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研究

2024-12-31 00:00:00惠萌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8期
关键词: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公立医院

[摘 要]公立医院作为我国医疗服务体系的主体,其财务状况和运营效率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不仅是贯彻落实国家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还是公立医院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基于此,文章分析了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原则,并提出了具体的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措施,以期为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关键词]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信息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8.007

[中图分类号]F234.4;R197.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8-00-03

0 引 言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公立医院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其规范运行和可持续发展对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促进公立医院管理精细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也是提升公立医院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的关键所在。

1 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原则

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全面性原则。公立医院要从控制环境、风险评估、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等方面入手,全面优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增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系统性、完整性和有效性,实现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二是制度性原则。公立医院要以完善制度体系为着力点,根据财务会计管理的特点和内在规律,系统梳理财务会计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岗位标准等,增强财务会计管理制度的刚性约束力和规范引领性,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1]。三是适应性原则。公立医院要立足财务会计管理的特点和实际需求,综合考虑医院规模、业务特点、信息化水平等因素,分类施策,科学优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流程和方法,增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避免脱离实际。四是协同性原则。公立医院要统筹兼顾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医院整体内部控制的协调统一,加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业务流程、绩效考核等的深度融合,促进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与医院管理、临床业务的协同,实现同频共振,不断提升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集成化水平。五是持续性原则。公立医院要建立常态化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机制,围绕环境变化、目标调整等动态优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流程,强化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和监督,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工作贯穿于公立医院运营管理和医疗服务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医院财务会计管理水平持续提升[2]。

2 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优化措施

2.1 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

公立医院要从多个方面着手来完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首先,要全面梳理和评估现有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围绕制度的合规性、适用性、可操作性等开展系统评估,查找制度的空白点、薄弱点和断裂点,明确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优化的方向和重点。其次,要强化顶层设计,编制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建设规划,明确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为制度体系完善提供保障。再次,要立足医院发展战略和财务管理需求,紧扣财务会计业务的关键流程和核心风险点,系统构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框架,促进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全面融合,以健全分层分类、简明适用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同时,重点围绕财务风险管理、成本精细化管理、财务信息化建设等领域,制定务实管用的专项制度,通过专项突破带动制度体系的系统化完善。最后,公立医院要建立健全制度评价和调整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对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估,及时发现制度在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深入分析制度执行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改进和完善。同时,要密切关注医院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准确把握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新形势、新要求,根据财务管理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动态调整和优化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制度,确保制度始终与医院发展战略和财务管理需求相适应。此外,公立医院还要加强制度的宣传教育和执行监督,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讲座、案例分析、警示教育等活动,深入阐释制度的重要意义和具体要求,切实提高财务人员和相关业务人员的制度意识和执行能力,用制度指引业务、规范流程、固化规则,推动形成“用制度管财务、按制度办事”的科学运行机制,促进财务行为持续规范,不断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2 加强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

公立医院要想加强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执行,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谋划、持续发力。第一,要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分管院长为副组长、财务部门和相关职能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领导小组,统筹推进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纳入医院整体工作议事日程,形成“一把手”亲自抓、班子成员共同抓的工作格局[3]。第二,要健全责任机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中的责任边界和行为规范,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责任落实到科室和岗位,并与绩效考核、责任追究紧密相连,调动全员参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第三,要优化业务流程,围绕财务核算、成本控制、资金管理、票据管理等关键领域,对标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要求,科学优化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相分离等内控要求,强化业务流程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管理,从源头上防范财务会计风险。第四,要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建立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自查自纠与督查督办相结合的立体化监督体系,加强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动态评价,对执行不到位、敷衍了事的人员进行严肃批评教育和责任追究,推动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要求落地生根。第五,要营造良好氛围,加强诚信文化和内控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橱窗、黑板报、内部刊物、微信公众号等大力宣传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意义和要求,不断增强全体医务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责任担当意识,营造人人关心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人人重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人人参与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浓厚氛围[4]。

2.3 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内控监督评价机制

公立医院要想建立健全财务会计内控监督评价机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系统设计、持续完善。第一,要明确监督主体,成立以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为主导,财务、人力资源等部门参与的财务会计内控监督评价工作组[5],明确各方职责权限和工作要求,建立协调顺畅、运转高效的财务会计内控监督评价组织架构。第二,要健全监督制度,制定财务会计内控监督评价管理办法,明确监督评价的对象、内容、程序、方法等,规范财务会计内控监督评价工作的流程,将财务会计内控监督评价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第三,要创新监督方式,综合运用常规检查、专项督查、重点抽查、“飞行检查”等多种监督方式,将定期监督与不定期抽查、现场检查与非现场分析相结合,增强财务会计内控监督的全面性、深入性和精准性。第四,要突出监督重点,聚焦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风险点,重点加强对资金管理、采购管理、资产管理、成本控制等高风险领域的监督检查,对权责分离、授权审批、凭证附件等内控要求的落实情况进行重点审查,切实增强财务会计内控监督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五,要规范评价标准,制定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内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定量评分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法,从制度建设、执行效果等方面全面客观地评价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完整性、合规性和有效性,准确判断内控缺陷的类型和等级[6]。第六,要注重统筹协调,加强财务会计内控监督评价与医院内部审计、医保基金监管、卫生监督执法等的有机衔接,建立信息共享、结果互认、问题移送等机制,形成监督合力。

2.4 加强信息系统支撑

公立医院要想加强信息系统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支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统筹谋划、持续发力。第一,要完善顶层设计,编制财务会计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主要内容、实施路径、保障措施等,促进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医院其他信息系统的协调统一、深度融合[7]。第二,要优化财务会计信息系统架构,合理划分财务核算、预算管理、成本控制等功能模块,促进各模块间的无缝对接、数据共享,同时加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与医疗业务系统、药品耗材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的集成整合,打破“信息孤岛”,实现数据的一次采集、多点使用。第三,要强化智能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加强对财务数据的实时采集、自动处理和智能分析,实现异常情况自动识别、风险因素智能预警、辅助决策科学精准等智能化应用,增强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前瞻性和科学性。同时,要规范数据标准,制定统一规范的会计科目、财务指标、数据格式等标准,加强对财务数据的标准化管理和质量控制,确保财务数据来源真实可靠、传输准确及时、处理规范严谨,增强数字化时代财务会计信息的精准性和可靠性。第四,要健全管控措施,将财务会计内部控制要求嵌入信息系统,发挥信息化手段对关键业务活动和敏感业务环节的自动控制与实时监督作用,提高违规操作行为的防范和识别能力,强化对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刚性约束。第五,要重视安全防护,加强网络安全、系统安全、数据安全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和技术保障,完善异地灾备、分级授权、专密网通等安全管理措施,全面增强财务会计信息系统的安全防护能力,筑牢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防线[8]。

2.5 优化财务会计内控组织架构

公立医院在发展过程中应优化财务会计内控组织架构。第一,要明确职责定位,根据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目标要求和业务特点,科学界定财务部门在内部控制中的职能定位和权责边界,明晰财务部门与医院其他职能部门、业务科室在内部控制中的关系,理顺财务会计内控的责任链条。第二,要完善岗位设置,立足财务会计内部控制对专业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在现有财务岗位的基础上,适度设立专职内控管理岗、风险控制岗等专门岗位,并结合实际情况优化调整岗位,确保财务会计内控组织架构与业务发展相匹配、与管理要求相适应。第三,要健全议事机构,成立以财务负责人为组长的财务会计内控管理委员会,下设风险评估、制度建设、内控监督等专项工作小组,各司其职,协同发力,形成分工明确、高效运转的财务会计内控议事决策机制。第四,要强化部门协同,推动财务部门与医疗、护理、药学、信息等业务部门,以及审计、纪检监察等监督部门协调配合,完善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协调机制和信息传递机制,提升内控工作的集成管理水平和整体效能[9]。第五,要理顺权责关系,合理划分财务部门与下设核算中心、票据中心等的职能职责,并建立相应的授权机制和监管机制,促进财务会计内控权责统一、相互制衡。第六,要加强人员配备,科学预测财务会计内控工作的人员需求,增强内控管理力量,优化人员结构和专业布局。同时,加大内控人才的培养和激励力度,打造一支专业能力过硬、职业道德高尚的财务会计内控人才队伍[10]。总之,构建“组织健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协同高效”的财务会计内控组织架构,能为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促进公立医院财务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3 结束语

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是现代公立医院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和战略性举措,是实现公立医院良好运行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公立医院要着眼高质量发展要求,立足管理水平提升需要,围绕财务会计业务特点,从完善制度、规范流程、创新方法、强化监督、夯实基础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构建全面完整、重点突出、运行高效的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同时,公立医院要坚持党的领导,增强制度意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促进医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推动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水平不断提升。只有这样,公立医院才能更好地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益,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主要参考文献

[1]刘清霞.公立医院财务会计为基础的内部控制研究[J].市场周刊,2024(3):83-86.

[2]梁敏.公立医院财务会计中内控制度问题分析及革新措施[J].财会学习,2023(31):167-169.

[3]李惟一.新财会制度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体系建立与实施[J].广东经济,2023(3):84-87.

[4]温芷逸.公立医院财务内部控制问题和优化对策[J].中国产经,2023(6):58-60.

[5]张立玖.内控制度在公立医院财务中的建设[J].商业文化,2021(28):101-102.

[6]黄艺美.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优化对策研究[J].市场周刊,2024(3):67-70.

[7]吴晓晖.关于完善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J].质量与市场,2022(4):118-120.

[8]陈鑫焱.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下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控管理[J].财会研究,2021(5):62-63,66.

[9]张海凤.加强公立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机制建设的思考[J].商讯,2020(36):51-52.

[10]杜恂.内控制度在公立医院财务会计中的建设与应用

[J].财会学习,2019(31):253-254.

[收稿日期]2024-03-29

猜你喜欢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公立医院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哈尔滨轴承(2022年1期)2022-05-23 13:13:18
新形势下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
活力(2019年22期)2019-03-16 12:47:24
完善医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思考
财务会计风险管理研究
消费导刊(2018年10期)2018-08-20 02:57:02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电子制作(2018年11期)2018-08-04 03:25:54
ERP在企业财务会计中的应用及价值探索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07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消费导刊(2017年20期)2018-01-03 06:26:40
公立医院改制有攻略
中国卫生(2016年11期)2016-11-12 13:29:22
公立医院的管与放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6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