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体态律动 优化音乐教学

2024-12-27 00:00:00林翠红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4年11期

摘 要:将体态律动融入音乐教学可以活跃课堂氛围,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旋律及情感的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根据音乐学习的内容特点,找准体态律动与音乐理解感知的结合点,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理解欣赏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情操,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优化学生的音乐学习。

关键词:小学音乐;音乐教学;体态律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31-0036-03

体态律动是在听音乐的同时,根据音乐节拍和旋律摆动肢体来感受和表达音乐。体态律动教学法是由瑞士教育家、音乐家达尔克罗兹提出的,达尔克罗兹认为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单纯的视听和歌唱训练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进行体态训练与即兴表演。以体态律动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节奏、旋律和乐理知识,不仅使学生对节奏和旋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与理解,还能帮助他们获得情感共鸣,实现情绪的释放,从而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

一、巧借体态律动,培养审美情趣

音乐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核心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辅助教学,可以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音乐课堂真正“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中接受音乐的熏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一)巧借体态律动,感受音乐情感

不同乐曲蕴含的情感也不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依据音乐学习的内容,通过体态律动调动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情感,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引导学生用心倾听音乐,从旋律中感受音乐传递出的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如教学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杜鹃圆舞曲》时,教师要善于通过音乐欣赏活动,引领学生感知乐曲轻松、欢快、活泼的特点。为了帮助学生感受到歌曲蕴含的美好情感,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骑上我的小红马》展开律动训练,营造出良好的音乐氛围,接下来再对学生说:“我们骑着小红马来到了美丽的大草原,草原的人们热情地欢迎我们,请大家用律动的形式来表现对乐曲的理解”。随着学生的律动,教师不断鼓励学生借助律动感受音乐传递的情绪,并说出自己透过音乐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通过歌唱及各种形式的律动,使学生对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活化了学生对乐曲的理解,从而提高了学习效率。

(二)巧借体态律动,感知音乐主题

音乐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不同音乐表达不同的主题,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借助体态律动来促进学生对音乐主题的感知,可以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习更加轻松。如教学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上册《冬天的故事》时,这是一首四三拍子的歌曲,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轻声、自然而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表现出自己对歌曲的理解与感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音乐中所蕴含的情感,凸显音乐主题,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冬日白雪皑皑的画面以及与冬天有关的场景播放出来,启发学生将自己置身于冬日的景象中,感受朔风阵阵,雪花簌簌而落的情景,继而,引导学生以律动的形式来表现冬天。在趣味盎然的律动中,学生开阔了视野,感受到了冬日的奇妙之处,提升了音乐表现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关注音乐主题特点,并通过恰当的律动来辅助学生对音乐主题的认知,使学生获得对音乐的全面理解与感受,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质量。

二、巧借体态律动,促进音乐认知

小学生需要学习的音乐内容有很多,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在乐理知识的教授方面,教师不能只传授枯燥的理论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的音乐学习与体态律动融合在一起,借助体态律动帮助学生把握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使学生获得对音乐的深刻认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一)巧借体态律动,感知音乐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不同节奏给人们带来的感受是不同的。由于小学生的音乐感知力较弱,在学习音乐节奏时很难把握其中的要领。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借助体态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节奏,培养学生的乐感。如教学人教版音乐三年级上册《卖报歌》时,这首歌曲主要以朴素的语言、辛辣的笔调刻画了旧社会卖报儿童的苦难生活,表现了孩子们对光明未来充满了希望的心情和乐观主义精神。歌曲要求学生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曲调、自然而真挚的声音进行演唱。歌曲的节奏比较鲜明,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教师让学生一边演唱歌曲,一边进行体态律动。这样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使学生更好地把握歌曲的节奏,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水平。在小学音乐节奏教学中,教师借助音乐律动来帮助学生感受节奏的韵律,可避免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现象发生,使学生对节奏学习化被动为主动,深化了学生对节奏的认知,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巧借体态律动,促进音乐理解

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韵律、乐谱、音高等都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如果教师只是从理论方面进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如果能够引入体态律动,则可以使学生的学习由理性变为感性,从而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提升音乐学习效率。如教学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木瓜恰恰恰》时,这首歌曲要求学生能够用热情欢快的声音表现歌曲要传达的情绪,歌曲中有一个切分音对学生来说是理解的难点,如果单凭教师的讲解与学生的反复聆听,很难使学生感受到切分音在整个乐句中的作用。基于此,教师在教学时借助体态律动辅助学生理解,化枯燥的乐理知识为有趣的肢体摇摆,有效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提升了学生的音乐学习效率。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依据音乐学习内容,采取恰当的律动方法来促进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可以丰富学生音乐理解的路径,让学生的音乐学习更加轻松。

三、巧借体态律动,完善作品表达

在小学音乐学习活动中,学生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的音乐作品,而不同的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也有所不同,这就为学生诠释和表达音乐作品提供了极大的空间。为了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教师可以借助体态律动来帮助学生完善作品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巧借体态律动,表达作品

音乐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会唱会跳,还要关注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洞察力。因此,在学生完成音乐学习任务之后,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挑选一些适宜学生表演的音乐作品,鼓励学生大胆创编,在这个学习环节中,教师要注重体态律动的巧妙融入,帮助学生多角度感受音乐,以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如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绿水江南”,教材中为学生编排的是《忆江南》《西湖春晓》《江南好》等歌曲,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更多关于对江南美好风景的赞美之词,培养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文本教材为凭借,选取《小池》《池上》等故事为创作对象,进行作品创作,鼓励学生在创作中融入体态律动,更加深刻地把握歌曲的精髓,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独特魅力,从而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学生音乐知识的逐渐丰富,学习能力的不断增强,逐步具备了对音乐作品的表达能力,教师鼓励学生在自己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音乐作品进行完善与创作,充分发挥出律动在学生音乐学习中的助力作用,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二)巧借体态律动,展示作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适切的学习平台,依据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价,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并通过适当的动作调整来实现对音乐作品的精准解读。如教学人教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健康歌》一课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能够随着音乐演唱,感受其跳荡的律动,并加上动作进行表演,从而养成关注健康、热爱运动的好习惯。新《课标》强调音乐的基本价值在于聆听音乐、表现音乐和创造音乐。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学生先观看视频、聆听音乐,然后再结合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融入律动,把自己对健康的理解展示出来。用律动表现音乐,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音乐潜能与创造力,帮助学生更加准确地表达乐曲内涵,促进学生对乐曲的内化理解,提升学生的音乐学习品质。

综上所述,音乐是律动的艺术,体态律动对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是显而易见的。作为音乐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要结合音乐学习内容与学生的学情,巧妙融入体态律动,让体态律动辅助学生理解音乐,提升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韦 莉. 巧用体态律动提高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J]. 新教育,2024,(13):92~93.

[2]施占霞. 绘“身”绘色,动情歌唱:体态律动在音乐课堂中的应用[J]. 成才之路,2024,(14):141~144.

[3]阮鹊梅. 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音乐体态律动教学策略探究[J]. 教师,2024,(15):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