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研究

2025-01-02 00:00:00黄萌张翔宇
中国集体经济 2025年1期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表现。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着城乡要素流动不畅、城乡产业融合效果较弱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的现实困境。为有力解决城乡融合发展面临的问题,破解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要努力盘活要素,助推乡村资源流转利用;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乡村产业迭代升级融合发展;拓宽发展路径,积极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建立起全方位多层次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助力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城乡关系;城乡融合发展

乡村发展是党中央长期关注并给予厚望的重要任务,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不断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城乡融合发展”,是城乡关系政策的一个重大突破,构建新型城乡关系发展格局,打破城乡之间的阻隔,从历史阻隔走向互动融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城乡等值理念下提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要求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一体。党的二十大为城乡政策提出新的要求“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为城乡关系大发展提供新的契机。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逻辑演进

城乡融合发展作为我国城乡发展的根本方向,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命题。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是指导我国城乡发展的理论基础,结合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从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出发,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演进,深入剖析中国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为实现城乡融合发展提供有力的逻辑前提。

(一)历史逻辑

建党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推动城乡发展经历了从城乡对立到城乡融合的漫长探索过程,在城乡关系建设中不断探索新路径、新模式,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始于新中国成立之初,为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维护社会稳定,国家统购统销政策限制了农产品的自由交易,从农村获得巨额资本积累,实现“以工补农”。城乡之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城市乡村的不平衡发展初见端倪。其次,户籍管理政策限制农民向城市自由流动,城乡边界开始形成。“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逐渐切断了城乡交流的渠道,大量剩余劳动力留在农村,城市工人和乡村农民的差距开始拉大。人民公社体制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强调生产资料全部归集体所有,农民只享有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利于农民发挥生产劳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导致农村生产力发展缓慢。多管齐下,城乡二元体制机制形成并逐步固化。改革开放初期,基于城乡分离的局面,为促进城乡经济共同发展,加快城乡两地之间的联动,我国聚焦城乡发展问题并开始探索新路径,力图打破城乡二元体制机制障碍。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代了人民公社制度,释放了农业农村生产的巨大潜力,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有了更大的自主权,农村的分配关系有一定调整,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统购统销政策也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渐退出市场,多数农产品可以自主经营,乡镇企业在这一时期得到蓬勃发展,促进了农业的市场化和现代化,城乡之间生产要素开始自由流动,商品流通更加通畅。同时户籍管理政策的不断放开,城乡人口流动恢复正常,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城乡之间人口交往更加密切。

党的十六大之后,我国更加重视城乡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努力缩小城乡发展差距。聚焦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发展问题,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部署。城乡关系由城市优先发展转向城乡并重统筹发展,中国城乡关系进入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发展注入一剂强心针。党的十七大不断深化城乡政策,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战略决策,以城乡发展为基石实现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当乡村事业发展站在新的历史高位上,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把乡村振兴发展提到新的历史性战略高度,成为新时代推进城乡全面发展的新起点。党的二十大正式提出“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以城乡融合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城乡发展问题上,经历了城乡交流互惠、城乡二元分割、城乡互动协调到城乡融合发展各个历史阶段,不断变革调整社会生产关系,提高社会生产力,打破城乡二元对立局面,弥合城乡发展差距,积极有效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二)理论逻辑

根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乡村和城市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得到一定发展、但发展水平有待提高的产物。工业的进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二者协调发展表明城乡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体,“城乡分离与对立给人类带来的‘文明面’和对抗性表明:扬弃和超越城乡之间的分离和对立,在克服各自片面性弊端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向融合,是人类历史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趋势”。

首先,生产关系的调整和生产力发展是城乡融合发展的原生动力。生产力的发展贯穿于城乡发展历史脉络的始终,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发展比较落后,社会分工尚未完全形成,城乡关系界限尚未明朗。当农业和手工业发展以后,社会分工从社会生产的角度开始出现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一方面,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助推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手工业和商业逐渐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剩余产品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被创造出来,这为城市和乡村的分离提供了经济前提。另一方面,农村生产力水平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未得到有效安置,工业生产力远大于农业生产力,利益的不公平分配激化了矛盾冲突,也加剧了城乡对立的态势。城乡对立和城乡分离成为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当分工方式出现新的变革,生产力达到较高水平时,未来社会将会是在生产力高度发达基础上的城乡融合,对立的城乡关系也逐渐缓和,融合成为最终的发展目标。

其次,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是城乡融合发展的所有制基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在物质层面的需求,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掣肘,激化了城乡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城乡分离的制度根源,只有废除私有制,变革旧的生产关系,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生产力得到充分释放,发展到满足所有需要水平,城乡对立才能被消除,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最后,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的个体需要,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城乡理论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城乡实现融合发展,对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将彻底消失,最终会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由此可见,实现城乡融合发展对于人的价值提升和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践逻辑

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升,我国力图打破原有的城乡经济发展结构,调整发展战略,推动城乡关系融合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党和政府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完善顶层设计,积极调整城乡发展政策,变革与城乡发展不相适应的环节,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对农村发展有跨时代的意义。但是改革开放是以城市作为改革的重点,在迅速提升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同时,城乡差距也逐渐拉大。

21世纪以来,通过调整城乡发展体制机制,以城市生产力反哺农村生产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城乡融合发展作为生产力水平发展到一定阶段对城乡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是为了更好地解放发展及保护生产力,促进城乡居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进入新时代后,我国将乡村振兴列为必须坚定实施的国家战略之一,力图重塑乡村地位,改变以往城乡不平衡的发展格局。在政策方面,不断给予乡村政策倾斜,加强农业农村制度性供给,促进资源要素流动,提高资源要素的配置效率,激发农村发展活力,提高乡村发展水平,将建设现代化农村和现代化城市相结合,不断创新城乡融合的新维度。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现实困境

(一)城乡要素流动不畅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长期存在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影响,我国城乡之间存在明显界限,城乡资源分布不平衡,涉及农民、农村和农业发展多个领域,城乡发展差距较大。首先,城乡要素配置比重失调。农村土地、人才、资金等优质资源单向流向城市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的资源要素禀赋较低,城乡流动循环受阻,乡村资源未得到及时有效的转换,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的闲置和浪费,城乡融合发展的质量无法保证。

其次,城乡之间资源配置水平存在差异,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供给显著不同,城乡基础资源配置均衡是保障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一方面,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相较于城市仍然比较薄弱,尽管新农村建设国家投入经费和资源提升农村基础设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取得明显改善,但是城乡公共服务与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较大差距,乡村存在缺乏优质教育资源、社会保障服务不到位及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等问题。

最后,城市虹吸效应加剧了农村人口的外流。人才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但是由于客观条件使然,乡村硬性配套设施和政策的不足,乡村人才大多向城市流动,有力地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同时,更加剧了乡村人才缺少的局面,农村“空心化”严重。同时,农村人才政策尚未完善健全,人才难以返乡、不愿返乡问题十分显著,农村对于优质人才的吸引力不足,人才向农村靠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更多人力资源会流向资源与机会更多的城市。加之农民的学习能力不强,技术能力不高,培养周期长,乡村面临人才数量短缺,人才结构失衡的双重矛盾。

(二)城乡产业融合效果较弱

首先,城乡产业发展关联性不大,未能有效互补。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都是以粗放型农业作为主要产业,机械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产业结构单一,产业基础薄弱,与工业和服务业的联系程度较低,第一产业多数处于原材料供应阶段,对乡村产品的深加工水平不够高,产品种类单一,缺乏含金量,没有形成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第二产业以重工业为主,劳动密集型表现比较突出,资源利用效率不高,完整的上下游产业链尚未形成。第三产业处于初创阶段,规模较小,影响力不足,尚未形成对相关产业发展的带动效应。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度不够,经济产出效益较低。

其次,乡村产业特色品牌优势不明显,没有形成市场潜力,区域特色明显,附加值高的主导产品和产业。对于产品的包装、宣传及推广投入力度不够,对现代农业发展模式不够了解,产权意识和品牌思维滞后。乡村产业发展需要持续稳定的资金投入,乡村地区面临资金来源少,资金总量小,持续性低的状况,乡村产业缺少持续大量的资金投入,不利于乡村产业的协调、健康、长期发展。同时,部分农村地区缺少相应的政策扶持,对于从业人员的优待力度不够,人才流失严重,农村劳动力资源外流至城市,农村资源未得到有效开发和充分利用,加剧了城乡要素发展的差距,城乡要素流动更加不畅通。

(三)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不健全

受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计划经济曾在我国长期实行,特殊的社会背景推动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经济和社会结构上乡村长期依附城市的状态,城乡关系发生失衡。在我国经济政策发生转变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非农业可以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发展,但是由于城乡要素配置失调已久,城乡融合发展缺少成熟稳健的机制加以规范和指导。乡村发展也缺少统筹一体的长远规划,注重短期效益,发展领域狭窄,发展项目仅满足某一阶段的发展需求,严重影响城乡融合发展的整体性和全面性。

乡村振兴战略意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五个方面。部分地区将乡村振兴片面化解读,只重视乡村经济发展,忽视其他领域的发展,未能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城乡融合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对乡村的经济扶持,单向帮扶未能促进乡村内生动力的激活,不利于激活乡村发展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城市和乡村要实现互利共赢,应在发展范围和发展领域方面持续提升,单方面推进经济建设不仅增加城市的投资压力,也打破乡村原有的发展平衡性,使得城乡融合发展结构发生错位,长期合作机制难以建立,无法做到城乡融合发展。

三、乡村振兴背景下城乡融合发展的实现路径

(一)盘活要素,助推乡村资源流转利用

面对城乡之间资源要素流动不畅,资源配置不合理的局面,关键在于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合理配置资源,盘活城乡之间各类要素的流动。土地作为乡村发展的要素,畅通城乡土地要素,能够有效盘活村庄资源。首先,充分发挥农用耕地、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的资产价值属性,确保农用耕地的农业生产用途,保障农民的承包权以及30年经营权不变。其次,对于闲置宅基地可以采取村集体内有偿转让的方式,加速资源的流转利用,减少资源浪费,扩大村民收入。最后,在符合乡镇土地利用总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的前提下,采取兴办乡镇企业、村民建住宅以及乡村公共设施等方式合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保证土地要素得到充分合理有效地利用。

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健全城乡公共服务供给制度。首先,统筹规划城乡基础设施,建立健全相关政策,坚持先建机制、后建工程的理念,确保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其次,政府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流入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弥补乡村基础设施薄弱的短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进程。

针对乡村人才流失的状况,首先,积极挖掘和培养本土人才,吸引社会力量帮助培养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通过技术技能培训、科普宣传教育等形式多样的方式提高本土人才的综合素质。其次,积极引进外来优秀人才,完善人才引进制度体系,建立城乡人才交流机制,促进城乡人才沟通交流。鼓励人才到乡村进行新农村建设,以较高的待遇福利吸引人才到乡村发展,提高人才到乡村发展的积极性。

(二)优化结构,实现乡村产业迭代升级融合发展

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乡村产业发展主体可以充分利用大数据汇聚信息的优势,借助传递分享信息的新媒体平台,积极开展合作交流,共享优势资源,实现产业升级和融合发展。以“特色农产品+互联网电商”的形式,借助各类社交平台宣传农产品,推动乡村农产品走出乡村。提高乡村农产品的加工利用率,以深加工形式丰富乡村农产品的种类,构建起原料采摘,农产品加工,农产品流通,线上线下销售方式相结合的乡村产业模式,提高农产品的加工转换率,推动城乡产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乡村产业发展,构建城乡融合发展的产业链体系。

各地区的地理资源环境、区域文化、产业优势都存在一定差异,各地政府部门应及时开展市场调研,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农业资源、文化遗产,制定相关政策扶持乡村产业发展,助力旅游、文化、农产品深加工等诸多产业发展,振兴农村经济。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积极打造乡村品牌,在农产品主要产区培育特色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形成特色优势农产品聚集,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农业产业集群,建立起标准化、规范化、质量化的全产业链,推动特色农产品品牌向专业化及高质量迈进,以乡村产业发展,助推当地经济高质量发展。

(三)拓宽路径,完善城乡融合发展机制

城乡融合发展的范围应该尽可能放大,持续拓宽城乡融合发展的维度,强化城乡融合发展基础,稳固城乡融合发展根基。各地区应该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优势和不足进行实地调查研究,比较分析城市和乡村发展差异,合理评估实际发展状况和预期目标达成,确立城乡发展远景规划,确定城乡融合发展的长期目标,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规划,有依据有目的地弥补乡村发展不足,重视乡村发展的长期效益,不断追赶城市发展脚步,使二者齐头并进,缩小城乡差距,为城市和乡村的在纵深领域的合作提供保障,确保城乡发展的可持续性。

推动城乡融合发展的多元化,充分发挥城乡融合双向互补优势,搭建城乡融合发展平台,建立城乡融合发展资源信息共享机制,减少经济发展信息差,合理利用经济发展空窗期,集中整合可利用资源,拓宽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城乡融合发展时效性不足的问题。从文化、产业、医疗、教育及社会保障等领域做好城乡融合发展衔接,满足城乡融合发展的多元化需求,使城乡地区实现互利共赢。同时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应当明确共同进步的发展原则,保证战略有效落地,实操性强,阶段性成果可以充分转化,以真实丰硕的成果为目标稳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融合的良性循环发展。

四、结语

城乡融合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然选择,也是城乡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通过回顾1949年以来城乡关系发展的历史进程,明确城乡发展的现实困境,结合城乡现实发展状况,提出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实践路径,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国家现代化。

参考文献:

[1]周清香,何爱平.中国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演进及其实现路径——马克思主义城乡关系理论的视角[J].西安财经大学学报,2022(02):29-38.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周志山.从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马克思的城乡观及其现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10):9-15.

[4]黄承伟.习近平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论述研究(下)[J].国家现代化建设研究,2023(02):5-20.

[5]刘国利.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融合发展机制研究[J].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3(01):22-26.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