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当代,新媒体技术能及时提供大量的信息,为人们提供便利。如今新媒体技术与传统书法艺术产生交集并不断加深,它的特性为书法艺术带来了更多新的发展可能。高校的师范类专业、书法社团和书法选修课中,学生较多,基础不同,部分学生为了参加各种书法比赛加学分,也开始积极接触书法。新媒体技术是当代书法教育的重要媒介,它令书法艺术更丰富。在互联网大环境下,高校书法教师要把握住、应对好新媒体技术带给书法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书法教育;教学
2023年6月《中国书法大会》节目在央视播出。这档节目以中国书法发展源流为主线,展示了李斯《泰山刻石》、王羲之《兰亭序》、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孙过庭《书谱》、毛泽东《沁园春·雪》等中国书法史上极具重要意义的18件作品。这档节目将书法与音乐、舞蹈、情景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同新媒体技术相结合,引人入胜,使书法艺术得到了传播。由此可见,新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赋予书法教学更多色彩。
一、利用视频,走进书法
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提出文化自信的概念,坚持文化自信就离不开中国五千多年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就包括书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重视书法,除了高校相关专业学生需学习书法外,很多高校还开设了书法选修课,对书法感兴趣的学生也纷纷成立书法社团。与中小学普及性教育不同的是,各成员有着不同的专业背景,专业的不同导致成员思考方式和观念的差别与多样,他们是否能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给予书法新的活力,现在尚不可知,但他们是书法的群体庞大的宣传者和继承者。正在接受高校教育的当代大学生,课余参加书法的训练,既可以增加自身的学养,拓展知识面,又可以增强自身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了解,增强自身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很多学生一开始对书法很有兴趣,但书法是抽象的,它没有明亮的色彩抓人眼球,随着长期的反复练习,且有些专业的学生课业繁重,便容易对书法课持排斥态度,觉得书法课程是枯燥的。因此,教师可以融合新媒体技术,将学生对书法的兴趣转变成长时间的热爱与坚持。
在微信、抖音、B站等视频软件中有很多博主投放自己制作笔、墨、纸、砚的过程的视频,空悠的背景音乐、清新的滤镜、紧凑的剪辑,再加上有趣的制作过程,使视频获得了较高的播放量。书法教育的第一堂课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视频,让其了解文房四宝的制作方法。高校学生来自五湖四海,若是他们的家乡盛产文房四宝或是某位书家的故乡,也可以邀请学生进行分享,拉近学生与书法之间的距离。
网络上有很多书法家的纪录片,播放这些视频,让学生了解书家的故事、性格和书法名帖的历史背景,让书家的形象变得更立体鲜明,能够引起学生对书家本人的兴趣与喜爱,而非仅知道他书写了哪些书法作品,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层次地临习、研究书家的法帖。例如,《千年书法》纪录片中的第三集《热血真卿》,让人知道原来颜真卿除了书法家的身份,还是位忠臣义士,他的作品字如其人。宋人朱长文在《续书断》中云:“观《中兴颂》则闳伟发扬,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见夫承家之谨;观《仙坛记》则秀颖起举,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则淳涵深厚,见其业履之纯,余皆可以类考。”“其发于笔翰,则刚毅雄特,体严法备,如忠臣义士,正色立朝,临大节而不可夺也。”通过影片的讲述,观众能够了解颜真卿才忧匡国、忠至灭身、器质天资、公忠杰出的一生,被颜真卿的人格魅力所吸引,对于他的字帖风格产生更深刻的认知和热爱,并能学习颜真卿忠义爱国的精神。
在《中国书法大会》中,《书谱》以舞蹈情景剧的形式被呈现。它与音乐、舞蹈相结合,利用舞蹈演员展示《书谱》中的名句,再运用水墨山水的屏幕背景,令书法气息更加浓厚,在最后,舞蹈演员运用肢体和服装摆出《书谱》中的字形。悠扬的乐曲、优雅的舞蹈和运用高科技的舞台背景更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利用这样美好的学习情景,能够让学生在轻松、平静、舒心的氛围中沉醉在书法作品里,更有利于教师教学的开展。
二、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课堂参与度
写一手好字成为众多师范生的追求之一,除了硬笔、粉笔外,很多师范类专业开设了软笔课程。如何照顾到课堂上的每个学生,让学生在课业繁重、活动众多的情况下,能迅速提高自身的书法素养,这是一个难题。而新媒体技术在诸多方面为书法教师的教学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途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一)PPT课件教学
现如今,对于书法理论类的选修课程,大学教师在课堂上都会使用PPT课件教学,把所需的书法图片插入PPT中与教学重难点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在课前,教师可以将字帖中的字运用工具画好相关辅助线,在课堂上利用PPT进行展示,再讲解需要注意的重难点。如“司”,“司”字的整体外轮廓是多边形,左边三个笔画的起笔构成一条左下斜线,通过线条的长短来关注笔画之间的距离,把握住整体字形,再用不同颜色的线条画出笔画的骨线(图1)。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字形,学会观察,培养学生的读帖能力。在课堂上可将PPT投到屏幕上,让学生积极投入课堂,师生共同学习探讨,加强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加深课堂印象。
(二)智慧书法教室
一些高校建成了智慧书法教室,学生桌子上的触控板能直接连接教师的主设备,可以将大屏幕中的画面投到学生课桌的电子触控板上,让学生更加近距离地观察。且学生面前的触控板系统收纳了众多书家名帖,学生选中自己感兴趣的字帖后,将宣纸附于屏幕之上可直接进行摹写,加强学生对字帖的观察,提高学生的临帖能力。学生还可以在桌上插入U盘,学习自己整理的资料。此设备还配有洗笔的功能,点击洗笔按钮后,自动出水,水流通过管道流入地下。不同专业的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课程安排来预约教室,这非常符合大学生对于学习个性化和自主化的追求。
三、开发多种学习渠道,打破限制
有关书法的文创产品也颇受欢迎,比如用书法写上院校名称的漆扇和牛皮纸袋、书法胶纸、书法背包、书法书签甚至书法服装等,各类文创在逐步进入大学校园。很多人将目光聚集到书法上,无论身处何地,都纷纷在网络上查找课程,购买网课学习书法。
(一)线上视频+直播教学
在当下,部分院校开始运用一些学习平台,如学习通、学堂在线、雨课堂等,上传一些教师的公开课,甚至还能进行线上考试。目前短视频平台已经融入大众的生活,里面有海量信息,人们可以在上面搜索学习书法知识。教师合理利用短视频平台的相关功能,也能促进书法教学的发展。现在,视频平台拥有庞大的群众基础,尤其是抖音面向全球推出国际版TikTok。近几年,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我们更要利用好新媒体技术,让国人学习书法,领略书法更深层次的内涵,继承的同时也让书法不断向外传播,提升中国书法的影响力,保护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道:“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教师在教授学生书法时,不能让学生只停留于观“形”层面,要使学生学会欣赏书法之美,学习书法更深层次的神韵,对书法拥有正确的认知与体会。这样可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网络课程除了技法类,也有书法史和书法审美类,例如,学堂在线中由中国美术学院开设的中国书法、西安美术学院的书法鉴赏等。很多大学生喜欢在B站学习,且喜欢在B站学习的学生对长视频的接受度更高,这样对于书法视频教学更为有利,可以将书法所包含的各种知识、各类文化及书写时需注意的细节讲解得更为详细,例如丛文俊和朱彦民所讲的中国书法史和方建勋所讲的书法审美与实践。
除此之外,抖音等短视频平台受众则更为广泛,很多书法教师和高校书法专业的学生会在短视频平台进行直播。直播的优点在于学生能够与博主进行弹幕实时互动,也可以申请连线请教问题,为彼此的学习交流提供了便捷。他们除了技法示范外还传授一些自身的学习心得,而及时的互动也能够使学生之间交流彼此的观点。一些博主还会在平台上直播售卖自己的书法视频课、作品和一些文房四宝,这在某种程度上也解决了部分书法工作者的就业问题。
由于选修书法课的学生太多,很多高校的书法选修课教师会利用微信创建班级书法群,在群里发布学习任务,提醒学生课程学习的注意事项,以免部分学生遗漏信息。在微信群中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教学视频,方便学生课下反复回看学习,学生有疑问可以及时发在群里,以便教师答疑。
(二)书法软件
随着科技的发展,一些书法App和小程序也进入人们的视野,比如以观书法、不厌书法、书法字典等,这些软件功能齐全,颇受大家喜爱。以观书法和不厌书法都收集了海量的高清字帖,里边还涉及篆刻字典,能对图片里的作品进行装裱,还开辟了每日书论的版块。其中,不厌书法能够将一部字帖中不同部首的字进行分类整理,如果想加深对某一部首的练习,可以点进部首列表学习。而以观书法的集字功能更是深受学生喜爱,此外还上线了软笔、硬笔课程视频,一系列的字帖专项课程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捷。古印荟萃小程序中的篆刻查字功能可以呈现出一个字从商朝时期甲骨文到楷书之间的字形变化,更多的是针对篆刻和大篆的展示,还补充了字的本义及引申义。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书法的教育方式也不断更新。很多高校学生课程任务重,而网络课程和软件的使用打破了地域、时间上的局限,让大学生的学习更加便捷,可以合理地安排学习时间,使学生的日常学习受益良多,也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四、新媒体技术背景下高校书法教育面临的挑战
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大量的专业书法人员开发自己的课程体系,售卖网络课程,既缓解了书法教师的紧缺,又减轻了自身的生活压力。但网络上的信息较为繁杂,学生想找到优秀且适合自己的课程也需付出不少的时间和努力。为了保障学生的有效学习,也为了避免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需要专业书法教师的共同努力和监管,面对不良现象应勇于发声,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很多高校大力发展的学科并不包含书法,分配给书法相关的科研资金有限,而像书法智慧教室所需设备的购入使用和维修需要一定的成本,且要将单独的一间教室装成书法教室,因此并不是所有的高校都对此有使用意向。新媒体技术与书法教育的融合也对现代的书法教师发起了挑战,教师应重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要不断地学习和熟练地运用新媒体技术。书法课堂中有各类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与其进行深层次的交流探讨与学习,听取有效建议,进行大胆的探索创新。但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教师都不能忘却书法教育的本质,重点应放在教育而非新媒体技术上,避免过度娱乐化,过度依赖新媒体技术,要抓住特点,合理运用新媒体技术,推动高校书法教育的发展。
五、结语
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高校书法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新媒体技术走进高校课堂、融入日常生活,使书法教育更加高效。在日常教学中,与传统的书法教学相比,融入新媒体技术的书法教学更有趣,学生学习的时间更灵活,可以在完成自身课业的同时兼顾书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习途径的多样化,学习信息的海量化,为各专业的大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有助于书法艺术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加忠.巧用媒体技术 助力书法教学[J].基础教育研究,2020(10):87-88.
[2]杭润.新媒体模式下的小学书法教育浅析[J].江苏教育,2021(13):39-40.
[3]王赤丹,应佳惠.数字媒体技术在书法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20(5):62-64.
[4]贾强飞.高校学生书法社团教学指导浅论[J].大众科技,2008(12):202-204.
[5]华东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室.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