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有企业规范开展资产评估工作,可以有效保护国有资产,促进企业国有产权有序流转,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资产评估专业性、政策性较强。国有企业在开展资产评估的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的问题。国有企业针对资产评估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将有助于规范开展资产评估工作,有效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基于此,文章首先阐述资产评估概念及国有企业开展资产评估的意义和流程,然后分析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国有企业;资产评估;国有资产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8.009
[中图分类号]F275;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8-00-03
0 引 言
国有企业规范开展资产评估工作,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确要求,各级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应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资产评估管理方式,加强评估机构选聘管理,持续提升评估项目备案质量,充分发挥资产评估机构发现价值、防止流失的功能。针对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的要求,国有企业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开展资产评估工作,认真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予以解决,不断提高资产评估的质量。
1 资产评估概念及国有企业开展资产评估的意义和流程
1.1 资产评估相关概念
《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规定,资产评估是指评估机构及其评估专业人员根据委托对不动产、动产、无形资产、企业价值、资产损失或者其他经济权益进行评定、估算,并出具评估报告的专业服务行为。进一步来说,资产评估具备以下五大基本特征:现实性、市场性、预测性、公正性、咨询性[1]。
1.2 国有企业开展资产评估的意义
现如今,资产评估行业已将多种所有制主体作为其服务对象,并在资产重组、收购出售以及关联交易等领域充分发挥自身价值,积极发现、判断并且实现资产价值[2]。对国有企业来说,加强资产管理、盘活资产经营、防止资产流失、资产保值增值等越来越重要,而资产评估作为资产管理的关键环节,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将资产评估列入产权管理范畴,属于国有资产监管的基础性工作,贯穿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枢纽性、战略性作用。国有企业规范开展资产评估,可以有效维护国有资产出资人权益,促进国有产权有序流转。
1.3 国有企业资产评估基本流程
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的基本流程因企业的管理规定不同而不同,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研究经济行为方案并进行充分论证;对其中的资产评估事项向上级机关上报立项请示并获得批复;通过招投标等方式选聘审计机构、评估机构,并进行现场审计(有的评估项目需要以审计为基础)、评估;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国有企业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核;国有企业将审核后的评估报告等相关材料报送上级机关;上级机关组织评估方面的专家对评估报告等相关材料进行评审,并出具评审意见;上级机关组织国有企业、评估机构等就评审意见进行答复、修改,并获得一致意见;上级机关组织对评估报告等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公示;上级机关对公示后的评估报告等履行资产评估备案程序。
2 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产评估前期论证不充分
对于有些资产评估项目,国有企业前期论证不充分,导致项目背后涉及的经济行为和方案在推进过程中面临较大变化,造成项目终止或重新调整,最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整个项目的正常开展。
2.2 资产评估立项请示不规范
国有企业在资产评估项目整个方案确定后,需要按照部分规定,向上级上报资产评估立项请示。但现实情况是,部分项目的立项请示内容不完整,如单项资产租赁或处置项目缺少资产取得方式、证载编号、基准日使用状态等;有的资产租赁项目在内部决策中没有明确披露资产的租金价格及意向受让方;有的项目中,国有企业对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的描述不规范。
2.3 与评估机构沟通不充分
国有企业组织开展资产评估工作时需要委托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在此过程中,需要与评估机构进行充分沟通,就评估目的、评估对象、评估范围、特殊事项等进行沟通并达成一致意见。但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与评估机构的沟通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国有企业未能与评估机构进行充分沟通,导致评估范围等与实际不一致,影响项目正常开展;国有企业或者评估机构对于其中发现的特殊事项,未及时与对方进行沟通,造成材料错误;有的项目,双方在前期未充分沟通交流,导致项目资产涉及的权属瑕疵事项未能翔实披露。
2.4 资产评估报告质量不高,存在较多低级错误
实际上,国有企业在选择资产评估机构的过程中,受价格因素的影响很大,这也导致很多最后中标的是出价较低的评估机构。低价中标的结果,反过来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质量,容易存在较多的低级错误。例如,评估报告中间有较多的错别字,或者多字、少字;报告的数据逻辑有误,前后的财务数据不一致;报告中的会计科目列报有误;将被评估单位的公司名称等基本信息填写错误;报告内容披露不完整,评估结果为含税金额,但未披露具体税率;报告缺少经济行为依据文件;评估材料不完整或材料中的签署时间逻辑有误;报告未提供产权证明文件、业务约定书盖章扫描件、业务约定书没有签署时间等。
2.5 企业初审程序履职不到位
国有企业在收到评估机构出具的评估报告后,应认真履行初审程序,与评估机构就特殊事项等进行认真沟通,达成一致意见。但现实情况是,国有企业因初审程序履职不到位,影响了评估项目的正常开展。例如,国有企业对部分项目评估报告审核把关不严格,或者不审核,只是作为“二传手”,未能发现评估报告中的错误,尤其是较多的低级文字错误,并且未要求评估机构认真修改和完善。
2.6 上报的材料不规范
评估机构出具评估报告后,国有企业应按照要求向上级机关报送资产评估材料,由上级机关组织评估方面的专家进行评审。但实际上,国有企业报送的评估材料不规范,影响了项目的正常开展。例如,评估备案表填报错误,必填的信息缺少;报告中采用两种及以上评估方法,但备案表中只填写了一种;评估备案表的法定代表人位置不是其亲笔签字;未按照规定使用A3纸张正反两面打印;有些项目的部分信息变化后,未及时、准确地反映在报告中;评审材料存在重要文件缺失的情况,无法组织专家评审,影响项目进度等。
2.7 未按要求进行评审答复
国有企业上级机关组织评估方面的专家对评估报告进行审核,针对专家所提的问题,国有企业应认真予以答复,必要时可组织各方进行当面沟通和交流。但在实践中,国有企业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不认真答复专家所提问题,答复内容过于简单和粗略,答复内容不清晰;不及时答复,答复时间过长,影响项目进度。
2.8 不按要求履行公示程序
按照国务院国资委的要求,资产评估项目在备案前须履行公示程序[4]。但实践中,国有企业在这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有的项目,经办的国有企业未经上级单位同意,擅自履行公示程序;有的项目,公示时间少于国务院国资委规定的5个工作日;公示材料不规范,有的项目未按照要求的公示范围进行公示;公示材料缺失,缺少需要公示的相关素材;公示时出现在材料中明确注明“公示结果无异议”的低级错误等。
2.9 对相关政策理解和学习不到位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资产评估法》和国务院国资委的规定,国有企业的资产评估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性[5]。但实践中,因为国有企业有关人员对相关政策的理解和学习不到位,有时还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干预评估机构正常执业,违反独立性的要求等。
3 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管理的对策
3.1 强化资产评估基础管理,认真学习制度政策
资产评估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资产评估人员需要有多学科的知识背景,单一的学科知识无法涵盖资产评估的全部领域[6]。提升资产评估和资产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对资产评估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7]。对此,国有企业内部负责资产评估的人员应不断提高专业知识水平,认真学习资产评估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国资委关于资产评估的政策,熟练掌握相关要求,并贯彻运用到实践中,确保资产评估依法合规进行,做到应评尽评、应备尽备。比如,针对对外租赁给非国有单位的资产,国有企业要按照相关政策规定,并合理运用资产评估管理工具进行科学的资产评估,这样不仅能够满足国有资产监管要求,还能够优化自身资源配置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8]。另外,国有企业相关人员应加强同专业评估机构的交流和沟通,互通信息,共同提高资产评估效率。
3.2 强化评估机构选聘管理,做好源头管理
针对评估机构的选聘,评价要素至少包括机构人员构成、执业经验、评估工作方案、资源配备、质量控制、费用报价等。其中,费用报价的分值权重不宜过高。当前,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对国有企业建立资产评估备选库,以及规范选聘、调整等事项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执业存在严重问题的资产评估机构也开展了警示谈话,并指导国有企业择优选聘评估机构,从源头上提高资产评估管理工作质量。基于此,国有企业要强化评估机构选聘管理,做好源头管理。对于出现问题较多、执业质量较差的评估机构,或者被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通报的评估机构,国有企业可以视情况对评估机构进行动态调整,将这些评估机构调出备选库,总体上保障备选库内评估机构的质量。同时,国有企业在注重选聘优质评估机构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细化对承接项目的团队负责人和签字评估师的要求,避免出现“优质机构、劣质团队”的
问题。
3.3 加强与评估机构的沟通,建立健全沟通机制
针对资产评估项目,国有企业要统筹项目背后的股权投资、资产管理等经济行为,与评估机构就经济行为事项等进行充分沟通,明确评估目的、评估对象和评估范围,积极配合提供所需资料,并且保证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高效推进项目实施。国有企业在与评估机构沟通的过程中,还要尊重评估机构执业的独立性,严禁非法干预评估过程和评估结果,要尊重审核专家发表的专业意见,维护专家审核的独立性、客观性。
3.4 充分压实主体单位责任,提高评估报告质量
针对资产评估报告中出现的各类低级错误,国有企业应积极采取各种应对措施,有效提高评估报告质量。国有企业相关人员需要在对整套评估材料进行审核时强化责任意识,认真履行职责,进行全流程、全方位的审核和把关,杜绝低级错误。国有企业还要建立健全奖惩机制,激励有关人员积极履行责任,提高评估报告质量。
3.5 做好评估项目全程管控,提高项目实施效率
资产评估是资本运营、资产管理整套流程中的一环。国有企业在实施资产评估的过程中,应统筹考虑资本运营、资产管理背后所涉及的经济行为,满足总体方案实施的需要。在评估项目启动阶段,应做好项目计划和准备;在评估项目实施阶段,应有效推进项目实施。资产评估的有效期为1年,要在1年有效期内完成相关经济行为的决策,统筹考虑资产评估的时间节点、进度安排等,避免因资产评估进展较慢而影响相关经济行为的实施。
4 结束语
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的专业性、政策性较强,如何规范开展资产评估,成为国有企业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简要阐述了资产评估概念,以及国有企业开展资产评估的意义和流程,系统梳理了国有企业资产评估管理存在的典型问题,认真提出了规范开展资产评估的有效措施,希望能为后续国有企业强化资产评估管理提供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1]白茗心.资产评估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分析[J].中国市场,2023(21):85-88.
[2]李建.中国资产评估业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4(增刊2):54-58.
[3]张炜钰.中央企业国有资产评估管理问题与对策探析[J].经济管理文摘,2020(21):75-76.
[4]肖子昂,段文鑫,朱乔.关于完善公司资产评估管理体系的思考[J].交通科技与管理,2023(24):171-173.
[5]包月玲.中央企业改革新形势下的资产评估管理探析[J].国际商务财会,2023(22):8-13.
[6]汪海粟,余炳文.资产评估专业学科知识结构的思考[J].中国资产评估,2012(4):42-45.
[7]吴莹.国企改革中的资产评估问题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22(11):77-79.
[8]王瑞强.浅议我国企业资产评估过程中相关问题分析[J].活力,2023(3):184-186.
[收稿日期]2024-03-02
[作者简介]任庆运(1984— ),男,山东曹县人,硕士,
高级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资产管理、股权投资;李姚瑶(1984— ),女,黑龙江黑河人,经济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