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作文融合社会与个人、科学与人文(题意基本与“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相关联),着力考查考生探索性、创新性思维品质,激发考生崇尚科学、探索未知的兴趣,引导考生借助语言文字解决问题,学会沟通、善于表达。对于2025年高考作文,考生在备考阶段就要把准方向。如下几个方面属重中之重:
观察近年来尤其是2024年高考作文题,我们能够看出高考作文的一些重要趋势。比如,高考核心功能所强调的“立德树人”,永远是命题不变的主题;作文命题越来越关注社会现象,考生需要更多地站在时代的“C位”思考问题,在时代的奔涌中“乘风破浪”;高考作文注重将语文素养与批判性思维等结合起来考查,试题充满“生气”,表现出较强的开放性;作文命题倾向于议论,但也允许叙事与抒情,其提供的素材往往涉及多个元素或不同侧面,考生需要在比较或综合中激活全方位、深层次的思考,才能避免立论的偏颇或肤浅。具体来说,必须洞察“四同”趋势:
1.与时代同行,视野宏阔。全国卷作文题的选材往往主题宏大,体现国家意志。它旨在引领考生关心时代趋势与国计民生,关注国家的现状与发展,思考世界的问题与出路,诸如社会风尚、文化传承、实践创新、工匠精神、健康生活、生态保护等方面的“家事、国事、天下事”,需要“事事关心”。
2.与教育同频,立德树人。高考是为国选材,在“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我们的学生要成为什么人”这两个根本问题上起着指挥棒作用。高考强调的是:我们的教育要培养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的学生要成为“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人。
3.与教改同步,紧扣课标。新课标提出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一个突破性创举,它包括一个核心、三个方面、六大素养、十八个基本要点,参见右图。
4.与成长同进,高起低落。考生要根据身心发展的规律,实现从“兴趣”向“志趣”的转化、从“志趣”向“志向”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既要“高起”,有高的站位,能“仰望星空”;又要“低落”,有“我”的作为,能“脚踏实地”。要心系“大我”,规划“小我”,积极响应、顺应国家发展需要、世界发展大势。
【编者按】
近年来,高考作文呈现出一系列引人瞩目的发展趋势。时代性已然成为高考作文的鲜明旗帜。高考作文紧密贴合时代发展的脉搏,聚焦当下社会热点、科技进步、人文关怀等前沿话题,将考生的视野从书本知识拓展到广阔的社会现实。同时,情境性是高考作文的显著特征,它更加贴近生活实际。所设情境往往取材于考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场景,或者社会热点事件,使考生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也更加注重考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们《作文周刊》紧紧把握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倾力打造了《作文备考专辑》。本专辑分直击高考、备考指津、文题预测三大部分。在“直击高考”中,一线教师深度解析2024年作文真题,分析写作思路;“备考指津”部分,从文体、材料、结构等多个方面为考生带来实用的备考指导;“文题预测”部分,甄选“榜样力量”“家国情怀”“时代青年”“文化自信”等15个热点,引领考生做好积累、拓宽思维,在2025高考作文备战中做到有目的、有广度、有深度的训练,全面提升自己的写作技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2025年高考作文备考的征程已然开启,它充满了挑战,也蕴含着无限的机遇。愿每一位考生都能以笔为帆、以梦为马,在高考作文的海洋中劈波斩浪,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