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教育旨在培养商科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其中审辩性思维是一种关键的能力,它能够帮助商科专业学生理性思考、批判性分析和有效沟通。该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凝聚与扩展(凝扩)的对分反思教学法在提升高校商科专业学生审辩性思维中的作用。通过文献综述和实证研究,发现对分教学法结合凝聚与扩展策略可以有效促进商科专业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辩论技巧和表达能力。该研究为高校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商科专业学生更好地发展审辩性思维能力。
关键词:凝扩对分;审辩性思维;英语教学;提升路径;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00X(2025)02-0112-04
Abstract:Collegeeducationaimstocultivatethethinkingabilityofbusinessstudents,amongwhichcriticalthinkingisakeyability,whichcanhelpbusinessstudentstothinkrationally,analyzecriticallyandcommunicateeffectively.Thepurposeofthisstudyistoexploretheeffectofthereflectiveteachingmethodbasedoncohesionandexpansiononimprovingthecriticalthinkingofcollegebusinessstudents.Throughliteraturereviewandempiricalresearch,wefindthatthecombinationofthedividedteachingmethodandthecohesionandexpansionstrategycaneffectivelypromotethethinkingabilityandcriticalthinkingofbusinessstudents,improvetheirdebatingskillsandexpressionskills.Thisstudyprovidesaneffectiveteachingmethodforcollegeteachers,whichcanhelpbusinessstudentsdeveloptheircriticalthinkingabilitybetter.
Keywords:condensingandseparating;criticalthinking;Englishteaching;pathforimproving;application
审辩性思维是高校教育中的重要目标之一,它涉及到商科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推理能力和论证能力。审辩性思维是理由充分、逻辑严密的反思判断,然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侧重于知识的灌输和单向的信息传递,难以有效培养商科专业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能力。对此,国内外大学近年来开始不断尝试和研究,2021年西安欧亚学院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以来,国际语言中心下设的大学英语教学不仅仅是商科专业学生英语技能知识的夯实,还需要注重商科专业学生审辩性思维的培养。本研究探讨如何结合凝聚与扩展对分反思策略,进一步提升对分教学法对高校商科专业学生审辩性思维的影响,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很好的教学抓手,凝扩对分课堂反思教学法作为一种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商科专业学生的互动和合作,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基于脑科学对于凝扩对分教学法进行了梳理和重构,详细拆解凝扩对分的流程,探索高校商科专业学生审辩性思维的培养和提升流程,落实5个月的实践后,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出一套标准化流程,旨在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后有效促进教育教学,对于高校教师也具有普适性。
一"审辩性思维的定义和重要性
审辩性思维是指个体在进行辩论和论证时所展示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包括对论点的评估、逻辑推理、证据支持和有效沟通等方面的能力。高校商科专业学生的审辩性思维能力对于他们的学术成就、问题解决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审辩式思维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He等[1]所做的33项实证研究,审辩式思维的教学纳入了学术教学的努力中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仍然不可能支持特定的教学策略,以促进审辩式思维技能的获得和转移。Mpofu等[2]说应该重点探索促进审辩式思维的方法,应“在整个课程中培养审辩式思维的发展,为商科专业学生教师提供全面的知识构建过程”。See[3]对英国大学的研究发现,大多数学科的第一年课程模块没有明确教授批判性思维,商科专业学生在大学里比在学校里更不可能被教授批判式思维。大多数一年级课程强调传播和回忆事实知识。陶威等[4]指出至2019年,在高等教育中,没有对英语学习者(母语不是英语的商科专业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教学进行过审查。
二"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的概念和应用
(一)"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的定义
了解了审辩式思维的重要性后,“教什么,如何教,教的如何”的三步骤便跃然纸上,需要任课教师的思考。通过对于不同高校的20名老师的访谈中发现,16名不同学科教师还是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讲解课本上的知识点,忽视了知识点背后的逻辑和商科专业学生真正对于问题的看法,谢小庆[5]指出能否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拥有自己独立的正确理解和准确判断,而这也恰恰是教育教学最关键的闭环。
英语教学讲究的是基于内容的反思和再创造,不仅仅是对于文本的解读和理解,而是需要充分理解文本背后表现出来的思想品德、人文情感、道德和价值观,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这与心理学分不开,张学新教授[6]提出,心理学对英语的核心刻画是语言,语言的核心是文本,包括以声音形式呈现的音节流,以文字形式呈现的符号流。课堂教学改革如果想要最终成效,是需要建立在教育心理学的概念上,不能基于教材和教师的一言堂,这是基于教材、教师、教室的旧三中心,这是将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强调课堂上知识的单项传授,方式是灌输的,商科专业学生是被动的学习。应该强调以商科专业学生的发展,商科专业学生的学习,商科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中心。张学新教授[6]关于对分课堂的概念及其延伸定义——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的提出也恰恰对应了新三中心提出的要求。
对分课堂教学法首创于2014年[6],对分课堂的教学概念适合我国本土教学的新模式,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6]强调对分课堂就是需要将课堂还给商科专业学生,也不忽略教师的指导地位,于是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自2014年至今,对分课堂PADD也完成了从三元到四元的进化,对分课堂四元教学PADD指的是精讲(Presentation)—反思(Assimilation)—讨论(Discussion)—答疑(Dialogue),即课文的基本概念进行凝练精讲,接着反思留白阶段,反思留白环节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即留给商科专业学生一定时间进行消化和吸收;最后为讨论环节,老师在这一阶段的角色处于隐身或场外指导状态。最后答疑环节可以纳入师生对话和生生对话,教师将商科专业学生对于基本知识点有疑问的地方进行答疑解惑[7]。2018年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和北京化工学院汤欣教授在此基础上再次进行了延伸[6],提出了凝聚与扩展的对分教学法,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大学英语课堂上如何教阅读和写作等基本技能的难题。笔者基于凝扩对分的实践后融合了反思教学的概念,提出如何使用对分课堂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提升高校商科专业学生审辩式思维能力的创新培养路径。
(二)"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的应用
对分课堂凝扩反思教学法是将文本根据结构和知识点进行结构和重构,凝缩、归纳和总结,也对应了对分课堂P—A—D—D四元教学法(精讲—反思—谈论—答疑)中精讲的部分,阅读授课过程中采用双文本,A文本采用精讲—留白—讨论的标准化流程,在精讲中,教师在讲解如何归纳作者观点方法的同时,给出问题,引导商科专业学生在留白环节独立思考,思考后,商科专业学生根据几大问题进行讨论,最后带领商科专业学生归纳文本中作者的观点,并引导商科专业学生表达对于作者观点的看法。授课教师在选用教学素材时,可以选取结构和内容相似的两篇文章,精讲时使用第一篇文章,先梳理篇章结构,然后勾画重点词句,最后是篇章主题思想的归纳[8]。
1"对分课堂凝聚反思问题
以《新视界大学英语》第5单元——无所事事的大商科专业学生活为例,笔者在留白反思环节提出的问题凝练为文中作者对于无所事事的大商科专业学生活持有什么态度?你对于大商科专业学生活的规划如何?《新一代大学英语》第4单元——年轻时候的旅行为例,笔者在留白反思环节的问题是作者对于年轻时候的旅行持什么态度?你对此如何看待?《新一代大学英语II》第3单元——沟通的重要性单元为例,笔者将问题凝练为最近的沟通方式有哪些问题?大商科专业学生愿意彼此面对面交流还是更喜欢电子设备交流?你对此如何看待?这些问题都是引发商科专业学生带着问题根据授课教师的精讲方法去文本中进行信息检索后进行独立思考,反思学习过的内容并凝练自己的观点[9]。
2"对分课堂扩展反思问题
扩展法是基于凝缩法基础上进行提炼观点,运用凝缩法来进行B文本的思考和交流,笔者先进行类似B文本的筛选后,指导商科专业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用精讲—反思留白—讨论的流程进行,商科专业学生派出代表将反思的学习内容凝练精讲,接着教师指导商科专业学生模仿老师的口吻留出时间让其他成员思考后,按照教师给出的问题模板选取合适问题指导小组内其他同学进行反思讨论,最后选取每组一名同学负责汇总和发言。老师根据每组的汇报情况一一进行有针对性指导。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重点放在思维的表达内容上,而不是只局限于语言的基本知识点。
3"对分课堂凝扩反思在英语阅读和英语写作课上的应用
笔者在英语阅读和写作课上也进行了改进,重点放在了商科专业学生审辩式阅读和审辩式写作能力的培养,笔者在授课过程中采纳有效的辅助问题帮助商科专业学生进行思维的凝练。凝缩式对分反思法重点在审辩式阅读能力的培养,审辩式阅读辅助问题从以下8个方面进行展开。
观点类:Whatispointofview/frameofreference/perspective/orientation/worldview?(本文的观点、参考框架、思路、方向或世界观是什么?)
目的类:Whatisthepurpose/goal/objective/function?(本文的目的、目标或作用是什么?)
研究问题类:Whatisquestionatissue/problem?(本文的研究问题是什么?)
主要信息类:Whatisthemaininformation/data/facts/evidence/observation/experience/reason?(本文提供的主要信息、数据、事实、证据、观察、经验或原因是什么?)
结论类:Whatisconclusion/solution?(本文的结论或解决方案是什么?)
概念类:Whatareconcepts/theories/definitions/laws/principles/models?(本文的概念、原理、定义、规律、原则或模型是什么)
假设类:Whatispresuppositions/axioms?(本文的假定或依据是什么?)
影响类:Whatareimplications/effects?(本文的含义或影响是什么?)
扩展式对分教学重点在审辩式写作能力的培养,审辩式写作辅助问题可以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展开:①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②需要探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③在题目设定的情境下,有哪些可能的观点?④支持你的观点所需要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么?⑤有可能的结论是什么?⑥这篇文章能带来的最显著的意义是什么?笔者在辅导商科专业学生写作之后会带领商科专业学生自我审问这六个问题。借以不断改进文章的质量和提高文章的质量。
最为关键的也是凝扩对分反思教学的对话环节,这也集中在对于阅读和写作的评测上,笔者还引导商科专业学生共同进行读写评价标准的制订,从清晰性、相关性、深度、广度和逻辑性这五个方面进行探讨。自我反思问题如下。①清晰性:针对这个问题能进一步解释吗?能举例说明吗?②相关性:论述与主题是否相关?与该问题是如何相关的?对解决该问题有何帮助?③深度性:该问题的复杂性体现在哪些方面?论述是否阐明了问题的复杂性?是否有新的观点?④广度性:是否考虑问题的多面性?是否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问题?⑤逻辑性:论据能否支撑论点?段与段之间是否观点一致?反复反思科学问题,可以不断进行自我审视,并在阅读和写作技能提高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写出的作品。
三"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的初步成效
通过一年两个学期的教学对比实验,对于笔者所带的会计2101,会计2102班的商科专业学生从以下6个方面进行验证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的有效性,包括商科专业学生参与度,学习动机和兴趣,商科专业学生的表现,商科专业学生的合作交流,商科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通过问卷和观察得出以下结论。
(一)"商科专业学生参与度方面
通过观察和记录商科专业学生在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的参与度,课程授课过程中他们对问题的积极回答、主动提出观点和参与讨论的频率较第一学期有了不同程度提高。课堂回答问题满分10分,一次回答得0.5分,两个班最高分分别为8.5/7分,最低分为1.5/0.5分,平均分为5.5分。第二学期两个班最高分分别为9/7.5分,最低分为4.5/3分,平均分为6.5分。
(二)"学习动机和兴趣
笔者对两个班收集商科专业学生在凝扩对分反思教学策略下的学习动机水平和兴趣程度的自我报告数据。比较出传统讲授法和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两种不同策略下商科专业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水平,传统讲授法商科专业学生评价教师满意度为91%,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策略下商科专业学生评价教师满意度为97%。
(三)"商科专业学生表现和成绩
通过考试成绩、作业评价或其他形式的学习成果评估,比较不同教学策略下商科专业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表现。思维测评工具选用输入能力测评的四级考试阅读题和输出能力测评的四级写作真题。开学前对于两个班级的83名同学均采用了2020年四级考试阅读和写作真题一以及2019年四级考试阅读和写作真题一,评测标准阅读采用机改,作文采用批改网专家批改形式,得出的分数使用SPSS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阅读P值为0.421、写作P值为0.213,大于0.05,说明两个班级前测在统计学不具有差异性,水平相当。阅读理解题中包含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和主旨大意题,总分20分,实验班均分为15.72和对照班均分为15.56,写作总分15分,实验班均分6.6对照班均分6.3,通过一学期5个月凝扩对分教学后,再次使用信度效度相对一致的2020年四级考试阅读和写作真题二以及2019年四级考试阅读和写作真题二,得出的分数使用SPSS配对样本T检验得到阅读P值为0.041、写作P值为0.023,小于0.05,说明分数出现了显著差异,抽取测试题仍然包括细节理解题,推理判断题和主旨大意题,总分20分,实验班均分为17.89和对照班均分为15.16。写作总分15分,实验班均分9.71对照班均分7.52。从结果中可以分析得出,不论哪种角度测评,都证明此方法是有一定科学性和指导性。
(四)"商科专业学生合作和交流
授课过程中观察商科专业学生在新的教学策略下的合作和交流情况,记录下商科专业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频率。新的教学策略更加推动小组交流和合作,课堂小组讨论商科专业学生更加积极参与,最后不论PBL小组作业或者小组合作的思维导图成果都较第一学期质量有了明显提高。
(五)"商科专业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
通过搜集商科专业学生的自我评价和反思报告,了解他们在凝扩对分反思教学策略下对自己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的认知和反思。得到的结果:2/3的同学可以跟上老师上课的进度并且小组合作关系融洽,表示接受此教学方法,并表示对凝扩对分反思教学法可以提高自己的审辩能力有信心。
四"结束语
基于中国本土的对分课堂教学方法,进行进阶改进的凝扩对分反思教学策略目前还处在实行阶段,对于数据的搜集和评判标准的制订还有些不足,未来会继续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更多的有效数据验证凝扩对分反思教学策略的有效性。
思辨能力是现代社会高等教育以及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之一[10]。高校商科专业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思辨思维,以便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作为教育者,更需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测评手段,帮助商科专业学生提升其思辨能力,本文提供的教学方法和流程,对于文科教师具有一定普适性,未来研究也希望可以扩大学科,提供多维度测评,进一步验证学科适用性。
参考文献:
[1]HEW,TIRUNHDT,VERBURGR,etal.Criticalthinkinginacademicteaching:Areviewof33empiricalstudi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AcademicResearch,2014,6(3):123-135
[2]MPOFUN,MAPHALALAM.C.Exploringstrategiestofostercriticalthinkinginteachereducation:Acurriculum-basedapproach[J].SouthAfricanJournalofEducation,2017,37(4):1-10.
[3]SEEBH.Theteachingofcriticalthinkinginfirst-yearuniversitycourses:AstudyofBritishhighereducation[J].JournalofEducationandWork,2016,29(5):552-567.
[4]陶威,沈红.批判性思维可教的涵义及实现[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2,42(10):51-57.
[5]谢小庆.审辩式思维能力及其测量[J].中国考试,2014(3):9-15.
[6]张学新.对分课堂: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J].复旦教育论坛,2014,12(5):5-10.
[7]杜艳飞,张学新.“对分课堂”: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实践与思考[J].继续教育研究,2016(3):116-118.
[8]杨淑萍,王德伟,张丽杰.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及其师生角色分析[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8(5):653-658.
[9]赵婉莉,南娇鹏.大学英语“对分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陕西教育(高教),2016(5):40,42.
[10]王闯,周莉.对大学英语读写课教学遇到挑战的反思和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1):109-110.
基金项目:2023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翻译实践基地建设提升大学生英语语用能力实践研究”(230801549033749);2020年陕西省教育厅课题“‘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唐诗悲剧意识的英语翻译研究”(20JK0274);2022年陕西省“十四五”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陕西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程的路径探析”(SGH22Y1807);2024年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重点研究专项课题“基于实习基地建设下‘外语+行业’‘行业+外语’产教融合跨专业人才培养发展研究”(2024HZ0847)
作者简介:王茹(1981-),女,汉族,山东菏泽人,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学法,TESOL对外英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