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策略分析

2024-12-31 00:00:00刘鸿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7期
关键词:业财财务财务管理

一、前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和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企业面临的挑战日趋严峻,在此背景下,财务管理成为企业保持竞争力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近年来,业务和财务的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传统的财务管理方法已无法满足企业在当前商业环境中的发展需求,因此,业财融合已成为企业提升财务管理效率和透明度的重要途径。本文阐明了业财融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剖析了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优化策略,以期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为其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二、业财融合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一)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随着企业管理模式不断变革,业务和财务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其财务管理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能力。首先,业财融合强调业务与财务的密切结合,将财务管理与企业的战略目标、业务运营紧密衔接,提高了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财务管理不再是独立的职能部门,而是与核心业务紧密结合,帮助企业理解其业务实际需求和特点,为企业决策提供全面的支持。其次,通过整合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融合和利用内外部信息资源,实现信息共享和协同,以此提高财务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再次,通过整合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企业可以全面了解运营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应对,以保障财务运营的稳健性。最后,业财融合强调财务管理的数字化转型,借助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提高财务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企业通过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进行财务数据分析和预测,为管理层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降低财务风险,提升财务管理水平[1]。

(二)拓宽财务管理范围

深化业财融合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使其能够拓宽财务管理范围,从而适应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首先,业财融合强调了财务管理与战略规划之间的密切联系。企业通过推进业财融合,使财务管理深入地参与到企业战略决策的制定过程中,以保证财务管理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的一致性,财务管理范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财务核算和报告,而是向财务战略规划、投资决策和资金运营的全过程管理等多方面扩展。其次,业财融合引导企业将财务管理延伸至更广泛的风险管理领域。企业在面对国内外市场不确定性和各种风险挑战时,需要通过综合管理风险来保障财务稳健运作,财务管理拓展至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防范等方面,以确保企业财务管理的稳健性和可持续性[2]。最后,业财融合推动了企业将财务管理范围扩展至可持续发展领域。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企业应将财务管理与环境、社会和企业治理等可持续发展因素紧密结合起来,包括从财务角度评估和管理环境风险、社会责任投资和企业治理等方面,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履行社会责任,实现财务管理与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三)优化资源配置

首先,业财融合鼓励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注重资金的灵活运用和配置。通过深入了解业务需求和市场变化,企业能够精准地配置资金,合理安排资金投入,使资金流动更加顺畅,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进而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其次,业财融合要求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注重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企业可通过结合业务发展需求和人力资源状况,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使人才的使用合理化和精准化,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满意度,还有助于激发员工的创新活力,推动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最后,业财融合引导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注重技术资源的合理配置。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技术资源已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结合财务数据和业务需求,企业可精准地配置技术资源,并加大对关键技术领域的投入,以提高其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三、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业财融合管理制度

一方面,由于传统财务管理和业务管理之间长期处于独立运作状态,导致企业在管理体制上仍使用传统的分工模式,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往往独立运作,缺乏有效的整合机制和理念,导致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阻碍了业财融合的落地实施。另一方面,企业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注重财务数据的核算和报告,而对于业务发展的支持和引导相对不足,缺乏以业务为中心的管理制度,使企业在业务拓展、市场应对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财务支持,影响了财务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3]。

(二)缺乏业财融合理念

部分企业现行的管理体制和文化倾向于重视短期业绩和财务指标,而对长期战略和业务发展的关注相对较少,导致企业管理者更多地关注短期盈利和财务指标的完成,忽视了业务发展的长远规划和战略布局,致使业务与财务的融合理念无法得到有效地推广和执行。此外,一些企业缺乏对业务和财务的全面认知和理解,导致管理者在制定业务战略和财务决策时缺乏整体性考量,使业务和财务管理往往相对独立,缺乏深度融合的理念和意识,限制了企业财务管理在业务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三)缺乏全面的业财融合功能

业财融合功能缺乏主要源于业务管理与财务管理之间沟通不畅和决策支持体系不够完善。一方面,由于沟通渠道不畅、信息系统不兼容或组织结构不健全等问题,企业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之间的信息流通受到限制,导致双方对彼此的需求和挑战了解不足。另一方面,业财相互之间的决策支持方面存在问题,财务管理的决策支持系统通常缺乏对业务运营的全面理解和支持,导致在制定财务策略和预算时无法充分考虑业务的实际需求和挑战,而业务部门在制定业务计划和战略时也缺乏充分的财务支持,无法在市场预测、风险评估和资源配置方面得到足够的指导。

(四)缺乏全面的业财融合系统

部分企业并未建立起完善的业财融合系统,无法为相关数据的高度集成和快速流动提供有力支持,在企业业务规模不断拓展的情况下,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一些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系统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数字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力度相对不足,无法实现对业财数据的深度挖掘,也无法提供智能化、精准化的决策支持。此外,部分企业对业财融合系统的运维、信息安全保障等方面重视不足,容易对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产生阻碍。

(五)缺乏人力资源基础

首先,部分企业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存在短板,缺乏针对业财融合管理需求的专业人才储备[4]。随着业财融合的不断推进,企业需要具备既懂业务又懂财务的复合型人才来推动业财融合,然而,由于人才储备不足,很多企业在推进业财融合过程中仍缺乏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其次,部分企业在人才培养机制和培训体系方面存在不足,缺乏针对业财融合管理需求的全面培训计划和专业化培训机制,企业现有的员工缺乏业务与财务交叉学习和能力提升的机会,限制了其在业财融合视角下的人才储备和管理能力提升。最后,企业在人才留存和激励方面存在一定挑战。由于市场竞争激烈,一些优秀的业务和财务管理人才容易进入其他行业或加入竞争对手。同时,企业在人才激励机制上存在不足,未能有效留住和吸引优秀的业务与财务管理人才,导致人力资源基础存在不稳定性和薄弱性。

四、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策略

(一)建立完善的业财融合制度

第一,明确业财融合管理流程,深入分析业务和财务的交互关系,确定信息流程、决策流程、执行流程,确保业务和财务管理在不同层面实现有机衔接和协同,建立明晰的流程图,使业务和财务之间的关系清晰可见,为后续的制度建立提供指导。第二,细化业财融合管理制度,明确具体的政策、规定和流程,制定统一的会计准则、财务报告标准,确保业务和财务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建立财务分析和业务计划的统一框架,使两者之间能够无缝对接,规范预算编制和执行流程,确保业务计划与财务预算协同,使财务资源更好地支持业务目标的实现。第三,明确业财融合管理职责,确保各个岗位在业务和财务协同中承担适当的责任。明确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的职责边界,设立交叉职能团队,促使业务和财务团队密切合作,在领导层面设立业财融合管理的专门岗位。第四,强化业财融合的考核与评价机制,确保考核结果反馈到业务和财务的实际决策中。设立绩效评价体系,既考核业务部门的运营绩效,也考核财务部门的管理水平,以实现全面的业务和财务绩效管理[5]。

(二)树立先进的业财融合理念

首先,领导层要深刻认识业财融合的重要性,将其视为企业长远发展的关键战略之一,积极参与业财融合的制度建设,制定明确的发展目标和战略规划,为全员树立业财融合的榜样。其次,通过内部培训、企业会议、内部媒体等多种途径,向全员传递业财融合的理念和战略目标,强调业务和财务的协同关系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积极影响,采用案例分享、成功经验分享等宣传方式,让员工深刻理解业财融合对企业创新和竞争力提升的重要作用。最后,强调协同合作、信息分享和共同奋斗的价值观,使业务和财务不再是独立的职能,而是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的伙伴关系。在组织结构上设立交叉职能团队,鼓励跨部门协作,打破业务和财务之间的壁垒。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员工参与业财融合的热情,使其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提升业财融合的实际应用功能

一方面,在信息沟通方面,建议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沟通工具,确保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实现畅通无阻的信息流动,引入协同平台和实时数据共享系统,以便业务和财务团队能够及时、准确地共享关键信息,从而了解彼此的需求和挑战。另一方面,业财相互之间的决策支持需要依托智能化技术,以提高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引入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对业务和财务数据进行深度挖掘,为管理层提供全面、深入的决策支持,分析财务模型对业务决策的潜在影响,帮助业务团队了解财务可行性和风险。

(四)强化业财融合系统的建设与维护

业财融合系统应具备良好的架构设计,有效支持业务和财务之间的数据集成和流动,具备高度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以适应企业业务模式和规模的变化,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系统故障对业务的影响。建立专业的业财融合系统管理团队,负责系统的日常运维、升级工作,制定明确的系统维护计划,及时更新系统版本,修复漏洞和优化性能,定期进行系统巡检和性能监测,确保系统处于最佳状态。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访问控制等措施,保护敏感财务数据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建立完善的安全策略和应急预案,及时应对潜在风险。采用前、中台分立的架构,前台负责业务数据的采集和呈现,中台则负责业务和财务数据的整合和处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以应对业务和财务的变化,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升级性。

(五)提升员工素质及能力

员工作为企业业财融合的重要执行者,需要掌握财务知识和业务技能,具备卓越的沟通协调能力和战略思维。首先,应加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企业应建立健全的培训计划和体系,针对业务与财务融合的需求,开展相关培训和课程,涵盖财务管理、业务运营、战略规划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帮助员工提高对财务管理与业务运营的综合适应能力。其次,员工需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与学习。企业应鼓励业务与财务人员积极参与行业内外的培训交流活动,包括行业研讨会、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等,旨在学习最新的业务和财务知识。同时,企业应为员工提供学习资源和平台,帮助员工不断学习和更新专业知识,包括建立企业内部知识库或学习平台,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和在线课程,以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最后,企业应建立绩效考核机制。企业应制定明确的绩效评价标准,明确业务与财务融合能力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和要求。评价标准应具体且具有可衡量性,以确保员工在推动业务与财务融合方面的表现得到准确评估。同时,企业要设立奖励机制,以激励员工持续提升业务与财务融合能力,可以是薪酬激励、晋升机会或其他形式的奖励,鼓励员工在业务与财务融合方面取得突出表现。同时,企业应鼓励员工进行跨部门交流与合作,以此促进业务和财务团队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工作,提升整体团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水平[6]。

五、结语

本文从业财融合视角出发,对企业财务管理的优化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探讨。通过研究发现,业财融合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促使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转变思维、优化资源配置、加强风险控制,实现了财务管理与业务发展的有机结合,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在未来的发展中,企业需要不断加强管理创新和制度建设,加大信息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力度,加强人才培养,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强化风险控制,实现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引用

[1]关妍.基于业财融合助力央企合规管理水平提升策略分析[J].消费导刊,2023(08):115-118.

[2]张晖.基于业财融合助力央企合规管理水平提升策略[J].现代企业文化,2023(04):49-51.

[3]申利锋.业财融合视角下G企业财务管理优化策略研究[D].

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23.

[4]高冻冻.央企财务管理中的业财融合策略分析[J].新金融世界,2023,22(04):15-17.

[5]刘萍.新时期业财融合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策略分析[J].商业2.0,2023(03):81-83.

[6]徐晨曦.基于业财融合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优化策略[J].纳税,2023,17(05):82-84.

作者单位:中铝物资有限公司

■ 责任编辑:王颖振

猜你喜欢
业财财务财务管理
基于云ERP系统实现业财一体化战略研究
今日财富(2022年11期)2022-05-05 22:54:02
企业财务共享下怎样推进业财融合
中国石化(2021年8期)2021-11-05 07:00:10
勘察设计企业业财融合存在的问题及应对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8:08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财务管理
基层发电企业业财融合预算管理模式探讨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水利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