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原“有灵魂”的唐朝甜点

2025-01-15 00:00:00青辰
莫愁·时代人物 2025年1期
关键词:石榴面团形状

把对花草树木、风雨雷电、季节交替的感受揉进面团,再通过对纹路的刻画,把所思、所感传达出来。第一次接触唐菓子,阮智敏便被它深深地吸引了。

制作有灵魂的唐菓子

阮智敏是江苏南京人,曾在云南一家烹饪学校担任老师。他喜欢画画,在学习食雕过程中对造型精美的唐菓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便买来原料在教室里练习。一团普通的面食在阮智敏手中造型千变万化,独特雅致:自然界的花草树木、二十四节气、花鸟虫鱼等皆可为题,既有古韵唐风,又可以结合当代的四时风物,再融入自己喜欢的元素和创意,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口腹之欲,更在无形中丰富了作品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唐菓子起源于唐,兴于宋,那时饮茶盛行,很多人有一边饮茶一边吃茶点的习惯。制作唐菓子的匠人凭借经验,应时而变,用果子谱写四季风味。由于唐朝冰窖发达,甜食也随着季节不同而相应变化。唐菓子在色、形、味上无不追求极致。“樱桃毕罗”在晚唐闻名遐迩,它以樱桃果作为馅料之一,蒸熟装碟后,皮内的樱桃竟然果色不变,紫红如鲜,在薄薄的粉皮之内倩影朦胧。唐人还能把米粉染成多种颜色,做成七彩拼成的花糕,叫作“米锦”或“虹桥”。美妙的唐菓子,仅仅是想一想,都觉得诱人啊!

“唐菓子里不仅有中国古典美学,还包含了许多传统文化,从中式糕点中看中国文化,永远有做不完的文章。如果不了解中国文化,不喜欢唐文化,那一定无法制作出‘有灵魂’的唐菓子。”阮智敏的家里多出了不少诗集、典籍,唐中宗时流传至今的食谱《烧尾食单》,也成为他探索唐菓子奥秘的源头。

唐菓子作为一种传统糕点,其制作工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阮智敏在翻阅了大量古籍之后,成功复刻出了千年前的唐菓子。21岁时,阮智敏参加全国烹饪大赛,他将点心融合到艺术里,用果蔬加上果酱做成一道“荷塘月色”,好吃又养眼,一举夺魁。

十几道纯手工工序

起初,阮智敏主要在产品样子上做文章,但精致的外表常常和高油高糖相关,并不符合时下人们越来越注重养生的饮食理念。为了改善甜腻的口味,阮智敏多次尝试,用天然有机的白芸豆、红豆、抹茶、水果等为馅,改良成了无糖款、少糖款,再用南瓜粉、菠菜粉等天然色素,让菓子缤纷多彩,从而更加健康。他逐渐推出的梅花螺纹酥、龙爪针菊、玉华醒醉香等唐菓子,迅速受到追捧。

因为唐菓子的制作只有一套专门的制作工具,没有固定的模具,每一枚唐菓子都只能手工捏造,一点点地塑形,很考验制作者的耐心和专注力,稍不留神,菓子就不成型了。作为这项千年技艺的守护人和传承者,阮智敏跟着师父十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面塑工艺。师父教导他:“方寸之间,大千世界,没有上万次的塑形、观察、揉捏,面在手里都是‘死’的。”

唐菓子制作最难的是通过揉、捏、压、剪等手法做出形状,再用推、叠等手法晕染出雅致的色彩。十几道纯手工的工序背后,考验的不仅是制作人的耐心,还有其对中式美学的理解。阮智敏说:“这就是中国人的细腻。中国人有着对细腻情感的追求,通过用心雕琢,唐菓子便不再是一份果腹之物,而成了情感的支点,凝聚着中华智慧与东方意境。”

阮智敏制作的一款石榴形状的唐菓子,从设计到制作耗时十几个小时。唐菓子的石榴形状、细节被体现得淋漓尽致,单是石榴顶端的绿蕊,就经过了精细的塑造,将三种颜色加入调色碗中搅拌,慢慢晕染在面团上,再通过细筛网将花蕊的形状压制出来,然后用镊子轻轻地放在石榴的中间,看似随意生长,实则经过精心设计。阮智敏通过手工叠色法,将黄色渐渐从红色中透出来。红色的石榴,叠上黄色的闪粉,象征着生活的红红火火以及秋季丰收,硕果累累。

传授唐菓子技艺

2021年9月,阮智敏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了一条制作樱花唐菓子的视频:15克白豆沙捏成圆片,放入5克粉红豆沙,将10克百香果馅心包紧并搓圆,用食指推出花瓣。揉面、上色、雕刻,一系列熟练的操作后,一个樱花形状的唐菓子就制作完成。之后,他不断更新视频,教授唐菓子的制作技法,比如玉华醒醉香要把外皮分成八等分后,用球刀推出花瓣,再用弯头推棒推出第二层花瓣,接着用细工筷在花瓣上平推打点,最后用手指捏花瓣轻收花尖,一朵端庄大气的玉华醒醉香就做好了。

许多网友晒出自己跟着视频学做的成果,有模有样,阮智敏给他们点了几个大大的赞。有网友留言:“眼睛学会了,但手没学会。”阮智敏耐心为大家讲解了唐菓子的发展历史、不同种类和制作方法、每种唐菓子的特点,让非遗之美通过互联网不断传播。

2022年2月,阮智敏被昆明市西山区认定为“唐菓子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几年来,他不断走进校园、社区,传授唐菓子制作技艺。

不久前,阮智敏走进一所小学,和孩子们用面粉、豆沙等材料制作桃子形状的茶点。“把白色的面揉成团,再压成饼,然后把粉色面团放进去,捏呀捏呀捏,一边喷水一边捏,直至白色面团透出粉色……”他一边示范,一边提醒孩子们捏面团的要点。阮智敏说:“真正的点心不仅仅要用心去做,更重要的是要去爱它、守护它、传承它。”

编辑 王冬艳 437408345@qq.com

猜你喜欢
石榴面团形状
挖藕 假如悲伤有形状……
面团小蛇
石榴红了
石榴籽
草原歌声(2021年1期)2021-07-16 06:58:06
紧紧抱在一起的“石榴籽”
少先队活动(2021年1期)2021-03-29 05:27:06
你的形状
石榴
猫面团
面团小蛇
看到的是什么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