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视角下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研究

2024-12-31 00:00:00范巧燕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4年15期
关键词:协同管理供应链信息化

[摘 要]文章探讨了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及问题产生的原因。研究发现,信息孤岛、协同效率低下和响应速度慢是主要问题,而技术限制、管理理念落后和合作伙伴间信任不足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了提高供应链协同管理效率和提升响应速度,商超企业需要积极采用先进技术、更新管理理念,并加强合作伙伴间的信任与合作。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推动商超行业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

[关键词]信息化;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24.15.030

[中图分类号]F2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24)15-0096-04

0" " "引 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商超企业提升竞争力、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然而,传统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已难以满足现代商超行业的需求,信息孤岛、协同效率低下等问题制约了商超企业的发展。在此背景下,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为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带来了新的契机。通过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化技术,商超企业有望实现供应链各环节的高效协同,提升整体运营效率。本文从信息化视角出发,深入研究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通过揭示信息化技术对商超供应链协同管理的促进作用,探索提升供应链效率、降低成本的途径,以期为商超企业提供实践指导与理论支持,推动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1" " "信息化技术在商超供应链协同管理中的应用

1.1" "物联网技术提升库存与物流管理效率

通过引入RFID(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和各类传感器,商超企业能够实现对库存商品的实时监控。这些技术能够自动追踪商品从入库到出库的全过程,确保库存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当库存量低于安全水平时,系统会自动发出补货预警,从而避免缺货风险。相反,当库存过高时系统也会提示管理人员采取促销或退货措施,以减少积压和资金占用。同时,物联网技术还推动了智能仓储系统的发展[1]。这种系统利用自动化设备和智能算法,对仓库空间进行高效规划和利用。例如,通过智能货架和仓储机器人可以实现商品的自动存储、检索和搬运,大大提高了仓库的作业效率。此外,智能仓储系统还能对仓库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调节,确保商品在适宜的湿温度条件下储存,从而保持其品质和价值。

1.2" "大数据助力需求预测与决策优化

通过收集和分析历史销售数据、市场趋势信息以及消费者行为模式,企业能够利用先进的算法和模型对这些数据进行深度挖掘,进而准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商品需求。这种预测能力不仅使得企业能够提前调整采购策略,确保库存量与实际需求相匹配,而且还优化了库存管理策略,减少了因库存积压或缺货而造成的损失。此外,大数据分析在揭示供应链潜在风险和改进机会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对供应链各环节的数据进行实时监控和分析,企业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和问题,如供应商延迟交货、库存周转率低下等。这些问题的及时识别为企业提供了改进的机会,管理层可以据此做出科学决策,如调整供应商选择、优化库存布局等,从而提升供应链的整体效率和稳定性[2]。

1.3" "云计算构建协同平台,促进信息共享

云计算技术的引入为商超行业构建了一个高效、灵活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这一平台利用云计算的分布式存储和计算能力,实现了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的信息实时共享,无论是库存管理、物流配送还是销售数据,都能够即时更新并在所有相关方之间同步。这种信息的无缝对接不仅消除了传统供应链中的信息孤岛现象,而且大大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和响应速度。在云计算协同平台的支持下供应链各节点企业能够更加紧密地协作,共同应对市场变化。例如,当某个商品的需求突然增加时,平台可以迅速将这一信息传递给上游供应商,促使其加快生产速度;同时,下游的物流配送企业也能够根据实时更新的库存信息,优化配送路线,确保商品及时送达消费者手中。这种高效协同的方式不仅降低了库存积压和缺货的风险,而且减少了不必要的物流成本,从而显著提升了供应链的整体竞争力。此外,云计算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也为供应链业务的快速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可以轻松地扩展其存储和计算能力,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同时云计算服务提供商还会持续推出新的技术和应用,帮助企业不断探索供应链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方法。

2" " "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1" "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现状分析

当前,商超行业供应链的协同程度参差不齐,一部分领军企业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实现了较高水平的协同管理,表现为库存周转率高、物流配送效率高、客户满意度高等特点。然而仍有大量中小型企业由于资金、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限制,协同管理水平相对较低,存在库存积压、物流延误、信息不同步等问题。在信息化水平方面,虽然行业整体呈现出上升趋势,但不同企业间的信息化程度差异依然显著。一些企业已经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系统实现了供应链的全程可视化和实时监控;而另一些企业则仍停留在传统的手工操作阶段,信息化应用仅限于简单的数据处理和记录。

2.2" "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商超行业在供应链协同管理方面首要的问题便是信息孤岛现象,这一现象主要源于不同企业所采用的信息系统在技术和标准上存在差异造成了数据格式的不统一,进而使得信息在供应链各节点间难以有效传递和共享。这种信息的隔离不仅阻碍了企业间的沟通,还可能导致数据重复录入、错误传递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供应链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此外,协同效率低下也是当前商超供应链面临的一大挑战。供应链各节点企业间往往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协作机制,导致在计划、采购、生产、物流等环节出现衔接不畅、资源浪费等问题。这种低效率不仅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还可能影响到客户满意度,进而损害企业的市场竞争力[3]。最后,响应速度慢也是商超供应链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由于供应链缺乏足够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企业在面对市场变化、客户需求波动等情况时往往难以迅速做出调整。这种延迟响应不仅可能导致错失商机,还可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商超行业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提升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效率和响应速度。

2.3" "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问题的产生根源可以归结为技术限制、管理理念落后以及合作伙伴间信任不足三个方面。首先,尽管信息技术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但在实际应用中商超企业往往面临着信息技术应用广度和深度不足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的不完善、数据集成和交换技术的落后以及先进供应链管理技术的缺乏等方面。这些技术限制导致了信息孤岛现象的产生,使得供应链各节点企业之间难以实现信息的有效共享和协同作业,进而影响了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其次,许多商超企业在实际运营中过于注重短期利益而忽视了长期合作关系的建立和维护。这种短视行为导致了企业间的竞争加剧、合作意愿降低,从而使得供应链协同管理难以有效实施。此外,一些企业对于供应链协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投入和支持,也限制了供应链协同管理水平的提升。最后,在供应链中各节点企业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和利益冲突的情况,这导致了企业间缺乏透明度和诚信度,难以建立起稳固的合作关系。信任不足不仅影响了企业间的沟通和协作效率,还可能导致供应链中的道德风险和机会主义行为增加,从而对整个供应链的稳定性造成威胁。

3" " "信息化视角下商超供应链协同管理优化策略

3.1" "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

为了提升商超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效率,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并实现数据共享,商超企业应积极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这一平台应综合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确保供应链各节点信息的实时、准确采集,高效传输和智能处理。通过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平台能够实时追踪商品从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提供精确的库存动态和物流状态信息[4]。而大数据和云计算的结合则使得平台能够处理海量数据,深入挖掘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模式,为企业的快速、准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持。此外,该平台还应具备智能预警功能,利用先进的数据分析算法对供应链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及时识别和预警。这不仅可以帮助企业提前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减少损失,还能确保供应链的稳定、高效运行。通过构建这样一个集信息共享、智能决策和风险预警于一体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商超企业能够显著提升供应链的协同管理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3.2" "加强供应链伙伴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

信息的有效共享与沟通被视为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基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商超企业必须与上下游合作伙伴共同构建稳固的信息共享机制。这一机制应明确界定信息共享的具体范围,包括库存状况、物流动态、市场需求等关键数据,同时规定适当的信息交换方式和频率以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定期召开供应链协同会议用以加强伙伴间的沟通与合作。通过这些会议,各节点企业可以共同讨论供应链中遇到的问题,分享最佳实践经验,并协同制定改进策略。此外,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也至关重要。这一平台应能支持多方实时在线协作,提供安全的数据存储和传输功能,并配备先进的数据分析工具,以帮助合作伙伴更好地理解和利用共享信息。在信息共享过程中商超企业应采取必要的技术和管理措施,确保所共享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包括数据清洗和验证程序的实施,以防止错误或失真数据的传播。同时,信息的安全性也需要得到严格保障,通过加密技术、访问控制等手段防止信息泄露或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获取。

3.3" "采用先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技术与方法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一系列先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技术与方法应运而生,为商超企业提供了全新的机遇。在这些前沿技术中,区块链技术以其去中心化、信息不可篡改的特性,为供应链协同管理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通过区块链技术供应链上的每一笔交易、每一次物流移动都能被永久记录,并实现透明化、可追溯。这不仅大大增强了合作伙伴间的信任度,还有效降低了欺诈和错误发生的风险。与此同时,人工智能技术在库存管理、物流配送等供应链关键环节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借助智能算法和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能够准确预测市场需求,优化库存布局,减少库存积压和缺货现象。在物流配送方面,人工智能同样能够提升路径规划的效率,实现更快速、更准确的货物配送[5]。

3.4" "建立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

为了确保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持续优化与改进,商超企业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这套机制的核心在于设定一系列明确且可量化的绩效指标,这些指标应能全面反映供应链协同管理的效果,包括但不限于库存周转率、准时交货率、客户满意度等。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定期评估企业可以准确把握供应链协同管理的实际状况,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与此同时商超企业应根据绩效评估的结果,对表现优秀的合作伙伴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这些奖励和激励可以是物质性的,如增加订单份额、提供优惠政策等,也可以是精神性的,如颁发荣誉证书、公开表彰等。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企业不仅能够激发合作伙伴参与协同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进一步巩固与合作伙伴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共同推动供应链协同管理向更高水平发展。

4" " "结 论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商超行业供应链协同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通过构建基于信息化的供应链协同管理平台,加强供应链伙伴间的信息共享与沟通机制,采用先进的供应链协同管理技术与方法,以及建立供应链协同管理的绩效评估与激励机制,商超企业可以显著提升供应链的协同效率、响应速度及整体竞争力。这些优化策略不仅有助于解决信息孤岛、协同效率低下等问题,还能推动供应链的持续创新与发展,为商超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优势。因此,商超企业应积极拥抱信息化技术,不断深化供应链协同管理实践,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郑奕,朱晓宇.生鲜电商供应链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储运,2024(1):71-72.

[2]张艳,牟进进,王淑云.商超具有价格控制力的生鲜品供应链优化决策[J].中国管理科学,2023,31(10):266-275.

[3]赵佳豪,汪普庆.社区团购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流程分析及优化对策[J].全国流通经济,2023(16):4-7.

[4]冯勃.供应链视角下山西富硒小麦物流配送优化策略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23,44(14):229-230.

[5]李卓.供应链视角下XD商贸公司成本控制研究[D].邯郸:河北工程大学,2023.

猜你喜欢
协同管理供应链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英语文摘(2020年9期)2020-11-26 08:10:14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甘肃教育(2020年18期)2020-10-28 09:06:02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论房地产企业财务管理与成本控制协同管理
中国经贸(2016年20期)2016-12-20 16:28:24
基于微信企业号的企业移动协同管理平台
面向协同管理的办公自动化应用研究
协同管理理论下的高校技防建设分析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2:2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