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经济背景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经研究

2024-12-31 00:00:00曾义平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24年7期
关键词: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一、前言

在数字经济迅猛发展的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需求。信息技术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不仅改变了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也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新要求。本文深入探讨数字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一系列新的管理思路与策略。通过营造信息化基础环境,加强职工职责分工,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数字技术和数据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完善职工培训的内容与形式以及合理革新绩效考核机制,都是提升管理效率和员工满意度的关键。以上举措有助于事业单位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更能促进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高。在此过程中,必须认识到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的技术更替,而是一场深层次的管理革命,只有通过全面、系统地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才能确保事业单位在数字经济时代保持领先地位,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二、基于数字经济背景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一)数字化的人才储备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展现出独特的特点,其中最显著的便是数字化的人才储备,反映了事业单位在招聘、培训以及人才发展策略上的新变化。事业单位越来越依赖信息技术来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流程,从而实现对人才的高效储备和利用。首先,数字化的人才储备体现在招聘过程的数字化和智能化。事业单位通过在线招聘平台、社交媒体以及各种职业网站进行人才招募,不仅扩大了招聘范围,也提高了招聘效率。其次,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候选人进行筛选和评估,能够精准地匹配职位需求与人才能力,优化人才选择过程。再次,数字化的人才储备涉及人力资源的培训和发展。事业单位通过在线培训平台和电子学习系统为员工提供持续的学习和发展机会。数字化学习工具提供了灵活的学习方式,还能根据员工的个人学习进度和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促进员工技能的持续提升。最后,数字化的人才储备还体现在人才数据的管理和分析上。事业单位通过建立综合的人才数据库,收集和存储员工的工作表现、培训记录以及职业发展轨迹等信息。利用数据分析工具对信息进行分析,可以为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决策支持,还能预测人才需求趋势,为人力资源规划提供依据[1]。

(二)数字化的薪资绩效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的一大特点是数字化的薪资绩效管理系统。薪资绩效管理系统的实施,提高了薪资绩效管理的透明度和公平性,还极大地提升了管理效率。首先,通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事业单位能够精确地进行薪酬设计、绩效评估以及激励机制的制定,从而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创新能力。数字化薪资绩效管理系统能够实时收集和分析员工的工作表现,如工作完成度、工作质量、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基于数据,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员工的绩效评分,并据此进行薪酬分配和奖励。基于数据的客观评价,相比传统的主观评价更为公正,可以有效减少管理偏见,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其次,数字化薪资绩效管理还为事业单位提供灵活的薪酬策略调整工具。通过对内外部薪酬数据的实时监控和分析,事业单位可以及时调整薪酬结构和绩效标准,以适应市场变化和组织战略目标的需要。灵活性对于吸引和保留人才,特别是在数字经济时代背景下的高技能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最后,数字化薪资绩效管理系统还提供平台,让员工能够实时了解自己的绩效评价和薪酬情况,透明的信息共享机制,不仅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还能激励员工主动追求卓越的工作表现,从而强化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一致性。

(三)数字化的业务流程

数字化的业务流程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显著的特点之一[2]。这种转变意味着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如招聘、培训、绩效评估、员工关系维护等,都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首先,数字化业务流程不仅改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操作方式,还优化了管理策略和决策过程,为事业单位的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提供了坚实的支撑。数字化业务流程通过集成化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共享,使得人力资源部门能够快速准确地获取员工信息、管理记录和业务数据,支持数据驱动的决策制定。例如,通过分析历史招聘数据,事业单位可以优化招聘渠道和策略,提高招聘效率和质量[3]。其次,数字化业务流程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和规范化。通过建立统一的工作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SOP),事业单位可以确保各项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一致性和合规性,减少人为错误和管理风险。同时,标准化流程便于新员工的快速融入和培训,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再次,数字化业务流程提高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灵活性和响应速度。在数字经济环境下,市场和技术变化迅速,事业单位需要快速响应外部变化,调整人力资源配置和管理策略。数字化业务流程,如在线招聘平台、云端培训系统、自助服务门户等,不仅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还使得人力资源管理更加灵活,能够及时适应组织战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最后,数字化业务流程增强了员工的参与度和满意度。通过提供电子化的自助服务,员工可以轻松访问个人信息、提交假期申请、参与在线培训等,便捷的互动方式提升了员工的工作体验,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4]。

三、基于数字经济背景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机遇

基于数字经济背景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新的工具和平台,开辟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和激发员工潜能的新路径。首先,数字技术的应用使得人力资源数据的收集、存储和分析变得高效和准确,为人力资源管理决策提供了坚实的数据支持[5]。数据驱动的管理方式,可以帮助事业单位精确识别人才需求,优化人才结构,实现人力资源的战略配置。其次,数字经济背景下的新兴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方面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例如,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事业单位可以实现智能招聘和筛选,提高招聘效率和质量。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深入了解员工的工作表现和职业发展需求,设计个性化和有效的培训计划。借助云计算平台,可以搭建灵活的远程工作系统,提高工作灵活性,吸引和保留更多优秀人才。再次,数字经济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全新的员工沟通和协作模式。通过社交媒体、移动应用和在线协作工具,事业单位可以建立开放和互动的沟通渠道,增强组织内部的信息流通和知识共享,促进团队合作和创新氛围的形成,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归属感,还能激发员工的创造力和主动性,为组织的持续创新和发展提供动力。最后,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国际化和多元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利用数字技术,事业单位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吸引全球范围内的人才,构建多元化的人才队伍,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提高组织的全球竞争力。

四、基于数字经济背景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在数字经济背景下面临的挑战同样不容小觑。首先,数字化转型步伐加快要求事业单位必须快速适应新的技术环境,涉及技术层面的更新换代,更关键的是组织文化和管理理念的变革。事业单位需要培养员工的数字技能,同时也要重塑组织结构,以支持更加灵活和开放的工作方式,对于许多传统型事业单位来说是一大挑战。其次,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成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问题。随着大量员工信息和业务数据的数字化存储与处理,如何确保敏感信息的安全,防止数据泄露和滥用,是事业单位必须面对的挑战。数据安全需要强有力的技术保障措施,还需要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作为支撑。再次,数字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管理需应对工作方式的变化带来的挑战。远程工作、灵活工时等新型工作模式的兴起,虽然提高了工作的灵活性和员工满意度,同时也对组织的沟通协调、团队建设和组织文化塑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保持高效沟通和团队凝聚力的同时,实施灵活的工作安排,是数字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面对快速变化的技术环境和业务需求,如何持续提升员工的能力,特别是数字技能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的工作要求,是另一大挑战,涉及培训内容的更新和教育方法的创新,更关键的是如何激发员工的学习动力和自我发展能力。此外,随着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国际化人才竞争加剧,如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尤其是具备高级数字技能的人才,也成了事业单位面临的挑战。事业单位不仅需要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福利,更需要构建包容、开放和创新的组织文化以及持续的职业发展机会。

五、基于数字经济背景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路经

(一)营造信息化基础环境

信息化基础环境涉及硬件设施的投入,如服务器、网络设施等,还包括软件资源的配置,如人力资源信息系统(HRIS)、在线学习平台、绩效管理系统等[6]。事业单位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人力资源数据的集中管理、高效流通和智能分析,提高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首先,建立健全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是营造信息化基础环境的前提。事业单位需要根据自身的规模和管理需求,合理规划信息技术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网络通信畅通无阻,数据存储安全可靠[7]。同时,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设备,如云计算服务、大数据分析工具等,为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强大和灵活的技术支持。其次,开发和应用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是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人力资源管理软件能够帮助事业单位实现人才招聘、员工培训、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活动的数字化,提升管理效率,同时为员工提供便捷的自助服务,增强员工的满意度和参与度。事业单位还可以通过对人力资源数据的集成分析,深入洞察员工的工作表现和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发展策略。最后,加强信息技术培训和文化建设也是营造信息化基础环境不可忽视的方面[8]。事业单位需要通过定期的培训和学习,提升员工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员工的数字化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推广信息化管理理念和实践,形成积极向上的信息化文化氛围,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加强职工管理职责分工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其中完善职工管理职责分工体系成为实现高效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路径。该管理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明确的职责分工和紧密的协作机制,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提升培训管理的效率和质量。首先,人事科作为职工管理的核心部门,承担了职工归口管理的重任,不仅负责编制培训费预算和年度培训计划,还要统筹协调各项培训计划的组织实施,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确保培训活动的有序进行和效果实现。其次,下属各单位需明确本单位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确保职工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实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的管理机制,每个单位都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本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并负责具体的实施工作。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提高了管理的灵活性和针对性,还增强了各单位在职工教育培训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后,主办科室作为连接人事科和下属各单位的桥梁,承担着协调和执行的双重职责。主办科室需要根据本科室的实际需求,提出年度培训计划和需求,协助人事科编制培训费预算及年度培训计划,并具体负责本科室培训计划的实施。上下贯通、协同高效的管理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培训效果。

(三)完善职工培训内容和形式

完善职工培训内容和形式的核心在于通过系统化和多样化的培训计划,适应数字化转型对员工能力的新要求,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首先,事业单位应将培训内容扩展到理想信念、政治理论、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安全生产等基础领域,同时重点关注数字技能、信息技术应用、数字经济相关的政策法规、理论知识和管理实务,确保员工能够适应数字化工作环境的需求。其次,培训形式的创新也是完善职工培训内容和形式的关键。传统的面对面培训模式需结合在线培训、虚拟仿真实验室、远程视频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学历教育、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和工勤技能人员在岗培训等不同形式的培训,应根据员工的实际需要和工作性质,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和实施。特别是对新聘员工的岗前培训,不仅要注重提高其适应单位和岗位的能力,还要强调数字技能的培养,以促进其快速融入数字化工作环境。最后,事业单位应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定期组织在岗员工参加培训,通过更新知识结构、提高工作能力,增强员工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上级部门指令性教育培训任务的安排,应结合单位实际,积极选派人员参加,确保培训效果的最大化。同时,职工参与学历(岗位)教育的专业选择应与其工作性质相符,遵循就地就近、业余学习的原则,以不影响正常工作为前提。对于专业技术人员和工勤技能人员的在岗培训,应侧重于加强政治理论、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培养,促进员工的全面成长。

(四)合理革新绩效考核机制

合理革新绩效考核机制能够准确地反映员工的工作表现,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新能力,促进事业单位的整体发展和竞争力提升。首先,绩效考核机制的革新应基于客观数据和科技手段的应用。事业单位可以利用大数据分析、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收集和分析员工的工作行为、成果和反馈等多维度数据,确保绩效考核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建立科学的数据模型,使绩效考核客观公正,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其次,革新后的绩效考核机制应注重员工的综合能力和长期贡献,而不仅仅是短期的工作成果。在数字经济时代,员工的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能力越来越重要。因此,绩效考核应该综合评价员工的个人发展、团队贡献和创新成果,鼓励员工不断提升自我、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勇于创新实践。再次,合理革新绩效考核机制应该增强互动性和反馈性。绩效考核是评价员工的过程,也是与员工沟通的机会。事业单位应通过绩效反馈会议、一对一辅导等方式,及时向员工提供具体、建设性的反馈,帮助员工明确发展方向,制定改进措施。绩效考核过程中还应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双向互动的评价机制,增强员工的参与感和满意度。最后,绩效考核机制的革新需不断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变化。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工作模式的变革,事业单位应定期评估和调整绩效考核标准和方法,确保绩效考核机制能够反映新的工作要求和员工能力标准,支持事业单位的战略目标实现。

六、结语

数字经济为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事业单位需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通过营造信息化基础环境、优化职责分工、完善培训内容与形式、革新绩效考核机制等策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数字化转型。人力资源管理数字化能够提高管理效率和员工满意度,更能够为事业单位在数字经济时代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引用

[1]朱昳璠.“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探究[J].上海商业,2023(12):167-169.

[2]陈艳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的作用及常见问题分析[J].活力,2023,41(23):100-102.

[3]傅琳清.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绩效考核现状与激励机制改革探讨[J].中国产经,2023(23):176-178.

[4]梁颖.基于柔性管理视域下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优化策略探析[J].商讯,2023(12):167-169.

[5]陈锐志.深化改革视角下的综合职能类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23(11):64-65.

[6]郑春潮.基于“互联网+”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信息化管理建设路径及创新路径探析[J].商讯,2023(18):191-194.

[7]吴忆苏.“互联网+”时代下的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趋势探讨[J].人才资源开发,2023(14):49-51.

[8]赵苗苗.绩效考核制度在行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与应用思考[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26(12):151-153.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桂西公路发展中心

■ 责任编辑:王颖振

猜你喜欢
绩效考核人力资源管理
人事档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人力资源管理促进企业绩效提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海外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之道
中国外汇(2019年19期)2019-11-26 00:57:32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GIS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园艺(2018年2期)2018-03-15 08:01:03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消费导刊(2017年24期)2018-01-31 01:29:20
为健康中国提供强大的人力支撑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8
绩效考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