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场经济体系升级转型及国家供给侧改革政策形成的产业升级压力背景下,钢铁企业进入了新的战略调整阶段,越来越多的钢铁企业被兼并重组,同时私营钢铁企业数量也与日俱增,钢铁行业的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为了保持钢铁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加强成本控制,通过建立健全成本控制体系,增强生产成本控制效果,提升成本精细化管理水平。基于此,文章以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现存问题及对策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钢铁企业成本构成。其次,分析了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特征。最后,基于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分析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期为钢铁企业财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钢铁企业;采购成本;生产成本;成本核算
一、引言
钢铁企业作为资产和资源密集型行业,同时作为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产业之一。在国内“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的宏观政策背景下,钢铁企业历经爆发式增长后又面临产能过剩的危机,而通过实施成本控制手段,能切实提高钢铁企业的经济环境适应能力,实现降本增效宏伟目标。但就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钢铁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仍然存在较多不足,需要钢铁企业根据自身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树立精益成本控制理念,通过多项措施并用,提高钢铁企业在业内的话语权和竞争能力。
二、钢铁企业成本构成
为有效控制钢铁企业的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首先需明确钢铁企业的成本构成,立足于成本构成情况,制定成本控制计划,降低各项成本支出,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根据钢铁企业的生产需求,可以将钢铁企业的成本构成分为:第一,直接或间接材料。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需要一些直接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原材料,如矿石、焦炭、废钢等,其中铁矿石成本占比最高。直接材料作为产品生产的关键,占据企业总成本的50%左右,是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重点对象。第二,辅佐材料。钢铁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原材料基础上添加一些辅助材料,如白云石、石灰石等,这类材料能加速原材料冶炼速度,使原材料快速成型,加工成符合企业生产标准的产品。在钢铁企业总成本中,辅助材料约占成本的5%。第三,燃料。生产钢铁产品过程中,需要较多燃料支撑,包括各类煤炭、助燃剂等。由于部分钢铁企业的燃料资源有限,需要在第三方机构中采购,所以需要在燃料方面支付一些费用。燃料的成本大约占总成本的13%,会因为产品生产量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第四,能源介质。钢铁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会使用多种能源,如电、水等,此类资源的成本占总成本6%左右,消耗相对较少。第五,制作成本。为达成产品生产的目的,企业需要向参与产品生产的职工、机械设备提供相应的薪酬和维护管理费用,通过投入制造费用,可确保生产制造工作顺利进行,此类费用约占据总成本的13%。第六,间接费用。该费用具体是指财务费、管理费、销售费,是生产过程管理、产品销售和资金管理过程中产生的费用,约占总成本的10%。
三、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特征
钢铁企业作为重工业企业,对能源的需求量较高,需要根据企业生产计划制订材料采购计划和成本控制计划,以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我国市场经济虽然经历了快速发展、结构调整、政策消化阶段,但是当前经济发展压力仍然较大,对钢铁企业的影响也持续增加。这一背景下,钢铁企业只有不断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经营管理结构,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成本管理作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在钢铁企业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出厂等阶段发挥关键的作用,通过对每一道工序的成本控制,可以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防止出现生产成本高于效益的情况。对于钢铁企业来讲,未来发展中会遇到更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发展困境,成本控制难度也会逐渐增加。因此,企业需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管理理念,引进现代化管理手段,帮助钢铁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
四、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创新背景下,大多数钢铁企业都进行技术创新,将先进技术作为提高生产质量和数量的重要媒介,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生产工艺,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随着钢铁企业市场化发展,对成本管控的要求逐渐提高,需要构建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创新管理模式,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全生命周期管控。结合钢铁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成本管控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创新传统成本管理体系的必要举措
部分钢铁企业在成立之初就进行成本管理工作,并设立了成本管理处、驻场财务组、生产厂,利用三级管理的方式控制各个环节成本费用的支出,其中驻场财务组是落实成本管控的重要媒介。随着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驻场财务组职能不能满足成本管理需求,且因为人数过多增加企业经营管理成本。部分企业为最大程度发挥财务人员的职能优势,降低财务管理成本,将驻场财务组人员分配到其他岗位,要求财务人员按照最新岗位要求开展工作。如此一来,企业财务机构发生变化,需要在原有成本管理体系基础上创新,建立新的财务管理体系,以满足企业可持续发展需求。成本管理控制的实施,符合企业财务机构改革发展需求,能提高财务人员积极工作热情,有助于企业构建新的成本控制体系。
(二)满足企业深化对标管理的需求
对标管理是激发企业发展意识,优化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部分钢铁企业为解决经营管理问题,会成立对标委员会,通过与行业、自身经营管理、预算等指标的对标,分析自身原材料、能源、资源使用情况,为进一步控制生产成本提供方向。对于钢铁企业的发展来讲,对标能帮助自身发现更深入的问题,如成本核算模式落后、能源采购价格差距大等,无法体现出对标管理的作用。这时需要企业主动创新成本控制模式,根据对标企业的生产经营和成本管理特点,优化成本控制手段,通过与同行业企业的对标,解决自身经营管理问题,提高经济效益。
(三)符合企业加强成本管控的要求
钢铁企业生产成本较高,需要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做好成本控制工作,制订生产经营计划,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产品生产质量。大多数企业会根据自身经营管理情况制订长期和短期降本增效目标,并将具体任务分解到基层,通过各部门的共同参与,实现对生产经营的管控。如果企业在降本增效目标建设中,忽视成本控制和财务数据分析,将会影响企业的效益,使企业成本控制目标脱离实际,由此可见实施成本控制的必要性。
五、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成本核算体系有待完善
第一,间接费用分摊的准确性不足。钢铁企业的生产流程逐渐复杂,间接费用的成本随之增加,需要成本管理人员根据间接成本的支出确定分摊标准,确保各项费用管控的科学性。当前部分企业仍然利用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分摊间接成本,难以保证成本分摊的科学性,甚至会影响成本控制效果。
第二,数据整合和信息处理不及时。钢铁企业生产产品过程中会产生较多数据,与成本控制关系密切。通过数据集中管理和信息分析,能使管理者了解各个阶段产生的成本,并且根据企业成本管理目标制订相应的控制计划,实现对企业各项工作的管控。由于企业成本核算体系不完善,所以在数据整合和处理方面出现问题,具体表现为数据处理口径不统一、分散。若钢铁企业不能提高数据处理功能,会影响企业成本控制效果,无法保证各项非常规支出的合理性。
第三,成本核算标准不明确。钢铁企业中普遍存在成本核算标准不统一的情况,难以比较不同部门、产品的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不利于企业协同发展。这一问题是影响企业成本核算效果的因素之一,也是当前亟须解决的困境。
第四,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成熟。钢铁企业成本核算中,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各类数据的收集和集中处理,能针对企业各项工作实施情况进行有效管控。大多数企业都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将信息技术应用在成本管控中,不能为成本控制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影响成本核算准确性。
(二)采购成本控制不到位
第一,存在供应商垄断的情况,部分原材料被供应商垄断,导致此类材料的采购价格不能及时得到管控,无形中增加企业的采购成本。钢铁企业生产中需要大量原材料,如果出现材料价格过高的情况,那么企业的采购成本、生产成本也会提高,会影响企业自身的发展。而且,部分原材料被垄断,供应商为获得更多的利润,会随意调整原材料的价格,扰乱市场秩序,无形中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第二,采购流程不完善。标准化采购流程,能有效降低采购成本,使采购人员在制度的规范下快速完成采购任务。部分企业忽视采购流程的管理,会因为采购决策不合理、采购评价机制不科学等因素,增加采购成本。采购作为钢铁企业生产经营的关键,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情况梳理采购流程,控制采购成本,以此实现对产品生产经营的管控。
第三,库存管理不到位。钢铁企业完成采购任务后,需要将采购物品储存在库房,通过规范化管理确保材料储存的质量和安全性,防止因为管理不当增加采购成本。在库房管理中,普遍存在库存过高的情况,增加企业的仓储成本,占用较多的现金流,不利于企业成本管控。
(三)生产管理不当
钢铁企业生产过程中,会消耗较多能源,包括原材料、辅助材料等。若不进行成本控制,会增加整个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的效益。结合钢铁企业生产情况,发现以下问题:
第一,存在能源浪费现象。能源作为钢铁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需要生产人员严格按照生产程序使用能源,确保能源得到充分利用。由于部分企业的机械设备和生产工艺落后,导致能源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出现能源浪费的情况。
第二,原材料浪费。钢铁企业生产中使用的大部分原材料都具备不可再生的特点,需要生产部门合理应用,以防止资源浪费。实际操作中,会因为配料方案、工艺控制等因素导致原材料投入多、产品质量差的情况,难以达到预期的生产要求。这样一来,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使企业需要在产品生产中投入更多的费用。
第三,机械设备运行速度慢。钢铁企业的生产任务重、设备种类多且复杂,会因为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导致设备出现故障,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如果机械设备运行中出现质量问题,那么会增加资源浪费现象,不利于企业控制生产成本。
第四,缺少对生产工程的控制。产品生产的过程中,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做好温度、湿度等方面的控制,通过对整个产品生产过程的管控,确保产品质量,防止出现能源浪费情况。部分生产人员缺乏成本控制意识,忽略对钢铁生产过程的管控,存在用料不科学、生产不规范的情况。
第五,生产管理不到位。高质量的生产管理工作,是提高产品生产质量,优化产品效益的重要媒介。部分企业在生产前,未制订生产计划、生产调度方案,不仅没有为生产工作提供方向,而且影响生产质量,不利于产品质量和成本的管控。产品生产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制订生产计划和方案,通过精准、高效管理工作,推动钢铁生产工作顺利开展。若钢铁企业仍以传统思维开展工作,会限制企业的发展,不能使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获得市场份额。
六、钢铁企业成本控制的有效对策
(一)健全成本核算体系
成本核算体系是规范成本控制过程,增强成本控制效果的有效举措。钢铁企业需要明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并根据成本组成和成本管理特点,健全成本核算体系,通过对各项工作的管控,提高成本管理质效。具体如下:
第一,应用新型成本核算方法。根据钢铁企业经营管理情况,选择适合的成本控制方法,通过对各类费用的核算,了解企业各项费用的支出情况。以作业成本法为例,成本控制人员可以通过该方法进行成本费用的分摊,明确产品生产经营中各类费用的支出情况,确保成本信息的准确性。
第二,提升企业数据管理水平。为集中管理企业各部门产生的数据,灵活应用大数据技术、云计算等现代化技术手段,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整合、分析企业数据资源,挖掘各类数据中的潜在价值,分析企业的成本控制情况,为企业成本控制目标、计划的建设提供方向。
第三,确定成本核算标准。钢铁企业的业务范围广、生产任务重,为统一各部门生产数据处理标准,优化会计核算准确性,应确定成本核算标准,确定各类成本分配、归集方法,要求工作人员按照规定和标准操作。同时,企业可以针对成本核算组织业务培训活动,将成本核算标准、具体操作要求等分享给成本管理人员,使其明确成本核算操作标准,并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实现对企业成本的全过程管控。
第四,加强对新技术手段的应用。成本控制是一项长期性工作,需要企业不断收集与成本控制有关的数据,通过对此项工作的动态监督和控制,可以避免出现资金浪费问题。新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管控,能避免出现监督不到位或者管理缺失的情况,对提高成本控制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某钢铁企业为实现动态化成本控制,通过对自身成本控制需求的分析,构建了“成本ERP系统”,实现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实时监督、精准核算,提高成本核算与财务管理水平。该系统集成本预算、成本管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于一体,并与MES、仓库、购销等业务系统有机结合,提高了各类资源的利用效率。通过对基础管理、标准化操作、流程再造,规范各项业务核算方法,提高前端基础数据的准确性。
(二)控制采购成本
材料采购成本作为钢铁企业成本管控的内容之一,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生产需求,科学选择供应商,构建供应商管理体系,以此形成良性竞争氛围,为降低采购成本奠定基础。供应商的信用资质、供应能力和生产水平,对钢铁企业采购的影响较大,如果供应商提供的材料出现质量、数量问题,会影响双方合作的效果,不能保证钢铁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企业需要与供应商签订内容完整、条款清晰的合同,确定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并认真执行合同。
此外,企业还应从自身入手,通过规范采购流程、加强库存管理,确保材料采购和管理的科学性。具体如下:第一,明确采购流程。为保证采购工作的科学性,立足企业生产需求,制定供应商评价机制和采购决策机制,明确各个阶段操作的规范性,使工作人员在规章制度的驱动下主动履行岗位责任,防止不规范操作引发成本管理风险。第二,加强库存管理。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中,应明确库存管理的必要性,严格控制库存量,并做好库存的监督和管理工作。实际操作中,可以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结合企业阶段性生产计划,制订库存管理计划,确定库存材料的数量和质量,以此提升钢铁企业库存管理水平。同时,针对库存管理问题,主动与供应商交流,通过实时共享库存信息,确保库存的充足和科学,进而达到控制成本的目的。例如,某企业钢铁企业引入了进销存管理软件,实现了钢材供应链的全面协同和智能化管理。该软件提供了从供应商和客户管理、采购、库存、销售等全流程自动化管理,提升钢铁库存管理水平,解决以往管理中信息共享难的困境。第三,加强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及时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为掌握原材料的价格,防止出现高价采购问题,钢铁企业应及时关注市场价格的变化,了解原材料、辅助材料价格的变化趋势,掌握各类材料的实际价格,并在适合的时机进行采购。
(三)加强生产阶段的成本控制
为解决生产阶段成本控制问题,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应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机械设备的质量对生产成本的影响较大。为减少设备故障,提高生产质量,应及时更新机械设备,重点引进节能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当前市面上有较多先进技术手段,如高效燃烧器、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等,企业可以根据生产需求选择适合的技术手段,提高生产质量,促使企业生产工作高质量发展。第二,确定配料方案。为避免配料方案不合理,影响材料的使用,需要根据设备生产能力和企业的生产计划,确定配料方案,要求生产人员严格遵守生产计划,控制各类原材料、辅助材料和能量的浪费现象。第三,做好设备维护和管理工作。机械设备运行阶段会因为种种因素出现质量问题,导致产品生产出现质量和数量问题。为防止设备质量问题,应设立专门的小组进行设备运维管理,通过日常的运行管理,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为增强设备运行管理效果,应用设备监测技术,动态监督设备的运行过程,及时发现设备运行问题,提前做好故障防范和预防。第四,定期组织培训活动,提高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业务能力。针对新引进的机械设备,组织技术操作人员参与学习,掌握各类技术的操作方法和应用方法,在实践中熟练运用,以此提高产品生产质量。同时,与技术人员合作,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针对性指导,以此保证机械设备操作的科学性。第五,加强生产管理。制定生产管理体系,根据企业发展目标和管理需求,制订生产计划,并做好调度安排工作,保证生产现场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做好生产过程的管理,规范一线生产人员的操作流程,做好物料管理工作,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七、结语
综上所述,钢铁企业成本控制工作较为复杂,涉及的材料类型较多,需要钢铁企业立足于实际情况来制定成本控制方案,以此实现对各类成本费用的科学管控。因此,钢铁企业针对成本控制工作中的问题,应采取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加强对材料采购和生产阶段的管控,提高企业对成本控制的重视,并在各类技术手段的支持下高效完成成本控制任务,借此有效降低企业生产费用和采购费用,为钢铁企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任鹏.钢铁企业大宗原燃料采购中的审计风险预警模型构建与应对风险策略研究[J].中国物流与采购,2024(14):89-90.
[2]张黎莉.“双碳”目标下钢铁企业低碳转型面临的挑战及其对策探讨——以华菱钢铁为例[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10):135-138.
[3]钢铁企业以“灯塔工厂”为引领的智慧库区物流一体化管理的构建与实施[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4(08):72-77.
[4]张亦弛.挖掘内部潜力,缓解资金压力——浅析钢铁行业税务管理与筹划[J].冶金财会,2024,43(03):58-60.
[5]赵晶,程栖云,尹曼青.融通创新如何驱动传统制造业企业高端化转型?——基于价值链重构视角的案例研究[J/OL].南开管理评论,1-30[2024-11-0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2.1288.F.20240304. 1155.002.html.
[6]刘晓童,詹浩勇.钢铁产业互联网平台与企业价值提升——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实证分析[J].对外经贸,2024(02):23-26+116.
[7]覃王上威.以目标成本为导向的钢铁企业成本管理优化研究——以LG集团为例[J].中国市场,2024(01):90-93.
[8]张胜磊.供给侧改革下钢铁企业财务绩效评价分析——以山东钢铁为例[J].吉林金融研究,2023(11):16-21.
(作者单位:福建罗源闽光钢铁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