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研究维生素AD、碳酸钙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信丰县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72例小儿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碳酸钙联合维生素AD 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大便培养结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lt;0.05)。治疗前,2组血钙、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one alkaline phosphatase,BAL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2组血钙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BAL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前,2组大便培养各类细菌检出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色假丝酵母菌、真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其他杂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后,2组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2组均无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维生素AD、碳酸钙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佝偻病的疗效显著,可更有效地改善血钙、NBAP及肠道菌群,且安全可靠。
【关键词】 儿童佝偻病;维生素AD;碳酸钙;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
文章编号:1672-1721(2024)22-0037-03" " "文献标志码:A" " "中国图书分类号:R723
儿童佝偻病主要是因缺少维生素D导致钙缺乏、磷代谢异常,使儿童骨骼发育受阻,多发于0~6岁婴幼儿。发病后患儿会出现骨骼畸形变软、烦躁不安、睡眠不宁等,严重危害小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加重家庭经济负担。目前临床治疗小儿佝偻病多采用口服碳酸钙加维生素AD的方法,疗效明显[1]。佝偻病患儿因喂养不当、各种养分不足、腹泻和便秘交替出现等,多数生长发育不良,甚至合并脏器功能不全,影响疗效[2-3]。肠内环境改变和正常微生物群平衡被打破易引起肠内菌群紊乱缺失,导致人体免疫力低下、抵抗力下降,进而诱发许多疾病。加强肠道作用,需增加维生素D、钙等营养物质的摄入及消化。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中包含多种益生菌,可调整肠道菌群平衡,促进人体免疫力的建立,增强机体抗病能力[4]。临床多应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与肠道菌群失调有关的腹泻、便秘或功能性消化不良,但在佝偻病患儿中应用的报道甚少。本研究观察维生素AD、碳酸钙联合双歧杆菌治疗儿童佝偻病的临床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12月信丰县妇幼保健院门诊收治的72例小儿佝偻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1.90±0.51)岁;病程3~7个月,平均病程(4.09±0.87)个月。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15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1.78±0.40)岁;病程2~7个月,平均病程(4.41±1.01)个月。2组性别比例、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佝偻病诊断标准[5],X射线下可发现钙化带增宽、重现、增厚等影像学表现;患儿家属(监护人)知晓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早产儿;有重度先天性疾病;对本研究用药既往有过敏史。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复方碳酸钙泡颗粒(山东达因海洋生物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896)联合维生素AD滴剂(大连水产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061)治疗,复方碳酸钙泡颗粒2包/d,维生素AD滴剂1粒/次、1次/d,均连服3个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治疗,1片/次,2次/d,连服3个月。
1.3 观察指标
(1)临床疗效。治疗完成后,根据患儿临床表现及骨密度判定疗效。临床表现消失、骨密度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显效;患儿的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状态均有好转,但均未达到显效标准为有效;儿童的临床症状和骨密度状态无变化甚至加重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生化指标。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儿晨间空腹静脉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钙浓度,以英国IDS公司生产的BAP ELISA试剂盒测定2组治疗前后BALp含量。(3)大便培养。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2组患儿大便标本进行肠道菌群检测,包括白色假丝酵母菌、真菌、致病性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其他杂菌等。(4)药物不良反应。统计2组患儿用药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包括呕吐、腹泻、头晕疼痛及皮疹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Plt;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00%(Plt;0.05),见表1。
2.2 2组患儿治疗前后生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血钙、BAL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2组血钙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BAL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lt;0.05),见表2。
2.3 2组患儿大便培养情况比较
治疗前,2组大便培养各类细菌检出情况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治疗后,观察组白色假丝酵母菌、真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其他杂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lt;0.05);治疗后,2组致病性大肠杆菌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见表3。
3 讨论
佝偻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营养缺乏病,以骨骼病变为主要特征,主要因人体与骨形成有关的元素和维生素摄入不足、生物利用度不足所致,在临床上属于矿物质缺乏症。儿童生长发育较快,导致维生素D缺乏、钙含量不足及钙磷代谢紊乱,易引发该病[6]。该病早期以患儿食欲不振、性格改变、夜哭、易怒、易激动、多汗、枕秃等症状为临床表现。若未采取有效治疗可能出现骨骼发育异常,如方颅、肋骨串珠等,甚至可能引起骨骼畸形。当前骨骼畸形患儿可通过手术得到纠正,但手术治疗存在畸形矫正不足或过度的情况,效果不理想,可能出现成畸形反跳、成角畸形无变化甚至伴随一定程度的肢体短缩、运动功能减弱等风险,且治疗时间长,预后欠佳,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庭的生活质量[7-8]。临床应及早诊断佝偻病并采取有效治疗措施,避免病情进展,预防发生骨骼畸形[9]。
碳酸钙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佝偻病药物,可以明显改善患儿血钙水平。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单纯口服碳酸钙由于不能补充维生素D,导致实际临床效果欠佳[9]。维生素AD滴剂为复方制剂,对预防和治疗儿童佝偻病有显著效果。维生素A和维生素D对机体的发育有积极意义,能够促进婴幼儿生长发育,加速钙吸收。碳酸钙联合维生素AD口服是临床治疗佝偻病的常用方案[10]。佝偻病患儿需每天摄入足量的钙、维生素、食物和牛奶,易使胃肠负担加重,导致胃肠黏膜受损,肠道菌群失调,影响胃肠道蠕动,使消化吸收功能产生障碍。佝偻病患儿肠道菌群失衡应引起临床重视。
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为微生态制剂,可直接补充人体正常生理细菌,调整肠道菌群平衡,抑制并清除肠道中致病菌,减少肠源性毒素的产生。研究证明,此药物具有显着改善机体肠道菌群的作用,临床多用于小儿腹泻、缺铁性贫血的治疗[11]。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Plt;0.05),说明碳酸钙、维生素AD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对小儿佝偻病疗效显著。分析原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含配比适当的长型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粪肠球菌,经口服后在肠道内生长繁殖形成生物屏障,增加肠道黏膜营养,改善微循环,提高机体免疫力使菌群恢复正常,也可以通过对胃肠道激素的调节,保持正常的胃肠蠕动和节律性,帮助消化及恢复肠道机能[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BALp水平低于对照组(Plt;0.05),说明使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可促进肠道对于微量元素和维生素的摄取,进而促进血钙水平的提高。治疗后观察组白色假丝酵母菌、真菌、空肠弯曲菌、耶尔森菌、其他杂菌检出率均低于对照组(Plt;0.05),提示维生素AD、碳酸钙联合双歧杆菌治疗佝偻病能有效改善患儿肠道菌群紊乱并抑制致病菌产生[13-14]。嗜酸乳杆菌具有抑菌作用,可修复受损的肠道屏障,同时耗氧并产生酸性物质,形成有利于长型双歧杆菌生长的厌氧、弱酸环境;长型双歧杆菌可代谢产生短链脂肪酸,刺激肠道细胞释放抗感染细胞因子或抑制促炎细胞因子释放,发挥平衡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和修复肠道屏障等作用;粪肠球菌定植力强,可抑制有害菌的繁殖,自身迅速繁殖并消耗氧气,为另2种益生菌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2组患儿在研究中均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说明维生素AD、碳酸钙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佝偻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综上所述,维生素AD、碳酸钙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儿童佝偻病的疗效显著,可更有效地改善血钙、BALp及肠道菌群,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