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用心理弹性训练联合追踪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上栗县人民医院2018年
1月—2022年4月收治的68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弹性训练联合追踪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心理弹性、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干预后,2组患者心理弹性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干预后,2组患者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干预后,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干预前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心理弹性训练联合追踪护理干预,可优化临床指标,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和心理弹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 子宫肌瘤剔除术;心理弹性训练;追踪护理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1-0128-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473
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成。子宫肌瘤在临床上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妇科疾病,该病的患者群以育龄期妇女为主,且子宫肌瘤是引起不孕和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1]。目前,外科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子宫肌瘤剔除术是常用的手术类型之一,它对肌瘤的位置、直径和数量等没有特别要求,可保留患者的生育能力,而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则是最适合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方法,且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近些年来已得到了临床证实[2]。但是,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仍有不良预后(宫腔粘连、胃肠出血等)的存在,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护理也一直是临床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常规护理应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中,并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需要寻求更好的护理方式,以提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3]。本研究选取上栗县人民医院2018年
1月—2022年4月收治的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心理弹性训练联合追踪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纳入研究的对象为上栗县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22年4月收治的68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49.23±5.28)岁;病程4个月~7年,平均病程(2.87±0.55)年。观察组年龄26~77岁,平均年龄(49.18±5.31)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2.83±0.62)年。2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病理检查结果证实为子宫肌瘤;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且符合手术指征;沟通无障碍,认知正常。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妇科肿瘤(卵巢癌、宫颈癌等)者;伴急性并发症者,如肠梗阻等;存在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住院指导,对患者的疾病情况进行监测,为患者提供健康宣教,指导患者进行术前各项临床检查,术后给予引流管护理,做好对患者的日常护理,并指导患者科学饮食等。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心理弹性训练联合追踪护理干预。(1)心理弹性训练。心理弹性训练主要采取头脑风暴、主题游戏、经典案例分享、角色扮演等形式,结合影响心理弹性的四大要素(精神、情感、行为、认知)开展训练,培养患者情绪管理、自我意识、解决问题和情感交流等能力,训练结束后,鼓励患者写出问题、建议和训练感言,小组成员要给予积极回应,并给出针对性指导意见。针对性辅导,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疾病和治疗配合度等,了解患者治疗期间的行为和情绪,给予患者面对面的单独辅导,必要时与心理咨询师和患者家属一起辅导。集体讨论,讨论活动以集体活动形式开展,营造一个轻松、舒适的氛围,分析患者存在的问题,并为患者制定解决方案,鼓励患者积极面对自我,适当宣泄不良情绪。心理弹性训练每周开展1次,2 h/次,持续8周。(2)追踪护理。全面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和临床病史,为每位患者建立电子档案,由专人负责管理。为患者制定护理表,护理相关的内容均记录在护理表上。护理期间,对于患者出现的异常情况,要及时告知医生,遵照医生的方案处理。出院后,根据患者档案记录和术后康复情况制定追踪护理措施,每周进行1次集中授课和电话随访,将追踪内容填写到患者的个人档案中。追踪护理也持续8周。
1.3 观察指标
(1)记录2组患者的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2)于干预前后采用心理弹性量表[4]评估2组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量表包括5项,即忍受消极情感(28分)、接受变化(20分)、控制(12分)、精神影响(8分)和能力(32分),总分100分,分值越高说明患者的心理弹性水平越高。(3)于干预前后用PSQI量表[5]评估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量表总分21分,0~5分为睡眠质量较好,6~10分为睡眠质量尚可,11~15分为睡眠质量一般,16~21分为睡眠质量较差,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的睡眠质量越好。(4)于干预前后采用健康调查简表[6]评估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量表共包括4个维度(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物质功能和生活功能),每个维度总分100分,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指标
观察组的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2.2 心理弹性
干预后,2组患者的心理弹性评分较干预前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2.3 睡眠质量
干预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2.4 生活质量
干预后,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干预前升高,组间比较,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4。
3 讨论
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容易受到经济压力大、惧怕手术、不良认知等影响,会出现焦虑、紧张等各种心理问题,导致患者睡眠质量变差,而睡眠质量不佳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使患者的心理问题日益严重。这样的恶性循环会对患者术后康复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对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而言,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具有重复作用[7]。
虽然常规护理重视缓解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负性情绪、并发症护理和提高患者预后,但是效果并不理想,局限性较大。分析原因在于,子宫肌瘤剔除术对患者的影响可能比较大,而常规护理未对患者出院后情况进行追踪护理。此外,在实际护理过程中,常规护理处理问题比较片面,未从根本上解决现存问题,追踪环节比较薄弱。本研究中,观察组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中,心理弹性训练与追踪护理联合应用,能达到强化心理护理干预的目的[8]。追踪护理不仅在患者住院期间为患者提供护理,患者出院后仍持续关注患者的疾病情况和心理状态,通过随访和授课的方式继续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及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心理弹性训练有利于患者挖掘内心积极思想,使患者的心理状态维持在较好的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临床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对于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而言,心理弹性训练联合追踪护理可优化其临床指标,提高生活质量。黄锦霞[9]的研究也证实了以上结果。分析原因为,追踪护理使用护理表登记护理内容,护理人员能掌握护理内容,防止出现护理过度或护理不足等情况;护理过程中可以对薄弱环节进行追踪,并强化此环节[10]。考虑到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出院后所接受到的护理干预有限,本研究中联合使用了心理弹性训练,进一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有研究显示,心理弹性训练对患者顺利完成角色转化十分有利,还能提高患者的适应性,改善患者由于社会压力和自身疾病造成的负性情绪[11]。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提高心理弹性水平和改善睡眠质量方面,观察组均获得了较好的效果(P<0.05)。郑红等[12]的研究结果与本研究结果一致,均证实了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应用心理弹性训练联合追踪护理后,心理状态和睡眠质量能得到显著改善。心理弹性训练可引导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良好匹配环境支持与家庭及个人品质三者之间的关系,促使患者尽早融入社会,与追踪护理联合应用对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具有显著效果。
综上所述,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心理弹性训练联合追踪护理干预,可优化临床指标,同时在改善睡眠质量、心理弹性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均有显著效果,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冰洁,赵家宁.强化管理护理模式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6):749-752.
[2] 朱英燕,李淑英,张淑娟.术后早期活动结合心理干预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5):176-178.
[3] 江艳珠,吕春香,魏敏,等.舒适护理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37(1):157-159.
[4] 邢翠,陈雅蘅.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和盆底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1,36(4):946-948.
[5] 纵秋菊,王宗云,张红,等.时间管理护理程序对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西部中医药,2021,34(6):131-134.
[6] 吴阿侠,张娜.综合专案护理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依从性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20,49(1):113-115.
[7] 赵姝.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J].智慧健康,2019,5(20):51-53.
[8] MING X,RAN X T,LI N,et al.Risk of recurrence of uterine leiomyomas following laparoscopic myomectomy compared with open myomectomy[J].Arch Gynecol Obstet,2020,301(1):235-242.
[9] 黄锦霞.心理弹性发展模型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21,34(19):3481-3482.
[10] HERRMANN A,ROCHE L A T,KRENTEL H,et al.Adhesions after laparoscopic myomectomy:incidence,risk factors,complications,and prevention[J].Gynecol Minim Invasive Ther,2020,9(4):190-197.
[11] 杨恩女,胡佳佳,刘宁宁.心理弹性训练联合问题导向干预对卵巢恶性肿瘤患者负性心理、ESCA及FACT-B评分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21,30(1):62-65.
[12] 郑红,史楠,曲若鹏.追踪护理联合心理弹性训练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21,28(9):1119-1122.
(编辑:徐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