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小学语文教学评一体化模式

2024-12-25 00:00:00黄涌
教育家 2024年46期

教学评一体化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模式,它将教授、学习和评价三个环节紧密地联结为一个整体,能使教学过程更加流畅,师生互动进一步增强,也能更加贴近学生当前的学习实际,使课堂评价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背景下,应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有助于学生获得更优良的学习体验。就当下而言,教师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基于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和实践,笔者结合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应用提出如下优化策略。

明确教学目标

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在于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教师在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要紧密结合新课标所提出的要求,并基于学生的学习情况,拟定有助于学生内化所学知识、构建知识框架体系的教学目标,并据此设计教学活动。例如,在带领学生学习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两小儿辩日》一课时,教师应围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这一教学目标来组织和构建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加深对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注重个性化地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另外,在教学目标的指导下,教学活动应具备明确的量化评定特征,这样教师才能在运用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过程中,更加精准地优化教学实践。

以评促学

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运用具有更明确的目标导向。该模式较为强调评价环节的重要性,教师可依据教学评价结果灵活调整教学节奏。因此,教师可从以评促学的视角出发,对课程教学活动进行创新与优化,促进学生理解、巩固学习内容。具体而言,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与学习进度,据此拟定与学情、课程教学内容及主题紧密贴合的评价标准,实现对学生学习的精准评价。在评价方式上,教师可综合运用学生自评、生生互评、教师评价等多种方式,提升评价结果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更好地据此指导学生学习。在收集与整理评价阶段,教师应着重关注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观察评价结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相符,确保评价结果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以便后续拟定个性化的教学策略。譬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五年级下册《将相和》这篇文章时,为了深化学生的理解,促使他们对其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与探讨,教师可尝试设计开放性问题:“在这篇文章中,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为什么?”随后,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对彼此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教师通过观察讨论的过程,便能洞察学生的观点与思路,而后给予针对性的反馈与指导。

创新课程设计

在实施教学评一体化理念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摒弃传统的课程设计思路,转而采用更加多元且富有创意的教学形式。例如,充分利用在线教育教学资源,为学生构建一个更加真实、生动的学习情境,从而加强教与学之间的紧密联系;尝试运用翻转课堂模式,变革传统的教与学的顺序,通过师生角色的互换,促进教与学的深度融合;鼓励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与反馈,以便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期待与兴趣偏好,从而为后续的教学设计注入更多创新元素。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运用打破了小学语文课程教学的传统框架,提升了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也能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增强综合素养。笔者将进行更多关于教学评一体化模式的实践探索,推动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向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不断进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