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李薪茹(1990- ),女,北京教育督导评估院助理研究员,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学,教育督导与评价(北京,100034)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职业发展视角下高职院校教师企业精准实践研究”(BJA220244),主持人:郝天聪
摘 要 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的悠久开发历史成为世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典型代表。以加拿大红印章计划为例,通过分析能力标准、职业标准、教育培训标准和评估标准构建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总结呈现特征的基础上,提出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改革的经验借鉴,即从理念和制度上重视和完善职业资格制度的开发、更新和构建;鼓励多元利益主体积极参与职业资格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开展多样化的模拟和认证;建立多样化的职业资格制度开发方法,重视能力与需求的对接。
关键词 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红印章计划
中图分类号 G71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4)21-0068-07
随着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和变革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世界各国普遍重视通过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来保证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建有着悠久历史,早在1952年出台的红印章计划中,就提出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以评估加拿大各地行业从业者和学徒的职业技能。在多年发展中,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采用一种侧重于持续改进的综合更新模式,从国际和国家的视角提供一个严格和系统的方法来评估职业技能和知识,通过收集和对比国际上成功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听取国际专家的意见,将各国先进的经验和方法运用到本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发中,努力提高学徒培训的质量。因此,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模式受到该国和国际上的广泛认可。我国在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高质量发展时期,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是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因此,本文以加拿大红印章计划为例,探讨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的路径,深入分析内嵌的各种要素特征,提出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发和更新的借鉴经验和启示,以推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设。
一、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的路径——以红印章计划为例
在新经济和新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新职业更新的速度加快,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构建和更新必须适应新的环境变革要求,才能有效适应当前和未来劳动力市场对能力的需求。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者在职场从事工作、参加职业培训和技能评估的基本依据,职业标准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的核心,以职业标准为依据开展教育培训,在参加一段时期教育培训或学习后,通过职业资格认证或考试,才能获得专业领域内的职业资格证书[2],以此促进从业者能力的改善和提高,进而有效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动态环境的应变能力与适应能力,帮助从业者或就业者通过能力的提升不断实现工作质量的可持续发展。由此,依据能力标准、职业标准、教育培训标准和评估标准四个内容向度构建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实施路径的理论分析框架,见图1。该框架以动态劳动力市场对能力的需求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目标,在劳动力市场与培训之间形成反馈循环,旨在建立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它为发展提供了一个持续而动态的能力标准、职业标准、教育标准和评估标准的开发过程,在开发过程中为实现目标而收集相关信息,确保提供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力。
从图1可以看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起始于能力标准,由能力标准开发职业标准,再由职业标准开发教育标准,依据职业标准制定教育培训计划和开展培训活动,最后由教育标准开发评估标准的完整流程。因此,职业标准是能力标准、教育标准和评估标准的中介变量,具有重要的媒介作用。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与职业标准相关的各项标准有效集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教育培训、人才培养、资格认证以及提供就业能力指导等诸多功能。在纵向上使职业标准、教育培训标准、能力标准和认证标准实现贯通,打破彼此之间的壁垒;在横向上为教育培训系统和劳动就业市场系统搭建相互衔接的平台。
(一)能力需求标准:与劳动力市场动态调整同频更新
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具有完整丰富的内容,几乎包含行业从业人员需要了解的所有关于本行业的信息。例如,行业活动(任务和子任务)、技能和知识要求、基本技能概述、安全信息、行业发展趋势、技术术语、工具和设备名称及行业缩写词等,还包括资格认证所需要的知识、评估方法以及如何制定和应用评估工具等。红印章资格证书制度每一个标准的开发与更新都遵循严格的程序,能力需求标准的开发和构建是职业能力资格框架构建首先需要完成的,能力需求标准是对职业资格水平的分析,描述了从事某一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能力需求标准的开发是基于需要更新行业或是新开发行业的相关企业需求、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评估和分析,以及相关行业工作岗位的案例研究和岗位职业活动的调查研究,并邀请领域专家、利益相关者对更新及开发的行业标准需求预测进行研讨,并在职业资格证书构建前期制定能力需求标准,完成职业能力需求预测。
同时,能力需求标准的构建与更新,是加拿大学徒主任委员会(CCDA)与司法管辖区、主要利益相关者合作制定完成的,在更新和构建过程中,其构建理念有三个。一是始终保持最新[3]。召集行业专家,研讨红印章行业的最新发展概况,收集行业企业实践和发展趋势最新信息,确保红印章行业中的红印能力需求标准保持最新,以确保评估工具使用标准的有效性和及时性,采用与能力评估有关的适用标准的指导原则,进一步缩小不同管辖区重复考试的问题。二是以确保满足当前和未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核心。支持行业和职业之间的技能迁移,以提高生产力、推动行业发展为目标。三是在广泛调研基础上开发能力需求标准,确保所有技术熟练的技工都有获得能力认证的公平机会。
(二)职业标准:严格的开发程序与核验流程
职业标准是红印章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内容,是检验行业所需能力的标尺,充分体现了技术工人和从业者在工作中所从事的活动,以及与在行业、行业部门和工作场所有效参与相关的特定技能、知识和态度,包括职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评估比重表,是加拿大各省/地区依据各行业标准进行课程开发、培训和考试评估的依据。在学徒制贯通培养中主要经历了国家职业分析系列(NOA)、职业绩效标准(OPS)、红印职业标准(RSOS)等阶段,并不断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和更新,最终形成现在较为完整和成熟的模式,并在国际上得到认可。目前,红印章计划已经对58个行业制定了职业标准,如厨师、电力线技术员、汽车车身维修工(金属和油漆)、汽车油漆工和发型师等,未来将对更多行业制定职业标准[4]。
职业标准的开发过程包括若干重要阶段,每一个开发阶段的更新程序都具有严格的流程,以RSOS职业标准的开发为例,具体更新过程如下。
1.完成新标准草案
新标准草案由“协调小组”领导该领域的行业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制定。每个省/地区的政府与行业合作,召集全国各地的行业专家,收集有关实践和行业趋势发展的最新信息,对已有标准进行实证研究或正式评估。在初步确定该草案基础上,详细分析各行业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描述各行业人员证明其技能熟练程度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以及确定职业技能发展需求的关键要素,致力于满足行业需求,确保红印计划指定行业中的红印标准保持最新和能够反映当今工作场所的要求[5]。
2.召开相关研讨会
由“协调小组”召集来自加拿大各地的行业专家参加为期一周的研讨会。参加者由省/地区学徒当局和国家行业组织提名,提名人员须满足以下要求:熟悉行业知识并积极参与行业活动;能够与同龄人有效地交流有关行业的实践知识;能够承诺参加整个一周的研讨会。该研讨会由业内合格的行业人员、培训提供者、国家标准机构、行业专家和雇主组成,其中,行业参与者在职业标准开发中起着关键作用。多样性的参与者确保了与最新实践相一致的标准的开发,并捕捉了行业专家对行业发展的期望。
3.草案后期的整理和校对
与过去草案进行对比,吸取其可取的特征,包含以能力为基础的职业标准的国家和国际视角、审查国家职业分析(NOA)和审查职业业绩标准(OPS),总结三个子部分的模式、发展进程、使用中的优缺点,以弥补过去草案的不足,保持包含当前行业所需技能和知识的最新要求,满足红印项目当前和未来的需求[6]。
4.行业专家对草案进行审查
“协调小组”将分析草案的副本及其翻译送交省/地区当局,并在加拿大各省/地区开展草案审查工作。由各省/地区学徒机构和国家行业组织对新标准草案内容和结构进行评估和审查。审查委员会由行业内的专家组成,并积极参与制定新标准草案的过程。在某些情况下,行业审查流程可以使职业标准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更新。一旦职业标准更新完成,它将作为开始一个行业跨省红印资格考试的基础文件。
5.验证
来自各省/地区的行业也被要求对红印职业标准中确定的行业活动进行验证和加权。参与司法管辖区的学徒当局与业界协商,以表明某项活动是否在其管辖范围内进行(确认),如果是的话,则要求他们以百分比的方式确定应该给予认证目的的相对重要性(加权)。例如,检查分析区块、任务和子任务。区块:每个辖区都会为每个区块分配一定比例的问题,将涵盖整个行业。任务:每个管辖区为一个区块内的每项任务分配一定百分比的考题。子任务:每个司法管辖区用“是”或“否”指示每个子任务是否由在其管辖范围内的职业技术人员执行。这项工作的结果提交给标准开发小组,然后由他们分析数据并将其纳入文档。红印职业标准提供单独的管辖权验证结果以及所有答复的全国平均数。全国平均数作为跨省红印行业考试计划的重要参考标准。红印职业标准的验证确定了整个加拿大职业的共同核心子任务。如果至少有70%的辖区反映了在行业中执行一项子任务,则将其视为共同核心。省际红印考试是基于通过此验证过程确定常见的核心子任务。
6.最终定稿
通过实践验证,形成终稿,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是:由具有特定辖区职业的合格工作人员执行的分项任务;否:子任务不由具有特定辖区职业的合格工作人员执行(未经省/地区认证的红印职业标准、未在省/地区指定的行业);非共同核心(NCC):由不到70%的应答管辖区执行的子任务、任务,这些将不会通过跨省的行业红印章考试进行测试;全国平均百分比:每个问题的平均百分比和跨省行业红印章考试任务的平均百分比。
(三)教育培训标准:系统化构建知识培训体系
教育培训标准是职业标准的应用阶段,主要指依据更新和新发布的职业标准开发和完善教育培训标准,包括开发相应的职业教育培训辅导教材、制定培训计划、规定受训者需要学习的技能、知识及学习任务、教育教学方法、考试内容及开展职业教育培训中的系列相关内容,以便能够有效地培养受训者的技能[7]。同时,为满足不同受训者的培训要求,不断扩大对能力获取模式的研究,建立以能力为本位的正规、非正规和非正式三种能力获得模式,扩大受训者的类型,促使多样性的学习和培训方式都可以达到认证目的。
教育培训标准开发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第一,制定培训计划。加拿大各省/地区的培训机构根据职业标准来设计培训计划,职业标准为培训计划提供一个清楚明确的培训体系。第二,设定培训课程。加拿大各省/地区的政府与行业合作,提名行业专家参加研讨会,制定培训课程和考试内容。其中,以能力为本位开发课程,基于职业标准设定考试内容。第三,课程开始之前,通过调查了解每个受训者需要更新的基本技能,确定所需培训的时间。稍后对学徒的学习进度进行跟踪,在没有任何帮助的情况下完成培训项目。每个学徒完成时间会因岗位不同而不同,然后将完成结果反馈给项目跟踪员,并与学徒分享。第四,开展培训。采用一种极为贴近市场需求的教学模式、动态学习机构,始终跟随着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持续不断地自我调整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这种以能力和结果为导向的能力获得模式,促使教育标准从输入转向基于输出的培训模式,其公共机构的教学要素涉及学徒在工作场所和课堂技术培训之间的交替。
(四)技能认证标准:制度化标准完成学徒资格认证
技能认证阶段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的最后一个阶段,认证标准是认证阶段最关键的要素,是确认学徒是否具备某岗位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的衡量标准。此阶段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对技能认证标准程序的更新;二是对技能人员的资格认证实施。
1.认证标准程序的更新
第一,收集典型案例,调整已有认证标准。收集每个省/地区的最佳评估标准的案例,通过分析多种评估形式的测试知识和实践技能来构建认证个人能力的标准体系,结合典型案例并调整这些做法,以制定最佳的评估流程和标准框架,确定最理想的评估标准形式和过程。为了达到评估认证过程强调学生培养质量、学术水平、教职员工的教学质量、课程体系和教学设施等目标[8],成立相关任务小组,汇集全国各地的多领域专家、行业从业者,经过多个开发和测试的过程,研讨改进和优化相关行业认证实施程序和过程,促进认证过程不断优化,以达到最佳认证效果[9]。在评估流程的开发中,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在制定评估标准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从业人员开发和管理考试的技能和专业知识保证了公平公正的评估认证,人力资源总监也参与标准的开发过程,他们不仅能够识别当前的技能要求,而且能够识别在可预见的未来所需要的技能。
第二,开展现场咨询,改进评估标准。为了使评估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认可,开发者需要对行业界、企业界、省/州培训局等进行广泛讨论、咨询和磋商,得到它们的认同和支持,以及在确保评估标准满足当今劳动力市场对技能需求的驱动因素下。现场咨询的重点是对评估内容、评估方式、评估机制、评估标准进行审查和提出建议,以持续改进评估实践、工具、流程和方式。现场咨询以改进和增加严谨和质量为核心展开讨论,旨在通过共享可用信息,收集大家对评估标准的反馈意见,加强利益相关咨询者对评估标准的意见和看法,然后进一步讨论所提出的模式,每一个主题都有小组讨论,鼓励参与者分享他们的担忧,并找出他们认为可能出现的障碍。
第三,开展线上咨询。线上咨询的目的是对更广泛的利益相关者群体进行调查,扩大利益相关方现场咨询的范围。一般参加线上咨询的人数是参与现场咨询人数的4倍,包括行业人士、雇主、教育工作者和劳工代表等,以增加涵盖各行业的广度,并详细记录讨论的细节供评估使用。
2.技能人员资格认证工作的开展
一是评估员的选拔。评估员在能力评估和实践测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参与整个认证的过程,通过使用评估手段确定技能人员的能力,是评估流程中的关键组成部分。认证工作的开展首先从选拔评估员和开展培训开始,评估员的选拔有严格的程序和规则,评估员的资格选拔需满足在他们的行业中具有跨省红印认证的资格证书;至少10年相关行业经验;有一定的管理经验。评估员在选拔后,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确保评估员具备进行有效评估和做出正确决策所需的知识、经验和能力[10]。在确定评估员后,开展评估员审核会议,再次讨论评选结果。
二是实施多种评估途径(MAP)能力测试。多种评估途径能力测试的目的是为技术工人提供多种方法来“证明他们具备满足行业设定的职业标准所需的技能和知识,并获得行业证书”[11]。其评估方法对于受过国际培训的、有学习障碍、语言或文化挑战的工作人员和个人也更加便利。鉴于多种评估途径能力测试方案是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的,其有助于确定可通过获得额外工作经验和培训来解决的技能差距。多重评估途径是以胜任能力为基础的,为学徒、行业者和外国资格认证者选择哪种评估途径提供指导,有助于行业资格认证者和国外资格认证者通过获得额外工作经验和培训来认证技能差距[12]。
三是多种评估途径的更新。此种方式是通过使用多种评估形式对一个共同标准的概念进行测试,它构成了从完全依赖多项选择考试转变为实施其他若干认证能力方式的重大转变,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劳动者提供多种途径的技能评估方式。多种评估形式包括实践评估、胜任力评估、经验评估、笔试和其他形式。实践评估中专家可以根据一些关键指标对学徒技能进行定性判断;经验评估选项允许那些没有参加过学徒培训的人和外国资格认证者,通过记录该行业的工作经验(通常是学徒期的1.5倍)并通过笔试获得认证[13]。
四是重新评估。重新评估发生在被评估对象经初步评估后无法提供足够的一个或多个能力单元的足够证据,评估认证组织者只能对这些评估对象进行重新评估,在重新评估之后,达到要求者可以通过。
二、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的特征
(一)更新理念:以动态劳动力市场能力需求为核心
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开发和更新过程揭示了一种新兴趋势,即对技能要求的变化进行持续监测,并不断更新各项标准以确保其反映工作场所的现实情况,不断将当前和未来需要的技能整合到各项标准的构建中,为达到技能认证的目的,根据工作场所对劳动者能力的需求及时调整各项标准。一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目标,建立满足当前和未来需求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于工作场所正在进行技术变革,从业者知识和技能保质期缩短,能力标准、职业标准、培训标准以及评估认证标准须定期更新以防止技能过时。因此,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动态劳动力市场、行业变化、产业转型需求为核心,对其结构和模式不断进行改进和调整,以保持行业标准的最新,不断更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学徒技能认证提供标准体系[14]。二是更新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学徒技能认证提供全面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指导,该框架以外界动态变化对能力的需求为核心,在劳动力市场与培训之间形成反馈循环,它为发展提供了一个持续而动态的资格证书制度开发过程,在开发过程中时刻以行业发展转型、企业用工需求为核心,实现提供符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高素质劳动力的目标。
(二)参与主体:多元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协调共商
多元利益主体的积极参与是制定高质量职业资格制度的关键因素。在整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更新和开发中,多元利益相关者积极参与到各个环节中,主要包括雇主、企业、行业和各领域专家等,同时还包括社会参与群体。其一,多元利益主体持续性和周期性地参与。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成功开发,是一项长期坚持的项目,来自全国各地的专业技术专家和企业界持续性参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开发。其二,多元参与主体具有重要的话语权。在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更新过程中,关注多方利益主体的利益和需求,本着多样性、多方协商的原则,从能力需求标准的行业研讨会、职业标准的改革、教育标准中培训制度的建立到资格认证标准的设定,都贯彻了这一理念,提高了多元利益参与主体的积极性[15]。其三,利益相关者参与范围广泛。除了在现场参与之外还有线上参与调查,确保参与者覆盖全国范围内的整个行业中,有效扩大了参与者范围。
(三)评估要素:反复核验职业标准
职业标准是整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核心,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一大特色是以工作中的从业人员为调查分析对象,使用具有全国代表性的在职工人样本对职业标准进行验证,主要验证从业人员的资格和学习类型,以指导制定验证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的政策、工具和实践。成熟的职业标准应该具备最坚实的结构,能经受住反复核验,加拿大职业标准的反复核验是在已建立的标准基础上,进行验证的共识是为保证最终的认证质量。核验过程中包括四个要素。一是单位标准。单位标准是职业标准的基本组成部分,描述由合格工作人员进行的用于评估能力的工作区域。每个管辖区选取专家样本对职业标准进行验证。二是绩效标准。绩效标准是详细描述在实现技能标准中列出的工作成果时应用的技能,以可衡量的措辞指出应该如何进行工作。三是达到的证据。证据描述工作产品和/或提供的服务方面的工作成果,用于根据商定的标准评估工人的能力。四是范围变量。范围变量提供了有用的信息,用于评估工作人员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正常情况下实现工作成果的能力。包括关于工作场所要求、工作环境、使用资源和工作条件的丰富背景信息[16]。
(四)开发流程:技能需求与职业资格框架有效融合
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过程中,每一项标准的制定和更新,都有着严格的程序和完整的开发过程,以充分评估行业从业人员所需的技能和知识。一是在整个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各项标准开发和建设过程中,首先要确保每一项标准开发符合所有适用法律的框架。在此基础上,每一项标准的更新和开发计划中,都明确了制定和更新标准所需的时间和阶段,制定利益相关者参与设计和修改标准的计划。二是特别重视雇主的需求。在更新和开发过程中,专门设计雇主参与资格证书开发的重要阶段和环节,确保这些标准可以充分描述技工在工作中所从事的活动,以及可以涵盖在行业、行业部门和工作场所工作中需要的相关特定技能、知识和态度,同时希望雇主可以提出标准改进的意见和建议,确保利益相关者可以充分接受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7]。三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更新的重点是职业、培训、评估等一些要素的组合。要素技能指标的选取是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效果体现的关键,参与资格证书制度构建的专家的经验是技能指标整合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的关键因素。因此,在职业资格框架构建和更新过程中,集合加拿大各地行业专家的力量共同对一些关键技能指标的质量进行定性判断、联合研制和验证,并探讨整合方法的适当性、有效性和系统性,通过使用多种整合方法来确保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有效性、科学性。
三、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
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构建的典型模式,对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一)从理念和制度上重视和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开发、更新和构建
当前,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体系还不完善,存在诸多问题。比如,职业标准、教育培训标准以及评估标准之间存在分割现象,导致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能力需求的分割、岗位需求与人才供给之间的矛盾;职业资格制度更新速度较慢,导致人才培养理念落后;评估标准制定滞后,不能满足工业生产和技术服务的需求;技能知识时代特点是知识和技能更新速度较快,而现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不能以较快的速度随着劳动市场需求和技术的升级变换做出相应的更新和调整;职业标准的制定缺少对整体职业活动的客观分析;标准中技术内容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合理性方面有待提升[18][19]。为此,政府、职业学校应持续加强与行业的沟通与合作,建立动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最大程度上确保其充分体现产业、行业所需要的职业必备能力。加拿大建立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集合教育标准、职业标准、认证标准与技能标准于一体的完整体系,我国在构建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过程中可以充分借鉴此种做法,以达到有效解决职业标准、教育培训标准以及评估标准之间分散的问题。此外,应加强对产业、行业、职业岗位群的充分调研,根据当前产业发展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更新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确保所制定的每一项职业标准、培训标准、评估标准都具有充分的调研数据支撑。
(二)鼓励多元利益主体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制定和实施
加拿大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在建立和更新过程中,始终保持与多方相关利益者的积极沟通和合作,由于多方利益相关者深入参与整个职业资格制度构建的过程,所涉及到的标准体系也是根据行业要求不断进行更新,最大程度上增强了企业雇主对职业资格证书体系的信任度,也确保了考试、评估过程的有效性和科学性。我国应充分借鉴此经验,一是根据产业转型发展实际需求,深入调研企业,充分了解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实际需求,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逐步引入到职业资格证书的建立过程中,提升企业参与度。二是扩大参与职业资格证书构建的人员领域,鼓励不同领域专家积极参与职业资格证书构建过程中所涉及标准的制定、更新和验证,从多领域的视角来评估和验证职业资格证书的广适性、科学性。三是增加参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定的人员类型,广泛征集学生、家长、从业者对职业标准、培训课程标准、评估认证标准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在多轮征集意见基础上不断进行革新。
(三)完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开展多样化的模拟和认证
为适应我国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高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构建科学化、系统化、融通化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应该引起政府、行(企)业、教育部门等各方的广泛关注。一是建立灵活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从认证过程上逐步优化认证方式,促进认证程序的客观和公正。二是构建多样化的评估、认证方式,满足不同层面学生和社会从业者的需求,包括笔试、实践评估以及经验评估等,同时建立支持灵活途径和个人学习成果的积累、认可和转移,打通学历和技能之间互认和衔接的通道。三是重视对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的反复验证,建立反复验证的制度和机制。四是建立周期性评估、可持续性评估机制,不断优化和调整认证制度,以充分发挥职业资格证书认证体系的作用。
(四)建立多样化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开发方法,重视能力与需求的对接
一是职业标准是支持技能发展和资格认证的重要政策工具,发挥着将劳动力市场需求、培训、评估和认证之间建立联系的作用。因此,要开发将基本技能整合到职业标准中的方法,使其成为以职业必备能力为基础,具有动态性、开放性和灵活性的职业标准,以全面满足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二是探索混合标准开发方法,提升技能认证覆盖面的广度。我国职业教育类型多样、专业种类多样,单一评估和认证标准不适用于某一类职业,在认证过程中使用混合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单一技能认证不全面的问题。三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开发促进能力和需求准确对接的标准,通过数字技术不断调整资格认证评估的边界,促进各项标准的开发、验证和更新。
参 考 文 献
[1][5][6]Red Seal:The Red Seal Program[EB/OL].(2017-09-14)[2024-05-10].http://www.red-seal.ca/initiatives/f.4r.2.3gn-eng.html.
[2]Jessica O. Higher education graduates,vocational qualification,and income. Is higher education worthwhile for dual qualifiers?[J]. Zeitschrift für Erziehungswissenschaft,2023(2):551-577.
[3][4][16]Canadian Council of Directors of Apprenticeship. Ellis Chart[EB/OL].(2017-10-08)[2024-05-08].http://www.red--seal.ca/resources/.2ll.3s-eng.html.
[7][17]Canadian Council of Directors of Apprenticeship Harmonization[EB/OL].(2018-06-01)[2024-05-01].http://www.red--seal.ca/initiatives/h.1rm.4n.3z.1t.3.4n-eng.html.
[8]徐小洲,辛越优.制度与方法:加拿大工程教育质量评估分析 [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26-131.
[9][12]李薪茹,李薪宇,茹宁.加拿大现代学徒制改革研究——红印章计划的引入[J].高教探索,2020(5):58-65.
[10]Gerald H,Benoît G,C. J M. Professional Standards for Evaluators: The Development of an Action Plan for the Canadian Evaluation Society[J].The Canadian Journal of Program Evaluation,29(3):155-183.
[11]Chris Chinien, France Boutin. Informing enhanced standard formats for the red seal program[R].Canada: Canadian Council of Directors of Apprenticeship, 2012:22.
[13]Apprenticeship and Certification Office. Overview of the Red Seal Examination[EB/OL].(2018-05-12)[2024-05-01].http://www.red--seal.ca/resources/.2x.1ms_.1b.4.5t-eng.html.
[14][15]Canadian Council of Directors of Apprenticeship.What is an Occupational Standard[EB/OL].(2018-05-26)[2024-05-02].http://www.red--seal.ca/resources/wh.1t.3sn.4.1-eng.html.
[18]鲍静,邱茜,谢晶.中国职业资格制度:历程、现状与展望[J].中国行政管理,2023(12):73-82.
[19]李政.国家职业资格的治理模式和优化路径——基于技能专业化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23(11):102-108.
Paths, Characteristics and Enlighten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in Canada
——Analysis Based on the Red Seal Project
Li Xinru
Abstract" The long development history of the construction of Canadian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has become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he world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Taking the Canadian Red Seal Plan as an examp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constructed by competency standards, vocational standard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tandards and evaluation standards, an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for the reform of China’s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system, that i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and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renewal and construction of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from the concept and system; encourage multiple stakeholders to actively participate in the formul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improve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certification system, and carry out diversified simulation and certification; establish diversified development methods of the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system, an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docking of capabilities and needs.
Key words" Canada; vocational qualification certificate aystem; Red Seal Scheme
Author" Li Xinru, assistant researcher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upervision and Evaluation (Beijing 10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