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
嘿,你好啊!我知道,你们中的许多人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来自学业、考试、激烈的竞争、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未来的种种不确定。
我知道,你们中的很多人习惯于追求“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有同学告诉我,为了能在考试中脱颖而出,你们不得不牺牲宝贵的休息和娱乐时间,甚至在周末和假期也要参加各种补习班;为了追求多方面的发展,你们又不得不在学业、兴趣、社交等多个方面小心翼翼地分配时间,这时常让你们感到筋疲力尽。更让你们感到沮丧的是,身边真正的朋友似乎越来越少,很多人将彼此视为竞争对手,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超越对方。
面对这一切,也许你的心中充满了无数个“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要不停地学习?为什么成绩似乎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标准?为什么大家都在如此拼命地“卷”?难道自己的价值仅仅体现在分数和排名上吗?
亲爱的同学,你提出的这些问题都是合情合理的,值得我们每个人去仔细琢磨。今天,我就想和你聊一聊“内卷”这件事。
想象一下,如果你和同学们都在一条赛道上狂奔,不管你跑得多快,身边的人始终保持着与你相同的加速度,这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呢?实际上,这就好似你们正在经历的教育“内卷”:每个人都在拼命努力,但似乎并没有带来什么实质性的进展,反而使竞争变得更激烈,每个人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就像你曾提到的,同学们都学习到昏天黑地,但最终得到的结果往往并不尽如人意,反而普遍感到更加疲惫了。
你或许会好奇,为何我们会陷入这种“内卷”呢?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我愿意与你分享几点我的看法,同时也期待你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有人提出,有限的优质资源所引发的焦虑感,是导致人们陷入“内卷”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加,为了争夺这些有限的教育资源,竞争自然会加剧。或许你也曾意识到,自己如果不奋力一搏,很可能就会与一些宝贵的教育资源失之交臂。
不过,这只是一个表层原因。进一步思考,为什么要区分优质资源与普通资源?为什么大家都希望享受优质资源呢?其中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绩优主义的盛行。在它的影响下,社会、学校、家庭对于成功与优秀的评判标准越来越单一,学业成绩和文凭逐渐成为衡量个人价值的主要评价标准。为了在这套评价体系中脱颖而出,过度竞争的现象就自然发生了。
我在与一些同学交流时,曾问他们:“为什么要上学?”他们的回答大多是:“为了考上一所好大学。”对于这个答案,你有什么看法?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想法?你又是为了什么而努力学习呢?想象一下,如果学习不再是单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深入探索你真正感兴趣的事物,那会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我们需要承认,或许“内卷”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确实带来过某些益处。比如,专注学习某个特长使你成功考入某所优质高中。又比如,因为超前学习某些知识而让你得以入选学校的尖子班,等等。当我们发现自己在某个方面比他人更优秀时,往往容易生发出一种充满力量的感觉,但当我们在过于激烈的竞争中已经付出了很多努力却依然无法胜出时,也容易产生自我怀疑。
或许你还想说,我知道这样一直“卷”下去不好,但是如果不投身其中,又会感到迷茫和无所适从。不只是你,很多你的同龄人,甚至是成年人,也正面临着这样的困境。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老师曾为我们指引过成长的道路,告诉我们何时前进,何时左转或右转,但当生活列车的方向盘交到我们自己手中时,很多人首先感受到的是迷茫与不知所措。
对此,请你不要担心,这些迷茫的时刻给了我们停下脚步审视自我的机会。我们可以思考,现在的生活是不是自己真正渴望的?是否有其他的生活方式可供选择?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过不追求“内卷”也能感受到幸福与满足的时刻?接下来,我分享一些反“内卷”的小秘诀,帮助你找到专属于自己的成长跑道。
为完成自己的“人生考卷”而奋斗
未来步入社会后,你将收到一份专属于自己的人生考卷,这份考卷可能需要用几十年的时间来作答。可以说,你在毕业前所作的所有努力,其实都是在为解答这份贯穿几十年的人生考卷作准备。从这个角度来看,目前你所经历的所有考试,都可以视为模拟考试,都是为了帮助你更好地应对未来。所以,请你不要过分关注当前的成绩与名次,也不必过于计较一时的得失,将眼光放得长远一些,重视在上学期间打下的基础、培养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为未来的挑战与机遇作好充分准备。
从失败中汲取人生智慧
在成长道路上,我们或许会遭遇失败。请不要担心和害怕,有时候失败其实是一种信号,它提醒我们在必要时应适时调整方向,而非盲目地“一条道走到黑”。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梅赐琪曾经谈到,失败具备三重功能:它能够让我们认清自身能力的边界,引领我们领略胜负之外的广阔风景,更有可能促使我们关注个体以外的宏大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失败并不是一件坏事。我们需要将每一次挫败都视为宝贵的学习契机,通过这些历练,学会从失败中汲取养分与智慧。
正确认识自己
你知道吗?所谓的比较优势,并非指在某项事务上超越所有人,而是指在个人所能胜任的事务中,发现自己在哪一项中能够做得更为出色。在这个多元而丰富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拥有独一无二的价值与定位。要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自己,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性格、价值观以及能力所在。请你静下心来思考:我是谁?我喜欢做什么?我擅长且适合从事什么?一时想不清也没关系,你可以带着这些问题在成长过程中寻找答案。
亲爱的同学,人生的长河波澜壮阔,充满了各式各样的坎坷与挑战,你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也会体会失败的苦涩,会经历得意的高光时刻,也会度过失意的低谷期。我希望向你传递这样的讯息:让“小草”安然成为“小草”,让“大树”挺拔成为“大树”,这本身就是一种成功;想过好一生,不一定要追求更高、更快、更多的目标,而是要找到那条真正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幸运的是,当下的时代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与多元的发展空间,为成长提供了许多可能。我们无须将自己局限于一条狭窄的通道,也无须被同一套标准所定义。我们各自的成就,绝不能仅仅以距离高分、名校的远近来衡量,而是要看我们是否真正实现了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人生无须在每条“跑道”上都赢得胜利,也没有绝对的成败,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面思考,以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一切。愿你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始终保持一颗好奇的心,为热爱而学习,让生命以最舒展的姿态绽放,成为独一无二、光彩夺目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