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

2024-12-31 00:00:00胡文丽张波刘微微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7期
关键词:职业农民创业能力乡村振兴

第一作者简介:胡文丽(1981-),女,助教。研究方向为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新创业教育。

DOI:10.20028/j.zhnydk.2024.07.046

摘" 要:新型职业农民与传统农民不同,其要有文化、善技术、懂经营、会管理及能创业。以“提升职业技能、服务转型发展”为目标,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提高收入的重要途径。该文将探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的可行性方法。

关键词:乡村振兴;职业农民;创业能力;模式与策略;培养

中图分类号:G725"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7-0189-04

Abstract: The new type of professional farmers are different from traditional farmers in that they should know about culture, technology, operation, manage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With the goal of \"upgrading vocational skills and service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cultivating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a new countryside, a requirement for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income. This paper will explore the feasible methods of cultivating the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of new professional farmers.

Keywords: rural revitalization; professional farmers; entrepreneurial ability; model and strategy; training

乡村振兴,关键在于专业技能人才。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能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更好地带领广大农民致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把农业产业做大做强。山东省潍坊市,全市近300万农民,是全国闻名的农业大市,但针对农民的专业教育资源短缺、培训机制灵活度不够,导致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掌握的技术知识水平难以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要求。同时,大部分农民创业意识不强,创业能力不足,衍生出了管理水平落后、经营理念滞后、市场定位不准等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有针对性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能力刻不容缓。

1" 背景与意义

1.1"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型职业农民的专业技术的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由于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能力的不足,许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因此,本文旨在通过实践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的培养,提出有效的培养模式和策略,助力广大农民高效地进行创业规划。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探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的方法,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现有问题的分析和需求的调研,本研究将提出一套切实可行、易于推广的培养模式和策略,以帮助农民克服创业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提高创业能力和成功率。

在实践探索过程中,本研究将采取多种方法与策略。首先,通过深入调研农民创业现状,了解他们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其次,与政府部门、农业企业和专业机构合作,提供农民所需的行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训,帮助他们掌握创业所需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还将推动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与金融机构、农业合作社和社会组织合作,为农民提供创业贷款、场地租赁、设备购置等创业所需的物质和金融等资源支持,降低创业风险和成本。

本研究将积极推动农民创业的社会认可和支持。通过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农民创业的认知和理解,树立农民创业的社会形象和价值。同时,建立创业导师制度,为农民提供创业指导和咨询,帮助他们解决问题、提升能力。

通过上述实践探索,在培养农民的创业能力,提高他们在市场竞争中的成功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带动就业,提高收入水平,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此外,农民创业还能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促进农村经济的结构调整和效益提升。

总之,本研究的实践探索目的是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的培养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通过多方合作、资源整合和社会支持,帮助农民克服创业过程中的困难,提高创业能力,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的内涵与特点

2.1"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的定义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是指农民在创业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技能、态度和资源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其包括具有市场定位分析的能力,具有一定技术创新研发的能力,具有决策、执行、沟通管理的能力,具有较强风险应对能力等多个方面的能力要求。

2.2"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的特点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多元性、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可持续性。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需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同时还需要独立具备创新性思维和可持续性发展意识。

此外,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还需要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第一,具备市场营销能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了解市场需求和趋势,能够进行市场调研和分析,确定自己的产品定位和市场定位,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销售额。第二,具备财务管理能力。创业需要合理规划和管理资金,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了解财务管理的基本知识,能够编制预算、控制成本、进行财务分析和决策,确保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第三,具备团队协作能力。创业往往需要组建团队,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岗位的人员有效协作,实现共同的目标。第四,具备创新能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他们需要持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并能够将创新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第五,具备风险管理能力。创业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风险和挑战,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风险识别和应对能力,能够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有效应对各种不确定性因素,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总之,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的定义涵盖了多个方面的综合能力,包括市场定位分析、技术创新研发、决策执行管理和风险应对等。只有具备这些能力,新型职业农民才能在创业过程中取得成功,实现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3"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培养的现状

3.1"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培养的现有问题

国家近年来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越来越重视,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但在实际执行中,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变形走样的现象。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培训形式单一,技术培养为主,综合性、兼容性培训匮乏,整体还处于“大水漫灌”的粗放式阶段,效果不尽理想。主要问题有目标泛化、培训资源不足、市场需求与实际错位和培训内容晦涩抽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针对新型职业农民构建完整的教育培训体系。这些问题的出现,制约了农民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

3.2"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农民创业能力培养的需求调研,可以了解到农民对于市场分析、技术更新、创新思维、管理提升、融资渠道和法律法规等方面有强烈的需求。根据这些需求,可以因地制宜地结合地域特色针对性地制定培养计划和策略,打破这一制约农民创新创业能力提升的瓶颈。

4"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培养的模式与策略

4.1" 构建机制,提供保障

为进一步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应积极完善相关培育制度,并提供相应的机制保障。首先,应推进机制创新,有针对性地完善相关培育机制,积极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管理体制、工作机制、权益保障机制等,以统一管理方式规范广大农民创业环境,保障农民创业权益,降低创业门槛,加快创业步伐。其次,在农业升级转型背景下,应有针对性地构建创业危机预警机制,主要从绩效、长期战略和投资等几个方面入手,精准分析创业过程中的“禁区”,以保证创业者能更好地完善自身创业计划,真正实现创业致富目标。例如,建立创业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农民创业项目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同时,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长期战略规划,引导他们在创业过程中注重可持续发展,避免短期行为带来的风险;此外,提供创业投资支持,为农民创业者提供资金、技术和市场等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创业目标。再次,应积极建构监测机制,重点监测广大农民创业过程,关注并提供监测预警,以保障他们能够成功创业。例如,建立创业案例数据库,收集和分享成功的农民创业案例,供其他创业者参考借鉴;同时,建立创业风险提示系统,及时向农民创业者提供相关风险信息和应对策略,帮助他们规避潜在的创业风险;此外,加强创业培训和指导,提供创业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帮助农民创业者提升创业能力,增加成功的机会。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培育制度和机制保障是培养农民创业能力的关键。通过推进机制创新、构建创业危机预警机制和建构监测机制,可以提高农民创业者的成功率,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4.2" 突出主体,树立典型

为了激发更多农民主动创业的热情,需要充分发挥创业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以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能力。为此,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广泛宣传创业典型,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并鼓励农民积极学习创业技能,积极参与创业项目开发。一个成功的例子是山东省“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评选活动中的创业事迹典型。例如,可以宣传昌乐县宝都街道张家埠头村农民、昌乐乐都瓜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张国伟的创业故事。他从1998年开始从乡镇企业辞职,经过多年的努力,将自己的农业园区扩大到2 000亩(1亩约等于667 m2) ,并实现了稳步扩张。这样的典型事迹可以激励更多的农民投身于创业之中。在宣传新型职业农民创业典型时,政府和农民创新创业主责部门应加强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农民喜闻乐见的多种媒体传播方式,将政府出台的创业政策和农民创业典型事迹广泛传播给广大群众。同时,可以设立宣讲有关创业政策的专栏,解答与创业政策相关的问题,以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在良好的创业氛围下,广大农民将会自觉地向创业典型学习,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并努力进入创业致富行列。通过这样的努力,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除了以上提到的宣传和营造创业氛围的措施,还可以建立创业者交流平台来激发更多农民主动创业,政府可以组织创业者交流会议、展览会等活动,加强创业政策宣传和解读,为农民创业者提供交流合作的机会,促进经验分享和资源整合,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推进,可以进一步激发农民的创业热情,提高他们的创业能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同时,政府、社会和企业等各方应形成合力,共同支持农民创业,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让更多的农民能够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4.3" 建设平台,丰富实践

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能得到更好地锻炼,要打造一个良好的实践平台。实践平台具体搭建中,要在产学研一体化背景下开发现代农业示范区、商业服务平台实训基地。其中,在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发中,向广大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技术等实训平台。在商业服务平台开发中,向广大农民提供经营管理等多样化服务,支持他们进行创业生产。如在潍坊寿光市,成立了农业装备、有机蔬菜、植物科学等研究院和工作站,为广大农民创新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技术体验空间。此外,为了让新型职业农民有更多实践训练的机会,可专门建立专业工作站,让广大农民参与到综合生态养殖、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等各种创业项目中,丰富他们创业体验。同时,可以校企合作方式,安排农民学员到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实训,体验食用菌栽培技术等农业技术,或者参与到畜牧兽医等工作管理中。除此之外,要利用好田间地头搭建实践平台,让田间地头成为“课堂”,组织新型职业农民在创新创业过程中深入到田间地头,以手把手指导的方式教会他们蔬菜、果树、大豆等的种养和生产,体验病虫害防治等实际操作技术。当农民学员有了切实的实践体验以后,才能结合自身丰富经验更好地展开创业。

提升平台服务水平。建立农民创业辅导模式,对创业农民提供持续帮扶、全程指导、一站式服务。利用微信等新媒体服务平台,发布各类创新创业扶持政策,为农民创业提供导师对接、市场拓展等线上服务,将各类科技公司、娱乐公司、新媒体等新兴产业领域企业合作开展创业项目嵌入。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需要依靠平台的合作与共享资源来实现更好的发展。政府可以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鼓励农民之间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展农产品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等活动。通过合作,农民可以降低成本,扩大市场影响力,并共享技术、设备和市场信息等资源。

4.4" 重视培训,加强指导

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应加强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培训,让他们拥有一定创业能力。在培训模式上,要充分利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培训,用好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专业师资力量。在培训内容上,针对性地安排法律法规、经营管理、创业指导、文化基础和专业技能等几个教学模块,通过“模块化”教学培育农民职业素养,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整个培训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当地实际情况,根据当地农业和农民发展需要创办培训,加强创业能力指导。如在山东省潍坊市,为破解培训机制不活、农民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潍坊市依托潍坊职业学院创建的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创新采取“固定课堂”+“田间课堂”+“空中课堂”三种课堂,实施“学院-分院-教学点”三级办学体制,打造由全国农业专家和教学名师为核心的“三支师资”队伍,针对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展开了分类培训。截至2022年10月,以农学结合、工学交替方式培育了近4万名新型职业农民,加强了创业能力指导培训效果,助长了农民创业能力发展。

4.5" 加大扶持,发展项目

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时,要提供必要的政策扶持。如今,许多农民不敢创业,其原因主要归咎于缺少资金。针对这个问题,政府主责部门应出台一系列政策,加大扶持力度,如简化贷款手续、提升贷款额度、延长还款期限和降低甚至免除贷款利息等,以拓宽广大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资金来源渠道,激励他们积极进入创业行列。另外,应投入一定专项资金用于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创办企业。还要加大招商力度,多渠道为新型职业农民争取更多资金支持,扶持他们创新创业。除此之外,要发挥好职业院校重要作用,利用职业院校创新创业基地的专业特色和成本优势,指导帮助农民创办有地方特色的项目品牌,开发特色创业项目,积极影响更多农民进行创业。山东潍坊市坊子区为推进“双创”工作,做好扶持工作,专门建立了一个创新创业示范园区。包括了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农业科普示范园、有机种养等,向广大农民提供了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管理+品牌化营销品牌农业等创新创业思路,吸引了大批农民工进行创新创业,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发展提供了大力扶持。山东省潍坊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创建“互联网+”创业中心。该创业中心建筑面积3 500 m2,主要由众创空间、“互联网+”孵化平台、创业培训平台、信息管理中心、金融支撑和科技服务平台及高校创业联盟服务平台等功能板块组成,配套多功能路演厅、洽谈室、会议室和接待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依托学院研究所、重点实验室、名师工作室等平台,组建75名骨干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其中24名教师入选山东省教育厅创新创业导师库,5名教师获评山东省大学生优秀科技创新导师。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案例入选2018年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报,学院先后在鲁台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研讨会、山东省创新创业工作推进会等省级以上会议作创新创业经验推广。山东省教育厅先后三次在学院召开创新创业经验推介会。芳成农业大学生创业项目扶贫案例入选2018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学院创新创业工作获国家、省级表彰26次,被授予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中国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山东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山东省创客之家等称号。

4.6" 评估调整,持续改进

为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应建立评估机制,并进行持续地调整和改进。政府可以建立创业能力评估体系,通过评估指标和标准来评估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能力水平。这将有助于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支持。同时,政府还应定期进行政策评估和效果评估,了解政策实施的效果和农民的反馈意见。根据评估结果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为促进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能力培养,还可以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与各方合作共同提升培训的质量和效果。与相关高校、研究机构和专业培训机构合作,开展研究和交流活动,分享成功案例和最佳实践,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全方位的培训支持。政府还可通过建立创新创业基金,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贷款和补贴,帮助他们解决资金问题。同时,可以设立专门的创业孵化器,为他们提供场地、设备、技术支持和创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实现创业梦想。

政府还应积极开展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可以通过宣传活动、媒体报道和示范基地等方式,展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功经验和成果,鼓励更多的农民投身于创业,并为他们搭建良好的交流合作平台。充分听取农民的意见和建议,建立沟通渠道,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难,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只有通过不断地评估和调整,才能使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培养的政策和措施更加科学、合理和有效。

评估调整和持续改进是确保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培养取得实效的关键。政府应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多方合作共同提升培训质量,为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好的培训支持和创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

5" 结束语

在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背景下,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显得尤为重要。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进行培养时,要重视树立典型,并凝聚政府、职业院校、社会各方力量完善培训,搭建实践平台。同时,提供资金上的扶持,发展品牌项目,以助力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能力提升,带动更多农民实现创业致富。

参考文献:

[1] 李小民.新生代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D].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2] 王金环,王明跃,马慧.创新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9(19):251-253.

[3] 王颖,耿伟.新型职业农民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J].农家参谋,2020(22):10-11.

猜你喜欢
职业农民创业能力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当代党员(2017年23期)2017-12-20 21:42:47
一个高中生眼中的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经济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环球时报(2017-12-02)2017-12-02 04:50:09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8期)2016-11-15 23:29:58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人间(2016年28期)2016-11-10 23:07:35
关于三江源生态移民创业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科技视界(2016年21期)2016-10-17 20:25:02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企业导报(2016年14期)2016-07-18 19:26:5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职业农民培养意愿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11期)2016-06-16 15:31:09
论农广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性
考试周刊(2016年13期)2016-03-18 05: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