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礼”立身,以“仪”促行

2024-12-25 00:00:00朱志权杨奕平
教育家 2024年46期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包含着对文明与礼仪的重视。作为文化传承与人才培育的关键场所,学校肩负着传递并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有责任让中华民族的礼仪之美得以广泛传播,让文明之花竞相绽放,有责任让优良传统代代相传。通过开展礼仪教育活动,学生可以切实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还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文明礼仪素养,增强感恩意识,这对于塑造具有良好社会行为规范的新一代至关重要。

东莞市石碣实验小学秉承“蒙以养正”的校训,倡导“学正习正,敏而好学”的学风,致力于将学生培养成为具有报效祖国理想信念、尊老爱幼传统美德、文化传承责任担当、合作进取团队精神、遵章守纪规则意识以及阳光健康身心素质的新时代“崇正少年”。学校根据小学生成长的阶段性特点,开展“三礼”活动,即一年级入学礼、四年级十岁礼和六年级毕业礼,作为深化传统文化教育、强化学生品德培养的关键举措。经过长期实践,“三礼”已成为学校德育的特色品牌活动。在“三礼”活动中,学生亲身体验并牢记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从小树立讲文明、懂礼仪的意识,养成讲文明、懂礼仪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一过程是学校逐步实现“习正教育”学生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

入学礼:感知礼仪规范

入学礼是学校在9月开学之际,为刚进入校园的一年级新生精心策划的开学典礼,旨在为学生们的学习生活开启一个充满仪式感的新篇章,让他们认识到小学入学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标志着学习旅程正式开始。

给未来写信,憧憬立正志。一年级新生满怀对未来的憧憬与梦想踏入校园。这时教师承担着唤起学生自我认知、激发其成长动力的任务。在教师的启发和鼓励下,一年级新生对探索未知的世界充满热情,经过认真思考和热烈讨论,写下致未来自己的一封信,记录梦想与期望,并为实现梦想设定具体的目标。

大手拉小手,走进仰正门。在优雅的古典音乐中,学校教职员工整齐列队,以庄重的仪态欢迎新同学及其家长的到来。学生们身着汉服,精神焕发,与家长们手牵手,沿着铺设的红地毯缓缓步入“仰正门”。这一仪式标志着学生们正式踏上求学之路,也象征着他们即将开启一段以“学正习正”为核心价值的成长旅程。

启蒙知礼节,明德守规范。入学启蒙礼作为学生小学阶段的首次仪式教育,可以引导他们树立礼仪意识,学习行为规范。具体包括8个环节:齐正衣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正衣冠、整仪容,以整洁之态展现对未来的尊重与期待;朱砂开智,教师用朱砂在学生的额头正中间点下红痣,寓意学生开启智慧之门,胸怀鸿鹄之志;击鼓鸣志,学生伴随激昂的鼓声,勇敢表达个人理想,将志向深植心田,誓以行动报效祖国;开笔启蒙,在书法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书写“人”“正”二字,立志做正直之人;念感恩词,学生齐声表达对自然、父母和师长的感激之情,承诺付诸行动;孝亲敬师,学生通过鞠躬行礼向父母和老师表达深切的敬意;存信诵诗,学生将写给未来的信封存,接着诵读诗歌《赠书》,寓意以书为友;校长寄语,校长用真挚的言辞勉励学生成为尊师重道、知书达礼、怀揣梦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崇正少年”。

入学礼是一场庄严的仪式,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激励着每位新生在新的起点上,扬帆起航,逐梦前行。通过庄重而温馨的入学仪式,学生们可以更加自觉地遵守礼仪规范,初步树立纪律和规矩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与行为习惯。

十岁礼:感恩父亲母亲

成长仪式是“八礼四仪”之一,可以加深学生对礼仪重要性的认识,懂得感恩与分享。为了传承这一中华优秀传统,学校在每年4月专门为正值10岁的四年级学生细心筹备成长庆典。

我手写我心,家书传真情。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一封手写家书显得尤为珍贵。为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加深两代人的情感交流,共同绘制关于学生未来的美好蓝图,学校特别布置了两项任务。一是“给我家宝贝的一封信”,邀请家长以书信为媒介,语重心长地与孩子对话,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二是“给我爸爸妈妈的一封信”,鼓励学生们向父母表达感激之情,并制定10岁至12岁的小目标、12岁至15岁的中目标和15岁至18岁的大目标。

亲子手牵手,步入养正门。在印有“崇正追梦,不忘初心”的背景板前,学生与家长合影留念,随后手牵手,郑重其事地迈进“养正门”。这标志着学生们从儿童阶段正式进入了少年阶段,将更加注重生活、学习及行为等各方面习惯的养成。

感恩父母爱,十岁新起点。10岁是学生成长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四年级学生的成长礼汇聚了学校和家长的共同祝福。学生们以此为契机,勇敢地与父母面对面交流,这不仅能加深亲子间的情感联系,还能让学生学会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将这份感恩之情转化为学习上的动力,用实际行动回报父母和教师的期望与付出。十岁礼的环节设置丰富而感人:教师赠言,期望学生成为有担当、有志向的崇正少年;校长致辞,勉励学生们立大志、正心志,成为栋梁之材;学生们手捧《写给爸爸妈妈的一封信》,把心里话说给父母,表达感激与爱意;全体学生朗诵《少年中国说》,展现新时代少年的蓬勃朝气与远大志向;“佩戴大红领巾”的仪式,象征着学生们正式步入少年时代,开启新的人生篇章;学生们向父母师长鞠躬行礼,是表达尊敬,更是对成长路上所受关爱的感恩;集体宣誓的环节,则展现了学生们面对未来挑战的信心、诚心、孝心、热心和忠心;最后,伴随着生日歌的悠扬旋律,学生与家长、教师共同庆祝这一特殊时刻,让成长的喜悦与温馨定格。

毕业礼:珍藏师校情谊

每年7月上旬的毕业礼,是学校为即将完成小学学业的六年级学生悉心组织的系列活动,这是毕业生与母校的深情告别,也是学校对学生寄予殷切期望的特别环节。

种植莞香树,寄托思念心。面对即将告别的校园与朝夕相处的老师,六年级的学生们满怀不舍,自发组织捐献零花钱,共同购买并在校道旁种下具有象征意义的莞香树,来纪念这份情谊。一棵棵莞香树是学生之间友谊与成长的见证,也是学生们对学校的情感寄托。

小学毕业礼,珍藏师校情。小学毕业礼,既是学业生涯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又是感恩与梦想启航的庄重仪式。毕业典礼上,学生代表深情演讲,感谢同窗、师长与母校;教师们则回顾六年来的点点滴滴,对学生寄予厚望,鼓励他们勇敢追梦;校长的致辞满怀期许,激励学生树立信心,勇攀高峰,不断追求卓越;献花环节将师生间的情感推向高潮。在活动最后,学校表彰优秀毕业生,树立榜样形象,发挥榜样力量,激励全体学生继续砥砺前行,为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跨出扬正门,跃马新征程。学校鼓号队奏响激昂的乐曲,队干部敬礼欢送毕业班学生。各班毕业生在夹道欢送中依次走过,大步跨出“扬正门”。这一刻定格了师生间的美好回忆,也开启了学生们新的人生篇章。毕业礼结束代表学生们已经圆满完成小学的学业,要继续发扬小学期间积累的好习惯、好礼仪、好方法,脚踏实地,朝着理想更进一步。毕业礼之后,学生们将踏上新的学习征程,把对母校的感激与不舍深藏心底,化为激励自己勇往直前的力量源泉。

东莞市石碣实验小学的“三礼”活动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帮助学生形成礼仪规范和感恩意识,逐步强化美德观念,进而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这些品质和习惯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产生正面影响,让他们学会感恩、明白礼仪,成为名副其实的新时代崇正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