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解读 关联策略 建构经验

2024-12-29 00:00:00周语嫣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4年12期

[摘 要]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是古典名著单元,编排了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快乐读书吧”等内容,为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提供了条件。为了促进单元双线目标在课堂的落实,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解读语文要素,并依据课文特点采取不同的阅读策略,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帮助学生在课内阅读与整本书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名著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古典名著的魅力。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古典名著单元;阅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34-0075-03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走近中国古典名著”为主题,选编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红楼春趣》四篇课文,旨在让学生对我国古典名著有一定的了解,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为今后的整本书阅读奠定基础。教学这一单元内容时,教师应从单元整体出发,打破传统的单篇教学模式,建构精读、略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学习体系,注重学生对单元学习内容的整体把握,促使学生对名著阅读形成一个整体认知,帮助学生蓄积阅读经验,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

一、立足单元,整体解读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学习写读后感”。在教学中,教师要紧扣语文要素,立足单元整体,结合课文特点对语文要素进行认真解读,为学生有目的、有层次的阅读奠定基础,促进语文要素在课堂的落实。

(一)关注编者意图,把握教学价值

陈先云先生指出,统编版教材比较重视文体意识。统编语文教材以单元的形式编排了中国古典名著,旨在对学生进行文学阅读启蒙。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要把“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作为重要目标指向,并为学生提供简单的辅助阅读方法,为学生今后的深入阅读奠定基础。本单元编排的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及“快乐读书吧”等资源,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阅读学习的路径,更为学生打通了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通道,为整本书阅读提供了条件。教师要依据课文特点,引导学生采取恰当的方法与名著进行真实对话,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主动阅读原著的意识,从而实现有特点、有意义的学习,让学生逐渐进入阅读的佳境。

(二)明晰要素指向,确定教学内容

除了单元导语页明确提出的语文要素,教材还将猜读、借助资料阅读、结合影视作品理解等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以分散的形式编排在本单元的助学系统中,形成了“学习—尝试—运用”的阅读体系,有助于学生名著阅读能力的进阶发展。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应结合课文、助学系统为学生梳理出适合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运用阅读方法的意识,以进一步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景阳冈》课后练习中提出猜读的阅读方法,《猴王出世》一课在标题下方编排了“遇到不明白的语句,可以猜猜大致意思,然后继续往下读”的阅读提示,《红楼春趣》一课要求学生能大致读懂课文即可。这些都是在名著阅读过程中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要结合单元课文和语文园地中“交流平台”的内容对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进行梳理,完善学生对名著阅读方法的认知,深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关注单元主题,体会名著内涵

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观三国烽烟,识梁山好汉,叹取经艰难,惜红楼梦断”。可以看出它不仅点明了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还提炼了我国四大名著的不同内涵特色,尤其是“观、识、叹、惜”四字,更是为学生点明了名著阅读学习的技巧。教师要紧扣单元主题,依据单元课文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从中受到美好的思想启迪,从而开阔眼界、提升阅读素养。如教学《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习感受诸葛亮的聪明才智;教学《景阳冈》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文主要写了武松打虎,但还写了武松喝酒的内容,这部分能不能删去?”“从这篇小说的逻辑关系处理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等问题,引导学生感受文中鲜明的叙事技巧、严密的逻辑情节。这样带领学生学习古典名著,可以让学生的思维从低阶走向高阶,有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教学本单元时,教师要注重对课文文本内涵的挖掘,使得名著阅读更具温度,进一步凸显名著阅读的教学价值。

二、关联策略,多角度落实

在阅读名著作品时运用恰当的阅读策略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落实单元语文要素需要一定的阅读策略作为支撑。由于本单元编排的课文均属于经典名著,本身就承载着长文、难文的功能。因此,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已有阅读策略的迁移运用,以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进阶发展。

(一)关注阅读速度,提升阅读体验

名著大都篇幅较长、人物较多、情节复杂,读起来耗时费力,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基于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回顾在五年级上册学过的“提高阅读速度”的阅读策略,要求学生在阅读时运用不回读、连词成句读、借助关键词句读、跳读、猜读等方法,以提高阅读速度。如在《景阳冈》一课中有许多难以理解的词语,如“梢棒”“筛酒”等。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采取猜读的方法来理解词语意思,以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在名著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帮助学生提高阅读速度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更多阅读知识,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关联预测策略,引导阅读思考

情节是小说三要素之一。名著中的精彩故事情节是吸引读者的重要因素。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教师鼓励学生运用预测的阅读策略进行阅读,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在阅读中不断验证自己的预测,从而感受到阅读名著的乐趣。如教学《草船借箭》时,可以让学生一边读一边预测“诸葛亮立下了军令状,他能够完成三天造十万支箭的任务吗?”。教学《景阳冈》一课时,可以让学生边读边预测“三碗不过冈,武松吃了不止三碗酒,他会遇到危险吗?他能打败老虎吗?”。教学《猴王出世》一课时,教师可以展示《西游记》的回目,让学生借助回目预测课文内容,并在原著阅读中修正自己的预测,使其从中感受预测阅读的魅力。在名著阅读单元教学中运用预测阅读策略,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让学生在验证预测的过程中增强阅读自信、提升阅读素养。

(三)关联综合策略,培养阅读思维

综合阅读策略即依据阅读过程中提取到的信息进行统整性思考,如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等都属于综合阅读策略方面的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依据不同课文的特点采用综合阅读策略,以培养学生的整体阅读思维,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如在《景阳冈》一课中,课文的前半部分写了武松在“三碗不过冈”处连喝了十八碗酒,表现了武松的固执、豪爽、不听劝告等形象特点,为后文武松赤手空拳打死猛虎埋下了伏笔。教学时,教师可以播放影视作品中武松喝酒和打虎的片段,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多维阅读中感受武松的豪爽与武艺高超等特点。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教师依据课文特点采取综合阅读策略引导学生阅读,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不同阅读策略的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从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三、长程阅读,蓄积阅读经验

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不能止步于教材,而要以课内阅读为平台,引导学生从课内阅读走向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实践的“练兵场”,促进学生对名著阅读方法的巩固和运用,帮助学生蓄积更多的阅读经验。

(一)链接单元板块,激发阅读兴趣

统编语文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选编了两篇精读课文、两篇略读课文,还安排了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习作“写读后感”、快乐读书吧“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等内容,为学生的长程阅读提供了条件。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对这些内容进行统筹安排,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教完本单元课文后,教师可以基于口语交际“怎么表演课本剧”,先让学生说说这几篇课文中哪一篇适合作为课本剧进行表演;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课本剧的内容,把需要表演的内容改编成剧本,尤其是对每个角色的台词、表情和动作等仔细斟酌,并思考如何把课文中的叙述性语言改编为人物的对话;最后让学生排练,并在班级中进行表演。这样引导学生阅读名著故事、演绎精彩情节,可以实现阅读增量,帮助学生获得更丰富的个性化体验。在名著阅读过程中,教师以课本剧作为引领学生课外阅读的驱动点,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实现学生的高效阅读。

(二)引导延伸阅读,深化阅读体验

随着社会的发展,许多名著被搬上了荧幕,还有的被改编成了连环画、绘本等,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多媒介的方式呈现。基于此,教师可以采取多媒介阅读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学生的阅读认知、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名著《三国演义》的回目,再播放改编的影视作品中的精彩片段。同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诸葛亮属于刘备一方,周瑜属于孙权一方,这两方为什么会联合起来呢?”“在诸葛亮草船借箭后,诸葛亮和周瑜两方阵营的关系会如何呢?”等在名著阅读中可能存在的疑惑。这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使其成为学生阅读整本书的驱动力,促进语文要素的进一步落实。在教学《猴王出世》时,教师可以把相应的连环画作品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图文对照中感受阅读名著的乐趣。

(三)尝试共读分享,提升阅读品质

师生共读、亲子共读、生生共读是我们极力提倡的阅读方式。在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或生生共读中,教师或者父母可以就同一部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等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开放的学习场域,促进学生思维的交锋与碰撞,帮助学生打开阅读视野、提升阅读品质。例如,教学《草船借箭》时,教师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诸葛亮与周瑜这两个人物的评价。为了使学生对人物的评价更加客观准确,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查找《三国演义》回目中关于周瑜的内容,再引导学生就周瑜这一人物进行共读共评,帮助学生获得更客观、真实的评价。在名著阅读活动中,教师倡导学生参与共读一本书的活动,可以让师生在对名著的共同品读和评判中各抒己见,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共读一本书活动的乐趣,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整体提升。

综上所述,古典名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凝聚着先人的智慧与情感。在小学古典名著阅读单元的教学中,教师应从单元整体出发,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把教会学生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并依据课文特点,找准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切入点,注重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帮助学生蓄积阅读经验,为学生今后接触中华经典、感知名著阅读魅力奠定基础,进一步凸显教材的阅读价值。

[ 参 考 文 献 ]

[1] 罗楠.“双减”背景下的阅读策略探究:以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的课外阅读实践为例[J].小学语文教学,2024(5):51-53.

[2] 陈国丽.紧扣文本创情境 巧设活动促思维:五年级下册古典名著单元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J].语文教学通讯,2024(18):56-58.

(责编 廖婷婷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