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范和纠治政绩观偏差工作机制。”政绩观是领导干部的为政之德、从政之道、施政之要,不仅影响领导干部个人成长,更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天津市武清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聚焦干部工作全链条,突出思想教育、树牢用人导向、改进考核评价体系、强化管理约束,大力推动干部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深化教育引导,筑牢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思想根基
政绩观直接反映干部从政的价值取向,是干部履职尽责的思想基础。武清区持续深化思想教育,把牢思想“总开关”,用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初心、引领使命。一是突出党性淬炼。坚持把政绩观教育纳入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重要内容,组织广大干部通过专题党课、交流研讨、案例剖析等形式,深学细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政绩观的重要论述。把正确政绩观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程,用好“1+4+N”红色研学等载体,以区管处级干部为重点进行全覆盖教育。二是注重专业历练。对标市委、市政府“十项行动”和武清区“3+1+1”工作思路,开展落实“四个善作善成”、“通武廊”三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京津产业新城和消费新商圈建设推动经济发展、服务大运河文化生态发展带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等系列培训,不断提升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三是强化实践锻炼。坚持从思想破题,以观念更新激发实践创新,选派20名干部分别到滨海新区、北京通州挂职,到廊坊市跟岗进修,让干部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主战场”发挥自身特长。选派干部到深圳、上海等发展前沿地区和天津市投资促进局等经济发展一线部门跟岗学习,让干部在实践中经受历练,切实将正确政绩观根植于心、付诸于行。
二、坚持选贤任能,激活践行正确政绩观的动力之源
选人用人导向是政绩观的风向标,用准用好树立正确政绩观的干部,才能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武清区把正确政绩观作为新时代好干部标准的具体体现,立好用人风向标,大力选拔坚持高质量发展、埋头苦干取得实绩的干部。一是精准考察识别。组织开展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专项调研,采取“上评下”“下评上”“互相评”等多维度立体式评价,围绕干部政治素质、思想状况、工作实绩等要素进行精准画像。升级干部信息管理系统,及时记录干部特殊经历、鲜活事例等,集合干部一贯与一时表现,真正全面摸清干部政绩。二是科学分析研判。综合运用年度考核、蹲点调研、督查检查等工作成果,全面考察干部,既看招商引资、债务化解、资产盘活等显绩,又看生态环保、基层治理等潜绩;既听领导同事评价,又听取群众普遍声音,真正把既有政绩又有口碑的干部选准看好。三是树立鲜明导向。认真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坚持以发展论英雄、以实绩论功过,大力选拔在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落实区委工作思路等工作中表现优秀的干部,树立重担当、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导向。
三、完善考核机制,引领践行正确政绩观的科学路径
政绩考核是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也是引导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的指挥棒。武清区持续加强和改进干部政绩考核工作,优化指标设置,提高考核质量,推动干部忠诚履职、实干担当。一是优化指标体系。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桥头堡”“主力军”定位,紧扣推动综合实力、京津产业新城、“通武廊一体化”、群众满意度、营商环境“五个跃升”等区内重点目标任务,精准设置“一城一带一商圈”建设、“幸福武清”评价等考核指标,以考核之为助推重点工作落实。二是做实过程管理。聚焦考核评价全周期闭环管理,出台推动市、区两级绩效工作提质增效的“双十措施”,明确沟通联络、分析调度等关键环节工作机制,重要时点督促推动、重点领域统筹调度、重要情况分析报告,有效推动建成“全国科普示范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合格城市”“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等,在全市高质量发展指标考核中成绩位居前列。三是强化结果使用。坚持考用结合,对市、区两级考核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综合运用及时奖励、全媒体宣传等手段,强化鼓励激励作用。在招商引资、盘活资源资产等专项工作,以及防汛抗洪救灾等“大战大考大课”中,累计及时奖励133名个人和6个集体,选树宣传41名担当作为先进典型,有效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
四、强化管理约束,防范践行正确政绩观的方向偏差
从严管理监督是防范干部政绩偏差的重要手段。武清区用好政绩观偏差主要问题清单,健全干部履职用权风险识别机制,加强日常监测,不断发现和纠治政绩观偏差问题。一是加强日常监督。落实“三重一大”决策监督机制,随机列席下级党组织会议,在干部任职、试用期满、重点任务开展前深入谈心谈话,提醒干部用好手中权力,切实监督防范急功近利、劳民伤财等问题。严格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保持干部任期和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扎实开展干部离任审计、离任交接,防止频繁调整滋长浮躁情绪、诱发短期行为。二是聚焦重点督查。突出关键对象、聚焦重点任务,定期深入工作现场、村街社区开展调研督导,念好从严监管“紧箍咒”。每月开展“督进展、晒成效、促完善”专项行动,全程跟踪调度点评、实地观摩等环节,及时发现和纠正政绩观方面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用好干部监督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全面掌握纪检监察、两办督查、公检法、信访、审计等部门督查检查涉事干部信息,及时研判干部思想动机、工作成效等内容。三是推进能上能下。把政绩观偏差问题清单作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重要依据,围绕干部队伍中存在的躺平摆烂、新官不理旧账、困难上交等典型问题,研究制定“三谈一访”工作流程,做实准确识别、核实认定等工作,切实把不作为、乱作为等政绩观有偏差的干部调整下来,通过向“下”调整倒逼干部担当尽责。
作者系中共天津市武清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责任编辑:张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