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挑细琢选语篇,巧妙设问重思维

2024-12-31 00:00:00李光乾杨柳青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2期

【摘要】高考试题在选材和命题上的变化趋势体现出对思维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近年来高考新课标I卷阅读理解的语篇从选材到命题均有一定变化,淡化体裁特征,重视文章内涵,增加思维含量,拓宽思辨空间。教师们应研究变化趋势,做好考教衔接,提升日常教学质量。

【关键词】语篇;体裁 ;内涵 ;思维

2024年6月8日,“中国考试”官方公众号发表文章《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从宏观角度对高考英语全国卷的特点做出整体评析:第一,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的试题聚焦立德树人,强化高考育人功能;第二,助力人才选拔培养,强化思维品质考查;第三,发挥正向引导作用,推动高中英语教学提质增效。这三点主要通过试题选材、命题设计、考教衔接三方面结合来实现。本文将对近几年的高考新课标I卷试题的阅读理解语篇选材和命题进行仔细的分析,看清变化趋势,不仅着眼于新一轮的高考备考,而且有利于教师改进日常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一、A篇的选材与命题

关键词:非连续性;实用性;逻辑性

A篇选材是最能体现高中英语新课标提出的“多模态形式”的语篇。从近三年新课标I卷A篇的选材可以明显看出,文章取材注重实用性,以连续性文本为主、非连续性文本为辅,前后信息的呈现顺序体现出较强的逻辑性。由于借助了图表和小标题等形式,一些与地名、数字相关的零散信息得以合理地整合在有限的文本空间里,语篇形式灵活多变,使语篇承载的信息量增大、实用性增强,与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文文本更接近,同时丰富了可供出题的考点。由于非连续性文本呈现出信息的碎片化的特点,要求考生使用立体思维和逻辑思维来理解、整合、加工、甄选信息,这符合学生未来学习、工作和娱乐的需要,也应学会欣赏多模态语篇的美感(教育部,2020)。

相比之下,2024年新课标II卷的A篇选材,话题和结构形式上就显得比较“传统”,主要段落信息呈平行罗列式,即在同类型内容的文段之间没有较强的逻辑关联,可以随意调换先后顺序。但是,如果与2021年新课标I卷A篇(罗马的几个hostel介绍)对比来看,显示出的新意主要表现在非连续性文本的使用上。

表1 2022-2024新课标I卷A篇选材

从设题角度来看,2024年I卷A篇的命题虽然都集中在语篇的细节信息,但是三个问题呈现出活动安排的一般逻辑:第一题询问活动目的,第二题提出人员要求,第三题询问活动内容。而2024年新课标II卷A篇的命题仍然保留了传统的出题思路(找相似项目之间的差异点;找某项目的细节特征;找不同项目之间的共性特点)。还值得注意的是,最能体现文本信息呈现方式特点的图表部分,却没有相对应的考查问题。一方面这是由于表格信息不够丰富,导致干扰项的命制来源信息不足;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考题命制的灵活性,不按套路出牌,增大了考题的不可预测性。

小结:从选材趋势上来看,高考新课标A篇体现了更强的实用性,教会学生要学会做事、学会为将来的活动提前计划和安排,信息呈现方式更加灵活,更加强调信息呈现的逻辑顺序;连续性与非连续性文本的搭配,强调了对立体思维的要求。在设问上,跳出以往的思维框架,加大了设问的灵活度。

二、B篇的选材和命题

关键词:记叙文体裁;说明文内涵;科普

按照以往的经验,B篇文章选材一般是记叙文范畴。但是回顾近三年新课标I卷B篇的选材,虽然文章从体裁方面仍然符合记叙文的一般特点,但其行文却越来越与叙事性文字分道扬镳,故事性或情节性被极大弱化,在内容上呈现出很强的说明文的特点,在价值观引导上强调中西文明的互鉴、突出环保理念、提倡科学探究。语篇凸显活动或事件本身的意义,而弱化了活动或事件的主人公本身的存在感。

表2 2022-2024新课标I卷B篇选材

B篇的选材越来越体现出“记叙文外表,说明文内涵”的特点(如2024年B篇):

第一段:导出holistic medicine的话题、进行概念阐释;

第二段:Farber的相关研究起因和过程;

第三段:治疗的案例和效果;

第四段:Holistic medicine的发展与展望。

这完全就是一篇典型的说明文结构,和一般记叙文的beginning-building-up-climax-resolution-ending结构相去甚远。

再看命题,每一道都紧扣文章的结构特点,落在Dr. Farber对holistic medicine的研究的相关进程上,让读者加深了对holistic medicine的理解。因此,本篇短文实际上是一篇中西医结合在兽医学研究和实践方面的科普读物。事实上,从近五年的新课标I卷B篇的选材上来看,记叙文的特点一直都不够突出。

小结:B篇从选材到命题,越来越体现出“记叙文的外表,说明文的内涵”的特点,科普性越来越明显,文字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不突出,专有名词和科技类词汇可能会成为阅读理解的障碍。教师在为B篇备考选材时,应多关注以记叙、传记、纪实、纪念性的文字形式来探讨自然科学、生物科学、人文科学类话题的文章。

三、C、D篇的选材和命题

关键词:审辩式思维;概念;词汇

阅读理解C篇和D篇在传统上都是说明文的选材。近两年的高考选文非常注重审辩式思维,强调对身边事物、社会现象要勇于质疑,用合乎逻辑的思维形成自己的看法,提倡以科研的精神和角度对某事物或现象进行观察和理解,从而在学习效果、生活态度、社会责任等方面提升自我、共促社会进步。

虽然审辩式思维在语篇中以议论文为最典型的载体,但是近年来的高考C篇和D篇很好地利用说明文体裁,让说明和议论融为一体,充满思维含量。

表3 2023-2024新课标I卷C、D篇选材

2023年的C篇和D篇更偏向对digital minimalism和wisdom of crowds两种概念的认识和理解,2024年C篇和D篇则在引导读者认识digital reading和digital sampling两种新现象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长处和短处,与传统方法进行对照,达到正确认识其价值的目的。2024年的两篇还用了不少问句,一方面丰富了行文的语气和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指导如何提问、如何质疑,做到有理有据、自圆其说。

从设问的角度来看,2024年的问题对审辩式思维的要求体现得非常明显。C篇的四个问题中,前两个问题考查对相关概念(shine through, shallowing hypothesis)的理解,第三题肯定了新媒体的优点,第四题肯定了传统纸媒的作用。四个问题由概念理解到价值判断,体现了丰富的思维层次。D篇的四个问题围绕生物学界的电子标本进行申辩式思考:首先肯定了它们目前的地位,然后进行现象分析、发现问题及原因,最后提出建议。此外要注意,在题干命制中完全不回避来自文本中生词的使用(如shallowing hypothesis,bias等),对考生的理解力也是更大的挑战。

小结:近年C、D篇的选材既有对某个学科的深入探讨,又有对数字时代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的反思,引导青少年不要盲目跟风,而应以科学的、审辩式的态度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因此,C、D两篇往往以说明文的体裁承载了议论文的内涵—文章有思考、有观点、有态度、有判断,行文逻辑清晰、文章结构清楚。在文章长度上,2024年的两篇文章有明显增加,这也意味着难度的提升。

四、“七选五”的选材和命题

关键词:去模式化;思维含量

“七选五”题型是集中体现对语篇的宏观组织结构和微观组织结构的理解进行考查的题型。宏观组织结构指段际关系、局部与主题关系等;微观组织结构指句内要素关系和句际关系等。

该题型常见的特点:一是题材比较模式化,往往是说明做某件事的方法;二是语篇文段有小标题,结构清晰;三是命题设空上有较明显的前后文相互关联的词句。

但实际上,高考命题者在尝试跳出以上的命题套路,在选材上去模式化,命题上增加思维含量,避免明显的前后文提示。

表4 2021-2024新课标I卷“七选五”语篇选材

“七选五”的选材正在逐步走出告知、说教的模式,建立话题与读者之间的联系,增加读者对话题的参与感,强调思辨性。同时,减少使用结构性的词句或符号,提高了考生读懂语篇、梳理结构的难度。

从命题来看,挖空分布基本均匀,但并不强求各种位置的全覆盖。设空尊重文章的语句特点和思维逻辑,同时兼顾了句子的长度要求。细看2024年新课标I卷“七选五”的七个选项,其中六个句子都是否定句或使用了否定词,非常能够体现文章活用否定词来传递观点的文风。文章多处先否定、再肯定,先抑后扬,“正话反说”。仅举两例:

No editor is likely to tolerate a writer who does not take the trouble to spell words correctly.

Of course, with its 2,672 pages, it’s not exactly short.

再举一例不用关联词的句子衔接案例(划线部分为考点):

I keep two reference books close-by on my desk: dictionary and thesaurus. I don’t trust my laptop’s spellchecker. It takes no account of the context. (划线句与前句是因果关系,但回避了关联词,如because的使用)。

小结:无论是选材还是命题设点,“七选五”题型都在去模式化,同时增加话题讨论的思辨性。在行文中,更多地以句子内容的内在逻辑来完成句间衔接和段间衔接的任务,减少了结构性词汇或关联词的使用。在考点的选取上,也更多地避免让前后文提供太多提示。因此,该题型对考生的理解与思维的要求明显提升。

四、结语

高考选材和命题越来越重视对思维方法的考查,这要求教师提升对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高考试题不断从材料信息的丰富性、试题要素的灵活性、解题路径的多样性等方面增强试题开放性,强调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多角度主动思考、深入探究,发现新问题、找到新规律。教师应当重视其中的变化,科学地指导备考、调整和优化日常教学,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2]教育部教育考试院.2024年高考英语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国考试[EB/OL].2024.6.8 https://mp.weixin.qq.com/s/Ir5qi8cNumJsXJzmXUQ86Q

[3]孙海波.为国选才,高考命题实现三个转变.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EB/OL].2022.9.15 http://www.moe.gov.cn/fbh/live/2022/54835/mtbd/202209/t20220915_661496.html

[4]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高考评价体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