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下,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方法进行具体指导。统编语文教材对阅读策略单元的单独编排作为一大创举,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是“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教师在教学时要认真研读,把握教材单元内部的逻辑关系,聚焦阅读策略,引导学生开展“有目的地阅读”活动,并联系学生生活、沟通课堂内外,凸显“有目的地阅读”的教学价值,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关键词]统编语文教材;阅读策略;有目的地阅读;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4)34-0063-03
阅读策略单元是统编语文教材设置的全新单元,包括“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四个相互关联的单元。阅读策略单元的单独编排,凸显了阅读策略教学目标的操作性和指向性,细化了学生阅读的具体要求,旨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逐步提升阅读能力。那么,如何把阅读策略教学目标落到实处?下面,笔者就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有目的地阅读”单元)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
一、钻研教材,把握“有目的地阅读”
要把“有目的地阅读”的教学目标落到实处,教师就要认真研读教材,把握单元内部的逻辑关系,建立阅读策略与学生之间的关联,让学生的阅读真正发生。
(一)横向解读
横向解读一般指单元内部解读,包括阅读策略在本单元的编排及落实途径等。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由单元导语页、精读课文《竹节人》《宇宙生命之谜》、略读课文《故宫博物院》及《语文园地》等组成。在横向解读后,笔者发现,教材在单元导语页直接点明了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在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题目下面的阅读提示中都明确提出了阅读要求,线索清晰明确、层次感强,为教师引领学生进行有目的的阅读指明了路径。
(二)纵向梳理
在阅读策略单元教学中,教师不光要着眼单元学习内容,还要基于教材编排体系对其进行纵向梳理,明确它在整个语文学习中的目标定位。笔者在纵向梳理后发现,“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掌握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等阅读策略的基础上的。这就意味着学生可以根据阅读目的,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综合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把握住这一点,“有目的地阅读”单元的教学目标就会更加明确,从而为学生的高效阅读指引航向。
二、聚焦策略,引导“有目的地阅读”
本单元以“有目的地阅读”为主线编排了三篇课文。这些课文虽然在阅读目的、要求、侧重点上各不相同,但是在阅读策略的运用上有一定的关联,凸显了阅读策略在单元中的递进性和发展性。基于此,教师要聚焦阅读策略,依据课文特点开展有目的的阅读活动。
(一)根据阅读目的,筛选阅读内容
对六年级学生来说,阅读一篇课文不难,难的是根据阅读目的筛选相关的阅读内容,并选择适宜的阅读方法进行阅读。
如教学本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竹节人》时,教师要通过有目的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阅读方法的多样性。为此,教师根据教材设置的三个任务进行引导。任务一“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阅读任务,需要学生从文中筛选出与玩具制作有关的内容并进行阅读。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运用快速浏览的方法,从文中找出描述玩具制作方法的段落——第3自然段,并进行细读,再仿写玩具制作指南,顺利完成任务一。针对任务二“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文中描述“我们”投入地做玩具、玩玩具的部分,从而筛选出课文第8~19自然段中的相关内容来读。为完成任务三“讲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重点关注文中出现老师的部分,即课文第20~29自然段,并对这一部分展开细读。
又如,教学《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分别围绕课后练习中“科学家是怎么判断其他星球有没有生命的呢?”“人类是否有可能移居火星?”这两个问题大致浏览课文,筛选出相关词句或段落,再将与问题有关的内容多读几遍,对与问题关系不大的内容简单读读就行。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选择阅读提示中的一项任务,再从文中筛选出完成任务所需部分进行重点阅读。
筛选是落实“有目的地阅读”的有效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提醒学生在筛选时尽量拓宽阅读视域,让筛选的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要集中注意力,时刻牢记阅读任务,让筛选更精准、更有效。这样根据阅读目的筛选相关内容,使学生的阅读更具针对性,为他们后续依据阅读内容选择适切的阅读方法打下了基础。
(二)聚焦阅读策略,循序渐进提升
通过对本单元三篇课文的研读分析,可以发现它们是层递式落实“有目的地阅读”的。这样编排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特点,能使学生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逐渐掌握“有目的地阅读”策略。
《竹节人》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以及如何依据阅读目的选择相关的阅读内容。《宇宙生命之谜》一课主要是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课文旁批和课后练习,进一步习得“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方法。《故宫博物院》一课旨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运用学到的“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进行独立阅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依据教材编排特点,秉持由扶到放的原则,逐步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提升学生“有目的地阅读”的能力。
以《宇宙生命之谜》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先播放一段关于浩瀚宇宙中的生命之谜的视频,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宇宙的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借助课文旁批画出文章中心句,快速提取文中的相关信息,并思考:“在明确了阅读任务后,你重点关注课文哪个部分的内容?通过阅读课文旁批,你学到了哪些‘有目的地阅读’的方法?你在阅读课文哪些部分时用到了类似方法?”通过对学习过程的归纳总结、交流分享,学生学会了通过跳读聚焦关键内容,学会了借助关键句提取主要信息,学会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可见,在“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教学中,教师依据单元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开展阅读学习,符合学生认知事物的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全面提升。
(三)巧用“交流平台”,梳理阅读方法
“交流平台”是《语文园地》中的一个栏目,主要是对单元语文要素的梳理与总结。在本单元教学中,教师用好“交流平台”,可以夯实学生的阅读基础,促使学生将“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真正内化于心。
本单元“交流平台”从“根据目的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浏览一下即可”“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适合的阅读方法”等方面,对“有目的地阅读”的经验和方法进行了梳理。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把“交流平台”的内容读一读,再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阅读收获。如有的学生说:“我在阅读《竹节人》的时候,先大致浏览课文内容,再依据阅读目的‘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选择了第8~19自然段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这样阅读课文让我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有的学生说:“我在学习《宇宙生命之谜》一课时,采用了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明白了‘宇宙生命之谜’中的‘谜’指的是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的问题。”还有的学生说:“在《故宫博物院》一课的学习中,我明白了要为家人计划故宫一日游,就要重点阅读材料一、二、四。”这样,通过相互交流,学生把“有目的地阅读”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深化了对“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认识,取得了显著的学习成效。
在本单元教学中,在学生对“有目的地阅读”有了一定了解后,教师结合“交流平台”,对单元课文涉及的阅读策略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形成对“有目的地阅读”策略的系统化认识,夯实了学生的阅读基础,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凸显价值,运用“有目的地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统编语文教材中编排的阅读策略有其独特的实践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揣摩编者意图,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使其价值得到真正凸显。
(一)联系生活
语文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语文可以更好地服务我们的生活。为此,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创设适宜的生活情境,勾连学生的日常生活,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好处。
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以下生活情境:“放假期间,你们家会去旅游吗?旅游前你们会做哪些攻略?如果今年暑假,爸爸妈妈要带你去故宫博物院参观,你会对他们提出哪些建议?”这个生活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到“有目的地阅读”的应用价值,而且在为家人制订出行计划这一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参与阅读学习的兴趣会更加高涨。基于此,教师充分放手,组织学生小组交流,为家庭的暑假出行计划献计献策,进而完成有目的地阅读的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将阅读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关联起来,凸显阅读策略的应用价值,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二)沟通内外
统编语文教材建构了精读、略读及课外阅读“三位一体”的阅读体系。学生学习阅读策略的目的不仅在于能够在课内运用策略进行阅读,还在于能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运用“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基于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策略阅读的习惯,但这一习惯的养成仅靠教材中的几篇课文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个人阅读与集体阅读相结合的形式,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如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快乐读书吧”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童年》《小英雄雨来》等故事,并把自己有目的地阅读的过程和经历与大家交流分享,这样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极大提升。教师要把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放在阅读教学的重要位置,并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去阅读,从而真正实现“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使“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在课堂上得到落实,提升学生的阅读品质。
综上所述,阅读策略的习得不是一蹴而就的,而要经过反复多次的练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有目的地阅读”单元教学中,教师要从单元整体出发,结合课文特点,秉持由扶到放的原则,引导学生学策略、用策略,使学生的阅读目标更加明确,同时把“有目的地阅读”策略落到实处,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狄昌凤.聚焦阅读策略 习得阅读方法: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J].七彩语文,2023(40):61-63.
[2] 李雪梅.阅读策略单元整体教学的内在逻辑:以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23(30):36-37.
[3] 刘蓓.阅读技能形成的教学实践探索[J].小学语文,2023(11):42-45.
(责编 蔡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