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视新闻媒体需要充分了解当下的媒体生态与受众需求,对电视新闻报道进行短视频化的创新,通过优化新闻短视频内容、创新新闻短视频形式、拓宽新闻短视频传播平台的方式来提升电视新闻报道传播效果,让更多的受众积极关注电视新闻,接受电视新闻传递出的思想与价值观。本文讲解了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意义与应用困境,并对应用策略进行了浅析,期望可以给予电视新闻工作者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媒体融合;短视频;电视新闻报道;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TN94" " " " " " " " " " " " " " "文献标识码:A" " " " " " " " " " " " " " "DOI:10.12246/j.issn.1673-0348.2024.20.013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新媒体的崛起,媒体融合已成为当今传媒领域不可逆转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形式,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迅速在各类媒体平台中占据一席之地,并深刻影响着传统电视新闻报道的形态与格局。传统的电视新闻报道形式难以吸引新时代的受众,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将短视频与电视新闻报道进行深度融合,快速推出短视频新闻栏目,并运用各式各样的新媒体平台传播电视新闻短视频,拓宽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创新电视新闻的传播形式,吸引受众关注电视新闻内容,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为了做好电视新闻报道中短视频的应用,电视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具备更强的专业能力,除了完成新闻素材收集、新闻采访、新闻编辑等常规性工作之外,还需要对新闻短视频进行剪辑,并了解不同平台受众新闻需求,做好短视频的差异化分发与智能化推送,吸引更多的用户关注电视新闻,提升电视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力。本文从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意义入手,期望能够让电视新闻工作者意识到短视频给新闻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与电视新闻短视频化发展的重要性。在日常工作中找寻电视新闻与短视频融合的切入点,不断强化自身的短视频制作技能,推动电视新闻媒体的转型发展。
1. 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意义
1.1 丰富新闻报道形式与内容
传统电视新闻节目往往以长视频为主,形式较为单一,难以满足观众日益多元化的信息需求。而短视频的引入,为电视新闻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电视新闻有了全新的呈现形式,且满足了快节奏生活背景下受众对新闻信息的碎片化需求。另外,电视新闻节目有着时长限制,能够在节目中播出的新闻内容有限。而短视频平台则没有新闻数量的限制,电视新闻工作者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中发布不同类型的新闻短视频,丰富电视新闻的内容,满足不同受众的新闻需求[1]。
1.2 增强新闻的互动性与参与感
短视频平台通常具备点赞、评论、转发等互动功能,观众可以即时参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种互动性强的特点使得短视频成为增强新闻互动性和参与感的重要工具。受众可以在电视媒体应用短视频传播新闻消息的过程中发表自身的看法与观点,这拉近了受众与电视媒体之间的距离,也便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收集受众的意见及喜好,为后续的新闻内容制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2. 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困境
2.1 内容生产的挑战
在电视新闻媒体初次应用短视频作为新闻传播主要形式时,新闻工作者往往会在数量与质量之间出现选择性矛盾。有部分新闻工作者会更加注重新闻短视频的产出数量,对现有的新闻事件进行广泛的素材收集,并通过粗糙的剪辑后,发布在不同的平台中。这样的传播形式会影响电视新闻媒体的专业性,也会削弱受众对电视新闻媒体的信任度。当然,也有部分新闻工作者会更加重视新闻内容的质量呈现,花费过多的时间收集新闻素材,与新闻当事人、目击者进行深度沟通,了解新闻的真实性或完整性,甚至会对互联网中已有的素材嗤之以鼻,只相信自身拍摄或获取到的素材内容。这种过度的求真精神会严重影响到新闻短视频的产出效率,削弱电视新闻短视频的时效性,也没有发挥出电视新闻媒体短视频化发展的实际价值。在内容生产方面,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注重质量与数量的权衡,既需要保障内容的真实性与新闻价值,又需要更快地进行新闻的制作与传播。
2.2 传播渠道的局限
相较于电视新闻工作者来说,新媒体是较为陌生的传播载体,且不同新媒体平台有着不同的传播特征、运营规则、商业模式与用户群体。为了加快电视新闻媒体短视频化的发展效率,部分电视新闻媒体会选择单一化的短视频平台发展,只研究某一个平台的运营规则,并发布新闻短视频。这样的传播模式能够使传统的新闻工作者更快上手全新的工作内容,但是也会局限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平台。新闻机构需要考虑到转型的目的,尽可能多地拓宽电视新闻短视频的传播范围,将不同的新媒体平台进行共同研究,了解多平台的用户覆盖面及传播机制,实现电视新闻短视频内容在多平台上的同步更新[2]。
2.3 受众接受度的差异
电视新闻报道在进行短视频化创新以后会运用多样化的平台传播新闻内容,而不同的平台中有着不同的受众群体,即使是在同一个新媒体平台中,受众群体也会有着不同的画像特征,受众对新闻内容、新闻形式接收程度与接收喜好完全不同,电视新闻工作者可能会存在着难以把控受众喜好的难题。在新闻制作过程中,难以权衡趣味性与专业性、书面语或口头语,每一个选择都会影响到电视新闻短视频的呈现效果与受众对短视频的观看喜好。受众接受程度的差异是电视新闻工作者难以把控的重要因素,短视频制作人需要针对某一个短视频平台进行深度研究,根据大数据信息反馈内容了解不同职业、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用户对新闻报道的接收程度,了解其对短视频形式的喜好,制作出差异化的内容,并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智能化的分发。
3. 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策略
3.1 明确目标定位与受众需求
电视媒体在以短视频为载体传播新闻消息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不同新媒体平台用户的需求与喜好,通过差异化分发的方式提高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中的传播效果,让受众在浏览到电视新闻报道的时候会主动地进行二次传播或参与互动,提升短视频新闻热度,为短视频新闻传播影响力的提升提供推动力。大部分的新媒体平台都会应用大数据技术收集不同用户的喜好及观看记录,电视新闻媒体在制作新闻短视频、分发新闻短视频之前,可以通过大数据记录状况了解平台用户的浏览喜好,合理地进行内容的筛选与形式的选择,提高新媒体平台用户对新闻短视频的接受程度。电视新闻媒体在传播新闻短视频时,可以对受众群体进行分类,运用智能化推送功能,将形式新颖、报道语言活泼的新闻传递给年轻的受众群体,而将生活性强、内容严肃的短视频新闻传递给中老年受众群体。在差异化分发的状况下,每一位新媒体平台的用户都会对电视新闻短视频有更高的满意程度[3]。
3.2 优化内容生产与质量控制
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新闻是受欢迎程度较高的新闻传播形式之一。电视新闻媒体在制作新闻短视频时,需要注重内容的优质性与完整性,做好内容生产的把控,彰显出电视新闻媒体的核心优势,使电视新闻媒体制作的新闻短视频具有更强的公信力。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制作短视频新闻的过程中,应当避免受到新媒体平台其他自媒体用户的影响,不能一味地追求新闻时效性或新闻热度,需要坚持本心,做好新闻内容的筛选与审核,保障新闻内容具备真实性、完整性,在新闻中传递出积极、正向的价值观,做好社会大众思想与新闻舆论的引导。首先,电视媒体制作的新闻短视频需要避免内容同质化问题,新闻工作者可以通过新媒体平台或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了解最新的新闻消息,但是,在制作新闻报道的过程中,不能直接传播素材,需要做好素材的全面收集与整合,保障短视频内容能够呈现出新闻的全貌。并通过配音、文字的方式,在新闻短视频中体现出电视媒体对新闻的解读,避免片面化新闻消息造成舆论偏向状况的发生。其次,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新闻当事人、目击者等相关人员进行深度沟通或开展有效采访,获取更加丰富的新闻素材,将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剪辑到新闻短视频中,体现出电视媒体的专业性。用经过深度挖掘的新闻内容满足新时代受众的知情权,促进电视新闻媒体公信力的提升。
3.3 拓展传播渠道与平台合作
短视频的应用不仅仅是将电视新闻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更需要拓宽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应用多样化的新媒体平台传播新闻短视频,让更多的受众关注到电视新闻,提升电视新闻的影响力与传播效果。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熟悉不同新媒体平台的传播要求与传播特点,根据平台特性制作相应的新闻短视频,用新媒体平台庞大的用户群体来促进电视新闻的广泛传播。例如:抖音短视频是当下用户数量较多的短视频平台,电视媒体可以将制作好的新闻短视频上传到抖音平台中,并通过抖音平台的大数据功能智能分发给不同的用户。在正确的引导下,用户会主动参与评论、转发、点赞,提升电视新闻的热度。和现有的新媒体平台合作是电视媒体传播新闻短视频的方式之一,其还可以通过自主构建官方网站、软件App,来增强受众与电视媒体之间的黏性,形成多平台、多渠道同步分发的传播格局[4]。
3.4 强化互动与参与机制建设
在电视新闻媒体应用短视频传播新闻消息的过程中,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意识到受众对新闻需求的变化,受众不仅需要通过新闻传播了解到当下最新的新闻信息,还需要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具有参与感,根据不同的新闻事件发表个人感受与感想,与新闻传播人、发布者构建互动关系,便于受众对新闻的后续进行持续关注。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在应用短视频制作新闻报道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强化互动与参与机制的建设。首先,电视新闻工作者需要关注各个新媒体平台中用户对新闻事件的评论、私信以及其他浏览数据,对有效信息进行全面收集、智能整合,以此分析用户的想法与需求,在后续舆论引导或新闻持续报道中满足用户需求。其次,电视新闻媒体可以在短视频平台中应用直播的方式传播新闻消息,相较于传统的电视新闻节目来说,直播新闻具有更高的时效性,能够在新闻发生的第一时间传递出真实、可靠的新闻信息,用户也可以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实时发表言论。主持人在直播镜头中可以直接回复评论信息,增强了用户与电视新闻工作者之间的互动效率,大大激发了受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参与热情[5]。
3.5 加强版权保护与合规运营
在新媒体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版权保护的难度也越来越高,有很多自媒体用户会在新媒体平台中自主发布视频或文字信息,而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应用其他用户拍摄的素材时,并没有说明版权来源,只将其作为公开平台中的公开视频处理。有部分用户版权意识较强,会对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态度产生怀疑,严重影响到电视新闻的公信力。因此,电视新闻媒体在应用短视频传播新闻消息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版权保护,通过合规运营的方式获取新媒体平台中的新闻信息素材,严格遵守法律法规与平台制度,保障电视新闻短视频中出现的所有素材都具有版权授权。当然,也有部分自媒体用户会违规获取电视新闻媒体传播的短视频内容,其通过去除数字水印、混合剪辑的方式将视频素材占为己有,这也损害了电视新闻媒体的利益,侵犯了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工作成果。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都应该建立良好的版权保护意识,以短视频平台运营规则为基础,了解保护自身版权的具体方式,并在获取其他素材的过程中保护他人的版权。
3.6 培养专业人才与提升技能水平
将电视新闻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提升了电视媒体对新闻工作者专业水平的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需要具备新闻采集能力、采访能力与敏锐的新闻洞察力,还需要具备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视频剪辑能力、视频拍摄能力等。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电视媒体要想做好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就需要培养专业化的人才,并提升现有人才的技能水平,用专业化的队伍保障电视新闻短视频的良好传播。电视媒体在招聘新闻人才的时候需要转变传统的考核标准、招聘要求,从单一技能型人才转变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在招聘过程中审查每一位应聘者的创新意识与现代化科学技术应用能力、新媒体平台运营能力,保障招聘到的人才能够快速上岗,进行短视频新闻的制作与适配性传播,为电视新闻队伍注入新鲜血液。另外,电视媒体需要对现有的新闻工作者开展定期的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应当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将新媒体平台中新闻素材获取方式、新媒体热点新闻信息追踪方式、短视频剪辑技术等内容纳入到培训中,提升传统新闻人才的新媒体技术应用能力,为电视新闻在新时代中的发展提供推动力[6]。
4. 结束语
短视频是当下受众获取信息的主要形式之一,短视频具有内容短小精悍、形式多样、传播载体丰富的特征,电视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新闻短视频的过程中,不仅需要做好内容的筛选与整合,还需要充分学习短视频剪辑技术,将有价值的新闻素材进行有机整合,保障新闻能够在3分钟内的短视频中进行完整呈现,提高受众对新闻事件的了解程度。如何做好短视频的应用是每一位电视新闻工作者应该深度思考的问题,也是电视新闻媒体转型发展的必经之路。因此,在电视新闻未来发展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需要强化个人能力与技能水平,优化电视新闻短视频制作,用强烈的视觉冲击、丰富多彩的视频内容、多元化的视频形式吸引受众关注电视新闻,提升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推动电视新闻媒体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江波.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实践研究[J].视听,2024(08):143-145.
[2]栗思远.短视频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创新应用[J].电视技术,2024,48(03):5-7,18.
[3]刘孝莉.媒体融合背景下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J].西部广播电视,2024,45(05):59-62.
[4]王新民.融媒时代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应用[J].中国地市报人,2024(02):68-69.
[5]魏鲁南.短视频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创新应用[J].电视技术,2024,48(02):98-100.
[6]朱婵娟.电视新闻报道中短视频的应用方式分析[J].海河传媒,2023(03):64-66,70.
作者简介:陈红燕(1971—),女,河南郑州人,研究方向:节目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