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朋辈效应”缓解农村青年人才流失问题的路径研究

2024-12-31 00:00:00游海飞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10期
关键词:青年人才人才流失实现路径

摘" 要:青年是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是最有力量的“强国一代”,对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领域都产生重要的贡献。在新时代背景下,参与乡村振兴是作为“强国一代”的青年应当承担和肩负的重要责任。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提出“壮大乡村人才队伍”,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强对乡村本土人才的培养,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解决农村地区青年人才流失问题刻不容缓。

关键词:“朋辈效应”;乡村振兴;青年人才;人才流失;实现路径

中图分类号:D422.6"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10-0047-04

Abstract: Youth is an important driving force for China's reform and development, and the most powerful generation of \"strong countries\". They have made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s to various fields such as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ety in China.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participating in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is an important responsibility that young people, as the \"strong generation\", should undertake and shoulder. In 2024, the No.1 Documen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gain proposed to \"strengthen the rural talent team\", strengthen the training of rural local talents and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farmers by implementing the talent support plan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Therefore, it is urgent to address the issue of youth talent loss in rural areas.

Keywords: \"peer effect\";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young talent; brain drain; realization path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人才队伍予以厚望。青年人才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李大钊同志在《青年与农村》里论述“只要青年多多的还了农村,那农村的生活就有改进的希望”,殷切地表达出了对青年回归农村的期盼,他号召青年“都去做开发农村,改善农民生活的事业”。当前正值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激发乡村经济活力是关键要素,但目前农村青年人才流失现象严重。本文运用“朋辈效应”来缓解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人才流失问题,探索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有效路径,打造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青年人才队伍,真正发挥乡村青年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使其成为我国乡村振兴的不竭动力。

1" “朋辈效应”

“朋辈效应”,即“同辈效应”。“朋辈”,指同伴、同辈之意。“朋辈效应”往往指的是年纪相似、社会地位相近、生活经历相仿、兴趣爱好相像和价值观相合等社会个体,在沟通交流、相互接触、分享经验的互动过程中,受到其行为、观点或价值观的影响,从而自身发生变化的现象,持续形成的非正式组织[1]。这种影响往往是自下而上的,并且常常出现在青、少年群体中。“朋辈效应”的产生主要源于人性中社会性和适应欲望。在青、少年阶段,个体对自我认同和归属感的需求特别强烈,他们希望被接纳和认同。因此,他们倾向于与同龄人建立紧密的关系,并通过与他们的交往来塑造自己的身份和角色。

“朋辈效应”的产生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首先,同伴之间的相似性是“朋辈效应”发生的基础。当个体认为某个同伴与自己在某些方面相似时,他们更容易被该同伴的言行所影响。其次,社会认同感的渴望也是“朋辈效应”产生的重要因素。个体倾向于在群体中获得认同和接纳,因此他们更愿意与他们认为值得尊敬或赞同的同伴交往。此外,群体批评和排斥对于“朋辈效应”的形成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当个体害怕受到同伴的拒绝或嘲笑时,他们往往更倾向于调整自己的观点或行为以符合群体的期望。总的来说,“朋辈效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社会心理现象,其对个体的发展和社会关系的形成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朋辈效应”会在同龄人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激励。针对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人才流失问题的解答,“朋辈效应”可以认为当一个青年人才回归乡村时,他/她的同龄人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做出类似的决策。

1.1" “朋辈效应”在信息传递方面发挥首要作用

通过社交关系和相似性认同等机制,促使人们更倾向于接受和相信同龄人或同类群体所传递的信息。这是因为人们往往更容易相信自己认同的人,并且乐意接受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在某个青年人才选择回归乡村,并取得一定的成功后,他/她的同龄人会不自觉地通过各种途径获得其相关信息,学习成功经验,从而更多地认识农村、了解农村、回归农村。这种信息的传递会帮助更多的青年人才愿意了解农村,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的机遇和挑战,从而激发青年人才回归乡村的意愿。

1.2" “朋辈效应”在情感共鸣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情感共鸣是指个体与他人在情感上产生相似或相近的体验和感受,通过情绪共鸣,实现情感的传递与沟通。情感共鸣可以加深人际关系的亲密度,促进情绪的释放与调节。当青年人才回归乡村后,他/她的同龄人可能会因为有着共同的成长背景和情感联系进而产生共鸣,激发其对农村、童年、家庭等方面的情感。在这种情感共鸣的驱使下,更多的青年人才尝试选择回归乡村,进一步地去认识农村,探索农村,加入到乡村振兴的行列中。

1.3" “朋辈效应”在利益激励方面起主要作用

在利益激励方面,“朋辈效应”指的是个体受到身边同伴获得利益的影响,进而产生类似的行为模式。青年人才在回归乡村并取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后,他/她的同龄人可能看到这眼见为实的经济利益,通过详细地考虑并耐心地对比后,从而激励其回归农村的热情。这种经济利益直接的吸引力会对他们做出回归乡村的决策产生积极的影响。

2" 农村人才流失现状

当前,农村人才流失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和趋势。在人才流失的对象中,年轻一代占据主体地位。许多年轻人出于对更好工作机会和生活条件的追求,选择离开农村,导致了农村地区年轻人口的减少。人才流失问题是制约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由于农村地区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极度匮乏,农村走出去的青年人才本该是农村地区发展的宝贵财富,他们接受过良好的教育,拥有较高的素质和能力。然而,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差距明显,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就业机会较少,多数青年人才选择到城市发展,农村地区的人才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发展乡村新兴产业又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本土的青年专业性人才选择在城市发展,使得农村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农村中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对新事物的学习和接受困难。因此在农村地区一些传统的农业领域和低端产业领域的人才较多,而新兴产业领域和高端产业领域的人才缺乏。这直接导致农村的经济发展缺乏创新和活力,难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青年人才资源建设和投入,通过志愿者、大学生村官、选调生等政策支持,引导大学生扎根农村为乡村振兴服务,为乡村振兴培养后备人才。在巨大的就业压力下,高校毕业生为了谋取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将就业方向瞄准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但是这些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并不理想。一些地方的人才引进机制存在漏洞,导致人才引进的难度较大。同时,一些地方的人才评价体系也不够科学合理,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导致人才的评价和使用不够客观公正。因此,有很多大学生将在农村工作的经历视为个人发展的过渡和跳板。此外由于农村基层生活设施相对落后、工作条件艰苦等原因,使很多大学生在农村工作服务期满后,考虑到个人发展、工资收入、生活需要等而离开农村,导致人才无法长久驻留农村、服务农村。

3" 青年人才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性

青年人才对乡村振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他们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也是推动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3.1" 青年人才是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村地区,大量的青年人才带着各自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涌入城市。农村地区的主要生活、工作群体依旧是知识程度低、学习能力弱的中老年农民,他们落后的生产资料和生活习惯,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的进程。青年人才回归农村,通过已储备的知识体系与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方法,将带动乡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乡村产业升级和优化,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3.2" 青年人才是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青年人才具备积极的创新精神和朝气蓬勃的活力,对乡村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人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返乡就业和创业可以激发乡村的创新创业活力,推动乡村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青年人才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和创新意识都比较先进,他们能够引领农村社会的思想潮流和文化方向。青年人才还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专业能力,能够为乡村带来新的思路和理念,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改善农村的教育、卫生和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同时,青年人才还具备适应能力强和接受新知识快的优势,可以快速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变化,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动力。

3.3" 青年人才是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

农村青年人才掌握科学的治理理念和管理方法,能够有效推动农村基层治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民主化,积极参与乡村社区组织的建设,推动社会治理创新,帮助解决乡村面临的各种问题,引导乡村居民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并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参与各种社会组织和公益事业,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社会参与度,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青年人才对乡村振兴的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加强对青年人才培养和支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从而更好地发挥青年人才的作用,为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机会和平台。同时,加强对农村青年人才的引导和教育,激发其创新创造活力,持续为乡村振兴和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4" “朋辈效应”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

4.1" 形成激励机制

建立激励机制是发挥“朋辈效应”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给予优秀青年人才适当的奖励和荣誉,可以激励更多的青年人才向乡村流动。此外,通过设立先进个人的典型案例,激发其他青年人才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形成良好的朋辈示范效应。

4.2" 形成培养机制

建立有效的培养机制也是发挥“朋辈效应”的关键。通过给来乡村的青年人才提供专业培训和实践机会,提高他们在农村工作的能力和信心,并且通过他们的实际行动影响其他青年人才的选择。此外,建立乡村振兴人才培养基地,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交流和学习机会,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意识。

4.3" 形成创新机制

创新机制是发挥“朋辈效应”的另一个重要途径。通过鼓励青年人才在乡村工作中提出创新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同时,及时记录和宣传他们的成果,可以影响更多的青年人才加入到乡村振兴的队伍中,并通过“朋辈效应”形成良好的追随效应。

5" 运用“朋辈效应”留住乡村青年人才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经济的相对滞后,农村青年人才流失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导致了农村人口结构的失衡和农业生产力的下降,也造成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可逆转的损失。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借助“朋辈效应”的力量,引导农村青年人才返乡创业,以实现农村振兴与人才培养的双赢局面。

5.1" 创造产生“朋辈效应”的硬件条件

5.1.1" 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乡村青年人才的生活质量和发展条件。为了吸引他们留在农村,必须通过提高基础设施水平来改善乡村生活环境。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当下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在交通还不发达,农民出行难;文化设施缺乏,农民文化生活单调;电信网络普及不足,偏远山区存在无信号或信号不强等情形,农村地区需要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如交通、电力、水利、通信和网络等设施,以便保证农村的基本生活需求及朋辈之间能够方便地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学校、社区等场所也需要具备良好的设施和环境,为朋辈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

5.1.2" 建立健全农村组织机构

青年人更容易与同龄人建立共同话题、利益诉求和情感纽带。农村地区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机构和各类社团活动,如志愿者组织、文艺社团、篮球协会及形成同乡镇学习圈等方式,促进乡村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增强其留在农村的归属感和凝聚力。这些组织机构可以是由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设立的,也可以是由民间自发形成的。

5.2" 创造产生“朋辈效应”的软件条件

5.2.1" 强化核心价值观认同

价值观认同是一个由外到内、由认知经由情感再到意志、由观念到行为的连续推进过程[2]。朋辈之间需要有相似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才能够产生共鸣和互相接受。在农村地区,由于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差异较大,因此需要加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价值观认同的教育和引导。

1)各级政府、社会、家庭等通过引导农村青年人才重新认识农村,了解农民,传输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持续培养农村青年人才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争取有所作为[3]。

2)加强对农村青年人才责任、担当方面的培养。农村青年人才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成长与国家未来及农村未来发展紧密相关,我辈青年要勇于担当时代责任和使命,不断成长为有担当、有勇气、有智慧的新时代青年人才,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个人力量。

5.2.2" 培养农村领袖人才

农村青年人才流失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成功的典范和榜样,导致他们对农村创业的信心不足,挖掘并展示在农村创业取得成就的先进人物,并给予农村青年人才以激励和启发。在朋辈群体中往往需要有领袖人才来发挥所需要的激励和启发作用。这些领袖人才需要有较高的责任心以及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能够为朋辈群体的成长树立榜样并提供帮助。在农村地区,通过培养和支持本地人才来发挥领袖的作用。在乡镇政府方面要加强对本地青年干部的培养,不断提高本地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在政府与企业的沟通交流方面起到协调的作用。在创业青年队伍方面,支持并邀请优秀的本地青年人才回乡就业创业,通过政策鼓励人才回流,让返乡的青年人才不断融入到乡村振兴队伍中,让乡村建设人才扎根农村,让乡村建设人才扎根农村。

5.2.3" 引导朋辈间互动协作

通过建立乡村青年人才交流平台,可以促进青年人才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这样一来,青年人才可以更充分地了解彼此的经验和成就,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和激励。在农村地区,可以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志愿服务、文化节庆等形式来促进朋辈之间的互动和合作[4]。一方面,可以通过组建乡村青年团体或俱乐部,为乡村青年提供一个交流与分享的平台。通过共同的兴趣爱好和目标,促进彼此之间的相互学习和成长,增强他们对乡村发展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可以鼓励乡村青年参与社区建设和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志愿者服务、环境保护等活动,让乡村青年深入实践,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作用,并通过这种亲身体验影响更多的青年参与到乡村建设中来。

5.2.4" 建立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机制

要运用“朋辈效应”来缓解农村青年人才流失问题,建立有效的交流和互动机制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可以通过建立农村青年人才联络站点,促进各地青年人才之间互通有无,加强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其次,可以组织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如学术研讨会、行业论坛等,营造一个相互学习、促进成长的氛围。此外,还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在线平台和社交网络,方便青年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加强交流和互动,可以激发农村青年人才的创造力和潜力,形成良好的“朋辈效应”,推动农村的发展和壮大。

5.3" 政府和社会共同努力

“朋辈效应”的产生需要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可。乡村青年人才之所以流失,往往与城市更广阔的发展平台和社会认可有关。因此,在留住乡村青年人才的过程中,积极争取社会认可是至关重要的。首先,应该加大有关部门宣传力度,突出宣传乡村发展的优势和潜力,增加乡村青年人才对于回归乡村的信心和热情。通过丰富的内容和形式,吸引城市青年关注乡村的人文环境、生态资源和发展机遇。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乡村体验活动,让城市青年亲身感受到乡村的美丽和潜力。其次,政府和企业可以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发展空间,给予乡村青年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通过扶持创业项目、资助科研项目等方式,吸引和留住乡村青年人才,使他们在乡村发挥更大的作用和影响力。社会各界需要关注和支持农村地区的发展,为“朋辈效应”的发挥创造更好的条件。

要实现“朋辈效应”的最大化利用,更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政府可以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通过加强对乡村青年人才的培训和资金支持,可以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5]。这些培养和支持举措将为青年人才回归乡村提供有力的保障,进而促进“朋辈效应”的形成和发挥。同时,社会各界也应该加强对青年人才的关注和引导,为青年人才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6" 结束语

乡村振兴背景下,青年人才流失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本文通过运用“朋辈效应”的概念,探讨了“朋辈效应”在缓解青年人才流失问题中的作用,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施策略。研究发现,“朋辈效应”在乡村振兴中留住人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培养机制和创新机制等方面发挥作用。

然而,留住青年人才并不能够一蹴而就,要实现“朋辈效应”的最大化利用,除了创造实现“朋辈效应”的硬件、软件条件外,还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广泛的合作和协作,才能真正解决青年人才流失问题,推动乡村振兴进程。“朋辈效应”作为一种有效的手段,应被纳入到乡村振兴战略中,以促进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沈红梅,霍有光,张国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机制研究——基于农业现代化视阈[J].现代经济探讨,2014(1):65-69.

[2] 刘敏.中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情感基础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20.

[3] 王宏涛,郭少新.新时代农村青年要争做乡村振兴弄潮儿[J].人民论坛,2022(22):101-103.

[4] 王菊英.农垦村落社区变迁及社区建设研究——以海南省N村为例[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3.

[5] 丁慧.大数据时代条件下大学生就业促进论析[J].才智,2020(1):159.

猜你喜欢
青年人才人才流失实现路径
农业投资的要点及其保障措施
祖国(2016年20期)2016-12-12 21:43:55
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价值及实现路径
企业青年人才培养现状与创新思考
商(2016年35期)2016-11-24 09:28:29
浅议人民银行金融稳定职能的实现路径
企业导报(2016年19期)2016-11-05 17:09:08
国际私法法典化的挑战与实现路径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6:58:21
如何有效防止人才流失
经营者(2016年12期)2016-10-21 08:43:37
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问题浅析
中国市场(2016年35期)2016-10-19 02:09:30
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现状及对策分析
企业导报(2016年9期)2016-05-26 21:55:34
沿海地区青年人才流动趋向规律研究
人民论坛(2016年11期)2016-05-17 12:20:11
我国学术期刊的价值设定与实现路径
出版广角(2016年4期)2016-04-20 00:5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