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艾滋病,我们如何保护自己

2024-12-30 00:00:00张亚宁
家庭医学 2024年24期
关键词:安全套性行为注射器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报告,尽管过去几十年全球在艾滋病防治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距离实现2030年结束艾滋病疫情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艾滋病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新感染病例并未减少。据我国的最新数据,截至2024年6月30日,全国报告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患者已超过130万人,且每年新发感染病例仍然较高。在新发感染病例中,性传播成为主要途径,占比高达98.5%。

目前艾滋病控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没有疫苗可以预防,部分患者发现不及时,导致病情加重;一些患者未遵医嘱规范治疗,擅自停药,也导致病情加重。因此掌握预防知识,拒绝危险行为,做好自身防护,有效预防艾滋病,对我们每一个人都至关重要。

艾滋病的基本预防知识

艾滋病,也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种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HIV)引起的严重传染病。它攻击人体的免疫系统,导致身体失去对感染和癌症的抵抗力,从而引发一系列严重的疾病和死亡。

艾滋病的传染源 艾滋病的传染源主要是HIV感染者。HIV感染者包括已经确诊的艾滋病患者以及处于潜伏期的HⅣ携带者。

艾滋病传播途径 主要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三种途径传播。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途径,包括异性性接触和同性性接触。血液传播包括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注射器、刀具等,以及输入受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母婴传播是指母亲在怀孕期间、分娩过程中或哺乳期间将HIV病毒传给婴儿。日常的社交行为如拥抱、握手、共同进餐等并不会传播HIV。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艾滋病的易感者 主要指那些容易感染HIV的人群。①行为习惯:不安全的性行为、吸毒、共用注射器等行为容易使人们暴露于HIV的风险中;此外,多个性伴侣、无保护的性交等行为也会增加感染HIV的概率。②性别与年龄:男性同性恋者、青少年和年轻人是艾滋病的高危人群,这可能与性活跃期、缺乏安全防护意识等因素有关。③医疗操作:接受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操作,如文身、穿耳洞等,也可能增加感染HIV的风险。④特定地区与人群:某些地区由于经济落后、文化差异等原因,人们对艾滋病的认识不足,导致易感人群的增加;特定人群如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等也容易成为易感者。

艾滋病的常见症状 发病后的常见症状有皮肤、黏膜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呼吸道感染如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以及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艾滋病能治愈吗 艾滋病主要采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可以抑制病毒复制,延缓艾滋病的进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但不能治愈。ART治疗需要长期进行,患者应严格按照医生的指导,终生持续坚持用药。因为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病情会迅速发展恶化。

健康防护知识

拒绝危险行为 ①杜绝卖淫、嫖娼、一夜情等危险性行为。避免与身体情况未知的人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②拒绝吸毒。艾滋病的血液传播主要发生在吸毒人群,吸毒者为了减少成本,把毒品溶解在水中,通过注射器注入静脉中。吸毒人员聚在一起吸毒时,会几个人共用一个注射器,注射器里残留的血液就变成传播艾滋病的载体,使艾滋病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开来。预防艾滋病,就是要远离毒品,洁身自爱。③拒绝多性伴侣。多性伴侣且没有保护的性行为,可极大地增加感染、传播艾滋病和性病的危险。④拒绝男男肛交性行为。肛交容易造成生殖器或肛门肠道皮肤黏膜的炎症、破损、溃疡、出血,使艾滋病病毒的传播更加容易。⑤避免血液传播。血液传播是艾滋病传播的另一个重要途径,一定要避免使用未经消毒的针头、注射器和其他医疗器械;避免与未知的血液或体液接触,如共用注射器、针头,滥用药物和频繁的注射行为,这些行为会增加感染的风险。在接受医疗护理时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正规医疗机构会严格遵守医疗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器械的消毒和医疗废物的处理符合卫生标准。

正确使用安全套 ①使用前应特别留意安全套的出厂日期和有效期,确保安全套不过期;要将安全套前端的小囊捏瘪,排出空气。②每一次性行为都要使用新的安全套,不重复使用。全程都要使用安全套,即在阴茎接触阴道、肛门或口腔之前,就要戴上安全套。③良好的润滑对防止安全套破裂很重要,只能使用水性的润滑剂,油性润滑剂容易造成安全套破裂。④射精后应立即抽出,注意安全套有无破损。如有破损,应考虑去相关机构进行咨询检测。

HIV暴露后怎么保护自己 发生暴露后,比如破损手指沾染艾滋病患者的血液、同HIV感染者发生了无保护的性行为,应及时使用暴露后预防用药,可以有效降低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服药种类为HIV感染者抗病毒治疗的药物,由当地医生评估后开具用药方案。服药效果与起始用药时间密切相关,原则上不超过暴露后72小时。时间越早,保护效果越好。

艾滋病患者如何生下一个健康的宝宝 HIV感染的女性应尽早在国家抗病毒治疗机构和妇幼保健机构指导下进行抗病毒治疗和母婴阻断。同时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密切监测胎儿生长发育情况。强调住院分娩,进入分娩期后,因母体生殖道内存在艾滋病病毒,新生儿与产道的血液、分泌物直接接触会造成感染,故应进行择期剖宫产,避免“母婴体液交换”,从而降低感染风险。

HIV暴露的婴幼儿应采取纯人工喂养,喂养策略中应着重强调避免母乳和人工的混合喂养,混合喂养可能会造成婴幼儿消化道黏膜损伤,增加传播风险。

定期检测 定期进行HIV检测是了解自己健康状况的重要步骤。早期发现病毒感染,可以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控制病情发展。高风险行为的人群如性工作者、同性恋者等,更应该定期进行检测。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健康的身体是抵御疾病的基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适度的运动,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力。避免过度疲劳和压力,也是维护免疫系统功能的重要手段。

心理防护 对艾滋病患者持有同情和尊重的态度,不仅有助于他们的康复,也能减少社会的歧视和偏见。对自己,要保持积极心态,不过分恐慌和焦虑,也是自我防护的一部分。

社会责任 在个人防护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必要的。宣传艾滋病相关知识,参与公益活动,为艾滋病患者提供支持,都是对抗这一疾病的重要方式。通过社会共同努力,我们可以营造一个更加健康、和谐的环境。

怎么判断自己得了艾滋病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

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完全保密。

得了艾滋病怎么办

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体内病毒复制即开始,会损害全身多个器官。已有的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方法虽不能治愈艾滋病,但实施规范的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病毒复制,降低传播危险,延缓发病,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对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患者均建议实施抗病毒治疗,即实行“发现即治疗”。各地均设有艾滋病的定点医院门诊、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专业的诊断和治疗。

面对艾滋病,自我防护不仅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通过了解疾病、保持安全的性行为、定期检测、阻断母婴传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远离注射毒品、心理防护以及承担社会责任,我们可以更加从容地面对这一挑战。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用自我防护的艺术,共同守护我们的未来。

猜你喜欢
安全套性行为注射器
昆明市不同性角色MSM的性行为特征分析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新型女用安全套的使用及综合咨询
按摩注射器
发明与创新(2016年6期)2016-08-21 13:49:36
远离打针恐惧的儿童玩具注射器
工业设计(2016年6期)2016-04-17 06:42:35
使用安全套,别入这些误区
梁方程解的爆破及渐近性行为
安全使用“安全套”
家庭医学(2009年5期)2009-06-15 07:25:30
揭穿男人的7个性谎言
健康之家(2009年6期)2009-06-15 05:5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