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现代特色番茄产业链职业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2024-12-31 00:00:00荆子桓韦璐刘梦姣张慧娜邓树勇赵祈颀李富宁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实践导向人才培养广西

摘" 要:该文以广西现代特色番茄产业链为背景,深入研究职业本科教育在该产业链人才培养中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对产业链发展趋势、教学改革、未来工作展望等方面的详细分析,揭示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的关键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研究发现,实践导向、创新创业教育、跨学科融合等成为职业本科教育的重要趋势,为培养适应产业链需求的全面人才提供指导。最后,提供一些建议和启示,为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的未来提供深刻的思考。

关键词:番茄产业链;广西;人才培养;实践导向;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C961"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0-0120-05

Abstract: Based on Guangxi modern characteristic tomato industry chain, this paper deeply studies the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of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in the personnel training of this industry chain. Through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the industry chain, teaching reform and future work prospects, this paper reveals the key problem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talent training in the characteristic tomato industry chain. It is found that practice orientatio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nd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trend of vocational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which provides guidance for training all-round talents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industrial chain.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nd inspiration are provided to provide profound thinking for the future of personnel training in Guangxi modern characteristic tomato industry chain.

Keywords: tomato industry chain; Guangxi; talent training; practice orientation; teaching reform

中国农业正经历着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深刻变革,而广西作为中国重要的农业大省,其独特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为特色农产品生产提供得天独厚的条件。特色番茄产业链因其高附加值、市场前景广阔等特点,逐渐成为广西百色等地区的重要支柱。然而产业链快速发展过程中,专业人才紧缺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在传统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下,无法充分满足特色番茄产业链对高素质、创新型、实践能力强的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深入探索并优化特色番茄产业链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当前农业教育领域的紧迫任务。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职业本科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为推动广西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同时也为其他地区的类似产业链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 广西番茄产业链现状分析

1.1" 广西番茄产业链发展概况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需求的提升和食品安全意识的增强,番茄作为一种富含营养的蔬果,其产业链逐渐成为中国农业的亮点之一。广西地理优势和气候条件为番茄的优质生产提供了有力支持,使得番茄产业链在该地区蓬勃发展,在广西右江河谷地区,拥有15万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 番茄种植面积,是“南菜北运”的重要产区之一[1]。

广西番茄产业链涵盖了多个生产环节,包括种植、管理、收获等。通过引入先进的设施农业技术,特别是针对广西夏季高温和冬季低温的气候特点,采用通风散热和避雨等设备,成功提升了广西番茄的产量和质量,满足市场对高品质番茄的需求。在加工与销售环节,广西的番茄加工产业逐渐兴起,生产番茄酱、番茄汁、番茄酒等产品,为农产品提供了深加工的机会,同时通过电商和线下零售网络的扩展,将番茄产品更广泛地推向消费者市场。番茄产业链的发展得益于科技与创新的推动,引入云端大数据分析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培育适应本地栽培环境的抗病虫害新番茄品种,推动番茄产业链朝着更可持续和健康的方向迈进。

1.2" 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发展现状

特色番茄产业链是广西农业的亮点,其充分利用广西温暖湿润的气候和肥沃土壤,成为全国特色番茄的主要产区[2]。这一产业链的繁荣不仅为农业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也通过完善的循环系统为农民提供了增收机会。特色番茄产业链的发展促进了农村就业结构的优化,创造了多样化的就业机会,从而推动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全面提升,助力农村新型城镇化进程。

特色番茄产业链在广西的地位还表现在地方品牌建设上。通过推动品牌番茄产品的研发和推广,广西百色地区主要有以“圣桃T6”为代表的粉短椭小番茄和“牛眼果”红圆果小番茄,面积在3万亩左右,其主要特点是好种好管理,产量高。广西已经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备受认可的优质番茄产品品牌,为当地农产品走向全球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1.3" 人才需求与培养现状

随着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的不断扩张,对高素质、全方位人才的需求日益凸显。不同环节对人才提出了更高要求,具体为从专业掌握设施园艺技术到食品科学与工程的深加工环节,以及市场营销和质量监控方面。然而,目前的培养现状在面对多层次、多领域需求时仍存在挑战,包括传统课程设置、实践环节相对不足和缺乏跨学科的教育。

为更好地满足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亟需调整本科人才培养模式。这涉及更新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引入新兴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与产业链企业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将实际工作场景融入教学,有助于培养更符合产业实际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提升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的整体竞争力。

2" 围绕特色番茄产业人才培养的现状与问题

2.1" 现代农业产业发展促进人才培养升级

现代农业对农业本科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挑战,尤其在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的蓬勃发展中显得尤为迫切。该产业链的需求呼唤具备现代农业科技知识的专业人才。为满足这一需求,本科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更深度地融入现代农业的新技术和理念[3]。课程设置的及时更新,引入智能农业和数字化农业等最新知识,旨在使学生能够灵活适应产业链数字化、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实践环节深度融入现代农业前沿技术,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学生真实地接触并应用最新的农业科技。

现代农业强调数据分析、精准农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对本科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学生需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运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手段为农业产业链提供科技支持。可持续发展理念也要融入培养,引导学生在番茄产业链中具备责任心和可持续发展思维。调整培养模式,深度融合现代农业理念和技术,将更符合产业链需求的本科人才输送到特色番茄产业链中,成为推动广西农业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2.2" 现阶段农业本科教育主要模式与弊端

目前,特色番茄产业链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主要受限于传统模式,强调基础理论知识传授,却缺乏对现代农业科技和实践应用的深入培养。在课程设置上相对保守,更注重传统技术学习,未充分涵盖数字化农业、智能农业等新兴领域,难以满足产业链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传统模式下,本科教育偏向理论知识传授,实践环节相对匮乏[4]。学生在校期间难以深入实际农业生产和管理,导致毕业后可能面临应用能力不足和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不适应。

特色番茄产业链跨足多个领域,但目前农业本科教育存在学科隔阂,学生难以融通不同领域知识,难以培养出复合型人才。调整教育模式势在必行,需要更加注重现代农业科技和实践技能的系统培养,深度整合课程设置,强化实践环节,以培养更符合产业链需求的全面人才。

2.3" 围绕番茄产业人才培育的问题与挑战

特色番茄产业链相关专业的本科教育面临着课程设置滞后、实践环节不足、学科融合不足,以及产学合作薄弱等一系列问题。这导致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难以适应现代农业科技的需求,缺乏深入了解产业链实际运作的经验,且难以培养具备全链条视角的复合型人才。深化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机会、促进学科交叉,以及加强产学合作将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路径[5]。

3" 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理念与目标

3.1" 培养目标的设定

为适应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的现代化发展需求,笔者明确了更精准的培养目标。旨在培养学生广泛的农业知识,涵盖传统与现代农业科技,以全面支持特色番茄产业链。强化实践教学,确保学生能够亲身参与产业链的实际运作,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同时,致力于培养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整体视角和综合竞争力。鼓励学生具备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思维,通过行业合作和市场调研培养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洞察力,推动产业链的不断创新与发展[6]。

3.2" 培养理念的构建

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理念的构建旨在颠覆传统教育,强调实际操作、跨学科融合和产学合作,培养适应现代农业需求的全面人才。理念强调实践的重要性,通过深度参与产业链各环节的实际操作,学生能亲身体验生产、管理和市场等多方面工作,培养实际操作能力。鼓励学科间的整合,使设施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市场营销等领域的知识融合,形成跨学科的复合型视角。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组织产学研合作项目,激发学生对问题的洞察力,培养创新解决方案的能力。强调与产业链企业的合作,通过产学合作平台与番茄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将实际工作融入课程,使学生更早了解产业链实际运作,为毕业后顺利融入工作环境奠定基础。

3.3" 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与产业需求深度对接,确保培养的人才能够适应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的要求[7]。在上游的种植管理阶段,培养学生设施园艺技术和现代农业管理知识,强调与农业企业合作,让学生亲身参与农田操作,满足上游种植环节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在中游的农产品深加工环节,培养学生食品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知识,通过与食品加工企业合作,使学生能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适应中游产业环节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在下游的市场销售阶段,培养学生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思维,通过与市场营销企业的合作,锻炼学生在市场调研、品牌营销竞争中的应变能力,满足下游产业环节对具备市场感知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需求。

4" 教学改革策略与路径

4.1" 课程体系设计

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旨在紧密结合现代农业科技、管理和市场需求,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主要课程包括设施园艺技术、数字化农业与智能农机、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创新创业与项目管理、农产品电商运营,以及农业产业链整合管理。通过这样的课程设置,学生将掌握现代设施园艺技术、数字化农业应用、食品深加工技术和市场营销策略等多方面的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课程强调食品安全、质量控制、创新创业和电商运营等方面,培养学生适应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各环节的能力,为产业链提供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支持。这一课程设置既贴近实际需求,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产业链各岗位。

4.2" 教学方法创新

为实现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目标,采用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项目式学习贯穿实际项目,学生参与特色番茄产业链问题解决,全程应用所学知识。真实案例分析和行业专业人士分享经验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产业链运作。实地考察和实习使学生亲身感受产业链运作,提升实际操作技能。创客教育培养创业精神,组织创意比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解决方案。跨学科协同教学模式促使不同专业学生在项目中合作,拓宽知识领域。虚拟仿真技术提供实际场景模拟,减少操作风险。这些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产业链复杂性,培养灵活运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4.3" 实践环节设置

为深度融入实践,需要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践环节,以确保学生在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的不同环节中亲身体验和应用所学知识。首先,安排农场实习,让学生参与番茄的种植、管理、采摘等环节,通过实地实习培养实际操作的技能,深入了解农场管理的流程。其次,学生将参观番茄产品加工企业,近距离感受产业链中游环节的实际操作,对深加工技术和生产流程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再次,组织市场调研与推广活动,学生将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竞争状况,通过展销等方式提升市场推广能力。从次,农产品电商实操环节将使学生了解电商运营的具体流程,培养在电商平台上开展农产品销售的实际技能。最后,鼓励学生参与创业实践项目,提供创业导师指导,通过实践锻炼创业技能。此外,番茄行业交流与研讨将为学生提供深入交流的机会,与业界专业人士互动,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建立人脉关系。通过这些实践环节,学生将全面提升实际应用能力,为将来顺利融入产业链工作做好充分准备[8]。

4.4" 师资队伍建设

为提升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质量,采取多项措施构建优质师资队伍。招聘专业背景广泛的教师,注重农业、食品科学、市场营销等领域,特别关注具有实际产业经验的专业人士。建立产学研结合机制,鼓励教师深度参与产业链研究与实践项目,融入实际案例和国际先进管理经验。为教师提供持续培训,关注技术与管理前沿,激发教师创新创业精神。通过以上措施,打造既具学科专业素养又具实际经验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以全方位、高水平的教学支持确保学生胜任特色番茄产业链各项工作,促使其更好地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9]。

5" 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效果评估

5.1" 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着力构建高水平、多层次的师资队伍。我们将招聘具有农业、设施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和市场营销等相关专业背景的教师,尤其注重吸引具有实际产业经验的专业人士。这样的教师能够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经验,确保培养出符合产业链需求的复合型人才。建立产学研结合的机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产业链研究和实践项目,以将最新产业信息融入教学内容。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引入国外优秀的农业、食品科学等领域的教育资源,提高学科水平并增强国际竞争力。为教师提供持续培训,使其紧跟产业链最新技术和管理发展,同时进行创新创业培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这将构建一支既专业又富有实际经验和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为学生提供全方位、高水平的教学支持,使其更好地适应产业链的发展需求[10]。

5.2" 学生参与与反馈

为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改革,设立学生代表团队,与教学管理层定期交流研讨,确保改革方案贴近学生需求。制定全面的课程评价体系,鼓励匿名评价,涵盖课程实用性、教学方法和教师水平等方面。学生将参与实践环节筹备,提出改进建议。学期初,组织一对一专业发展规划讨论,听取学生职业规划期望,为调整课程提供依据。鼓励学生参与创新创业项目,通过他们的实际表现收集反馈,设立在线平台方便学生提供随时反馈。这些机制将激发学生积极性,使教学改革更符合学生需求,实现更好的教育效果。

5.3" 教学效果评估与调整

为确保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顺利推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将实施全面的教学效果评估与调整机制。定期进行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评估,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确保有效传授知识。引入实际操作技能考核,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实践环节设计,确保学生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评估学生的参与度,通过互动和实践参与情况了解教学内容是否激发兴趣。追踪毕业生就业率和职业发展情况,根据追踪结果及时调整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以满足产业需求。通过教学方法效果评价表、学生问卷等方式收集学生对创新教学方法的评价,调整和优化教学方法。

6" 未来发展方向与建议

6.1" 未来产业链发展趋势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将更注重智能化与数字化应用。先进的传感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将广泛应用于番茄种植、生产和管理,提高效益和生产力。未来产业链将关注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采用有机种植、绿色技术以满足消费者对健康、环保产品的需求。随着消费升级,产品品质、口感、营养将成为消费者选择的关键因素,企业将加强品牌建设和创新营销策略。未来将强调协同合作,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实现资源、信息共享提高整体效益。特色番茄产业链将推动技术创新,包括新种植技术、品种改良和数字化供应链,以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积极拓展东盟国际市场,通过跨国合作和品牌推广,提升在东南亚市场的竞争力。这将确保产业链持续发展,保持竞争力。

6.2" 职业本科教育的未来趋势

未来职业本科教育将强调跨学科融合,培养更全面、综合素质更高的人才,特色番茄产业链培养中将融合农业、市场营销、数字化技术等领域知识。实践导向将成为重要课程组成,与企业合作、实习实训、项目实践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将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协作和创业能力。个性化和定制化学习通过提供不同深度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数字技术的应用将提供灵活的在线学习环境。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将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适应全球化劳动市场。面对职业不确定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持续学习意识,提供职业发展规划、技能培训等服务,使学生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

7" 结论与展望

综上所述,广西特色番茄产业链具有巨大发展潜力,高素质人才培养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与产业链深度合作,将教育内容与实际需求结合,更好满足产业链对人才的需求。职业本科教育在此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强调实践导向、创新创业教育和跨学科融合,有助于培养全面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的专业人才。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智能化与数字化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职业本科教育的个性化定制学习。这些趋势为职业本科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未来教育改革和产业链发展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未来围绕产业链的人才培育路径优化,首要目标是深化产教融合,建立更紧密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确保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产业链工作环境。其次,推动职业本科教育的创新和改革,引入先进教育技术、优化课程设计,培养职业综合素质更强的人才。同时完善实践与效果评估机制,通过反馈意见调整培养方案,确保教学改革的持续有效性。总体而言,未来工作将紧密围绕产业链需求、教育创新、国际化视野展开,培养更符合特色番茄产业链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 黄福忠.百色市田阳区樱桃番茄产业现状及对策[J].长江蔬菜,2022(12):5-8.

[2] 李文嘉,王益奎,蒋雅琴,等.广西番茄产业基地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蔬菜,2014(8):49-51.

[3] 曹林奎,陆小毛,吴娟,等.现代农业科学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05(4):51-53.

[4] 张爱慧,朱士农,崔群香.适应设施园艺业发展 加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8):186-187.

[5]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墙报交流(学校体育分会)(三)[C].2023.

[6] 赵桐.高校思政教育融入新媒体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影响研究[J].新闻研究导刊,2023,14(12):169-171.

[7] 侯宪斌,李曦.农业领域产业学院建设特点与启示[J].智慧农业导刊,2023,3(19):69-73.

[8] 刘刚.新工科背景下农业工程类本科专业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20.

[9] 王建仙,张卫民.基于“校-园”合作的高校农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343-346.

[10] 唐然,郭华春.“新农科”背景下农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若干思考——以云南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20,48(19):269-272.

猜你喜欢
实践导向人才培养广西
广西广西
歌海(2017年1期)2017-05-30 13:07:40
以实践为导向探索《DSP原理技术及应用》课程实验教学改革
新闻学理论范式的实践导向探析
卷宗(2016年10期)2017-01-21 17:06:16
广西尼的呀
歌海(2016年6期)2017-01-10 01:35:52
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02:22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6:03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09:51:08
实践导向、任务引领、项目驱动高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