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约定的采访时间,小青出现了,手里端着一碗红烧土豆和一杯椰奶。那是社区里一个女工特意带给她的,为此,那个女工等在小青必经的路上,送完吃的就去上班。
作为女工,她们共享同一个身份与相似的命运。而在一个名为“绿色蔷薇”的地方,一群女工相识,结下特别的友谊。
绿色蔷薇成立于2015年,创办者丁当的初衷,是希望机构服务于社区里的女工和孩子们,给他们赋能。来到机构成立的第九年,当社会环境和一个组织的自我更新到达一定阈值后,丁当逐渐感到问题复杂起来,“在社区扎根越久,问题越多”。比如,过去她们服务儿童,现在孩子们长大了,她们又要服务青少年。
面对变化,如何调整?丁当尝试用一个新的词语框定绿色蔷薇的工作—“社区学校”。在这个社区里,绿色蔷薇开办姐妹夜校、读书会,带女工们识字、学习、阅读,也举办青少年戏剧巡演,参与孩子们的成长。
5c5942c5e5c65baa4f541875ef9def03“每一个基层打工的姐妹和孩子都有(自己的)知识和经验,这是他们从实践和劳动里生发出来的。”丁当说。绿色蔷薇希望能看到、发展这些经验,在自上而下地传授知识之外,让女工与孩子们的“知识”自下而上地流动。
她希望绿色蔷薇成为一所不同于常识的“学校”。在这里,女工们共同讲述了一个故事:一群原本无法用知识改变命运的人,重新找回了属于自己的文化。
丁当幼年便向往学校。
1988年,丁当出生在甘肃农村。从小她就知道,当村子里的大喇叭流出《东方红》的旋律,哥哥姐姐就该放学了。他们会背着母亲手缝的布书包,从对面山头的学校回家。
那个年代,大人们常常强调一句话:知识改变命运。但丁当没能走上这条路。她学习成绩还不错,上初中时作文拿过87分,她曾梦想成为一名作家。可一个夏天的午后,太阳毒辣,收完了麦子,丁当突然被妈妈告知,如果哥哥成功考上高中,那她就不能继续念书了。
同样的命运降临在这个家庭的另一位女性身上。因为家里交不上学费,丁当的姐姐也在初一结束后辍学。
“我是后来花了很长时间才知道什么大学、研究生、读博……我之前一直搞不清楚这个东西。”丁当说。直到现在,谈起辍学时她还会流泪,“看到穿校服的学生就受不了”。
贫穷是一种难以挣脱的命运。比丁当早十多年,湖南农村的小青也在初中时辍学。回到家里,她每天有干不完的农活。
为了卖菜,她要一整天守在摊前等待客人,有时候实在卖不完,小青只能挑着剩下的菜走到别人家门前,挨家挨户地问。累了一年多,她被晒得很黑,但依然没法给自己买一个发卡。
贫穷驱使她们逃离。在不同的时间,她们先后随着“打工潮”奔向南方的流水线。
流水线上,她们成为“机器”。16岁时,丁当的工作是不断把橡皮、铅笔放进流水线上的文具盒里,一天要在流水线上站12小时。后来她考入一个做相机的电子厂,组长会站在她身后按计数器,计算她的工作量,“如果你一小时能做60个,他明天就会给你加产量”。
工厂规定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女工们住在宿舍里,有统一的白色蚊帐,床上放着统一的黑色盒子,用来装杂物。每个人的鞋、洗澡用的水桶、洗完的衣服都有指定的位置。晚上洗澡,一个外号叫“容嬷嬷”的管理员会时不时进来检查,发现有人忘了关水龙头,就要罚款。
被骂是常有的事。一次丁当放错了文具,被拉长(工厂里,每条生产线被称为“拉”,其负责人被称为“拉长”)骂了一整天。
小青也在工厂里受过太多冷眼。有一份工作要和同事一起给中性笔贴标签,刚开始她不熟练,一旦没贴好,同事就会斜眼看她,嘴里还发出一声“啧”。
因为不愿在工厂受委屈,小青反复跳槽,很多时候连工资都没拿到。“一直是出来做不到几个月,我又回来(干农活)了,农活不想干了,又想办法出来。”在工厂和农田之间往返,她找不到自己真正的安身之所。
女工的身份让她们自卑。有一次,丁当和同事去逛街,看了衣服但没买,服务员就说“一看就是打工的”,让她们没钱别乱碰。她这才明白,为什么下班后大家都要先回宿舍换下制服。在周围环境的打压下,小青也越来越自卑,她渐渐认可了那些话:自己没文化、挣不到钱,是个“没用的人”。
自卑在内心积攒,和生活的贫穷、苦闷混杂在一起,成了小青的梦魇。被噩梦断断续续地侵扰了一年多,睡不着觉,她也没有食欲,一下子瘦到70斤,穿XS码的裤子都得把裤腰改小,“走路都没力气,(白天)眼睛老是这样眯着,好像都能被风吹倒一样”。
“你的心事太多了。”医生这样告诉小青,并在病历上写下“植物性神经紊乱”的诊断,给她开了三个月的安定片。
这成了一个契机。小青意识到需要做出改变。那时她独自在深圳做清洁工,除了两个亲戚之外没有别的朋友。她需要向朋友倾诉,但又因为苦于“清洁工”的身份交不到朋友。
“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才30多岁,我的一辈子不能就这样过。”小青决定自己主动“走出去”,拓展朋友圈。
比小青更早一步,丁当也在寻找自己想要的生活。
她先找到了图书馆。在丁当打工的相机电子厂里,一栋宿舍楼其中一层被开辟成图书馆,在那里,丁当读到了《呼啸山庄》《平凡的世界》《飘》《海边的卡夫卡》……在一个个故事里,她可以把自己从流水线上“抽离掉”,进入不同的人生。
那本被通宵读完的《简·爱》带给了她最大的震撼。过去,她只想着在深圳留下来,所以对工厂老板充满感激,“他给我饭吃,让我有地方住”。简·爱却在书里勇敢地主张平等,丁当在后来的一篇文章里写到:“看到她(简·爱)后我的自卑心理少了很多,因为我坚信我们是平等的。”
后来,丁当又找到了一个名为“工友书屋”的公益机构。她成为那里的志愿者,每天下班都去参加活动,直到在18岁那年离开工厂,成为一名正式的工作人员。在工友书屋,丁当和其他工人一起学习劳动法,去医院探访受了工伤的工友,还做了杂志《工友天地》的编辑,让自己的文字变成了铅字。
但她很快有了新的不满足。在工友书屋,她参加姐妹小组,和其他女工一起学习社会性别,分享彼此的故事。隔着一道门板,外面是其他的男性工友在讨论社会新闻。
姐妹小组的活动结束后,丁当想让女工们也加入外面的讨论,却发现气氛突然变了。在门板后,女工们话很多,可出了那个空间,有时女工刚刚说两句,就被男性工友打断了,“女孩都不太敢说话”。
她意识到,女工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和舞台。2012年的妇女节,丁当举办“女工最牛”系列活动。这一天,试图逃离梦魇的小青,在深圳的劳动者广场与一群女工相遇了。
当时广场上拉着“女工最牛”的横幅,有人给小青发了《劳动法》宣传资料,一个女工在教大家唱《面包与玫瑰》。小青也一起学唱,她发觉这些歌词“很有力量”,“好像都是写的我自己”。歌词里的“灰色工厂”,一下就让小青联想到自己在工厂里遭受的不公平待遇。
这也是丁当连续举办“女工最牛”活动的出发点:让大众听到女工自己的声音。在此之前,她常常看到媒体报道“厂妹”,把女工和一些莫须有的猎奇故事联系在一起。丁当想,为什么我们一定要被人代言?女工应该主动发声。
“话语权”成了采访中她强调的关键词。2015年,一家为女工和她的孩子们服务的机构—绿色蔷薇在深圳落地,“话语权”也贯穿于绿色蔷薇的各种活动里。在绿色蔷薇,姐妹们自己写歌,打工的苦被写进了歌词,她们也一同创作戏剧,站上戏剧舞台,表演自己辍学、被家暴、怀胎生子的经历。
一出名为《她们说》的戏剧就是这样创作出来的。最初的舞台是在绿色蔷薇的活动室里。一个女工躺在舞台的床上,扮演一个刚刚流产的女人。这时丈夫回来了,发现她没有做饭,也没洗衣服,抱怨说:“不就流个产吗?又不是生小孩,怎么这么娇气啊。”
这是女工朱朱的真实经历。试演结束后,观众席上的姐妹们“哭得很厉害”,她们继续分享自己的故事,有人家里重男轻女,有人被家暴。这些经历被收集起来,不断丰富戏剧的素材。
艺术之外,女工也有自己的知识生产。她们多次开展调研,主题是关于生育保险、家暴和流动儿童。疫情期间,她们从设计访谈问卷、访谈工友开始,花半年的时间调研了疫情对流动工人的影响,最后形成报告和政策建议。
“女工真的能提出非常切实的建议,有时候学者提出来的建议可能是不切实际的。”和她们一同开展调研的曹昂,现在是中国农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老师,她还发现,女工更容易在访谈时与对方共情。“她们会围绕相同的困境聊得更深入,也更细致。”
共同创作与表达所产生的力量,最终回到每一个女工身上,成为她们丢失已久的自信。
在绿色蔷薇,小青感受到的始终是鼓励。第一次参加妇女节活动,其他女工拉她一起跳《挣脱枷锁》的舞蹈,她带着紧张的心情上了台,最后发现这里“真的没有人会笑话我”。
慢慢地,小青的胆子大了起来,“把那些紧张的东西全部放下了”。那时她在幼儿园做生活老师,中午午休的空闲,她戴着耳机反复地听《手机戒指》,学习跟唱。她喜欢唱姐妹们自己创作的歌,后来也参与了录歌。
小青原本觉得“录歌”听上去很遥远,像是“学过音乐知识的人才懂”。进了录音室,里面也都是她没见过的东西,她好奇架子鼓,还有电脑屏幕上显示声音高低的线条,“像做检查的那个东西”。
录完第一首歌,她知道了声音该从哪个鼓点切入,每个字该唱多长。小青意识到:“都是可以学会的,只不过是没有那种机会让我去学习。”
她不再觉得自己是没用的人。回想起干农活的日子,那时候她天天卖菜,算钱算得比谁都快。如今她已经找到一种方式,去反驳过去受过的冷眼:“你来跟我干农活,看你干不干得过我。”
从2013年开始,卜卫就在关注丁当举办的妇女节活动。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的研究员,长期从事发展传播学相关的实践。卜卫发现,要让一个群体建立起自信与链接,他们自身的文化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因为文化紧密地联系着他们的生活,“尊重他们的文化,才是真正地尊重这个人”。
在绿色蔷薇,姐妹们交流独属于她们的文化,而走出机构,她们还要在更大的世界去表达、去对话。
2014年,丁当去参加一个性别与发展主题的学术会议,带着当时女工工作坊里生产的帆布包,在现场被“一抢而空”。一个学者发表了有关富士康工人的研究,丁当听了,感觉有些内容和自己的观察不符,就直接在会上讲了自己的看法。会后,有十几个人都来找她聊天,因为她的发言“补充了另一个新的视角”。
与外界的交流有时也存在壁垒。2024年9月,丁当去新加坡参加一个学术会议。会议是全英文的,发言人的报告、PPT、会后大家的讨论,用的都是英语。丁当没有学过英语,只能临时找了一个实时翻译软件,“大概知道一些信息”。讨论环节,她找到现场的中国人帮忙翻译,能听懂别人在说什么,但她自己很难加入对话。
这让丁当反思“知识”的流动方向。要和学者对上话,她需要学会他们的语言,比如“资本”“价值”“建构”,才能把女工的知识体系翻译成大家能够理解的话语。而那次英语会议更是让她直接地感受到了困难,“它不会因为你没有学过,就给你配一个翻译,你必须自己去学”。
对于其他仍在打工的姐妹而言,学习更为困难。丁当因此感受到,活动的开展到了一个“瓶颈期”。姐妹们可以利用闲暇写歌、排戏、调研,那么,能不能让现在的姐妹夜校更进一步,大家一起来编写一本教材?又或者,绿色蔷薇还能不能有更多的“小青”“丁当”?
“培养一个人很难”,与外界的碰撞也始终存在。一个导演曾经找到绿色蔷薇,希望能拍摄会写作的女工,丁当从中感受到一种刻板印象。“也不是所有姐妹都会写诗,但是一个普通的人身上也有很多珍贵的东西。”在丁当看来,一个喜欢哲学、文学的人,与一个喜欢养花、缝纫的人没有什么差别。最后她们没有接受与导演的合作。
实习生婉盈认可这一点。她常常给绿色蔷薇的姐妹们拍视频,在她的镜头里,一个女工麻利地给玩具充棉,用针把缝好的布挨个翻面,熟练到能闭着眼睛干活。因为她长年干这行积累了不少渠道,姐妹们叫她“周老板”,还会找她拿货。婉盈很佩服,“她一个小时做500件,一个月最高能赚七千块钱”。
有时候,实习生与姐妹之间也存在观念上的差异。曹昂从2014年开始认识丁当,后来也在绿色蔷薇开展过社会性别的讲座。刚刚来到绿色蔷薇时,她也抱着一种期待,想要用自己的性别知识去影响和改变姐妹,让大家都能实现性别意识的觉醒。
要实现这种期待很困难。曹昂逐渐发现,很多姐妹参与讲座,也分享自己生命中那些不公平的遭遇,但她们有时也很难走出过去的思想框架。有的姐妹很想生儿子,有的则因为生了儿子压力很大,“要给他买房买车”。
她们被困在一种结构里。一个女工生了女儿,婆婆因此倒掉了准备好的一筐鸡蛋。有女工被家暴,但是她舍不得孩子,不愿离婚。也有女工知道,自己即使离婚也会被家人逼着再结婚,她问大家,离开这个男人,怎么能保证下一个男人不家暴?绿色蔷薇之外,世界仍然坚固。
曹昂后来学会了一种开放的态度。她不会强硬地追问姐妹“为什么不这样做”,而是更多地去倾听她们的故事。她也会和姐妹分享自己的观点,“她会看到你的生活和她不一样,就像种下一颗种子”。
2022年夏天,绿色蔷薇出了第一期播客,访谈了女工范范。范范分享了自己从辍学到打工的经历,还提到她很爱唱歌,在节目的最后弹唱了一首《苹果树花开》。播客录了近一个小时,婉盈当时对它没有太高的期待,“太长了,大家可能不会听完”。
2023年8月,绿色蔷薇的青少年戏剧从深圳罗湖开始巡演。演出开始前,丁当和几个姐妹在舞台上热场。丁当问,大家想听谁唱?唱什么歌?
“范范!”一个声音响亮地从婉盈身后传来,“《苹果树花开》!”
在不经意间,“对话”切实地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