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2024-12-31 00:00:00邹蕾
大观 2024年7期
关键词:动画专业双创教育新文科

摘 要:在新文科建设和双创教育的双重引领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迎来新的契机和挑战。通过将科技、人文、专业、创新、创业五者有机融合,打造“五位一体”育人新体系,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及核心素养。分析动画专业开展双创教育的作用,阐述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出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以期促进动画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新文科;动画专业;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

注:本文系吉林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双创教育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GH23453)研究成果。

动画专业作为一门新兴专业,主要包括与动画、漫画、游戏等领域相关的课程内容。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于动画专业领域人才的需求标准日益提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在新时代创新创业的发展过程中,人才选聘绝不局限于专业排名或课程成绩,还需要具备跨学科知识,以及应变能力、人文底蕴与实践素养。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应注重人文素养的创新性塑造。这对于动画专业双创教育而言,既是一种导向和引领,又是一种激励和鞭策。动画专业的人才培养应顺应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趋势,做好双创教育模块建设,使其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多措并举地同步提升专业教学和双创教育质量,由此提升学生的文化创造能力及作品的传播力。

一、动画专业开展双创教育的作用

首先,动画专业开展双创教育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理论素养。随着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传统专业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时代的要求。通过开展行之有效的双创教育,既可以有效增加动画专业学生的知识储备,又可以拓宽学生的学科视野。其次,动画专业开展双创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业意愿,提高学生的创业成功率。在双创背景下,学校会为学生提供各种创新创业平台,教师会提供针对性的指导,引导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有机结合,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熟练掌握。再次,动画专业开展双创教育有助于提升育人的质量,确保人才培养模式成功转型升级。这是由于双创教育更为强调与社会、产业的精准对接,为此需要学校加强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力度,根据社会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迎合产业发展动向,从而不断优化专业课程教学体系。最后,动画专业开展双创教育有助于推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地方经济要想取得快速发展,离不开创新创业人才的活力和动能。为此动画专业应积极对接地方经济发展,不断培养和输出更多综合型人才,从而为地方经济贡献力量,促进我国创新驱动发展。

二、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一)跨时代升级与转型

在新文科建设的大环境中,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主要表现出两个特点,一是与智能领域的深度整合,二是在寻求跨学科突破中实现互动融合。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开启,数字化技术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动画产业正迎来发展新篇章。为此,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关注跨时代升级与转型,既要注重对人才技术能力的培养,又要迎合时代发展趋势,侧重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体系的持续优化,确保学生具有精神内涵、家国情怀,从而使其动画作品更具内涵和深度。

(二)跨学科沟通与交互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主要关注艺术课程,以及学生在动画艺术性层面的想象力和表现力提升,同时涵盖动画流程工业化等内容。而在新文科与新工科的驱动下,要求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跨学科沟通与交互,不断开辟融合与发展新途径,同时树立前瞻性的思想,切实将专业技术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领域,例如医疗、民生、建筑、旅游、教育等。依托新文科先进理念,可为动画专业全面创新提供可行的路径。

(三)跨平台设计与创新

在当前全媒体的时代潮流中,不同平台间的交流日益密切。对于动画产业而言,技术平台不断向数字化及跨平台领域发展。在此背景下,动画创作者应有效掌握不同的技术标准,明晰不同的产品战略,紧紧把握目标用户特征,并将相关要素平衡协调,以便进行创意构思、作品打磨,由此促进作品优化、迭代与创新。鉴于此,动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跨平台设计与创新,基于多学科交叉领域,注重对学生跨平台设计思维能力的培养,确保学生保持高效创作与持续创新。

(四)跨文化创作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是动画专业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前专业课程建设的关键点。在全球化背景下,国内高校在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层面已经获得突破性成果,但是在深度合作方面仍然存在发展空间。在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的跨学科发展已是大势所趋,为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跨文化创作与合作,切实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契机,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增强学生的科研实力,以期在跨文化交流中积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更多的国际友人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双创教育

高质量发展路径

(一)以新文科为核心抓手

动画专业教学强调理实融合,这与新文科建设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二者具有先天的融合优势。首先,在新时代创新创业发展背景下,动画专业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坚持以新文科理念为核心抓手,做好跨学科的交叉重组,由此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此同时,动画专业还需要以数字化为契机,以智能化为支撑手段,不断融入前沿技术和新兴技术。通过构建多学科和艺术专业交叉融合的育人机制,打造高质量的人才培养生态系统,从而助推高质量动画人才的输出。此外,动画实践教学还应该与时俱进地引入主流教育观念,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维,有针对性地调整实践教学内容,由此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行为和创新思维。其次,动画专业双创教育应秉承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理念,寻求多层次、多类型的培养模式,侧重教育发展的整体性、均衡性和连贯性。在提升学生专业素养的基础上,主动融合新技术,做好内部联动和有机融通,以期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的创新型动画人才。此外,动画实践教学要加强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切实发挥数字媒体、游戏互动的辅助效能,为动画专业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二)开设跨学科实践型课程

动画专业需要着重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建立多学科融合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当代社会需求。首先,新文科区别于传统文科,它既汲取了传统文科教育的精髓,又创新性地打破了专业壁垒,扫清了制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障碍。新文科理念极大地推动了动画专业的多维发展,例如动画网络新媒体营销,其是新时代动画专业学科交叉重组的典型代表。与此同时,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如火如荼发展的当下,将新兴技术融入动画实践既是大势所趋,又是提高双创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为此,动画专业应积极寻求跨界合作突破,致力于资源的协同作用和共享,由此助推学生动画艺术创作实践取得突破性进展。其次,动画专业应切实整合跨学科资源,构建与学情相匹配的网络资源库。鉴于动画专业的教学特殊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文学知识基础,还应擅长美术造型技巧以及计算机编程技术,并对场景设计、环境艺术十分了解。为了适应市场的发展,基于多媒体融合的趋势,动画专业应充分运用虚拟现实技术,促进虚拟仿真游戏互动实验室建设,以解决交叉学科教学问题。通过开展跨媒介、跨学科以及跨专业合作,为社会培养更多实用型动画人才。

(三)构建校企联合动画实践教育体系

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双创教育需要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战略实施,以校企共建为抓手,全力打造动画实践教育平台。首先,动画专业要与业界优质企业进行深入合作,最大限度利用企业的信息资源和技术力量,共同制定人才联合培养方案,形成清晰的职业发展规划。与此同时,动画专业应不断健全教学管理与评估机制,实时进行结构调整与优化,做好师资队伍的内培外引工作,从而为学生提供规范化、系统化的指导。其次,动画专业应深化校企产教融合,积极推动产业学院建设。通过争取当地有关部门及行业企业的支持,有效发挥学校人力资源的优势,确保产业学院育人模式互惠共赢。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不仅有助于人才培养方面紧贴市场脉搏,与企业产业链无缝衔接,营造资源与成果共享的新环境,还可以筛选和培养优秀人才,增强学生的企业岗位适应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胜任力。

(四)凸显双创教育的个性和针对性

动画专业双创实践教育需要紧跟当前科技革命发展趋势,切实把握产业变革的契机,致力于发展新兴动画类型,凸显双创教育的个性和针对性。新文科背景下,动画专业应明确短视频与数字新媒体动画之间的联系和发展趋势。随着人们越来越关注动画短视频,同时呈现出明显的个性化追求,需要动画专业紧跟新媒体的“微动画”潮流,注重动画互动和细节设计教学,使学生能够在作品中传达深意。除此之外,动画专业还应该将双创教育中扎根于中国的民族特色,深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土壤,让学生依托扎实的技术基础,打造出独特的动画作品,从而延续民族文化血脉,彰显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此外,动画专业人才培养还要充分发挥艺术设计专业的核心优势,结合本地实际应用需求。以实用动画为例,教师可组织学生参与动漫包装设计以及动画建筑漫游等实践活动,以此拓宽动画专业学生的就业面,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

(五)加强创业扶持,鼓励团队竞赛

首先,动画专业应积极争取学校的支持和投入,积极打造专门的创业孵化基地,为学生创新与创业活动的开展提供实效性支持和保障。孵化基地不仅能够帮助师生掌握市场合作等领域的最新政策信息,例如创业咨询、经营代理等,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例如场地、办公和后勤等,精准解决创业中学生可能面临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其次,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创业至关重要的基石,关系到其日后创业能否取得成功,同时也是展现个人竞争优势的切实依据。在动画专业课程教学与实践过程中,教师需要传授各种建模和设计知识,同时创设课内外一体化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历练平台和锻炼契机。应用实践和交流的过程有助于学生识别自己的知识短板,强化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其看到其他学生的创新亮点,由此实现取长补短、相互借鉴。通过集体讨论,进一步开展市场研究和技术分析,以助力学生将初步想法转化为现实。

总而言之,在新文科建设和双创教育的双重引领下,在全媒体与智能科技时代的驱动下,动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基于此,动画专业要摆脱传统育人理念和模式的束缚,顺应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加快跨学科建设转型步伐,强化科技、技术的交叉与应用,实现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动画专业应围绕产业需求设置课程,依托技术迭代与内容重构,努力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以提升专业教学和双创教育质量,助力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动画专业学生人才培养工作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黄雪雯.新文科背景下以“双创”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文创产品创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3(19):52-55,66.

[2]张璐妮,王海波,达曼青,等.新文科背景下高校人文“双创”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13):93-95.

[3]刘志新,韩小汀,白雪.工科优势高校新文科“四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科群双创教育的实践[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23(3):52-58.

[4]吴德群,吴国阳.“双创”教育与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探析[J].高教论坛,2021(6):22-25.

[5]李英震,乔利利.高质量就业背景下高校双创教育研究[J].大连民族大学学报,2022(4):381-383.

[6]韦联桂.地方高校“双创”教育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耦合发展:困境与路径[J].长春大学学报,2023(10):63-66.

[7]林晓琴,彭长宇,李瑞瑾,等.资源整合对提升“双创”教育质量的影响[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5):77-78.

[8]董宇,陈勇,周瑞琪,等.地方高校理科人才“双创”教育生态建设探索[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4(1):65-67.

作者单位:

吉林工商学院传媒艺术学院

猜你喜欢
动画专业双创教育新文科
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的高校图书馆服务研究
图书与情报(2019年4期)2019-11-20 06:54:38
新文科建设的理路与设计
新文科背景下公共管理学科大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新文科”背景下新闻传播教育的新形势与新进路
出版广角(2019年9期)2019-06-14 08:19:30
基于双创教育的高等数学教学方法探讨
以面向市场视角观察高校创新创业教育
价值工程(2017年7期)2017-03-17 08:03:24
社区教育促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探索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19:35:03
关于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课程设计及教育现状的思考
浅谈数字时代动画专业教育的发展
高校动画专业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建设构想
戏剧之家(2016年23期)2016-12-20 22: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