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空间感培养的初中地理教学探索

2024-12-31 00:00:00刘春玲
新教育·科研 2024年12期

【摘要】初中地理学科是一门涉及空间分布、区位联系、自然环境等诸多内容的学科。教师围绕学生空间感的培养,从整合教学资源、创设观察情境、融入信息技术、延伸实践训练的角度出发,科学设计教学方案,引导学生理论对接生活实际,完成知识内化和迁移,在对空间关系、规模、方位等要素感知和把握中提升空间感知能力。只有学生具备良好的空间感,才能真正理解地理信息,进而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升学科综合能力。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空间感;核心素养

空间感是指个体对周围空间环境的认知和理解,在地理学习中,空间感是理解地理要素分布规律、分析区域发展特点的基础。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仍然过于注重地理知识的灌输和记忆,忽视学生空间感和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地理教学中教师应借助多种助学手段,为学生创造更多观察、思考、实践、体验、互动机会,让学生在探索性学习中获得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整合教学资源,启发学生空间思维

空间思维涉及观察、分析、抽象等认知过程,教师要在对学生的个体判断基础上,整合更契合学情的教学资源,让学生在积极、生动的氛围中展开地图阅读、区域比较、空间模式识别等,在多元化实践中提升空间思维能力。

1.开展学情调研

地理空间感的培养,包括地理位置感和方向感、地理尺度感和距离感、地理联系感和整体观等,是学生从具体运思向抽象运思过渡的关键。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基础、习惯、思维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教师要具备学情调研意识,针对学生兴趣取向、观察与分析能力、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了解,整合丰富教学资源,采取个性化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空间感知能力,促使学生在多重互动学习中建立地理空间意识。

学情调研方法众多,包括观察学生行为表现和思维方式、通过交谈了解个体认知水平、展开问卷调查活动等。对刚进入初中的学生来说,调查问卷与评价是更直接快速的学情调研方式,主题可以是“认知地图”“认知地球仪”等,了解学生对地理的认知,发现学生在阅读地图、解读地球仪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教学设计提供更多参考。调查中会发现,通常学生对比例尺有一定了解,但对阅读地图的步骤缺乏认知,从地图上获取的地理知识普遍较少,缺乏分析地图的兴趣。教师可以从兴趣激发的角度展开设计,运用地图、模型、视频等方式全方位地呈现地理空间信息,引导学生在阅读地图、分析模型、应用软件的过程中掌握科学有效的地理空间记忆方法,进而启发学生的空间思维。

2.设置观察环境

观察是地理学习的基础,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方法,引导学生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入手,细致观察地理现象的特征。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不同天气变化有一定的了解,但对风力、风向、降水量等缺乏系统认知。在学习《多变的天气》时,教师可以播放当天的天气预报,让学生感受到天气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在阅读教材的同时,理解天气预报中出现的各种要素。为了让学生能进一步内化学科新知,教师可以投放天气预报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绘制卫星云图、天气符号、风向风力等,进行本市天气预报播报活动,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在课后,教师可以继续以任务引导学生组织开展实践学习—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以及学校周边的地理环境,描述观察到的地理要素及其分布特点,最后记录并总结本市近半个月不同地区的天气变化情况,形成实践报告,通过实践性活动巩固学生的空间感知,提升学生对空间环境的敏感性和认知能力。

二、创设观察情境,增强学生空间感知

初中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尚有一定局限性,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导入地图素材、渗透模型应用的角度出发,运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借助实物、图像、三维模型、软件等直观教具,创设直观立体的观察情境,让学生在亲身感受地理空间中获得更多学习启发。

1.导入地图素材

地图是地理空间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培养学生空间思维的重要工具。地图制作涉及比例尺、投影、图例、方位等诸多要素,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正确读取地图信息,进行地图的观察、分析和解读,进而提升空间分析能力。在为教学选择地图素材时,教师要严谨对接教学内容,选择专业机构提供的标准地图,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地图的阅读》一节的内容比较系统,教材从地图语言、地图绘制、地图应用和选择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类型的地图进行感知理解。地图的阅读过程看似简单,实则需要对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图例三要素以及地图的标题和注记等展开细致观察,学生只有明确各种“地图语言”的含义,才能正确阅读地图。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学校的鸟瞰图,鼓励学生结合鸟瞰图,绘制一幅校园的平面图。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自然会主动加入地图的绘制、对比、纠偏活动中,逐步内化地图的阅读、绘制方法。学习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进行课程延伸,投放一些空间分析任务,如根据地图判断方位、估算距离、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等,引导学生运用空间思维进行探究和分析,培养学生的空间推理能力。

2.渗透模型应用

立体模型作为一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能够将抽象复杂的地理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间信息。七年级的地球仪、立体地图等都属于立体模型—地球仪可以直观展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以及地理位置、气候变化、经纬度差距等,使学生对地球运转有更直观的认知;立体地图可以清晰展示地形起伏、河流分布等,学生更容易掌握地理要素的空间分布关系。立体模型不仅可以增强地理知识的直观性和形象性,还能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学习《地形图的判读》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观察地形变化,教师可以展示一组包括山峦、植被、河流、丘陵、盆地等的地形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形概念,引导学生分析某个地区的地势变化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该地区的发展规划。同时,学生近距离观察模型,能够更切实感受地理空间,主动进入讨论环节,课堂更活跃高效。面对难点等高线的学习,教师可以投放思考问题:你能想办法在模型上画出等高线,为绘制地形图做准备吗?学生思考方向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水平扯一条直线,线勒过的山脉处都做上标记,确定等高线;有的学生认为将模型底座作为海平面,用尺子向上量一定高度,来确定等高线……这些想法正是在掌握等高线的特征、绘制方法、测量方法等基础上形成的,教师可以继续利用立体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绘制等高线地形图。

三、融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空间联系

信息技术为地理教学提供了多样化的手段,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具体需求,组织网络资源检索、多媒体演示、在线交流、任务布设等活动,为学科教学赋予趣味性、灵活性,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

1.借助软件导学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可以使枯燥的地理知识立体化、直观化,为教学注入新鲜活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卫星遥感图像、3D动画等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示地理要素的分布特和空间关系,能够有效降低概念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更直观的感受中获得启迪。同时,还可以借助虚拟仿真技术,设计沉浸式地理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地理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

学习《地球的运动》时,学生对地球这个星球缺乏具体认知,尤其是在学习地球运动时,能够理解单独的概念,但难以将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运动形象化。为了助推学生思维,教师可利用软件将地球运动的场景进行展现,设计沉浸式的地理情境体验,让学生亲身感受地理空间,增强对地理环境的直观认知;还可以在情景设计时,以宇航员的第一视角进行宇宙探索,虚拟在各星球间穿梭的场景。学生一定会被这种充满科技性、趣味性的情景教学调动热情,再用手边的地球仪模仿地球自转和公转,进行相关知识探索,课堂会进入良性学习循环。这类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导入,不仅能够让学生形象理解地理空间,还为学生的自主探索提供了广阔空间,对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对接生活实际

GPS、北斗星等卫星导航技术是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空间定位和导航服务。教师联结学生的生活实际,投放生活化实践任务,发动学生进行野外定位实践,能让学生在训练中增强对方位、距离等空间要素的感知能力—初中学生具备一定的旅游经历,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网络信息搜集、整合,了解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分布,以及当地的风俗、风景特点,并设计自己的旅游攻略与城市宣传,让学生在利用网络资源探索地理信息的过程中获得空间想象力和实践能力的成长。

在《气温的变化与分布》教学中,教师可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导入学生暑期找个国内景点避暑的情境,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地理项目研究,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并将GIS引入到地理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利用GIS进行空间数据采集、分析,搜集七、八月份期间的全国平均气温分布图,分析哪些地区的温度较低,适合避暑;学习了地形图后,在学生对等温线图、平均气温分布图等的理解更加深入的前提下,教师可以布置课后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借助导航软件制定详细的行车路线、景点打卡的旅游攻略,进行课堂展示。通常学生对实践性作业的接受度较高,能够主动完成任务,教学效果显著。

四、延伸实践训练,巩固学生空间概念

为了巩固学生对空间概念的理解,教师还要延伸实践操作训练,布置实地考察任务,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探索机会,并在实践活动后组织成果展评活动,引导学生及时进行实践成果汇总和反思,在不断改进和知识内化中建立完善的地理认知体系。

1.布置考察任务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实地考察是培养空间感的有效途径。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合理设计考察任务,引导学生进行地理调研,通过实地考察、数据收集、信息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探究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考察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卫星影像、定位软件等空间信息工具,实地观察和分析地理要素,这种探究式学习有助于学生建立综合的地理知识体系。

在学习《降水的变化与分布》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开展降水实地考察、分析其变化规律—这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布置研究任务时,可要求学生借助多种手段和小组的力量,测量不同区域的降水量,记录降水数据,整理汇总成报告进行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明确任务后搭建组内信息交互平台,共同讨论观测点、测量方法、记录方法、信息搜集方式等,在精确分工的基础上进行持续的测量工作,从而呈现较完善的观测报告。在实践过程中,学生通过对降水变化的研究,更好地了解了当地气候特点,明确降水的时间、空间分布对区域生态环境、农业生产、水资源管理等均有重要影响,为接下来研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2.升级成果展评

对学生考察成果的评价,教师要从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把握、空间数据的综合运用能力、地理区域差异的认知水平、对考察结果的表达效果等角度展开分析,给予学生客观、专业的学习评价。在评价方式选择时,教师需要升级评价形式,增加自评、互评环节,鼓励学生从专业角度对自己和他人做出全面评价,引导学生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更多认知内化机会。

对于各小组呈现的观测报告,教师要进行一一展示,要求各组派人进行报告讲解,分享测量方法、测量经验,以及观测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和解决方法等。组内每个人都参与了测量与分析,因此在分享中基本能够与他人的经验分享产生情感共鸣,进而强化学习体验。在互评环节,各小组成员也能就数据收集、测量方法、图表制作等专业角度展开客观评价,进行切实有效的互动。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点评,以时间、设备、数据等方面出现的一些误差为切入点,鼓励学生提出改进建议。学生的思维经过拓展,有的建议加强观测场地的选址和设备维护;有的认为要加强对气象观测基础知识的学习;有的认为应该拓宽观测内容和时间范围等。教师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报告与反思,推动学生进入深度学习环节,实践教学效果显著。

培养初中生的地理空间感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教师从多个层面入手—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他们运用地图、模型等工具分析地理现象,设计情境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学习和实践;利用多媒体技术直观展现地理要素的空间关系,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引导学生进行地理探究,提升他们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只有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教师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建立起渗透生活的地理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感。

【参考文献】

[1]徐雪.培养地理思维能力提升认知空间感——初中地理教学对学生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分析[J].成才,2024(07).

[2]林海燕.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空间思维能力养成方法[J].新课程导学,2020(20).

[3]王江毅.新课标理念下初中地理空间尺度思想渗透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资源,202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