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就是俗称的大料,是最为常见的调料之一,一般做卤肉都要用到八角,常用的调料五香粉,八角是其中一味主要的原料。我国85%左右的八角都产自于广西壮族自治区。
2024年10月,我到广西出差,其中一个任务就是亲自看看八角长什么样,怎么样加工的,想现场探访一下八角产地的情况。当时住在广西防城港,从网上查资料得知防城区的大菉镇、伏隆镇都是八角产区,伏隆镇还建有一个香料产业加工园。10月5日,在当地司机小唐的带领下,我们进入了位于十万大山的大菉镇去探访八角。
小唐是大菉镇人,以前还做过一点八角生意,他把家里自己种的八角以及附近农户种的八角鲜果摘取后,送到有晒场的专门加工八角的加工厂去。据他介绍,八角的收获主要在八九月份,现在基本上已经收完,还在加工、晾晒的地方已经不多了。他先打电话找他过去熟悉的一位朋友,那位朋友说他家的八角已经全卖完了,晒场上什么也没有了;然后他又找了几家,总算找到了现在还在晾晒八角的一家加工厂。我们穿过崎岖的山路,走过几个山谷才找到这家加工厂,晒场在路边根本看不见,只有拐进去才能看到。这是十万大山的山里面,小唐说1958年拍摄的剿匪题材电影《英雄虎胆》,故事就发生在这里,电影也是在这里拍摄的。我想起了这部小时候看过的电影,以及当时家喻户晓的明星演员,如女演员王晓棠、男演员于洋,等等,想不到产八角的地方,居然还有这样的故事。
一路上,小唐指给我看哪里有晒场,我看见农户家门前面积比较大的平地,问他:“这是不是晒场?”他说:“这不是,太小了,晒场的面积比这大得多。”等我们找到这家晒场,面积确实比较大,目测有七八亩以上,八角摊晾在晒场上,在炽热的阳光下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晒场只有一个人在值班,老板不在,我说我想买一点八角,小唐又打电话把老板找来。老板是一对随和的夫妻,似乎老板娘说话更算数,她大方地对我说:“你自己到晒场去看,那两种已经熟了,晒好了,马上就要收了,你自己挑吧。”我当然喜出望外,就到八角晒场上,专门挑个儿大的、漂亮的、饱满的往袋子里装,一边挑着八角,一边就听着晒场上八角“噗噗”炸裂的声音,八角里面的籽不断蹦出来。挑了两三公斤八角,也被太阳晒得接近中暑。价格当然是非常的公道,老板按照卖大宗货的价格收钱。小唐跟我说:“你挑的属于精选果,精选果的价钱不是这样的。卖八角也不是这样挑果子的,收货时全放到大的编织袋里,整袋来卖。”我问:“那再挑的时候是不是要再倒出来重新挑?”小唐说:“那不行,只要倒出来一挑,重量就变了,从晒场出的货是按照不分级出的,老板给你的价钱是不分级的价钱,如果分级的话,就是另外一个价钱了。”
在我们挑选八角的过程中,远处的山民骑着农用三轮车,带着新鲜的、绿的八角送到这家加工厂,老板在过秤收鲜八角,楚乔老师要了几个翠绿的八角,说回去看看能不能把它也晒干。小唐说:“你这样捂在包里,它就不会变红了,要直接放到太阳下晒才行。”果然,我们把新鲜八角在包里捂了一路,几个小时后就有点微微发黑了,第二天在太阳下晒,已经不亮堂了,不如直接在太阳下晒的那样鲜红。
回来时,夕阳西下,依然又路过美丽的山谷,我几次叫小唐停下车来拍照,看见了一群黄牛在山间悠闲地吃草,我很惊异,问小唐:“这里应该是产水牛的地方,怎么有黄牛?”小唐告诉我这种黄牛其实是肉牛,不耕地。他一个同学就是养牛的,家里养着几百头这样的黄牛。我也才明白:当地那么多鲜切的潮汕牛肉火锅的肉源,很可能一部分就是本地提供的,所以才那么新鲜。
八角到手之后,先发快递到西安,办公室同事小童接到箱子后说:“大料味太浓了,隔着箱子都能闻出来。”回到家里,我拿以前在超市里买的八角一对比,发现我们从十万大山带回来的八角的个头要比超市里买的大得多,平均直径在4.5~5厘米,超市里买的八角直径在3厘米左右。我还发现带回来的八角,八个角的比较少,多数都在九到十二个角。这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上网查八角是角多的好,还是角少的好?一查,吃了一惊,网上有资料说真八角一般就是八个角,七到九个角也正常,十个角以上的就要小心了,有一种假八角叫莽草,一般有十一到十三个角,莽草有毒。看到这样的信息,我吓了一跳,赶快发微信问小唐:“十个角以上的有毒吗?”小唐也很意外,说:“怎么可能呢?”我说:“网上有人这么说?”他说:“哎,网上的伪专家很多,你多查查资料就知道了。”
我开始进一步细细查资料,看到了各种资料,发现基本没有署名的视频或者是自媒体短文都比较极端,说超过九个角以上的就要小心。但严谨的专家采访就比较客观科学,在一篇文章里,广西林业科学院经济林研究所所长陈国臣接受采访时说:“八角顾名思义就是八个角,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八角常常会出现不到八个角或者多于八个角的情况,可以说九个角、十个角、甚至十五个角的八角,都不算稀奇。即使是同一棵树结出的八角,角的数量也不完全相同。在八角之乡宁明,九个角的八角随处可见。”
这篇文章里还介绍了十一个角以上、类似于八角的一种中药,名叫莽草。莽草有12~15个角,果实比较瘦小,尖端带钩且含有剧毒,主要生长在四川和云南的深山里。莽草虽有剧毒,但它里面含有的莽草酸,却是禽流感、抗甲型H1N1药物达菲的主要成分。莽草的价格比八角贵一倍以上,因此不可能把莽草掺到八角里来销售。
看过这些资料后,我的心情稍微放松了一点,但还是按照网上资料的提醒来研究八角和莽草的区分。第一个区别是莽草没有裂口,不爆籽。我选的八角都是爆籽的,我们选的时候是完整的果实,回到家经过再一次拣选,又蹦出来很多籽;第二个区别是尝味,新鲜的八角是有甜味的,还有香气,莽草没有甜味,闻起来比较刺激。经过反复比较后,我们觉得买来的八角是可靠安全的,马上用它加上同样在十万大山里选购的肉桂皮一起来炖毛豆和花生。新鲜的八角和肉桂就是不一样,不仅有八角和桂皮的招牌香气,而且还有植物果实的清香,和毛豆、花生的那种清香融为一体,有点像刚刚采摘下来的水果。炖煮过后的八角嚼下依然甘甜,回味悠长。
到十万大山选八角的过程是历经曲折的,有很多新的发现,也有惊喜。回来后从网上查各种资料时也是历经曲折的,有惊吓,也有惊喜。在查资料时发现关于八角的科学知识中正面严谨的相对来说比较少,以八角在生活中出现的比例来讲,可以说是太少了,还是需要更广泛地普及来自严谨科学家的关于八角的知识。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