最好能反映人物的精神品质。正文部分可以从多个角度简要叙述袁隆平或钟扬献身科学、为民谋利、为国奉献的光辉事迹,彰显“用事实说话”、弘扬科学精神的特色,同时融入议论、抒情,为记叙增色,助主旨深化。
习作展示
云边寻种,献身高原
洪优扬
尊敬的钟扬教授:
您好!
我是一名高中学生。了解了您的生平事迹后,我感慨万千,对您的崇敬之意油然而生,便想以书信的方式表达对您的敬意。
您是否记得,您当初是怎么踏上种质资源收集、研究这条路的呢?年少轻狂的年纪,有着一颗向往远方的炽热之心,原本学无线电专业的您,偏偏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工作期间用业余时间旁听生物系课程。幸运的是,这段时间的付出有了沉甸甸的收获。后来您成为了武汉植物研究所副所长。这是个相当不错的工作,您却执意要走“不安分”的道路。您辞去工作来到复旦大学,把整个心都放在种子事业上。您说:“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
于是您怀揣着这个造福苍生的伟大梦想,将足迹延伸到了气候恶劣、人烟稀少的青藏高原。在西藏这个世界屋脊努力建造了一个种子“宝库”。您不顾反复发作的痛风和随时出现的高原反应,攀登到了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点。您迎难而上,望着前方崎岖的路,瞳孔中却溢出了热爱。志在山顶的人,不会贪恋半山腰的风景。不怕路途的遥远和崎岖,您只恐无人肯站出来,便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道路。
“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您带领团队取得一项又一项重要研究成果,为中国种子事业奉献了整个人生。您长年羁旅他乡,如蒲公英的种子随风“四海为家”,一直行走在收集种子的征程中,您的足迹踏遍了青藏高原,直至生命的最后。
在探索的道路上,您甘愿成为一个先锋者,和时间赛跑,拿生命和上天做赌注。您让我明白了,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有价值的梦想。不是杰出者善梦,而是善梦者杰出。对于生命的意义,您说:“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发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您的这种淡然从容的生命态度令人敬仰。
您长眠在深山中,种子会记得您来过,泥土上留有您坚实的足迹。“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放心吧,您所经历的“一番寒彻骨”,终会迎来“梅花扑鼻香”。
作为新一代的中国青年,我们会以您为榜样,心中有大爱,以身许国,勇于担当,在新时代的滚滚洪流中砥砺前行,循着光的方向踔厉奋发!
愿您的伟大功绩永垂不朽!
学生:艾英雄
2024年10月20日
【海南儋州市黄冈实验学校】
点评
本文记叙了植物学家钟扬积极献身种子事业、无怨无悔的事迹,热情讴歌了这位“探界者”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可敬的奉献精神。作文化用课本素材,显得熨帖自如。引用主人公的言语以及古诗句,融入议论、抒情,起到了升华主旨、渲染情感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