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生活 道法可循

2024-12-27 00:00:00袁俞娟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4年11期

摘 要: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要加强生活与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以生活为主要切入点,基于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优化教学氛围。可从培养学生文化品格,基于生活渗透传统文化、基于生活精心选择案例、基于生活推进项目式教学几个方面探索课程教学回归生活的实施策略,引导学生增强家国情怀意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4)31-0031-02

《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指出,以社会发展和学生生活为基础,构建综合性课程,丰富学生实践体验,促进知行合一。这对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教师加强生活与教学之间的紧密联系,落实核心素养,彰显学科育人的功能。基于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对道法课程回归生活的教学路径做出如下探索。

一、基于生活渗透传统文化,塑造学生文化品格

立足于立德树人视角之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培养时,在做好学科常规教学工作的同时,也要明确《课标》对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将学科知识技能传授与德育品质塑造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将素质育人的教育理念贯穿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的始终,让学生朝着健康、全面、积极的方向发展。对此,教师要以生活为主要切入点,基于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优化教学氛围,培养学生文化品格,引导学生对其中所呈现的文化元素加以自觉主动地传承。增强学生家国情怀意识,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过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能够集中体现中华儿女的智慧与心血,蕴含丰富的情感价值。特别是生活元素的融入,更是可以使得现有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助力学生能力发展。在教学期间,教师可依托教材文本渗透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深刻感知优秀文化的内在意蕴,从而坚定学生的文化自信心,成为优秀的传承者。

以“快乐过新年”“新年的礼物”等道德与法治课程为例,在教学期间,教师要依托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过春节的视频片段呈现给学生,进而实现教学情境与生活元素的深度融合,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对于学生而言,通过视频的播放可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此基础上,教师乘胜追击,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精心设计问题:“同学们,春节是我们一年中的重要时刻,在这一盛大节日的欢度过程中每一家的生活习惯都有着明显不同。现在,请你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说一说自己家春节有哪些习俗?”紧接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讨论。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归纳总结,并且将“年兽”“春节饮食文化”“民族风俗”等传统文化介绍讲解给学生,让学生从文化角度理解春节的内涵。

二、基于生活精心选择案例,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案例教学法是以现代生活为着力点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要在明确教学目标的框架之下,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确保所选择的典型案例与教学内容处于有效承接的状态,进而引导学生对其思考探究并丰富学生活动经验。对此,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与思考能够让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被充分调动,避免增加学生的学习难度,促使学生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朝着深入化和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作为教师,我们要精心选择生活案例,确保学生能够将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应用其中,从而完成案例分析思考任务。在深化学生课程知识理解、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技能的同时,也需要充分发挥这一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程回归生活。

以“感受生活中的法律”一课为例,在教学时教师可将当前备受关注的食品安全案例引入其中,让学生感受到现实生活与法律法规之间的密切联系,进而增强学生法治意识,让学生敢于并善于使用法律武器对自身的合法权益加以维护。在课上教师播放3·15晚会中关于食品安全的案例视频,并让学生观看后表达观点看法。随后,教师组织学生回归课本,在现有内容的基础上拓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思考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所引入的教学案例是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问题的提出让学生思考交流,从而深化学生对法治板块知识的理解,这对学生法治意识增强、道德与法治课程德育价值彰显,有着良好的作用。

三、基于生活推进项目式学习,增强学生法治意识

项目式学习强调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探究和分析解决,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学生深度学习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推动与促进作用。因此,立足于生活化视角下,教师要增强课程整合意识,以学生最近发展区为主要着力点,精心设计学习项目,引导学生围绕项目完成问题分析解决。在促使学生课程学习朝着深度化方向发展的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凸显课程教学的思政味,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法治板块知识讲解时,教师可围绕“公民的权利与义务”这一主题开展专题教育教学活动,将生活元素引入其中,进而设计“小法庭,大法治”项目,让学生在项目主题的指引下完成相应的任务。首先,在项目实施之前,作为教师要做好前期说明讲解工作,结合项目的相关内容进行统一说明,让学生了解项目的实施过程及评价标准。与此同时,基于学生群体落实分组,有序推进项目活动。其次,在项目实施期间,教师可在活动主题的框架下细化任务,如“使用思维导图,梳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走进社区法庭,旁听记录庭审”“观察生活实际,搜集典型案例”等,由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活动结束后,学生交流讨论并撰写实践心得报告。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背景下,教师要善于以生活为载体,有序推进教学活动,彰显学科课程的思政育人价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借助基于生活渗透传统文化塑造学生文化品格、基于生活精心选择案例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基于生活推进项目式学习增强学生法治意识等策略的实施,实现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生活化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