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全球创新格局加速演化、全球创新链正在形成的背景下,积极融入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是我国必然选择。基于企业间治理的全球价值链治理范式,需要向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范式转型:多元化的治理主体,单边创新制度聚合及其四维度效应,双边非对称创新制度结构的竞合博弈。积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全球创新链,以及审视和优化国内创新制度,成为推动中国产业在全球创新链中向中高端攀升的战略思路和具体举措。从这一全新战略视角出发,识别中国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定位,提出构建“一带一路”框架下全球创新链的战略思路。优化国内创新制度,中国产业和企业更有效地参与全球创新链,实现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协同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在全球创新中的积极角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
关键词:全球创新链治理;“五龙治水”;创新制度聚合效应;非对称制度结构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异质性全球创新链知识溢出机理:二元关系视角下基于mvQCA方法的跨层次实证研究”(71973129);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一般软科学研究项目“浙江制造企业非对称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研究”(2023C35015)。
[中图分类号] F279.23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11-0051-009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11.004
新一轮创新活动的全球化,伴随着创新领先国家和创新追赶国家之间的双向介入并存、创新活动的竞争与合作并存、创新转移与创新封锁并存等特征,正在形成跨越国界、分布全球的全球创新链[1]。同时,中国正在扩大开放强度与深度,积极融入全球创新格局,使中国产业与企业面临全新的全球化创新情境。在这样的双重背景下,积极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对接全球创新链,蓄积创新动力,是中国企业及相关主体的战略选择。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形成与创新领先国家进行竞争与合作博弈的力量,是一项跨越单一产业或企业层面的复杂议题。在这一过程中,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创新溢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如刘思慧等人的研究指出:“创新溢出对产业链整体价值提升的重大功效,现有学界研究围绕产业链技术知识转移展开深入探讨,主要聚焦产业链上下游双向创新溢出的驱动因素和增值效应。”[2]这一发现强调了在全球创新链治理中,不仅需要关注单一企业或产业层面的创新活动,还需要深入理解产业链上下游之间的创新互动和知识转移机制。
在制定全球创新链治理战略框架与策略选择时,涉及的多元治理主体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包括但不限于政府机构(如贸易、科技、法律相关部门)、非政府组织以及行业协会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全球创新链治理的多维架构[3]。全球创新链治理的多元主体,可以被形象地称为“五龙治水”,即在全球创新链这条河流中的每个环节,都有多个治理主体参与治理。基于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全新战略视角,揭示全球创新链的多元治理主体、采取的治理手段与多种手段形成的聚合机制,“五龙治水”的单边效应与“五龙治水”的双边竞合博弈效应,从而为中国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推进中国产业在全球创新链中的位势向中高端攀升提供顶层战略设计和系统制度框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探讨全球创新链治理的多维架构时,我们不能忽视数字赋能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如刘思慧等人所指出的,“数字赋能和商业模式创新是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因素”[4]。这些因素不仅影响单个企业的转型,也对全球创新链的治理和协同机制产生深远影响。
一、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
全球创新链是创新活动的全球化解构,是在全球不同国家产业之间形成的分布式创新链条。创新活动的全球化解构,是按照产品间的创新模块化解构和产品内的创新功能解构两种方式展开,由此形成承担不同创新模块或不同创新功能的创新主体间纵横交错、纷繁复杂的交互关系。区别于传统的全球价值链,全球创新链着眼于创新活动的全球化而非价值活动的全球化,其核心是基础科学、核心技术和产品等创新的全球化组织形态,不包括制造、营销等非核心创新环节的全球价值链组织形态。全球创新链治理是不同国家多元创新主体围绕创新活动展开的竞合博弈,也是高端攀升的前置命题。本文主要针对全球创新链治理展开分析。
(一)中国企业创新战略的理论框架
既有的全球价值链范式要向全球创新链纵深拓展,构建全球创新链范式。全球化创新背景下中国企业创新战略的理论框架包括:第一,传统的全球价值链及其治理理论,笼统地将全球价值链划分为生产者驱动型和购买者驱动型[5],存在“泛化”局限、难以揭示全球价值链的异质性。全球创新链研究需要基于异质性假设,将创新活动全球化解构为模式异质性、产业异质性、空间异质性等并纳入研究范畴;第二,传统的全球价值链治理范式,只考虑了“购买者”“生产者”和“制造者”等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企业主体,而未考虑各类政府部门、法律机构、社会组织和国际组织在全球价值链治理中的关键作用,全球创新链治理要拓展到“五龙治水”的全新视角;第三,传统的全球价值链治理政策研究多以单一政策为研究单元,缺少对多个政策构成的制度空间所具有的协同效应研究;且多以某一个国家的政策为研究范畴,缺少对两个乃至多个国家和具有“非对称”属性的双边乃至多边的制度的研究。创新全球化与全球创新链动态演化的战局揭示,是一块理论处女地。
(二)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体现
一是全球创新链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企业是构成全球创新链的创新主体。不同国家企业之间围绕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竞合博弈关系,是全球创新链治理的第一个也是最直观的层面,也是既有全球价值链治理研究的主要范式。然而,国家之间围绕创新的战略竞合,是全方位、立体式、日趋复杂的竞合,不仅有作为创新主体的企业参与其中,更有政府机构、法律机构、社会组织乃至国际组织深度参与,对全球企业间的创新竞合产生重要影响。
二是全球创新链治理手段的多元化。嵌入全球创新链的企业主体,依据其创新和技术能力的构建,采取战略性行动,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它们通过与国外创新领先企业构建联盟、合作研发或者开展技术交易,实现跨国技术学习和知识转移。此外,企业还运用知识产权战略(包括申请、保护、转让、许可和诉讼等多元化手段)以实现创新战略目标,形成多样化的全球创新链治理模式[6]。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的多元化主体,采用包括国家政策、区域政策、产业政策在内的多层面治理手段,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有关的各类法律架构(如外资企业法、知识产权法、对外投资法等)和对全球创新链治理具有重要影响的各类国际技术标准、环境标准或者社会标准等方面。
三是治理环节的多元化。全球创新链由不同环节链接而成,不同环节分布在不同国家或区域。这些环节的治理具有显著差异,每个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治理需求和挑战,不同环节及其治理机制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加了全球创新链的整体复杂性,导致全球创新链呈现异常复杂的动态演化态势。全球价值链(Global Value Chain,GVC)看似强大,实则可能缺乏应有的系统韧性,因逆境事件(Adverse Event)冲击而暴露脆弱面。从过往逆境事件冲击GVC运行的历史看,不少GVC总能奇迹般地从运行紊乱甚至中断中恢复过来,重新调整至正常运行,甚至能够实现更高水平的运行。[7]这一奇迹背后所蕴含的机制值得深入分析。需要考虑到不同环节的特殊性,同时确保与全球创新链的总体目标一致,利用多元协同策略在全球范围内促进创新和合作。
总之,全球创新链治理涉及多元化的治理主体,针对全球创新链中的多个创新环节或模块,采用多样化的手段进行深入治理。“五龙治水”是对这种复杂多元治理情境的形象隐喻。
二、全球创新链单边治理制度聚合
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多元化手段独立对全球创新链进行治理,却共同作用于全球创新链产生整合性治理效应。如同治理一条河流,不同河段的治理主体相互独立、治理手段局限于职权范畴之内、治理目标是局部的。然而,整条河流是一个连续的体系,“五龙治水”的治理效应在整个河流中实现整合作用。因此,揭示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内在机制,必须突破既有的政策效应研究局限(即单一以某一政策的政策效应),基于整体层面、聚合的视角和多元化治理手段,揭示“五龙治水”的制度聚合效应。全球创新链的多个环节分布在不同国家,每个国家对其所分布的全球创新链局部环节,均具有“五龙治水”的治理制度安排。因此,揭示全球创新链整个链条层面的“五龙治水”,逻辑前提是揭示单个国家、单边的制度聚合。
全球创新链中的“五龙治水”策略涉及多样化的治理手段,这些手段根据其性质可分为直接和间接两大类。直接手段包括与技术、研发或创新直接相关的制度,例如我国为激励企业创新所采取的措施:对企业研发费用实行加计扣除、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对各类研发项目提供补贴、鼓励企业研究院和产业研发联盟、支持对外研发并购和投资、规范外资企业在华技术转移活动以及建立涉外知识产权制度等。间接手段则涉及与技术、研发或创新间接相关的制度(如市场准入政策、消费补贴、去产能措施、产业结构优化、外资企业法、对外投资法等)。“五龙治水”的手段在治理对象上不仅包括针对本国企业的创新活动(如研发和知识产权政策);也包括针对外国企业在本国从事的创新活动,例如对外国企业在华投资时的技术转移要求;此外,还包括多个国家共同制定并具有约束力的国际性制度(如国际技术标准)。
因此,根据“研发”与“非研发”类别以及“对内”“对外”和“国际”三个维度,可以将全球创新链的“五龙治水”治理制度分为六种类型:对内研发制度、对外研发制度、国际研发制度、对内非研发制度、对外非研发制度和国际非研发制度。
对于全球创新链中任一国家而言,“五龙治水”的制度安排构成了企业创新活动的制度空间,它是一个国家推动本国产业或企业创新发展、在全球创新链中争取更高地位的策略性制度工具。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实现特定的政策效果或目标。制度聚合效应的基石,是单一政策或手段本位层面的直接效应。治理手段的分类是分析聚合效应的前置条件。然而,全球创新链中的“五龙治水”是由多种制度构成的复合制度空间,是多个政策或手段直接效应的相互聚合,共同对企业创新活动产生综合影响。对治理手段进行分类是理解和分析这种聚合效应的前提条件。但是,基于治理手段本位层面、按照治理手段的外在特征,进行治理手段的人为分类,分为同一类的制度并非具有同等的治理效应,并不能揭示制度聚合的内在机制。因此,需要从制度对象的角度、从制度整体层面的聚合效应来揭示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单边的制度聚合机制。
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对象是企业。企业嵌入于全球创新链中开展全球化的创新活动,创新制度聚合效应存在于企业的创新范畴之中[8]。就企业创新活动的范畴而言:第一,基于创新资源的视角,企业需进行研发投入,包括购买技术设备、引育科技人才、投入研发费用,获取基础科学、核心技术和产品开发等关键知识等。因此,资源视角的创新制度聚合效应,首先体现在企业研发投入的激励;第二,基于创新过程的视角,企业根据战略选择进行基础科学探索、核心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等活动。创新过程视角的创新制度聚合效应,其次体现在企业创新活动的选择上,包括是倾向于激励核心技术的创新,还是倾向于激励产品的开发;第三,从创新的空间格局角度来看,企业可以选择进行内部研发或与外部机构合作,无论是与本地的产学研合作还是参与国际化的研发合作。创新制度的空间聚合效应,在于影响企业在创新空间格局上的选择:它决定了企业是更倾向于激励内部创新,还是更偏向于构建创新网络;同样,也影响企业是选择构建本地创新网络,还是发展跨国创新网络;第四,基于创新能力的视角,企业存在两种基本战略诉求,即创新能力构建战略和技术能力构建战略。创新能力视角的创新制度聚合效应,体现在创新能力建构效应与技术能力建构效应。因此,可以从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创新空间格局、创新能力四个范畴,考察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制度特征和聚合机制,根据制度特征对不同国家的创新制度安排进行模式的识别,为双边乃至链条层面的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分析提供框架。
理论上,每个国家的创新制度在四个维度上都表现出差异。通过将每个维度的“高/低”水平进行排列组合,构建4×4多维矩阵,每个国家的创新制度聚合存在16种可能的组合。然而,4个维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因果关联,4个维度的背后受企业特定的创新战略的支配。因此,国家创新制度聚合在4x4矩阵中占据特定空间,并展现出特定的聚合模式。从企业主体视角识别和界定国家创新制度聚合模式,为创新制度优化提供了新的逻辑起点。
三、全球创新链双边非对称治理制度竞合博弈
全球创新链由多个环节组成,遍布全球多个国家,共同构成了一个纵横交错、网络化的全球创新格局。嵌入于全球创新链中的国家或区域,其创新的手段在于构建面向全球的开放式创新系统,以整合全球创新资源、构筑自身创新能力。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链中的定位和策略选择显得尤为重要。刘思慧等人的研究提供了深刻的见解:“中国企业产业链感知风险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跨国公司这棵‘大树’的依赖。”[9]这一发现揭示了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链中的风险感知与其对跨国公司的依赖程度密切相关,这对于理解中国企业在全球创新链中的角色和策略具有重要意义。这些国家或区域的创新战略诉求在于谋求更高的全球创新位势。单边视角的创新制度聚合机制与效应分析,为双边乃至链条层面的全球创新链治理制度竞合博弈分析提供框架,为嵌入其中的国家优化创新制度空间提供有力的战略依据。
双边视角下,两个国家的企业围绕创新活动开展竞合博弈[10]。竞争的输赢、合作的成效、博弈的结局,体现在产业或企业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相对位势。企业主体基于市场机制进行创新的战略规划、努力实施和成效评估,共同决定了全球创新位势的主导逻辑[11];同时,国家对本地企业创新的支持和促进,以及对外国企业创新活动的制度安排,共同构成了创新制度的聚合效应,这一效应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间的创新制度存在显著的非对称性,这种非对称性主要表现在“创新资源、创新过程、创新空间格局、创新能力构建”这四个范畴的聚合效应上,进而形成了非对称的双边制度/UE6Y0iXgUlYhK01h6ufug==结构差异。
非对称的双边创新制度结构,影响两国的企业之间围绕创新活动的竞合博弈,对全球创新链具有较强的治理效应:包括两国企业竞合博弈的状态是合作主导还是竞争主导;两国企业之间知识的流动,创新知识主导还是技术知识主导、是净流出还是净流入;两国企业的创新战略倾向在全球创新位势地图中的定位,以及所采取的内部知识创造与外部知识获取、国内产学研体系构建与国外研发合作等创新的战略和策略倾向。
四、中国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战略选择与实施路径
伴随着新一代技术革命进程的快速推进,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全球范围的不断涌现,全球创新链正在以超越预期的态势演进。处于全球创新格局动态中的中国产业与企业,有效整合全球创新资源、充分利用全球市场,实施全球化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新时代中国经济全新的战略情境。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战略行动,以实现在全球创新链中的位势跃迁。多重嵌入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实现向更高位势价值链跃迁的有效方式和可行路径[12]。这一策略对于中国在全球创新链中提升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面对主体多元、手段丰富、机制复杂的全球创新链治理及其发展态势,中国需要重构全球创新战略版图,积极融入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链治理,加快构建“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全面审视并优化我国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的创新制度安排。
(一)积极融入并深度参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链治理
具有显著创新基础优势的美、日、德国等发达国家,主导着全球绝大部分高新科技领域的全球创新链治理[11]。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链治理直接主体,是一大批具有全球创新领导力的企业(如半导体领域的英特尔、数字技术领域的谷歌、软件领域的甲骨文、计算机领域的微软、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特斯拉、工业软件领域的SAP、人工智能领域的发那科等)。近年来,这些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布局其创新战略体系,在将制造环节由中国向东南亚、印度等国家转移的同时,在中国设立面向中国市场乃至亚洲和全球的各类研究院和研究中心,与中国领军企业达成战略研发合作,构建其主导的全球创新链,很大程度上推进了发达国家创新能力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另一方面,美国作为主要的创新领军国家,逐步推进的贸易保护和创新封锁战略,将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创新竞赛带入更加复杂的竞合博弈局面,中国成为这一轮创新保护主义主要战略国。这说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链治理,具有明显的两面特质:一面是创新的全球化扩散与转移,另一面是创新的遏制与封锁。面对这一复杂的全球创新链治理局面,积极融入并深度参与全球创新链仍是中国产业与企业的战略选择。
同时,需要从“五龙治水”的视角谋划战术与策略:第一,深入研究发达国家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主体、工具与机制,揭示发达国家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的内在规律和动态趋势;第二,全面审视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治理的“五龙治水”,对我国创新制度及其聚合效应进行系统梳理和客观评估;第三,从双边乃至多边的视角,对中国与发达国家双边创新制度的非对称结构及其创新影响进行分析,制定既具有特定国家针对性,又具有全球性的全球创新链治理战略,系统优化和升级我国创新制度。
(二)加快构建我国企业主导的全球创新链,探索和谐共生、具有广泛包容性的“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治理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国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影响力大大提升,“一带一路”倡议正在展现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创新潜力。“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是产品、产能和产业的输出,更是中国创新的输出。构建中国企业主导、“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企业深度参与的“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是“一带一路”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不仅是中国企业国际化、拓展国际市场的战略选择,也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升级创新生态系统、提升创新能力的互惠举措。
1.基于价值观互通共融
从国家层面建立“一带一路”科技创新中心,北京作为中国科技创新中心,具有巨大的创新活力和科技实力。以北京科技创新中心为核心、全国众多科技创新基地积极参与,将组织体系延伸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与沿线国家合作建立各具特色、凸显专长的科技创新分中心,作为中国创新 “一带一路”全球化的新型组织载体。中国与“一带一路” 沿线国家在产业转移中已形成区域价值链的构建模式,充分挖掘了区域内的优势产业和资源要素[13]。在全球创新链构建中,也可借鉴此模式,以科技创新中心为依托,促进创新资源整合。
2.共同制定治理策略
建立“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五龙治水”体系,促进“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的整体创新功能。“一带一路”沿线大部分国家创新基础较薄弱、创新资源相对欠缺,但是市场潜力巨大、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荟萃,具有独特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禀赋。“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治理,需要沿线国家政府机构、法律机构、社会机构以及具有国际多边属性的国际组织积极参与,共同制定全球创新链治理中的关键制度安排(如知识产权政策、研发与合作研发政策、外资企业研发中心政策等),从多边非对称创新制度聚合效应的视角,建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五龙治水”体系。
3.协同创新
“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在根本上区别于发达国家主导的全球创新链治理:“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基于协同创新、寻求共同发展,以“共建、共创、共享”为核心理念,发挥整体创新功能。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创新战略上互依互惠,共同制定创新的方向和定位;中国输出和沿线国家自主培养相结合,构建沿线国家创新人才队伍;发挥沿线国家在应用型科技领域的创新专长、结合中国在基础科学研究领域的优势,以跨国协作、在沿线国家打造科技创新中心、基于特定产业和企业合作建立研究院等方式,共同探索基础科学研究、共同攻关行业瓶颈技术、共同开发面向特定市场的高科技含量产品和服务、共同分享创新价值和收益,全面带动沿线国家创新能力、发挥“一带一路”全球创新链的整体创新功能。
4.全面审视并优化我国参与全球创新链治理的创新制度安排
中国需要在全球创新格局视角下,全面审视直接影响中国产业和企业全球创新位势的创新制度安排。第一,重新定位政府在国家创新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从直接管理科技项目、主导科技研究、评价科技人才等“创新管理员”角色,转变为搭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优化创新体系、构建创新舞台为主的“平台搭建者”角色;第二,基于全球创新格局制定创新战略。全球一体化是历史大势。随着我国开放程度不断加大,基于全局创新格局制定国家创新战略是必然选择。既要基于中国科技创新中的瓶颈问题、以问题为驱动考量战略,更要以全球主要国家创新专长和科技未来发展态势为依据,制定我国不同阶段的创新战略定位和阶段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地区间技术互补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地区间技术互补对所在地区企业实现全球价值链攀升具有推动作用,而且该效应在 1—5 年内显著有效[14]。跨区域合作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全球价值链地位方面作用显著。第三,突破既往创新政策各自独立的局面,强化“五龙治水”的协同性、系统性和聚合性,从我国产业和企业向全球创新位势中高端攀升的视角,逆向审视并系统优化我国各项创新制度安排,为国家创新能力的崛起打造强大的动力引擎[15]。
参考文献
[1] 刘志彪.从全球价值链转向全球创新链:新常态下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J].学术月刊,2015(2):5-14.
[2] 俞荣建,王妮娜,何新伟,等.产业链上下游组织间双向创新溢出机制研究——组织间依赖视角[J/OL].南开管理评论,1-30[2024-11-21].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2.1288.F.20241120.1812.002.html.
[3] RASMUS LEMAA, RUY QUADROS, HUBERT SCHMITZ. Reorganising global value chains and building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in Brazil and India[J].Research Policy, 2015 (7): 1376-1386.
[4] 刘思慧,李文,俞荣建,等.商业模式创新和数字赋能对数字化转型的驱动机制研究——基于TJ-QCA的案例分析[J].管理评论,2023(8):342-352.
[5] GEREFFI G, J. HUMPHREY, T.STURGEON. The governance of global value chains[J].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Economy, 2005(1): 78-104.
[6] GE, JL.,FU, Y.,XIE, R, et al. The effect of GVC embeddedness on productivity improve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D and government subsidy[J].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8(135): 22-31.
[7] 甄珍,王凤彬.逆境事件冲击下全球价值链系统韧性的动态演化——基于嵌入性多案例的纵向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2(10):174-192.
[8] H HOANG, FT ROTHAERMEL. Leveraging internal and external experience: Exploration, exploitation, and R&D Project performance[J].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2017(7): 734-758.
[9] 俞荣建,白伟,贾爱武.大树底下好乘凉?——组织间依赖结构视角下产业链感知风险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24(9):135-145+282.
[10] ANNAPOORNIMA M. SUBRAMANIAN, WANG BO, CHAI KAH-HIN. The role of knowledge base homogeneity in learning from strategic alliances[J]. Research Policy, 2018(1): 158-168.
[11] 肖利平,谢丹阳.国外技术引进与本土创新增长:互补还是替代——基于异质吸收能力的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16(9):75-92.
[12] 张月月,俞荣建,谢杰.多重嵌入、跨界搜索与中国装备制造企业价值链跃迁[J].社会科学战线,2018(9):72-78.
[13] 刘友金,周健,曾小明.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业转移的互惠共生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23(2):55-73.
[14] 郑江淮,金晟男.地区间技术互补、均衡发展与企业全球价值链攀升[J/OL].中国工业经济,2024(7):85-104[2024-11-21].https://doi.org/10.19581/j.cnki.ciejournal.2024.07.004.
[15] 杨艳琳,赖秋霖.基于全球创新链的中国产业发展新动力[J].国家治理,2015(17):18-24.
GlobalInnovationChainGovernance: perspectiveof "Wulongwatercontrol"
YuRongjian1,2 Zhang Dingyu2
(1.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China Chain Research Center,Zhejiang Hangzhou,310018;
2.Zhejiang Gongshang University China Chain Research Center,Zhejiang Hangzhou,310018)
Abstrac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the rapidly evolving global innovation landscape and the formation of the global innovation chain, it is an inevitable choice for China to actively integrate into and deeply participate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global innovation chain. The paradigm of inter-enterprise governance of the global value chain needs to transform to the "Five Dragons Water Control" paradigm of the global innovation chain: diversified governance subjects, unilateral innovation system aggregation and its four-dimensional effects, and the competitive and cooperative game of the bilateral asymmetric innovation system structure. Actively integrating global innovatiojx8GYLmzVwZplyuaAgoGFgLti2ofheB1DaLzJdVSq+M=n resources, deeply participating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global innovation chain, building a global innovation chain under the "Belt and Road" framework, and reviewing and optimizing domestic innovation systems have become strategic ideas and specific measures to promote Chinese industries to climb to the middle and high ends of the global innovation chain. Starting from this new strategic perspective, it provides top-level strategic design and systematic institutional framework for China's participation in the governance of the global innovation chain and the improvement of industrial status.
Key Words: Global Innovation Chain Governance; "Five Dragons Water Control"; Innovation System Aggregation Effects; Asymmetric Institutional Structure
作者简介:俞荣建,浙江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MBA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链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中国链战略;张丁予(通信作者),浙江工商大学中国链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研究方向:中国链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