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母婴结局的影响

2024-12-31 00:00:00李凤侠邱柳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24年20期
关键词:母婴结局遵医行为妊娠期糖尿病

【摘要】 目的 探讨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和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因妊娠期糖尿病于信丰县妇幼保健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模式干预,观察2组的遵医行为完成情况、血糖情况(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结果 观察组遵医行为完成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能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减少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

【关键词】 医学饮食管理;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妊娠期糖尿病;遵医行为;母婴结局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0-0105-03 " " 文献标志码:A " " 中国图书分类号:R714.25

妊娠期糖尿病是指患者在妊娠前血糖水平正常,仅妊娠期出现的以血糖异常升高为表现的糖尿病类型,其发病原因为孕期基础代谢率增加,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对机体糖代谢产生影响,出现胰岛素抵抗状态,导致血糖升高,而当患者本身存在胰岛素分泌受限的问题而无法对此生理变化进行代偿时,则易引发妊娠期糖尿病[1]。此疾病易诱发羊水过多、巨大儿、产妇感染等不良后果,且此类患者由于对疾病认知不足,遵医行为较差,难以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等,不利于血糖的控制[2]。因此,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和饮食指导。有研究显示,饮食控制能改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的妊娠结局[3]。本研究将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应用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4月—2021年3月因妊娠期糖尿病于信丰县妇幼保健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2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糖耐量检查后诊断为妊娠期糖尿病[4];有规律产检且临床资料完善;年龄22~35岁;既往无内分泌系统问题及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有正常认知能力,可进行有效沟通。

排除标准:妊娠前已经出现过血糖异常升高的情况;既往存在严重精神病史;患有传染性疾病;当前存在心、肝、肾等重要器官衰竭。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讲解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及有效控制血糖的重要性,嘱患者定时监测血糖,遵医嘱行胰岛素治疗等,指导患者坚持糖尿病饮食,少量多餐,多进食水果、蔬菜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孕妈妈保健课堂干预,具体如下。(1)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何为医学饮食管理和孕妈妈保健课堂干预,告知患者及其家属此干预措施可以在保证孕期营养的同时有效控制患者血糖,促进母婴安全。(2)由年资5年以上的护士以课堂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孕期保健宣教。课程内容包括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告知患者自我监测血糖,提高患者对自身血糖的管控意识,讲解分娩过程,指导患者孕期卫生常识、不可干重体力活、注意保暖、保证充足的睡眠等。注意心理护理,在授课过程中对患者如何自数胎动、何时测量血糖以及不同时间段血糖的正常范围等相关问题进行解答,缓解其担忧情绪,2次/周。(3)以医学饮食管理对患者进行饮食指导。首先根据患者的体质量指数明确所需热量,授课时以图片或PPT形式向患者展示不同食物的产热量以及根据营养物质的产热量计算出所需营养物质的质量,同时根据患者孕期的变化及时调整热量供给;调整患者的用餐次数,告知患者一次进食过多食物容易导致血糖骤然升高,需少量多餐,每天可进食6~8次,多进食新鲜蔬菜或粗粮,避免进食如西瓜、葡萄、橙子等糖分含量高的水果。课程最后以小卡片的形式将妊娠期糖尿病食谱建议分发给患者及其家属,以提高医学饮食管理的效果。课堂干预中对患者进行运动指导,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授合适的运动方式,如孕妇操、慢走等,以提高饮食干预效果。

2组患者均从确诊妊娠期糖尿病开始干预至围生期结束。

1.3 观察指标

(1)遵医行为。于干预后对患者遵医行为完成率进行评估[5],对患者是否按照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饮食控制、坚持运动、自我血糖监测以及定期复查进行评估比较。(2)血糖情况。干预前后分别用GLM-76型血糖仪(青岛厚美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取患者指尖血,检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采用奥迪康AC6601型糖化血红蛋白检测仪(济南来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对患者血液中的糖化血红蛋白含量进行检测。(3)妊娠期并发症。记录2组患者妊娠期间出现的并发症,包括羊水过多(羊水量≥2 000 mL)、产后出血(产后24 h出血量达到500 mL)、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等。(4)新生儿不良结局。记录2组新生儿不良结局情况,包括巨大儿(体质量≥4 000 g)、新生儿窒息、早产、胎儿窘迫、胎儿畸形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遵医行为对比

观察组遵医行为完成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2 血糖情况对比

干预前,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3 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4。

2.4 新生儿不良结局对比

观察组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5。

3 讨论

妊娠期糖尿病会对患者的妊娠结局造成不良后果,给孕产妇及胎儿带来不良影响,其发病原因与孕期饮食、机体代谢功能、年龄等有关[6]。而饮食是较容易管控的因素,有研究表明,75%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可通过单纯的饮食管理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但由于胎儿的营养完全由母体提供,需要保证母婴每日所需营养的供给[7]。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遵医行为完成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此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遵医行为完成率。究其原因,准妈妈保健课堂以课堂的形式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提高了患者对妊娠期糖尿病有关知识的了解,强调了饮食管理和孕期保健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正面影响,从而提高了患者对相关干预措施的依从心理。常规护理措施中仅对患者讲解饮食的注意事项,但并未给出具体的饮食方案,而医学饮食管理则从医学的角度给予患者更详细且合理的饮食指导,更有利于患者实施。随着胎儿的生长发育,患者所需营养也在不断变化,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则考虑到了这一点,能定期给予患者新的饮食指导,同时也起到了监督作用,能更好地帮助患者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的完成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能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究其原因,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不仅关注到了患者的饮食习惯,更将孕期保健中的运动与血糖监测等结合起来,从根源上控制患者的血糖。同时,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也会对患者家属进行健康宣教,以便给予患者情感支持,且家属在为患者补充营养时,以医护人员给出的饮食指导作为依据,在家属的指导和帮助下,患者能更好地控制自身血糖。有研究显示[8],饮食干预可以延缓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若患者可以长时间维持低血糖生成指数饮食状态,则能显著延缓小肠对糖类的吸收,具有拮抗激素等作用,从而起到控制血糖的作用。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将常规护理中的合理饮食进行细化,帮助患者分析食物中各类营养成分的数量和质量,计算出相应的血糖效应,得出进食量对机体糖代谢的影响,再结合患者的自身情况制定个性化食谱,能更好地促进患者对饮食的控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同时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还会涉及到运动、心理等多方面的干预,运动也可以提高患者骨骼肌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患者的血糖控制水平。心理上给予患者鼓励,为患者建立健康意识,能增强患者坚持正确饮食和有效运动的信心,提升干预效果。

有研究结果显示[9],妊娠期糖尿病不仅会导致产妇胎膜早破、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升高,还会对新生儿的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说明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可以有效减少妊娠期并发症和新生儿不良结局的发生,与李娜[10]的研究存在共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因为体内胰岛素相对缺乏,糖类、脂肪代谢异常,易出现高血糖或血脂升高现象,引发血管的广泛性病变,且血脂淤积易导致患者血管管腔狭窄,最终诱发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生。患者血糖升高会导致胎儿长时间处于高血糖的环境中,使胎儿尿量增加,产生羊水过多的问题,引发胎膜早破,增加感染风险[11]。常规护理措施更注重对已发生情况的处理,而本研究中采取的干预措施可以从根本问题出发,有效控制患者血糖,减少高血糖情况的发生,同时课堂教育也能让患者对妊娠期并发症及相关预防措施更为了解,从而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嘱患者定期复查也能够及时发现患者血压以及羊水量等有无异常并及时给予相关干预措施,减少妊娠期高血压或羊水过多等妊娠期并发症的发生。患者血糖升高会引起胎盘脂代谢降低,导致

巨大儿,而当胎儿代谢增加时,其耗氧量也会随之增加,易引起胎儿窘迫[12]。医学饮食管理通过对饮食的指导和控制,不仅能够降低患者的血糖水平,也能够控制患者体质量的增长,给予胎儿所需营养的同时降低巨大儿和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能提醒患者早检查、早诊断,及时发现问题,改善新生儿结局。

综上所述,医学饮食管理联合准妈妈孕期保健课堂可以提升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完成率,缓解患者高血糖症状,有利于降低母婴不良结局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晓辉,宋欢欢,王冉.血清SHBG、nesfatin-1及sFRP4在妊娠期糖尿病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热带医学杂志,2020,20(6):815-819.

[2] 何丽珊,孙敏,陈嘉琳,等.交互分析模式团体教育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2):117-119.

[3] 严文叶.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孕期体重管理和饮食控制对妊娠结局的影响[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20,37(6):633-636.

[4] 吴红花.重视妊娠期高血糖分类及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J].中华医学杂志,2022,102(6):389-392.

[5] 杜志梅,倪燕,江若安,等.孕早期医学营养治疗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孕期血糖、体重、母儿结局及遵医行为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21,19(4):617-620.

[6] 杜磊,关艳杰,朱嘉婧.运动处方在妊娠期糖尿病治疗的效果观察[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21,41(5):99-103.

[7] 吴秀芳,周小霞,李芳,等.个性化饮食指导配合体重管理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9):59-61.

[8] 刘燕.饮食干预联合运动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J].川北医学院学报,2022,37(1):133-136.

[9] 李霞,王彤,瓮占平,等.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情况及其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研究[J].中国医刊,2022,57(1):57-60.

[10] 李娜.饮食管理指导对妊娠期糖尿病产妇母婴结局的改善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7,23(6):1035-1038.

[11] 傅志华.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血糖及并发症的控制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18,33(7):1457-1459.

[12] 竺月芬,汪期明.早期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血糖及并发症控制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8):1611-1613.(编辑:肖宇琦)

猜你喜欢
母婴结局遵医行为妊娠期糖尿病
社区老年糖尿病甲真菌病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调查分析
上海医药(2016年24期)2017-01-03 00:00:00
电话随访对COPD患者稳定期家庭氧疗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对剖宫产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瘢痕子宫妊娠再次剖宫产实施整体护理对母婴结局的影响分析
160例胎盘早剥的临床分析
循证护理在妊娠期糖尿病护理中的作用探讨
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干预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农村育龄妇女妊娠期糖尿病影响因素的研究
全程护理干预对体检者健康体检后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