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城智链,电网新篇

2025-01-01 00:00:00贾梦雅
南风窗 2025年1期

2023年12月16日,江苏扬州,施工人员正在高空建设电网

清晨的扬州,薄雾未散,街头的古建筑与现代高楼交织在一起,形成一首独特的韵律。

曾经,扬州以“园林之美”与“美食之都”著称,是无数文人雅士心中的向往之地。而今,这座城市的创新基因正悄然觉醒。

新的故事正在上演—扬州智能电网产业如同一颗新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野蛮生长,与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并行不悖,扬州在这条电力的“动脉”上打下科技的烙印。

城市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在为这场智能化的“重生”蓄力。

传统产业发新芽

“智能化已是行业大势所趋,我们有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丝毫不敢松懈。”宝胜科技创新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宝胜)党委书记、董事长生长山说道。

宝胜总部地处扬州,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国内唯一一家国有大型高端线缆龙头企业。2022年9月,宝胜启动了全域智能化转型,这一转型已酝酿了10年之久。在生长山看来,这一抉择是“跟着政策走,跟着市场走,跟着客户需求走”。

2009年,国家电网首次提出“智能电网”概念,随后几年,智能电网被纳入国家发展战略,接着,“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整个电力行业开始大力发展新型电力系统,智能电网成为推动能源转型、提升电网效率的关键环节。

智能电网,作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承载着无数行业和产业链的核心需求,是传统电网的一次“重生”。

不同于传统电网,智能电网是利用先进的自动化、信息化、传感、控制和储能技术,通过集成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设备,构建的新型电网系统。能够实现全网实时监控与智能调度,主动适应用电需求,实时调整电流流向和负荷,甚至在设备故障时自动修复,从而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与连续性。

以宝胜为代表的扬州市电网企业,无不在谋划着一场智能化转型。

2010年,扬州市成为全国最早获批的“江苏省智能电网产业基地”,随后,市委、市政府还制定了《扬州市智能电网产业发展规划》等,为产业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保障。2023年9月,市政府将智能电网产业链纳入其“613”产业体系中的13条新兴产业链之一。

国网扬州供电公司(下称扬州供电)营销服务中心负责人沈力介绍,扬州市的迅速响应并非偶然。市电网产业起步较早,集中于电线电缆、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隔离开关等环节,电缆生产的核心企业如宝胜集团、江扬电缆、曙光电缆等,均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至今在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市场优势。

2024年年初,扬州市委书记王进健主持召开“613”产业体系发展分析推进会,会上强调,“推进‘613’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是建设产业科创名城的重中之重,是扬州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扬州市智能电网产业链综合党委副书记、扬州供电副总经理曹斯明直言,产业越传统,技术含量越低,往后利润越少,“因为大家都可以做,但当你掌握技术,当你从传统转向智能,那就不一样了”。

扬州电网产业正沿着传统行业加快转型、新兴行业加速成长的道路发展。

目前,传统线缆行业已拥有163家规模以上企业,其中包括30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企业创新能力突出,发明专利占比高。

属于扬州13条新兴产业链中的智能电网产业已集聚228家企业,年产值达209亿元,其中近一半为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1个、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48家,1—11月开票销售同比上升12.7%,增速在各产业链中处于前列。

招商引资“不停步”

在“613”产业体系中,每条产业链设有综合党委、挂钩联系单位和“链主”企业。挂钩联系单位由政府或大型企业担任,负责统筹产业发展;“链主”是行业龙头,推动技术创新和市场扩展。

智能电网产业链中,“链主”是宝胜,挂钩联系单位是扬州供电,市发改委、工信局等政府部门立足职能服务跟进。

自从扬州供电成为智能电网产业链的挂钩联系单位后,曹斯明时常“倍感压力”。

“坦白说,以前我们只立足自身,提供各样电力服务,现在得关注整个行业的发展,既要带动存量企业更新换代,又要招引新企业把产业做大做强,”曹斯明说道,“每天都在到处学习,到处交流,一来找差距,二来看新机遇。”

过去一年,扬州供电作为智能电网产业链的牵头方,举办了首届“瘦西湖”智慧能源创新论坛、2024能源智慧化年会等科技论坛沙龙;推行“特快电力”服务,缩短接电时间;同时,响应“双碳”目标,打造双创园智能配电网、智能智造基地等。

王进健书记多次强调,要围绕重点产业链招引项目,把“613”产业体系作为项目招引主攻方向,在强链延链补链上求突破,进一步加大招商选资力度。全市上下全员招商、全民招商氛围热烈,各类招商小分队积极出击。

“跟客户交流时,我老问他们是否考虑在扬州投资,有没有考察过本地市场。”曹斯明笑道,她直言,自己已然是招商引资的“高敏感人士”,听到合适项目,会“两眼放光”。

2021年,国网智慧能源双创科技园(下称双创科技园)在扬州生态科技新城开园,这是国家电网首个双创科技园,聚焦智能配电、新能源和储能领域,计划最终建成一个500亩的产业园区。

双创科技园总经理宋鑫凝练介绍了双创科技园的角色和定位,“引入龙头企业入驻;创造产业微生态;通过微生态,把本地企业也吸纳进来,实现共生共融,共同发展。”

作为“孵化器”的科研办公基地位于扬州市生态科技新城,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十分钟车程外,是位于杭集高新区的产业“加速器”,这里目前已建设6栋厂房,企业可实现“拎包入住”。预计2024年园区实现8亿元开票营收。

为什么国家电网将首个双创科技园选在扬州?

这不仅是外来入驻企业的疑问,也是许多企业原属地政府的疑问。

“来我们的园区看一看就知道了,但凡来过我们园区的,疑虑最终都给打消了。”宋鑫的回答无一例外。

园区入驻企业扬州翔域电子有限公司(下称翔域电子)总经理谢李华至今记得和双创科技园招商团队接触时的感受,“专业”又“诚恳”。

翔域电子是北京中宸微电子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主要从事电力装备领域的生产与研发,聚焦于电力模块和智能化设备的生产。

2022年,受武汉工厂场地规模限制,公司产能明显受限,彼时,谢李华和其他高管团队开始考虑搬迁事宜,同期接触了多个城市的招商团队,但总觉得“差点意思”直到双创科技园的招商团队主动找来。

“能明显感觉到他们更清楚我们的需求和痛点,提供的支持力度也是最大的,双方是可以一起做更专业、更好的生意。”谢李华回忆道。

对企业需求的精准洞察和及时响应,归功于柔性专班组,这是一个由政府各职能部门、扬州供电和双创科技园联合组成的跨部门招商工作团队,由财政、科创、经发等各部门的骨干人员构成。

宋鑫介绍,柔性专班组首先会根据招商线索提出需OCKejTSn/9obg7Zev2eyhA==求,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项目调研和企业需求分析,从而进行实地调研和现场考察。接着,专班组会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整合各方资源,形成解决方案。

从首次与翔域电子接触,到最终达成合作意向,前后历时近一年。

这一年,出差是柔性专班组的家常便饭,团队成员时常往返于武汉和扬州两地之间,偶尔还会到企业在北京的研发中心做调研。“每次往返,都是带着诉求和解决方案去,再带着企业的痛点回。”

“园区就像一口锅,引进来的企业就像食材,各种产业扶持政策就像佐料,本身食材要好,佐料要搭配合理,还得注重火候,才能烧出一盘好菜。”宋鑫形容。

扶上马,送一程

企业入驻园区后,又该往什么方向走,宋鑫打了个形象的比喻。

“产业培育就像结婚一样,领证只是第一步,后续怎么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才是关键。招商确实很难,但更重要的是招进来,还得留得住,还得长得好。”

在这场“产业培育大计”中,资金无疑是最关键的一环。

扬州市政府通过实施专项基金、强化低成本信贷支持等一系列政策,力图显著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鼓励更多企业加入智能电网产业。

同时,智能电网产业链综合党委与江苏银行扬州分行党委合作,共同组建了党建联盟,旨在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提供包括开户结算、融资授信、财务顾问等全面的金融服务。

江苏银行扬州分行副行长俞涛表示,以往银行与企业的合作通常是单向的,银行寻找客户或企业提出需求,缺乏系统整合。而在党建联盟的推动下,银行可以通过产业链这一平台,整合资源,提供一站式的金融服务。

这也在推动着扬州市产业链金融服务向更专业化、精细化方向发展。银行可以根据产业链“一链一策”的方式,提供定制化的金融服务方案。“切中企业要害,凡事往专业做肯定能做到最好。”

截至11月末,江苏银行扬州分行共为全市智能电网产业链共计96户企业提供授信合计33.8亿元,敞口余额20.05亿元,户均授信金额达3520万元。

截至2024年12月23日,江苏银行扬州分行已储备了可于2025年年初投放的宝胜、北辰电气、万方电子在内的20余户核心和上下游企业,批复金额超过10亿元,其中宝胜一户就新增获批授信4亿元。

资金问题解决后,下一步,则是满足企业后续发展上的个性化需求。

以劳动力需求为例,双创科技园所处园区被誉为“中国的牙刷之都”,但在发展高科技产业时,面临劳动力短缺的问题。

为解决这一困境,扬州市采取了多项措施,比如,为企业提供人才公寓和基础设施支持,帮助骨干员工安置,同时与本地职业学校合作开展定向培训,从实习到正式就业,为企业提供所需技术人才。

“对于我们科研型企业来说,这些政府帮我们解决了,我们要做的就只有全身心地投入研发生产。”谢李华说道。

此外,扬州市注重完善产业链服务,推动产业生态系统发展。通过“梯次培育”战略,从初创阶段到高科技企业的孵化,再到省级、国家级的专精特新企业,逐步培育适应当地市场需求的企业,确保企业从初创到成长的长期支持。

据宋鑫统计,过去一年,约七八百家企业访问双创科技园,其中超100家进行了需求对接,二十余家成功注册。

入驻后,其中10余家通过技术研发、知识产权申请和融资支持逐步拓展市场,还有企业顺利实现从研发到生产的转化,进入产业化阶段,部分更是企业还建立了研发和检测平台,为园区其他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形成完整产业链。

翔域电子在入驻园区后,产地规模扩大了三四倍、产能翻了一番,并购置了大量的智能化设备,开设了此前所没有的智能电表生产线。“搬来扬州的决策做得太对了。”

2024年,扬州在智能电网建设领域硕果累累。

据扬州供电科技数字化部负责人吴栋良介绍,该公司与宝胜联合申报的“聚丙烯高压电缆系统”项目通过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评审,获批450万元经费;与江苏瑞盈科技合作的2项科研需求中,1项获批50万元资助;此外,与江苏双汇和扬州华鼎电器共同储备的5项科研项目,获得700余万元资金支持。

夜色渐浓,古韵悠长的东关街,崭新现代的科技园,电流游走其间,灯光璀璨。

每一条电流脉络都连接着这座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电力与信息无缝连接,一个更智能、更绿色、更坚挺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