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容错率,远比你想象的要高。
从宋末元初到现在的一千多年来,景德镇就被誉为瓷都,但那些烧制后留下的残次品与废料都去哪了呢?在工艺和技术不完善的时候,烧制一个复杂的瓷器,至少会产生三个烧坏的废品。光康熙年间景德镇就有三千座窑口,每天都有不计其数的残瓷废料被丢弃。要是处理得不好,垃圾围城只是迟早的事。
面对这些残次品和废料,景德镇不是挖一个洞去填埋,而是找了一条“路”,让它们被再利用。古代景德镇的管理者用瓷业废料来填平坑坑洼洼的地势,用废瓷废砖建设下水道,还用一些相对完整的窑砖瓷瓦来砌墙盖房子。直到今天,景德镇最主要的两条排水主干道就是用废砖窑建成的。
南京人常常把“多大事啊”挂在嘴边,用当今流行的表述就是:做错了一件事,天并不会塌下来,恰恰相反,对失败的有效管理和再创造,往往能激发出新的价值。
景德镇包容了数以万吨的瓷业废料,让这个小城成为千年瓷都,而我们也应该包容自己的每一处失败,并从中找到可以被汲取的养分。
我的同学四次参加公务员考试均落榜,陷入深深的内耗之中。第四次复试被刷后,她一个人躲在房间里哭了好久。后来,她给我发消息说:“为什么我总是犯错?为什么我的人生这么失败?我这辈子是不是完蛋了啊?”
我推荐她看了美国风险管理学学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书《反脆弱》。纳西姆在书中写道:“很多人遇到一些不如意的事,就变得像玻璃球。一旦掉到地上,就会摔碎成一地。”
再后来,同学开始对自己的优势进行分析,对职业开始规划,好像慢慢开始跟自己和解。现在在当地一家外贸公司做运营主管。当年备考时恶补的分析推理能力,居然让她在做管理的时候更加得心应手,几个月前,她还给我发来喜报说,获得了优秀员工,而且马上就要结婚了。
人生很长,没有什么所谓的标准答案。我们从小被吓到大,好像达不到某种世俗标准,人生就彻底完蛋了。小时候觉得忘带作业在教室门口罚站是天大的事,可是那次罚站可能让你看到了一次美丽的日出,写出了一篇满分作文;上班的时候觉得出了岔子是天大的事,但这次失误也会给你积累一次宝贵的失败经验,下次遇到更重要的项目能未雨绸缪。稻盛和夫说:“除了生病以外,你感受到的痛苦,都是你的价值观带来的。”或许能让我们过得更自在的,不是去追求所谓的正确,而是追求广阔。
如果你一直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并为之努力,那过程中一城一池的得失、偶尔的失败,都无伤大雅。回头看,轻舟已过万重山。向前看,前路漫漫亦灿灿。
编辑 钟健 1249768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