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独特生殖机制揭示

2024-12-30 00:00:00
家庭医学 2024年24期
关键词:纺锤体王磊微管

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教授王磊、研究员桑庆、副研究员武田宇,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教授李文组成联合团队,揭示了人类独特的生殖机制——人类卵母细胞纺锤体双极化机制,为人类生殖障碍疾病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理论支持。相关研究论文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上。

人类卵母细胞通过减数分裂发育成卵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形成由一组蛋白质微管构成的纤维结构,被称为纺锤体。纺锤体微管聚合启动后,最终形成双极状纺锤体,该过程被称为纺锤体双极化。纺锤体双极化异常可能导致卵母细胞成熟障碍、早期胚胎发育停滞等。

联合团队的最新研究首次描述了人卵母细胞纺锤体从微管聚合启动,直至最终双极化的过程。通过免疫荧光和活细胞时间序列成像技术,科研团队首次发现,人卵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卵母细胞核膜破裂后,新生微管的近细胞核端会初步形成多个“小极”,“多级纺锤体”阶段的持续时间长达7至9个小时。在此期间,“小极”逐渐增多聚集,形成两个“大极”,最终完成纺锤体双极化过程。

“与其他哺乳动物卵母细胞相比,人卵母细胞纺锤体双极化过程截然不同。”王磊说,科研团队发现了3个调控人卵母细胞纺锤体双极化的关键蛋白,并在卵子和胚胎发育异常患者中,鉴定到编码这些关键蛋白的基因存在突变,由此揭示了人卵母细胞纺锤体双极化的独特生理病理机制。

这项研究与临床紧密结合,为不孕不育症等生殖障碍的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王磊表示,目前,联合研究团队正积极探索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纺锤体双极化异常的治疗策略。

(来源:科技日报)

猜你喜欢
纺锤体王磊微管
Aurora激酶A调控卵母细胞减数分裂的分子机制
Structure of continuous matrix product operator for transverse field Ising model: An analytic and numerical study
简单和可控的NiO/ZnO孔微管的制备及对痕量H2S气体的增强传感
胡萝卜微管蚜
——水芹主要害虫识别与为害症状
长江蔬菜(2022年13期)2022-07-29 01:21:32
微刺激方案中成熟卵母细胞纺锤体参数与卵细胞质内单精子注射结局间的关系
Carriage to eternity: image of death in Dickinson and Donne
青年生活(2019年29期)2019-09-10 06:46:01
不再被“圆”困住
浅谈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中的有星纺锤体
生物学教学(2017年9期)2017-08-20 13:22:32
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49
“根本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