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更新及课程改革推进,特别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标》)的颁布,听说教学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课标》的指导下,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更加注重学生的听力训练和口语实践,切实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然而,笔者在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观察中发现,“重知识、轻能力,重读写、轻听说”的情形仍在一线教学中存在,由此导致学生的听说能力难以得到有效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在教学目标上,缺少明确、具体的听说整合培养目标,目标过于笼统宽泛,或只关注听力或口语中的某一方面,而忽视了两者的综合培养。
在教学内容上,听说活动较为零散,且缺少交际情境的创设,以孤立地学习语法、词汇等静态知识为主,课堂上教师主要让学生通过完成练习题、反复背诵和机械重复等活动来记忆单词和句子,很少通过实际交流来理解和表达意义。
在教学方法上,许多教师仍习惯采用单向讲授法,即教师单方面讲、学生被动接受,而未能以学生为中心,设置足够的互动设计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对话或讨论。
在教学评价上,部分教师对听说教学的评价意识淡薄、评价形式单一,如听力评价活动往往侧重于考查学生的语言知识掌握程度,口语评价则仅限于简单的问答形式,教师的反馈也偏笼统,缺乏对真实情境下听说能力的考查。
本文根据上述问题,基于《课标》理念,以一节初中英语听说教学课分析为例,尝试探索改进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思路,以期提高听说教学效果,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
《课标》在三级语言技能内容要求中明确指出,八年级学生应能够获取和梳理口语语篇的主旨要义和关键细节;识别说话者的措辞、语气等,推断对话者之间的关系;根据说话者语音、语调的变化,判断其情感和态度的变化;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有逻辑地讲述短文主要内容;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角色扮演等活动;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出主题,并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有效询问,恰当表达,完成交际任务;在口头表达中结合主题使用正确的词汇、句式和语法,表意准确、得体等(教育部,2022)。上述要求明确了八年级听说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在真实情境中理解英语、在实际生活中准确表达。基于以上分析,笔者对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提出以下改进思路。
第一,基于《课标》要求,加强听说教学目标设计。教师应以教学内容和学情分析为基础设定恰当的听说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中心,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转向注重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指向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第二,基于单元主题,创设真实交际情境。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真实或模拟真实的语言交流环境,鼓励他们在贴近生活的情境中使用英语。
第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可在听说教学中引入更多互动式和体验式教学活动,如角色扮演、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等。
第四,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实施综合评价。教师可通过同伴评价、自我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开展听说评价,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同时为调整教学提供依据。此外,教师还可采用过程性评价实时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持续的反馈。
本节听说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Module 1 Unit 1 Let’s try to speak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中的Activity 3,该活动包含一则对话语篇和一个针对语篇的任务单。该模块的主要学习内容为英语学习策略,教师梳理模块内容后,将主题意义的探究方向确定为引导学生掌握英语学习策略并积极主动学习,能通过与同伴相互学习交流,学会规划自己的学习。围绕该主题意义探究方向,教师从What、Why、How三个层面进一步分析了本课语篇内容。
[What]语篇为课堂情境中的师生对话, Ms James和两名学生Lingilng和Daming讨论学习英语的好方法,Ms James对学生提出的学习建议进行评价,并解答他们的疑惑。
[How]语篇包含六个话轮,紧密围绕单元主题,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联系。核心语言是有关学习英语相关的词汇和短语、表达学习策略建议的句式,以及鼓励性短语等,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语言水平。
[Why]语篇及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听的过程中获取有关学习策略的细节信息,通过填写任务单进一步归纳和提炼。同时,对话情境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在对话中表达建议和进行讨论的交际方式。
授课班级学生为广东省茂名市某校八年级学生。他们已有一定的词汇和语法知识积累,也掌握了一定的听说策略,但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少兴趣,尤其是对听说学习积极性不高,不敢开口说英语。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好奇心强,但注意力容易分散,亟需学习兴趣和学习策略方面的引导。
基于对单元内容、语篇内容和具体学情的分析,教师设定了本节听说课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结束时,学生能够:
(1)听懂对话语篇,获取对话中的关键信息,理解三个对话人物对学习英语的建议;
(2)归纳并记录三人提到的不同学习方法,并进行复述;
(3)积极参与同伴交流讨论,使用对话中的表达方式分享自己学习英语时遇到的问题,提出学习英语的建议;
(4)在同伴互动中提问、回应他人的建议,并进行有效的交流和讨论。
(1)视频导入,引入主题
教师播放一位老人在景点用英语卖水的视频,提出两个问题“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granny? What language does she speak in the video?”,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教师对能够完整回答问题的学生给予表扬,对尝试回答的学生进行鼓励和帮助。
[设计意图]
该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老人如何在真实情境中使用英语达成交际目的,认识到学习英语,特别是提高英语听说能力的重要性。视频导入创设了较为轻松的学习氛围,而自由讨论以及教师的积极鼓励,也为学生提供了大胆开口说英语的机会。
(2)搭建语言支架,扫清听力障碍
在听Activity 3的主语篇前,教师先组织学生完成教材Activity 2的活动,即听录音,使用给定的词汇和短语来回答问题。在播放录音前,教师让学生阅读活动要求,圈出关键词,然后带着目的听。播放两遍录音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行问答和讨论。最后,教师播放第三遍录音,请全班学生共同核对答案。
[设计意图]
主语篇涉及较多生词,因此教师设计该活动来帮助学生从词汇层面搭建语言支架,为听力活动扫清语言障碍。
(3)阅读听力文本,把握主旨大意
教师让学生阅读Activity 3对话听力文本并尝试回答问题:
Q1.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Q2. What do you need to do while listening to the radio?
[设计意图]
该环节的两个问题旨在让学生迅速获取文本主旨和大意,并关注细节信息,为完成提取和归纳全文细节信息的听力任务做铺垫。
(4)听录音完成任务,提取细节信息
教师播放两遍对话录音,让学生在听音时自主填写任务单,然后两人一组尝试使用文本中的句式问答并互评任务单填写情况。
[设计意图]
该活动旨在让学生通过听获取和梳理语篇的主旨要义和关键细节,将所听到的细节信息分类记录,形成对英语学习策略的结构化知识;同时初步操练核心语言,为后续活动做铺垫。
(5)模仿朗读,内化所学
教师播放第三遍录音,让学生听并注意语音、语调,以及停顿和连读等语音现象,为模仿朗读做准备。接下来,教师播放第四遍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模仿,自由朗读三分钟后。在此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提出如下朗读要求:① 大声朗读,加深理解;② 标出朗读时感到困难的单词或短语,及时向老师或同学求助;③ 重点朗读对话中介绍学习方法和提出建议的句子,并尝试复述。学生带着以上三个要求自由朗读对话,教师巡视学生朗读情况,随机抽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个别有需要的学生进行辅导。
lZhWTn5V72AK0RqptQGAH0jwjsVHBlUShyz9VpetRA0=[设计意图]
该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学习正确的语调、重音和节奏,使自己的英语听起来更加自然和流利,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信心。同时,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加深对核心语言和知识的记忆,内化所学,提升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能力,为后续的迁移输出活动积累充足的语言输入。
(6)小组讨论,迁移运用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组员之间分享各自在学习英语方面的困难,同时倾听其他组员的困难,根据自身经验取长补短,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式给同伴提建议。教师观察各小组的活动情况,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和评价。
[设计意图]
该活动旨在帮助学生迁移和创新,教师创设了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真实情境,紧贴学生生活实际,既有助于学生运用所学语言完成真实的交际任务,检验他们的学习情况,又能让学生在与同伴相互学习、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提升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实现学以致用。
本听说教学课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通过创新教学形式、创设真实情境、丰富学习活动、实施综合评价,帮助学生逐步达成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建立学习自信,促进他们的听说能力综合发展,有助于提升听说教学实效。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语言水平存在差异,本文受课时限制,未能基于个体差异开展更加具体和个性化的听说教学和评价,这也为今后的听说教学改进提供了方向,教师应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需求,探索更加丰富的活动设计,特别是针对学困生的个性化支持措施,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在听说能力上取得进步,进一步提升英语听说教学质量。
* 本文系2023 年度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重点项目“初中英语教师校本研修策略研究——以茂名市乡镇初中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为例”(项目编号:2023ZQJK130)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 2022.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赖心玲 高州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英语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