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策略

2024-12-31 00:00:00吕琦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8期
关键词:新形势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摘 要]近年来,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的推动下,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国家教育科研资金投入力度加大,业务更加多样化,因此对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质量与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首先阐述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重点分析内部控制建设五要素,然后论述当前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构建长效机制推动高校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新形势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4.18.004

[中图分类号]G4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8-00-03

0 引 言

在高校规模越来越大、财务管理越来越复杂的今天,高校内部控制已成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一环。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既可以规范高校财务活动,确保资金安全,又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效率提升,推动学校良性发展。目前,我国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内部控制环境较差、管理体系不完善、信息共享水平较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为此,为紧跟新形势下社会发展步伐,应着重推进内部控制建设,落实高质量内控管理工作,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从而防控高校财务风险。

1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概述

1.1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的必要性

在教育事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经济活动越来越复杂,所涉及的经济业务种类和经费也在逐步增多,对财务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内部控制是高校财务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可以有效规范财务行为、防范财务风险、保障资金使用安全与效率。高校通过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可以强化财务管理,促进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提高,从而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具体来讲,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具有如下重要意义:内部控制建设有利于规范财务行为,保证财务活动合规合法,预防违规。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资源的优化配置,预防财务风险,及时发现并解决财务问题,保证高校经济活动稳健开展。内部控制建设也可以改善高校在社会上的形象,提高其公信力与竞争力。为此,高校要高度重视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建设工作,并以此为抓手提高学校治理能力与管理水平,不断健全与优化学校内部控制建设制度,适应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新需求和新挑战。

1.2 内部控制的要素

高校财务管理中内部控制的五要素是其基本构架,是高校稳定运转的坚实保证,包括控制环境、风险评价、控制活动、信息和交流、内部监督[1]。

第一,作为内部控制基石的控制环境涉及高校治理结构、管理哲学和经营风格、组织架构、权责分配和人力资源政策诸多方面。积极、健康的控制环境可以增强教职工责任感、使命感,从而为内部控制有效执行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风险评价在高校内部控制中占有重要地位,高校有必要识别、分析并处理好内外部风险。高校通过经常性的风险评估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应对措施,以保障学校资产安全与完整。第三,以内部控制为具体实施方式的控制活动主要有授权审批、不相容职务分离、会计系统控制和财产保护控制。这些控制活动是为了调控高校经济活动,预防舞弊与减少失误,提高管理效率与成效。第四,信息和交流是高校内部控制的生命线,需要构建顺畅的信息沟通机制,以保证内部控制信息及时传达。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共享水平,高校可以较好地完成内部控制目标,使管理决策更加科学准确[2]。第五,内部监督为内部控制提供了保障,高校有必要通过内部审计部门或者委托外部会计师事务所检查内部控制运转情况。高校应定期检查,及时找出内控流程中存在的不足,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保证内部控制持续高效运转。

以上内部控制五要素互相联系和支撑,共同组成高校内部控制基本框架。通过对这五种因素的持续优化与改进,高校不断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从而为未来的稳定发展扎牢根基。

2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一些高校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意义,致使内部控制文化还没有深入人心,广大教职工参与内部控制工作的热情与主动性不高。这一文化氛围的丧失,使内部控制在引进与执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难题。高校组织结构与权责分配不明确、部门间沟通协作不畅通使内部控制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由于职责划分不清、沟通机制不完善等原因,内部控制措施通常很难有效落实,甚至各部门存在互相推诿、职责不清等问题。部分高校管理制度没有具体操作指南、明确的责任要求等,造成实施过程主观性大、随意性强。与此同时,一些高校管理制度也没有及时更新,导致内部控制建设缺乏可靠依据,不能很好地应对新形势下对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

2.2 制度不完善

就目前高校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建设而言,其存在制度不完善、基础薄弱等问题。一些高校对内部控制建设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思考,只注重局部环节或者具体业务,忽略内部控制整体性与协调性,管理制度不全面、不具体。这样就造成内部控制工作常常出现漏洞与盲区,很难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风险防控机制。内部控制执行期间规范性与标准化不足,通常依靠人员个人经验与主观判断,内部控制效果良莠不齐,很难保证财务活动合规。与此同时,一些高校内部控制流程设计灵活性、创新性不强,不能很好地应对新形势下对高校财务管理提出的新要求与挑战,致使内部控制工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效用。与此同时,各高校对内部控制技术的创新投入较少,前瞻性、创新性内部控制技术手段欠缺,仍然运用陈旧落后的技术和方法,导致内部控制工作很难有突破性进展。

2.3 信息共享水平低

信息共享水平低是当前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有效执行内部控制,要求各部门间及时传递与共享信息,但当前很多高校信息共享存在明显不足。高校内各部门常常各行其是,缺乏统一的信息管理系统,造成“信息孤岛”,无法形成内部控制合力。内部控制所需的关键信息在各部门间不能实时共享,有些部门在内部控制工作中参与度不高,对当前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情况的了解有限,极大地影响内部控制效率与成效。高校信息共享标准与规范不清晰,各部门所用信息系统中数据信息的格式不一致,导致数据信息在不同系统中的传递和共享受阻,各部门间交流与合作力度不足[3]。另外,一些高校在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顾虑影响信息共享发展。还有部分高校对信息化建设投入力度不够,缺乏先进的信息技术与系统支持,致使信息共享效率与准确性大打折扣。

2.4 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评价和监督机制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评价与监督机制不健全,一些高校在实施内部控制时,还没有建立一套科学有效的考核与监督体系,致使内部控制执行工作很难面面俱到,也不能及时发现并解决学校内部管理存在的问题。高校内部控制评价缺乏统一标准与指标体系,难以定量评价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同时,评价方法比较单一,对不同业务特点、风险状况缺少差异化的评价手段,评价结果通常不具备针对性、可操作性。部分高校还没有建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无法充分发挥内部监督功能。与此同时,内部监督在频率与深度上都有欠缺,无法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深入评价。尽管外部审计机构能够对高校内部控制作出审计与评价,但是由于自身独立性与客观性受到限制,内部控制往往很难找到深层次的问题与隐患。

3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路径

3.1 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

构建高校财务内部控制,要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与氛围。这种环境的形成是内部控制高效运作的基础和促进内部控制作用发挥的关键。高校通过组织培训和宣传等方式,传播内部控制知识,提高教职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参与内部控制的氛围。高校要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组织架构,明确各个部门的权责,形成一种既互相协调又互相制约的机制。一是通过内部管理流程的优化来提高管理效率,保证内部控制措施的高效实施;二是要建立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引入内部控制理念,形成积极严谨的内部控制文化,让师生能自觉地遵守内部控制的各项要求,为维护学校财经秩序而共同努力。此外,要提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水平,健全组织架构,加强文化建设,逐渐形成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与氛围,从各个方面为内部控制工作的顺利开展净化环境。

3.2 建立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完善的管理制度直接关系到内部控制职能作用的发挥,进而关系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和效果。高校应构建涵盖财务管理各个方面的内部控制制度,以确保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和全面性。第一,通过管理制度明确每一项工作的操作流程、风险点和控制措施,为教职工提供清晰的行动指南,使教职工明确岗位责任,规范自身操作,降低违规行为的发生率和财务风险。第二,通过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或岗位,对内部控制的执行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考核,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4]。在形成内部控制报告的基础上,根据已有整改机制,及时解决已经暴露的问题。高校要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的需求,不断更新和完善管理制度。第三,学习最新政策法规和财务管理理念,及时修订和调整管理制度,确保其适应性和前瞻性。加大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力度,适时进行更新和改进,可以有效提升高校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保障学校财经活动规范、高效、安全开展。

3.3 优化信息一体化系统

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期间,信息一体化系统是基础。作为内部控制的关键,信息一体化系统的优化不仅可以提高内部控制效率和精确度,还有助于增强内部控制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高校要建设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资产管理及其他有关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实时共享与协同处理信息。这有利于破除“信息孤岛”,增强内部控制的协同性与一致性。首先,应运用先进信息安全技术与手段保证系统稳定和数据安全,包括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信息传输技术、身份认证技术等,还要对教职工进行信息安全教育,增强教职工的信息安全意识,避免信息泄露与非法访问风险事件发生。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要提高系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多角度、深层次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从而为内部控制的实施提供更准确、有效的数据支持。其次,建设统一的信息管理平台,强化安全防护,在该平台上高校教职工可以在线共享信息,挖掘信息价值,依靠群体智慧和先进技术找到当前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体系中的不足,实施针对性的改进,提高内部控制效率与成效,为高校实现财务管理现代化、智能化提供强有力的保障[5]。

3.4 加强对财务内部控制的评估和执行监督

在建立高校的财务内部控制机制时,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评估和监控。对内部控制进行有效的评价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推动内部控制的持续优化和改进。首先,高校应完善内部控制评估体系,明确评估的目的、原则、方法和程序。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价,全面评估内部控制的设计和执行情况,从而为内部控制的改进提供科学依据。其次,应设立专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构,负责对内部控制运行的日常监督和约束。监督机构应具备独立性和权威性,能够客观、公正地履行监督职责,确保内部控制得到有效执行。再次,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与制度,强化薄弱环节,优化流程设计,提高内部控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将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教职工积极参与内部控制的热情,形成全员参与、共同保持的良好氛围。总之,建立完善的评价制度,设立专门监督机构,加强评价结果运用,可以持续提升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可靠性,从而为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4 结束语

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可以促进高校教育活动与科研工作全面开展。高校应加强制度引导,在现有工作流程、规范措施的全面保障下,引领教职员工全面投入内部控制工作。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的职能作用,应创建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和氛围,完善制度,优化信息整合体系,加强对内部控制的考核和监督,有效提高高校财务管理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姚克梅.财务管理视角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建设探究[J].投资与创业,2023(23):49-51.

[2]米海峰.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探析[J].中国市场,2021(24):178-179.

[3]蒋丽君.廉政建设新形势下高校财务内部控制策略研究

[J].当代会计,2021(3):108-109.

[4]杜庆贤.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研究[J].会计师,2021(2):93-95.

[5]马连锋.内部控制视角下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J].财会学习,2020(18):27-28.

[收稿日期]2024-03-22

猜你喜欢
新形势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部门预算管理
探究如何做好新形势下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新形势下“管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中国市场(2016年36期)2016-10-19 05:10:43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4:05:09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3:56:37
新形势下班集体建设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2:31:28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科技视界(2016年20期)2016-09-29 14:08:22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