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动画角色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不仅能够为角色赋予别具一格的审美观念,还能够进一步丰富其文化底蕴。通过精心结合古典衣饰、图样与哲理,动画人物被塑造得更加生动和逼真,既彰显了古朴之美,又传承了传统文化的深层含义。这种设计理念不仅推广了民族文化,还推动了不同文化间的对话,给动画设计和文化传播带来了新的生机。
关键词:动画角色设计;传统文化;动画
在动画设计中,角色塑造不仅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关键力量,更是文化传承的桥梁。随着全球化的步伐日益加快,众多动画作品纷纷将传统文化精髓融入角色创作,以此彰显出不同地域的独特风情。本文从动画角色设计的视角出发,深入剖析传统文化在其中的巧妙运用,以及这种运用如何为动画艺术带来勃勃生机。
一、传统文化对于动画角色设计的重要性
首先,传统文化元素能够极大地丰富动画角色的文化内涵,这些元素主要源自多彩的历史、民俗等,为角色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灵感。
其次,传统文化元素的鲜明特色和独特视觉冲击力,有助于塑造动画角色的独特性和提高其辨识度。
再次,动画作为广泛传播和影响力巨大的媒介,肩负着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任[1]。将传统文化元素巧妙地融入动画角色设计,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接触并喜爱传统文化,从而实现文化的有效传承,并提升动画作品的艺术品位。
最后,富含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角色往往散发出独特的民族魅力和艺术风采,这使这类动画在国际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在动画角色设计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不仅能丰富角色的文化内涵,提升角色的辨识度,还能有效传承传统文化,并提升动画作品的国际竞争力。
二、传统文化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表现形式
(一)服饰与造型
动画角色的服饰是文化符号的直观展现,可以在其中融入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古风动画中,角色的汉服、唐装等设计,结合精美的刺绣、华丽的配饰和独特的剪裁,尽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服饰的色彩搭配亦具深意,如红色象征喜庆吉祥,黄色象征尊贵权力,巧妙运用这些色彩元素,有助于营造出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视觉盛宴。动画角色的造型同样承载着传统文化。设计师可以借鉴传统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中的形象元素,结合现代技术手段进行再创作,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角色的发型、妆容和面部特征等方面,可以使用传统发髻、发饰,借鉴戏曲妆容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角色形象,更使其与传统文化紧密相连。在动画角色设计中,服饰与造型的和谐统一是展现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这种结合不仅使角色形象更加鲜明、生动,还深刻传达了文化内涵和民族精神。通过独特的服饰设计、色彩搭配和造型设计,动画角色成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引发观众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共鸣。
(二)性格与行为
传统文化无疑为动画创作者提供了无尽的创意源泉,并在塑造角色性格与行为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首先,传统文化对动画角色性格的塑造具有显著的影响。在多样化的文化传统中,不同的价值观和哲学观念为角色性格的塑造提供了丰富的土壤。比如,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儒家思想的仁、义、礼、智、信等美德,可以巧妙地转化为动画角色的性格特征,如慈爱、公正、文雅、睿智和真诚。这样的性格设定使角色性格更加鲜明且吸引人[2]。其次,传统文化对动画角色的行为方式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角色的行为设计上,可以借鉴传统文化中的礼仪标准、道德规范以及人生哲学。例如,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角色,其行为往往会体现出对长辈的尊重、对家庭和社会的珍视,以及在逆境中坚韧不拔的精神。这些行为特点不仅增加了角色的深度,还能让观众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传统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也是动画角色设计的宝贵素材。创作者可以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出典型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将其融入动画角色,从而设计出别具一格的角色形象。综合来看,在动画角色中,通过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并将其巧妙地融入角色性格与行为的塑造,可以创造出个性鲜明、魅力四射的动画角色。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动画作品的艺术价值,还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场景与道具
在动画角色设计的背后,场景与道具扮演着展现传统文化魅力的关键角色。它们为角色塑造了一个逼真的世界,通过精心的细节处理,传达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动画场景设计中,古典建筑的元素如精致的楼阁亭台、雕花梁栋等,都可以被巧妙地融入其中,营造一种古朴而典雅的氛围。这种环境不仅与角色的服饰、动作完美融合,还进一步强调了角色的性格特征和故事的背景设定[3]。而在道具的选择上,传统的工艺品、书画作品、茶具等物件都是动画中的点睛之笔。它们不仅具备实际的功能性,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一把精致的折扇既能凸显角色的文雅气质,又能在关键时刻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道具。因此,将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的场景与道具设计,无疑为动画作品增添了独特的视觉效果,同时也深化了其文化内涵。这使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由此可见,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为动画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与素材。
三、传统文化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案例
(一)《大鱼海棠》椿与鲲
在动画电影《大鱼海棠》中,椿与鲲的角色设定匠心独运,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底蕴。二者在外观形象上呈现出古典美学的独特韵味,同时,其性格特质与故事背景亦深刻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精髓。角色外貌方面,椿的形象设计汲取了民国时期女学生的服饰元素,展现出传统与现代相融合的美学特色。她身着旗袍式上衣,黑色过膝裙,尽显古典气质。其发型采用民国时期流行的“童花头”,既符合时代背景,又凸显出其温婉贤淑的气质。此外,耳坠、扣子等饰物也彰显了中国传统服饰的独特魅力。在文化寓意上,椿之名取自《庄子·逍遥游》中的“上古有大椿者”,象征着天神般的尊贵身份与长寿之福[4]。在影片中,椿继承了母亲的能力,成为守护海棠花盛开的使者,这恰如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理念。在性格塑造上,椿展现出柔中带刚的特点。她敢于挑战世俗观念,展现出与民国时期中华民族共同抵御外敌的英勇精神相呼应的品质。她的服饰选用红色与黑色,红色象征着热情与活力,体现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风貌;而黑色则隐喻着她外表柔弱而内心坚韧不屈的个性。
鲲的形象设计同样源于《庄子·逍遥游》中的“北冥有鱼,其名为鲲”,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力量与广阔无垠的天地。在影片中,鲲被塑造为一条大鱼的形象,洋溢着传统文化的神秘色彩,寓意着自由与力量。从文化内涵来看,鲲不仅作为影片的男主角存在,更代表着自然之力。影片中,椿与鲲之间产生了深厚的情感,这一设定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的信仰观念,即自然界中的一切生物都拥有生命与灵性。在角色寓意方面,鲲的到来打破了椿所在族群的宁静与平衡状态,他的存在象征着外来力量对原有秩序的冲击与挑战。通过鲲的形象塑造与故事情节的展开,影片传达了对自然、生命与爱的深沉思考与人文关怀。
(二)《哪吒之魔童降世》哪吒和敖丙
《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电影,在角色设计层面深刻挖掘并灵活运用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展现了独特的艺术魅力。特别是哪吒与敖丙这两个角色,不仅致敬了古老神话,更对传统文化符号进行了创新性的诠释与展现。在哪吒的角色塑造中,观众可以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中反叛精神的独特魅力。哪吒,一个出身魔族的少年,内心却坚守着善良与正义的信念。其形象设计巧妙地融合了矛盾与冲突,既展现了魔族特有的野性与不羁,又透露出对正义的热切向往与不懈追求。这种设计使哪吒的角色形象更加立体和饱满,同时也映射出创作者对于反叛精神的深刻洞察与独特见解[5]。此外,哪吒的形象还蕴含着传统文化中的自我超越精神。尽管他是魔丸转世,却不愿被命运所束缚,而是通过坚韧不拔的努力与奋斗,实现了华丽蜕变。这种自我超越的精神,正是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生动体现,展现了人类对于自我完善与超越的不懈追求。敖丙作为龙族的代表,其角色设计则充分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对于龙族的尊贵地位的崇敬以及其肩负的重大责任。他身着璀璨夺目的龙鳞战甲,身姿雄伟挺拔,威严而不失风度。这种设计不仅符合传统文化中对于龙族的描绘与想象,更彰显了龙族的尊贵身份与所肩负的重大责任。在敖丙的角色塑造中,可以看到他对于家族的忠诚与担当。作为龙族的领袖,他不仅要守护家族的尊严与荣耀,更要承担起保护百姓、维护和平的重任。这种强烈的责任感与担当精神,正是传统文化中“家国天下”思想的深刻体现,展现了个人对于家族、国家乃至天下的深厚情感与责任担当。总体而言,《哪吒之魔童降世》通过哪吒与敖丙这两个角色的精彩塑造,巧妙地将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动画角色设计。哪吒的反叛精神与自我超越、敖丙的尊贵身份与责任感,都是对传统文化元素的深入挖掘与生动演绎。这种设计不仅赋予了电影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还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更加深入地领略到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
(三)《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孙悟空
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神话与传说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无尽的灵感。当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技术交融,便诞生了诸多令人赞叹不已的艺术瑰宝。其中,《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是将传统文化与动画角色塑造完美融合的杰出之作。该片中的核心角色孙悟空,不仅深深烙印着传统文化的印记,更展现出全新的风采与活力。孙悟空的形象塑造,既忠实于原著《西游记》中的猴子形象,又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审美观念。他身披金色战甲,手握如意金箍棒,这些元素均是对传统形象的继承与发展。同时,动画创作者在保持传统特色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孙悟空的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使其形象更加生动鲜活,为这一经典形象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色彩的选择上,《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同样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水准。孙悟空的金甲和金箍棒均采用了金色,这种色彩不仅象征着高贵与神圣,更寓意着孙悟空作为“斗战胜佛”的权威与力量。影片中的其他角色和场景也通过色彩的变化来营造不同的氛围和情感,使整个故事更加引人入胜。作为一位武艺高强的角色,孙悟空的动作设计在影片中尤为引人注目。他的打斗场面不仅精彩纷呈,更充满了中国传统武术的韵味。无论是招式、身法还是步伐,都展现了深厚的武术功底,让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传统武术的魅力与内涵。《西游记之大圣归来》通过孙悟空这一角色深入挖掘和呈现了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他身上的勇敢、智慧、正义和坚韧等品质,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优秀品质[6]。影片通过孙悟空的成长历程和冒险经历,将这些品质巧妙地融入故事情节,使观众在欣赏动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启迪。综上所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角色塑造是一次成功的传统文化与现代动画技术的融合尝试,不仅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动画创作中的巨大魅力,而且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与心灵的盛宴。
四、结语
动画角色设计不仅塑造角色外观,更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者。传统文化的融入,使角色形象更为立体鲜活,同时赋予其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时代价值。这种融合不仅增强了动画的娱乐性,更让动画作品成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载体。
参考文献:
[1]许嘉秋.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角色服饰设计中的应用[J].鞋类工艺与设计,2023(7):18-20.
[2]李娇.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J].参花(中),2022(12):113-115.
[3]温玥,韩明勇.中国传统服饰在动画角色造型中的应用研究[J].西部皮革,2023(4):105-107.
[4]吴光宇,李季.中国传统文化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以《大鱼海棠》为例[J].流行色,2022(3):47-49.
[5]冯立笑.数字技术背景下的动画民族化思考:以《哪吒之魔童降世》为例[D].南昌:南昌大学,2022.
[6]江光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造型风格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7.
作者单位:
南京邮电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