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机遇与对策

2024-12-31 00:00:00谢岷李丽君吴强张鹏樊丽矫娇娇于晓芳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9期
关键词: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机遇

摘 "要:智慧农业已成为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是以智慧化和智能化为目标,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跨界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个性化服务的全新农业生产方式。内蒙古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净调出省区之一,大力推进智慧农业建设,积极探索智慧农业新技术、新模式、新实践对促进内蒙古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关键词:内蒙古;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机遇;对策

中图分类号:S126 " " " 文献标志码:A " " " " "文章编号:2096-9902(2024)09-0001-04

Abstract: Smart agriculture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s of modern agriculture, with the goal of intelligence and intelligence, through the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of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uch as Internet of Things, big data, cloud computing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agriculture. To achieve a new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mode of information perception, quantitative decision-making, smart control, accurate input and personalized servic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Inner Mongolia, as one of the important major grain producing areas and net grain transfer provinces and regions in China, has been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smart agriculture and actively exploring new technologies, new models and new practices of smart agriculture are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mart agriculture in Inner Mongolia.

Keywords: Inner Mongolia; smart agricultur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pportunity; countermeasure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智慧农业的发展,自从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重点突破智能农业等领域关键技术”到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智慧农业发展”,期间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发展智慧农业相关内容均有涉及。此外,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中也明确要开展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聚焦智慧农业关键领域,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1]。这标志着发展智慧农业已被纳入国家未来发展的顶层设计,上升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

从全球范围来看,伴随着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快速发展,信息科学技术和传统农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促使农业发展进入了一个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新时代,智慧农业就是在这样一个大历史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截至目前,智慧农业尚未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同专业、领域、应用场景对智慧农业均有着不同理解[2]。

从管理角度来说,智慧农业被定义为“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技术、感知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使得农业系统的运转更加智能高效,以使农业系统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产品竞争力强、农业农村能源和环境保护的目标”[3]。从信息角度来说,智慧农业被定义为“是以物联网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农业新形态,它属于农业信息化的范畴,是精准农业和数字农业的延伸,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4]。从数字角度来说,智慧农业被定义为“利用农业大数据指导农业价值链上各个环节进行有效决策,其应用并不仅限于农业生产,而是涉及整个农业全产业链,包括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等多个方面”[5]。从智能角度来说,智慧农业被定义为“利用现代智能化技术来解决农业大系统的问题”[6]。上述定义均从各自角度阐述了智慧农业的不同应用方面,但智慧农业是一个全新的农业生态系统,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智慧农业的概念与内涵将会被不断的丰富与发展。

1 "内蒙古农牧业发展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内蒙古建设成为……农畜产品生产基地。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到4 316.76亿元,较上年增长13.1%。粮食增产完成“十九连丰”。全区粮播面积达到1.04亿亩(1亩约等于667 m2,下同) ,较上年增加101.2万亩,增幅1%。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869.0万hm2。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695.2万hm2,比上年增长0.98%。粮食产量3 900.6万t,比上年增长1.6%。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277.8万t,比上年增长2.8%。其中,猪肉产量73.7万t,增长9.3%;牛肉产量71.9万t,增长4.6%;羊肉产量110.2万t,下降3.0%;禽肉产量22.1万t,增长7.6%。禽蛋产量62.6万t,比上年增长1.7%。牛奶产量733.8万t,比上年增长9.0%。年末生猪存栏597.1万头,比上年增长5.6%;牛存栏820.4万头,增长12.0%;羊存栏6 124.1万只,下降0.2%;家禽存栏5 496.8万只,增长1.8%[7-8]。

国家在“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发展智慧农业,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在党的十八大和党的十九大中相继明确指出要推动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和同步发展;要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数字经济等新型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将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9]。近几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坚决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的指示,响应国家政策,大力推广农牧业领域的大数据、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并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智慧农业发展的政策法规。

2 "发展智慧农业是内蒙古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

2.1 "保障农业生产的需要

内蒙古地处我国北疆,是国家重要的“粮仓”“肉库”“奶罐”和“绒都”。内蒙古是全国5个耕地保有量过亿亩的省区之一,自2018年起,粮食产量连续6年突破350亿kg。草食牲畜存栏突破7 000万头只,羊肉、牛肉、牛奶和羊绒产量分别约占全国的1/5、1/10、1/5和1/2。但近年来随着全区农村人口老龄化严峻、务农人口匮乏、极端气候频现和农业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的日益凸显,迫切需要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发展智慧农业,可以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准、高”能力。“稳”是智慧农业能够自动预警外界环境的影响,进行趋利避害的智能化操作,保障农业安全生产,稳定农产品产量。“准”是智慧农业会将农业投入品(种、肥、水、膜、药、油和电等)按照农作物的时空需要进行合理配给,从而解决了不合理的成本浪费,保护环境同时还降低了生产成本。“高”是高效、高产、高质。智慧农业可以有效减少人员投入,精准地进行农作物管理,促使农作物生长良好,从而有效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质量。

2.2 "提高土地产出的需要

2000年,全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2 800 kg/hm2,豆类单位面积产量964 kg/hm2,油料单位面积产量1 323 kg/hm2,薯类单位面积产量2 834 kg/hm2,蔬菜单位面积产量36 285 kg/hm2。随着全区农业机械化率的提高和良种良法等先进农业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到2021年,全区的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 362 kg/hm2,豆类单位面积产量1 857 kg/hm2,油料单位面积产量2 389 kg/hm2,薯类单位面积产量4 495 kg/hm2,蔬菜单位面积产量54 385 kg/hm2[10-11]。分别为2000年的1.9、1.9、1.8、1.6和1.5倍。智慧农业将带领当前的农业机械化阶段跃升到智能化阶段,势必将再一次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解决全区土地产出率低等问题。

2.3 "保障绿色发展的需要

绿色不仅是内蒙古的底色和价值,更是内蒙古农业的品牌与形象。推进内蒙古农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需要智慧农业这个新引擎。智慧农业不仅可以通过农产品数据存储,可实现农产品的溯源、食品安全监督等,推动绿色无公害化;智慧农业还可以通过信息感知、定量决策、智能控制、精准投入和个性化服务等来精准施肥施药和灌溉作业,提高水肥药的有效利用率,有效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 "提高资源利用的需要

近年来,全区通过采用滴灌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减肥减药和控膜控水等集约高效利用措施的示范推广应用,使得全区的水分、肥料、农药利用效率均较20年前有较大程度的提高[12-14]。尽管如此,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欧美发达国家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过程中的水肥药利用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亟需尽快发展智慧农业,利用智慧农业生产中的精准化和智能化技术来有效提高灌溉水、化肥、农药、农膜和农机等农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3 "内蒙古智慧农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3.1 "面临的机遇

3.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重要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加强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内蒙古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增长保持较快增长态势。到2020年,内蒙古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5%,主要农作物生产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15]。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势必全力推动内蒙古牧草生产收贮和作物耕种管收等各环节和领域的高端农牧业装备创新与产业化,为农业生产朝智慧化生产转变提供了有力支撑。

3.1.2 "涉农支农项目的支持

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为了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农牧林水“涉农”领域基础设施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从内蒙古自治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闻发布会得知,仅2022年中央和自治区安排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衔接资金86.76亿元(中央35.26亿元,自治区51.5亿元),同比增长3%。并继续向脱贫旗县倾斜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100亿元以上,全区衔接资金用于发展产业的比重超过55%[16]。随着涉农资金不断增加,涉农项目不断落地,势必将强力推进全区的农业智慧化发展,为智慧农业早日实现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

3.1.3 "农业自身发展的驱动

智慧农业是农业信息化发展从数字化到网络化再到智能化的高级阶段,它是现代农业最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对未来农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已成为当前世界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针对当前农业生产中暴露出来的诸多问题(农业污染严重、生产率低下、从业人员短缺等),利用智慧农业来进行智能化感知、数字化设计、精确化管理,有助于持续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水平,带动形成智慧农业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将农业带入一个智慧化新阶段,加快农业全面升级。

3.2 "可能的挑战

3.2.1 "设施落后

当前内蒙古自治区部分欠发达地区发展智慧农业的基础设施条件还较为欠缺,部分农区的4G和5G网络建设还相对薄弱。此外,智慧农业装备成本高昂,而农民的实际投入有限,收入偏低,无法承担高昂的智慧农业设备的购置与升级,制约了智慧农业普及应用。

3.2.2 "人才匮乏

智慧农业是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它集合当前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技术、自动化智控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先进科学技术,需要大量掌握农业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的高素质人才来进行智慧农业实施管理。但目前内蒙古自治区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且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智慧农业相关人才培养也相对滞后。全区内高校近年才开设智慧农业专业并进行招生,人才严重匮乏会严重阻碍内蒙古智慧农业的发展与推广应用。

3.2.3 "资金不足

智慧农业的基础设施和相关设备均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农业的周期长投资大风险高回报低的特性严重阻碍了金融资本的介入,地方财政能力有限,农户和农场又无力承担,这将在一定程度上阻滞全区智慧农业的发展。

3.2.4 "数据壁垒

一直以来数据共享问题都是我国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瓶颈。在涉农数据公开和共享方面,存在无法律法规层面的公开共享的原则规范,且数据标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多部门间涉农数据不能共享。内蒙古智慧农业发展也存在数据协同共享不足和平台数据支撑不够等现实问题,急需从顶层进行系统化组织,打通涉农数据壁垒,开放涉农数据共享,挖掘数据潜力,打通智慧农业发展的主动脉。

4 "内蒙古智慧农业发展对策建议

4.1 "加强政策引导,推进长效机制

密切关注国家相关政策和行业的发展动态,结合内蒙古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研究制定适合内蒙古地方特色的智慧农业发展政策。并进一步加强专业学术支持、落实专项发展资金和制定相关扶持措施,着眼于长远发展,突破现有“瓶颈”。

4.2 "加大资金投入,强化人才保障

建立由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和银行等多方共同参与的资金投入机制,解决智慧农业发展过程中资金瓶颈的问题,弥补发展资金仅靠政府的缺陷。依托院校资源,加快智慧农业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和人员培训,吸引人才参与智慧农业发展,促进智慧农业的快速发展。

4.3 "加强研发创新,集合多方优势

推动政府、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产学研用结合,加强科技攻关创新;结合智慧农业发展所必需的关键技术,做好重大、重点农业科研项目的研发和落地实施,逐步健全完善产学研用的创新体制。

4.4 "加强示范推广,推进典型带动

通过实施智慧农业重点研发项目带动,在农业传感器应用、农业模型模拟、物联网智控、遥感大数据监测和智能农机装备等领域展开大规模智慧农业示范推广应用;联合多学科背景的各方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创新和核心关键技术研发。以点带面、逐步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智慧农业应用模式,推动内蒙古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这些对策的实施,可以有效地推动内蒙古智慧农业的发展,确保其在现代农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

5 "结束语

面对当前农业发展的新趋势,内蒙古拥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为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通过实施精准的政策引导、加强资金投入、推动研发创新和加大示范推广,内蒙古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当前面临的挑战,更能够在智慧农业领域走出一条符合本地区特色的创新发展新路。展望未来,内蒙古智慧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一个地区农业的转型升级,更是对北方地区乃至全国农业发展模式的重要贡献,期待内蒙古在智慧农业的道路上取得新的突破,成为全国农业现代化的典范。

参考文献:

[1] “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EB/OL].(2021-11-12)[2022-02-11].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22-02/11/content_5673082.htm.

[2] 赵春江.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展望[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21,42(6):1-7.

[3] 周国民.浅议智慧农业[J].农业网络信息,2009(10):5-7,27.

[4] 李道亮.物联网与智慧农业[J].农业工程,2012,2(1):1-7.

[5] 钟文晶,罗必良,谢琳.数字农业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J].改革,2021(5):64-75.

[6] 陈一飞.智能农业:“十二五”期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前瞻[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10,12(6):1-4.

[7]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2.

[8]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3-03-16).https://tj.nmg.gov.cn/tjyw/tjgb/202303/t20230316_2274533.html?slh=true.

[9] 谢岷,于晓芳,张永平,等.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高等农业院校设置智慧农业专业的重要性分析[J].智慧农业导刊,2021,1(2):101-104.

[10]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

[11] 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1.

[12] 李彬,妥德宝,程满金,等.水肥一体化条件下内蒙古优势作物水肥利用效率及产量分析[J].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2015(4):219-225.

[13] 林利龙.内蒙古主要作物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示范与推广[R].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土壤肥料和节水农业工作站,2016-03-15.

[14] 史海滨,杨树青,李瑞平,等.内蒙古河套灌区节水灌溉与水肥高效利用研究展望[J].灌溉排水学报,2020,39(11):1-12.

[15] 内蒙古农牧业机械化水平达84%超全国平均值[EB/OL].[2019-11-5].https://www.chinanews.com.cn/gn/2019/11-05/8999077.shtml.

[16] 自治区召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

闻发布会[EB/OL].[2022-6-9].https://www.nmg.gov.cn/zwgk/xwfb/fbh/bmxwfbh/202206/t20220609_2068686.html.

猜你喜欢
智慧农业高质量发展机遇
RCEP与房地产机遇
你的焦虑,也是你的机遇
时代邮刊(2019年16期)2019-07-30 08:01:58
再见,机遇号
不必过于悲观,四大机遇就在眼前
汽车观察(2019年2期)2019-03-15 05:59:50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新民周刊(2018年11期)2018-04-02 04:29:0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人民论坛(2018年5期)2018-03-12 00:16:18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祖国(2018年1期)2018-02-02 18:01:45
北斗卫星对智慧农业的作用与应用探讨
延边地区“互联网+农业”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