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强调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天津市“十项行动”中明确提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天津市传统制造业产业,是新时期增进民生福祉、推动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建设性力量。当前,天津纺织服装产业应在丰富产业生态、增强经济发展韧性、打造产业工人“蓄水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创意产业为核心的文旅结合、平台经济等新兴业态提供物质载体。
一、天津市纺织服装产业的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产业仍具有全球比较优势,正处于向更高级形态和更合理结构跃迁的关键期,年产值高达2.7万亿元,接近医药制造业的年总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我国纺织行业自主创新能力从“跟跑”全面进入到“并跑、领跑”并存阶段,通过培育新质生产力,不但在高档面料、高级定制服装等纺织服装业传统领域不断实现技术创新,更逐步催生了航空航天复合材料、高性能特种纤维等新兴高科技产品,切实起到了丰富产业生态、培育产业工人和增强当地经济韧性的作用。
纺织服装产业历史上曾是天津市强势支柱产业之一,为天津市贡献了大量的工业产值、外汇和产业工人。在天津市多年来的产业调整中,纺织服装产业一直被认为是夕阳产业,不断被淘汰、压缩,目前整体规模萎缩严重,产业链残破,聚集情况劣化,处于天津产业版图边缘地带。经过调研,天津市纺织服装产业还保有一些知名品牌和老字号,目前拥有应大、飞尼克斯、米盖尔3个“中国驰名商标”,阔佬、春潭等8个“天津市著名商标”,老美华、瑞蚨祥、盛锡福3家“中华老字号”品牌,抵羊、白玫瑰2家“津门老字号”品牌。但是,天津市纺织服装产业规上企业仅105家,利税总额为6.73亿元,营收只占全市规上工业企业比重的0.7%;而小企业基本以制造代工为主,没有明显的产业集聚区和将生产、设计、销售等环节融合在一起的大型综合体。纺织服装产业断链问题突出。一方面,头部企业无法带动链上小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来提升技术水平;另一方面,主辅料对外依赖度高,难以控制成本。更严重的是,随着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天津市的纺织服装产业还在逐步向“微笑曲线”中间低点滑落,极小的利润空间越来越无法支撑技术创新和品牌发展,产品附加值和品牌知名度不断下滑,这些都导致天津纺织服装品牌的竞争力疲弱。并且,由于数字化转型慢,大部分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电商销售渠道,错失发展新赛道。
二、推动天津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建议
天津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应当遵循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原则。“先立后破”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法论指引,传统产业中也有代表实体经济中优势的部分,是中国经济体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动荡的中流砥柱,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传统产业跃升,实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是促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此,天津纺织服装产业应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从三个方面着手,以形成新质生产力推动天津纺织服装产业实现跃升。
1.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以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场景在纺织服装产业内孕育新质生产力。组织专场“握手对接会”,鼓励天津市和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将科技成果在纺织服装产业内转化落地。政府可以负担一定比例的技术创新和改造投资,或者发放创新券,提高纺织服装生产的科技含量和数字化水平。鼓励纺织企业在产品上下功夫,开发高档面料、功能性服装等新产品,使用后以补贴方式进行激励。同时,对于纺织服装企业用工给予一定的引导和补助,建议对天津高校应届毕业生提供一定金额的租房补贴,或者由政府收集闲置楼宇,改为经济适用宿舍,企业集中低价租赁后提供给新招聘的应届毕业生,从而提高天津高校毕业生留津率,留住产业人才和产业工人。政府还可以构建新应用场景,为纺织服装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提供使用机会,以便使其通过实际应用不断试错、迭代更新,提升市场竞争力。
2.完善顶层设计,长远布局谋划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重新规划纺织业发展,将纺织业发展融入天津市轻工业产业链发展,推动产业强链延链补链、转型升级、健康发展。整合现有资源,积极调整现有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实行新的基于产业集群的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夯实天津在服装设计和生产方面的基础,与南方优势纺织服装产业错位竞争,结合河北省的纺织服装行业产能,打造中国北方冬装中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方面,制定统一的区域经济整体发展规划以及各项政策,优化资源配置。立足三地发展优势,细化产业分工,优化产业布局,打造统一市场,推动形成分工互促的发展格局。吸引上游服装原料供应商在天津就近布点,补强补全区域优势产业链,实现三地产业发展深度融合。支持京津冀三地的龙头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构建区域创新体系,提高不同主体之间的创新联动能力。
3.给予纺织服装产业具体政策扶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政府要从多角度帮助企业转型升级、顺应市场,实现可持续良性发展,打造知名服装品牌。建议政府可以举办大型服装展会,以助力天津市纺织服装企业开拓市场、打通交流渠道。针对天津市企业,遵循首次参展免费、往后按照展位大小收费的原则,企业通过网上申报即可参与展会。针对海外参展企业,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服装商会等团体的引领作用,邀请现有客户;另一方面要善用天津市各个大学的留学生资源,积极邀请海外企业、合格参展人参展,并在首届展会时对所有海外参展人员发放补贴。深化信息技术在资源配置、生产经营、创新发展、产业协同等方面的综合集成应用,提升企业整体效益。完善基础设施,强化“通关一体化”建设,打造更加便捷、合理的数字化报关申报平台,精准减税降费,鼓励天津纺织服装企业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作者系天津工业大学副校长、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朱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