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基本内涵与理论模型

2024-12-23 00:00:00王艳玲李旭东
初中生世界·初中教学研究 2024年11期
关键词:成果育人学科

摘 要

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是指以“学为中心”为学习观,以“做中学”为课程观,以“教学评一致”为评价观,以“知行合一,以文化人”为育人观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构建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模型,将理论与实践研究相结合,达成育人旨归。

关键词

项目化学习 语文学科 基本内涵 理论模型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要求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笔者所在团队据此确立“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力争将语文学科教与学以项目形式设计并实施,探索基于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课题组基于语文学科教学实践,力求多维度界定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基本内涵,并构建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理论模型。

一、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基本内涵

课题组学习借鉴国内外项目化学习理论,分别从学习观、课程观、评价观、育人观四个维度界定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基本内涵。

1.“学为中心”是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学习观

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以学力(素养)为核心的三大基本原则。“学为中心”的学习观力求转变学生“听学”“练学”等被动接受的语文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语文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自觉在用语文中学语文。

2.“做中学”是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课程观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要求注重“做中学”,引导学生参与学科探究活动,经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建构知识、运用知识的过程,体会学科思想方法。课题组据此将“做中学”确立为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课程观。同时,课题组将语文课程六大学习任务群与统编教材的人文主题单元融合为学习项目,创设与学生真实生活相勾连的学习情境,设计具有明确目标的学习任务,开展渐进式语文实践活动,达成项目目标,展示项目成果,形成项目评价。从课程观的角度来理解,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是基于语文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方式。

3.“教学评一致”是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评价观

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以终为始”逆向设计项目化学习架构,使设计目标与学习评价相一致,实现教学评一致。同时,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注重过程性。项目化学习过程均有学习台账,保障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此外,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以项目为载体,能使教学评价可视化。教师在进行项目化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并运用评价结果改进学习方式。如此,综合性的评价能够实现素养导向的教学评一致。

4.“知行合一,以文化人”是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育人观

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力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并始终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因此,课题组将“知行合一,以文化人”确立为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育人观。“知”指语文学科知识、语文课程大概念、语文要素,“行”指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言文字运用与实践活动。教师开展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在文字、文章、文学、文化中,吸纳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提升思想文化修养,建立文化自信,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二、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理论模型

为进一步厘清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基本内涵,课题组在梳理并综述项目化学习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以育人观为价值引领,以课程观为教学统摄,以学习观为教学中心,以评价观为质量保障的理论模型(见图1)。

理论模型以育人观为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价值引领。育人价值为项目学习目标,引领并应用于项目设计,同时以项目实施作为育人观的实践,项目成果作为育人观达成的具象目标。可见,育人观是项目化学习设计的价值目标和项目成果的评价标准。

课程观是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教学统摄。项目化学习的设计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六大学习任务群为项目设计的课程载体,将学习单元归属到具体的学习任务群之中,并落地于具体项目的核心任务之中,将项目任务以及子任务的目标对应定位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以及学业质量的不同学段之中,实施在进阶活动之中,呈现在具体学习成果与评价体系里,使项目化学习过程与成果符合课程目标,保障学业质量。

学习观是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教学中心,具体表现为:“项目任务”的表述主体是学生,“项目情境”是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实践情境,“项目主题与内容”紧扣学生学情,“目标与评价”落实学业质量,“任务与活动”展示学习过程与成果。例如,教师将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一单元的单元学习归属在“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中,确立项目任务为“欣赏民俗风情画卷,编制民俗保护名录”。这一项目任务目标与成果是一致的。项目目标是让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欣赏民俗风情画卷,采集信息并编制民俗保护名录。项目化学习的成果集中体现在学生编制的民俗保护名录这一可视化的结果上。由此可以看出以学生为主体、学习为中心、学力(素养)为核心的学习观。

评价观是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质量保障。为了高质量地完成项目化学习,项目目标与评价必须一致,所以项目目标、项目任务以及项目成果高度一致,即学生完成相关任务达成设计目标。例如,教师将统编语文教材八(下)第五单元的项目任务制定为“我为多娇胜景代言”,在引导学生阅读欣赏单元游记散文的基础上,设计了三个子任务。任务一:阅读四篇游记,体验并分享作品的独特视角。呈现成果:阅读、体验、分享四篇游记的独特视角,总结游记的特点(“所至”“所见”“所感”)。任务二:跟着课本去旅行,我为多娇胜景代言。呈现成果:结合课本中的多娇胜景,为胜景写“代言词”。任务三:做有创意的表达者,为家乡代言。呈现成果:选择独特视角,写一篇大美家乡或多娇河山的游记。教师在设计子任务的过程中,预设了项目成果,而预设的项目成果即为项目目标与任务的评价保障,由此构建了项目化学习的质量保障系统。

课题组依托如东县实验中学承担的江苏省语文学科示范中心建设项目——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中心,以及课题组开展的活动项目、学科项目和跨学科项目等实践研究,初步阐明了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基本内涵,构建起理论模型,探索了一条通往基于语文学科的课程综合化教学的重要路径。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14期立项课题“语文学科项目化学习理论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2021JY14-XK-L19)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成果育人学科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学科新书导览】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工大成果
“走出去”成果斐然
“健康照明”成果聚焦
“超学科”来啦
“三医联动”扩大医改成果
中国卫生(2016年2期)2016-11-12 13:22:16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