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精神已经成为当前教育的应然要求.本文阐述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和培养依据,基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爱国主义元素的分析,得出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爱国主义;策略研究
1" 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
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体现了对祖国的热爱、忠诚和责任感,其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热爱祖国.对于新时代小学生而言,爱国主义精神首先体现在对祖国的深沉热爱之中,包括祖国的山河、文化、历史以及人民等,在言行举止中充分考虑国家的利益,遵纪守法、诚实守信.②忠诚报国.爱国主义要求个人对祖国忠诚不渝,树立为国效力的理念,为国家的繁荣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③传承、弘扬民族精神.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爱国主义鼓励人们传承和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和精神,包括民族团结、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等.④承担社会责任.爱国主义教育强调个人的社会责任感,鼓励人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1]
2" 小学数学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依据
2.1" 基于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科德育的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多次强调数学教学不仅要传授数学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德育的渗透.爱国主义精神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融入与中国历史、文化、科技发展相关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通过设置具体的数学问题,如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现代数学在国家建设中的应用等,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2.2" 基于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功利化的现状
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功利化的现状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显得尤为重要.许多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考试成绩和应试技巧,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和德育教育的渗透,导致学生缺乏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和责任感.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如中国数学家的贡献、中国在数学领域的重大成就,以及将数学问题与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相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国家的强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情怀,纠正单纯追求分数的功利化倾向.
2.3" 基于小学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要求
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价值观和认知能力正在形成和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模仿能力强,且情感体验深刻.数学课程不仅是知识传授的重要载体,也是德育教育的有效平台.通过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利用数学问题展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成就,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怀.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如故事、游戏和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树立热爱祖国的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责任感、有担当的新时代小公民.
3" 小学数学教学中爱国主义元素的分析
3.1" 教材分析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科书为例,教材中爱国主义内容如下(见表1),可以看出小学数学教学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趣味性、融合性和渗透性.趣味性是指通过有趣的故事、历史事件和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融合性是指将爱国主义教育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如通过古代数学成就、现代科技应用等具体内容,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民族自豪感.渗透性是指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自然地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使其成为潜移默化的影响,而不是单独的教育内容,从而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树立爱国情怀和责任感.[2]
3.2" 习题分析
小学数学习题中融入爱国主义元素的特性主要有关联性、教育性和激励性.关联性是指将数学题目与中国历史、文化和科技成就紧密结合,使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感受到民族的智慧与力量.教育性是指通过设计这些题目不仅能传授数学知识,还能传递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激励性是指这些题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增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例如,利用中国古代数学问题、现代科技应用题等,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和现代科技的进步,从而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3.3" 活动分析
小学数学活动可以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和主题融合爱国主义元素.教师设计与中国历史和现代科技相关的数学问题,如古代测量方法、航天工程中的数学应用等,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感受到民族的智慧和科技的进步.数学活动可以包括讲述中国数学家的故事和参观科技馆或数学博物馆,通过真实体验增强民族自豪感.此外,结合传统节日中的数学计算和图形设计等,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的同时,培养爱国情怀.这些活动不仅使数学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实用性,还在潜移默化中渗透了爱国主义教育.
4" 小学数学教学中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策略
4.1" 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爱国主义元素
教师应深入挖掘和合理利用教材中爱国主义元素.首先,教师应仔细分析教材内容,找出其中与中国数学史、文化和科技相关的知识点,如中国古代数学家的故事和成就、重大工程中的数学应用等.然后,通过设计情境化的数学问题,将这些元素融入日常教学中,如用《九章算术》中的问题作为题目,或结合中国现代科技发展实例,如高铁建设中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讲述相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组织讨论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互动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最后,利用节日、纪念日等特殊时机,开展主题数学活动,如春节期间进行有关农历的数学计算,通过实际操作和体验活动,增强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这些方法不仅使数学学习更具趣味性和实际意义,还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4.2" 积极探索爱国主义精神培养的多种方法
为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师可以积极探索和运用多种形式丰富教育内容.首先,通过组织主题班会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参观历史博物馆、革命纪念馆和红色旅游基地,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纪录片、爱国题材电影和音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和现实意义.最后,通过组织爱国主义主题的数学竞赛或小组项目,学生可以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刻理解国家建设的艰辛与伟大.通过这些具体的教学方法,教师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还能有效地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4.3" 建立和完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评价体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建立和完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通过多维度的评价方法来实现.首先,教师应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数学教学目标中,设计涵盖爱国主义内容的评价标准,如通过分析涉及国家建设成就的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来评价学生的爱国情怀.其次,在课堂活动和作业中,教师可以设置相关的评价指标,如在数学项目中要求学生以爱国主题为背景进行数据分析或问题解决,并通过展示" 和评审的方式进行评价.最后,教师可以结合日常课堂观察,记录学生在讨论爱国主义相关话题时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从中评估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吕玉珍.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爱国主义精神培育[J].吉林教育,2024(7):61-63.
[2]王雅云.德育内容融入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以新乡市五所小为例[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