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清廉文化传播是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数智时代,数字技术的嵌入给清廉文化内容的生成、表达和传播形态带来根本性变革,也为清廉文化传播带来新的机遇。数字技术的加持不仅有效激活了传统清廉文化基因,丰富了清廉文化传播方式,也拓展了清廉文化表达场景,在时空交互中给予受众全新的数字文化体验。但是,由于受到算法推荐、技术伦理等因素的制约,数字技术的运用也给清廉文化的传播带来新挑战。包括算法推荐对人和社会的信息遮蔽致使受众易陷入“信息茧房”、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足对清廉文化吸引力感染力的影响、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导致对清廉文化精神内核的消解等。必须进一步进行算法治理,推进算法监管全过程、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清廉文化资源、注重清廉文化内容的情感表达,不断提升清廉文化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助力清廉文化“出圈”。
关键词:数智时代;清廉文化;数字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 D262.6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4)011-0021-010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4.011.002
清廉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精神内核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起点继续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宝贵财富。“保持廉洁是实现党的自我净化的基本要求。”[1]清廉文化的传播不仅是营造党内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基础,也是筑牢全社会清廉文化根基、推动廉荣贪耻社会风气生成的精神动力。在数智时代,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技术的创新运用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嵌入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物理边界,催生了诸多新型媒介载体,在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以及时空交互中打造了现代文化传播体系。随着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借助数字技术提升清廉文化数字产品的传播效能,已然成为推动廉洁文化建设的重要命题。
一、问题提出
清廉文化作为一种以清正廉洁为思想内涵的文化形态,以崇尚清廉、鄙弃贪腐、尚俭戒奢为价值取向,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清廉意识、清廉理论、清廉心理、清廉评价等的总体认识以及与其相对应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和社会风尚的总和,包含物质层面的有关清廉文化的雕塑、名人故居、文物古迹、纪念馆等艺术形式,精神层面的清廉观念和思想等以及行为层面的处理清廉相关问题的实践方式和行为选择。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刀刃向内,自觉推进自我革命,积极开展并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走出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反腐之路。其中,清廉文化是涵养共产党党内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内生动力,为政党、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力量。只有经过有效传播,清廉文化才能产生感召力和影响力,转化为人们的认知、情感和价值引领,进而内化为清正廉洁的行为方式,形成崇廉尚洁的社会风尚。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只有全党全社会形成清正廉洁的价值取向和社会风气,着力于建设清廉政府、清廉社会、清廉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才能越走越稳、越走越远。近年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促进数智时代的到来。“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2]在数智时代,数字技术将数据与算法结合起来,通过智能提取储存数据,并对特定领域的数据资源进行智慧分析和转化运用,达到人机共享智慧、万物皆媒的理想状态。将数字技术引入文化领域,抓住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承发展中的优势,实现文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必然选择。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强调要促进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集成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增强文化的传播力、吸引力、感染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也提出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出“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3]。数字技术与文化的融合打破了以往清廉文化传播机制,尤其在内容生产、传播载体、传播方式等方面发生新变革,为新时代中国清廉文化的传播注入新的活力。
目前,学界对清廉文化传播的研究多立足传播学领域,从传播学理论出发探究清廉文化传播的机制。比如基于传播学的编码和解码理论,将廉洁文化的传播分为生成、转化两个阶段,认为廉洁文化的传播媒介具有诠释、赋能和反馈的功能[4]。从传播要素出发研究高校廉洁文化的传播机理[5]。基于全媒体传播思维,立足传播智能化强调对廉洁文化传播带来的技术变革[6],立足传播效果强调廉洁文化传播效果的提升与传播载体、培育方式和传播范式的变革有关[7-9]。也有学者基于廉洁文化本身,从廉洁文化的生成和作用发挥入手强调从载体、媒介、手段三方面注重廉洁文化的培育和传播[9]。此外,也有学者聚焦大学生群体,探究高校、大学生廉洁文化传播路径[10-11]。由上可见,学界多从宏观层面研究清廉文化的传播机制以及传播价值实现的过程,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但是随着数智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推广和运用,文化数字化过程改变了清廉文化的生产、表达和传播模式,一定程度上影响清廉文化传播效能。因而,探讨技术变革与清廉文化传播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大程度发挥技术优势就成为清廉文化传播亟须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研究从数字技术与传播视角出发,厘清数字技术对清廉文化传播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以求探寻数智时代清廉文化传播的创新路径和方法。
二、数智时代我国清廉文化传播的新机遇
数智时代,大数据、云计算、全息影像、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的运用,打破了清廉文化传统物理空间传播局限,实现了清廉文化内容数字化呈现和空间延展,有效拓展了清廉文化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让清廉文化传播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激活传统清廉文化基因,在与数字技术交融中展现独特的魅力
中华传统清廉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包含器物、典籍、价值理念、制度、艺术形式等在内的宝贵文化遗产。通过数字技术的运用对传统清廉文化内容拓展活化并对其进行现代化诠释,使其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精神需求,能有效提升传统清廉文化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其一,相较于以往在历史文物保护传承方面存在的文物留存困难、一些文物不易展示等难题,数字技术通过对传统清廉文化资源拍照、录像、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等方式进行数字化收集和存储,全方位、多视角展现历史文物的深厚底蕴和文化魅力,让文物“活”起来,大大提升用户获取文化内容的效率。此外,面对出现损坏的文化遗产,通过AI进行文物损伤检测,运用数字复原技术将已经消失或逐步消失的文化遗产以数字化形式复原重现,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有效保护,为文物遗产的活化利用提供可能性。在新时代开展廉洁文化建设中,各地通过挖掘当地清廉文化资源,积极保护和利用相应的文物古迹、致力于运用数字技术实现清廉文化的数字化呈现,图书馆、博物馆等机构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解决传统展馆存在的空间局限问题。比如,三苏文化大数据库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全面收录并整合三苏文化资源,其中包括三苏文学作品、三苏祠可移动文物、遗址遗迹、数字图书、学术论文等12个核心板块,现在已于2024年6月8日开始试运行。在“东坡行旅”板块中采用手绘地图的方式进行设计,巧妙地将三苏文物、著作及生平事迹等数据相互关联,让用户浏览时在时空中感受到立体、鲜活的三苏文化。这种文化数据库的建立既有效保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也摆脱了以往传播时间和空间限制,让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技术的交融中展现出独特的魅力。其二,清廉文化在数字技术加持下转化为文化数据资源并输出为海量的数字文化产品。面对海量的数字产品,趣味性、生活性的清廉文化内容更能被大众所吸引。大数据、智能算法能根据用户的兴趣爱好推送相应的文化内容,实现文化的精准供给,能精准满足用户的个体需求。数字技术具有强大的储存、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不论是网页信息还是App,通过智能算法能对用户精准定位,根据不同用户群体的多样需求提供个性化文化内容推送,并在内容推送过程中深入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能让用户及时提取到所需文化内容,提高传播效率。
(二)实现媒介协同联动,丰富清廉文化传播方式
人工智能、H5技术等数字技术的运用打破了传统以文本、图像、视频为主的单向传播形态,多方位拉近清廉文化与受众群体的距离,为新时代清廉文化传播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和平台。其一,数字技术的日益革新为清廉文化的传播提供多元的载体形式。在数智时代,互联网已然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场所。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67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7.7%。其中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亿人,占网民整体的96.4%[12]。因此,公众掌握信息、了解文化的方式和渠道与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支撑下,清廉文化的文字、图像等经过数字化加工和处理被储存在互联网云端,再通过移动应用程序、直播平台、云视频、公众号等载体将加工过的数字化文化信息输出为短视频、动画等传递给用户,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数字化文化产品需求。在这一过程中,数字技术的运用让用户可以以更低的成本随时获取清廉文化产品和内容,也有力拓展了清廉文化的传播方式和范围。其二,数字技术的运用告别了以往我国清廉文化内容仅依靠主流新闻媒体传播的局面,将主流媒体与新媒介相融合,在移动应用程序上进行文化传播和实时互动,拓宽文化传播的影响范围。数智时代,互联网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信息交流空间,人们往往在社交媒体获取和交流信息。当前、抖音、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平台逐渐成为清廉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主流媒体通过与抖音、哔哩哔哩等平台合作,打造宣传清廉文化的新媒体平台和特色栏目,运用新闻报道、评论文章、视频图说、直播等形式分层次、分众化、分时段传播清廉案例、清廉故事和清廉影视作品,实现线上线下的立体式传播。其三,在移动社交媒体平台传播中,短视频技术的普及进一步激活个体创造力。在这一过程中,用户不单是廉洁文化的接受者,他们不仅通过点赞、转发、发表评论的方式参与到清廉文化相关内容讨论中,也通过媒介的运用在已有清廉文化信息基础上在自媒体平台对其进行二次创作和推广,成为清廉文化内容的创作者和传播者,进一步拓展清廉文化传播的主体。这种由个体到群体再到大众的传播模式所产生的社会辐射效应,必然会辐射到全社会,提高全社会的清廉意识。
(三)拓展清廉文化表达场景,在时空交互中给予受众全新的数字文化体验
在数智时代,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内容的趣味性、故事性对清廉文化传播提出新的要求。数字技术的运用在丰富文化传播载体的同时拓展清廉文化的表达形式,催生了多种虚实结合的文化表达新场景,赋予受众全新的感官体验。其一,通过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构建虚拟化的数字应用场景,给受众群体带来跨越时空的沉浸式体验,“即直接的感官体验、间接的情感体验和内省的哲理体验”[13],提升清廉文化产品的吸引力。沉浸式传播是“以人为中心、以连接所有媒介形态的人类大环境为媒介而实现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传播”[14]。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清廉文化传播呈现从单向传播、互动传播到沉浸传播的过程。沉浸传播打破了时空局限,实现虚拟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现代媒体元素与5G、裸眼3D、VR、AR、运动追踪等数字技术的融合通过对清廉文化的模拟重构,营造更加真实的体验空间。“智能手机由于技术物质性的限制,目前只能将传统人机交互技术、语音识别交互技术和触控交互技术进行融合应用。”[15]而VR一体机、虚拟现实头盔等通过动作识别技术与眼动追踪技术与虚拟环境互动,实现用户在视觉、听觉、触觉的全方位沉浸式交互体验,既能满足人们在文化熏陶中的体验感和参与感需求,清廉文化的精神内核也能拥有更好的传播效果。比如,四川省级廉洁文化基地通过高清全景、HDR融合和VR等形式进行展示。在VR展厅中,运用三维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将全省廉洁文化基地搬到线上。“网上参观者可以选择场景递进、场景切换等导览模式,根据自己的游览习惯进行自主设置,还可以点击查看相关文字、图片及三维模型以获得个性化全景体验。”[16]其二,打造清廉文化IP形象、用微电影微视频、动漫等形式以形象生动的视听叙事风格通过情景重现式演绎吸引用户浏览观看,成为清廉文化新的表达形式。四川雅安天全县纪委监委依据莲花的原型打造了廉洁IP形象“全小莲”,寓意创建清廉天全的良好愿望。通过开创“全小莲”抖音视频号,推出作风短剧、监督追踪问效节目等系列作品传播清廉文化,受到网友的好评,已然成为天全县特色的清廉文化品牌。浙江省以良渚文化“玉琮”为名连续5年举办“玉琮杯”清廉微电影微视频大赛,借助赛事传播清廉文化。5年来累计征集6 500余部作品[17],作品以不同视角讲好清廉故事,让受众对“清廉”有了新的感悟。
三、数智时代我国清廉文化传播的新挑战
数智时代,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文化传播领域的推广和运用使得清廉文化内容的生成、表达和传播形态发生根本性变革。在数字技术的加持下,越来越多的传统清廉文化资源得以盘活,数字清廉文化内容日益丰富,清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拓展,增加了清廉文化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但是,由于受到算法推荐、技术伦理等因素的制约,清廉文化数字化、智能化传播效能也受到了一定影响。
(一)算法推荐对人和社会的信息遮蔽致使受众易陷入“信息茧房”
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社会进入“一切皆可计算”[18]的算法时代。算法的运用延伸到互联网信息传播领域,在算法推荐的加持下互联网内容生成和分发、反馈互动机制不断革新,推动信息传播进入精准化、智能化时代。算法推荐本质上是借助现代互联网技术,依据个人的信息需求进行个性化推送、检索过滤等,实现信息的高效精确匹配和投放。一般而言,算法推荐是根据用户社交关系、浏览记录、搜索习惯等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依据用户的偏好推送同类或相似的内容,或者依据用户关注度将热度高的内容进行全网推送。然而,随着数字智能化的发展,算法不止于分析用户在网上留下的数据,而挖掘数据背后的心理和动机,在传播中用户想看什么就推送什么,甚至比用户更懂其信息需求。因此,算法推荐是把“双刃剑”,在为用户推送精准内容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算法在信息传播中对人和社会的遮蔽。其一,算法推荐很大程度上强调用户的个人偏好,而帮用户自动过滤掉不感兴趣的文化内容,久而久之,用户长期接触到同类或相似风格的文化内容,陷入“信息茧房”中。“信息茧房”指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我们只听我们选择的东西和愉悦我们的东西的通讯领域”[19]。在文化传播领域,算法推荐会将个人兴趣偏好放大化,用户被同类信息所包围陷入自己认为的“真理”中,进而无法获取到其他有营养的文化产品,最终陷入封闭“信息茧房”而不自知。其二,在算法推荐中,文化内容推荐给谁、推送什么内容往往是由算法决定的,对算法“把关”就成为廉洁文化传播的Bbczp2fB2q/vi0F0WHWn2Q==重要一环。那么,人在算法推荐中的技术素养变得尤为重要。技术素养具体表现为对数据获取、整理、使用、评价、判断的素质与能力的集合,既包括对数字技能的熟练使用,也包含对数字空间的理解能力和数字社会责任。当算法推荐的设计理念开始追求利益、流量,算法在处理数据时就可能会放大现实中存在的矛盾和偏见,“大数据杀熟”等现象也开始出现,进而影响传播效应。
(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对清廉文化内容吸引力感染力的影响
生成式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数字技术的应用通过增加全新的视觉化、互动体验推动清廉文化的呈现形式从二维转向三维空间,促进传播向智能化、沉浸式、立体化方向发展。作为新型内容的生产方式,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分析式人工智能,不仅能通过对数据的学习提炼内容,也能通过深度自主反馈学习挖掘现有数据的规律,根据用户不同的需求生成更契合用户需求的新内容。“虚拟现实装置作为一种媒介,是实现用户和虚拟时空交互的重要工具。”[20]以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技术为依托将人、物、场进行连接,对清廉文化故事、人物等进行视觉化彰显,构建一种能提供个性化服务、激发个体参与互动体验等虚拟场景,赋予虚拟场景以真实的现场感,能增强受众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受众不自觉进入虚实融合的场景,通过真实的感官体验沉浸在虚拟场景中能从中产生对故事的情感共鸣。然而,就数字技术在清廉文化传播领域的应用来看,由于一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人机交互应用水平不够,在清廉文化数字展厅中的场景设定较为单一,体验时长有限,在虚拟场景中的一些动作捕捉、人物个性、现场画面等刻画不到位,往往受众的体验感一般,反而降低对年轻人的吸引力和文化感染力。
(三)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导致对清廉文化精神内核的消解
在技术发展史上,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在推动社会发展的同时也会引来人们对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思考。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清廉文化传播中的应用是传播主体和清廉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数字技术赋予清廉文化新的传播范式,为扩大传播范围和提升传播效果提供技术支撑,但同时也要警惕技术理性和价值理性的失衡。数字技术强调技术理性,在清廉文化传播中表现为追求文化内容推送的效率、利益和流量。而清廉文化传播更强调价值理性,注重内容和实质,强调文化对人的浸润和涵养。若只看到数字技术的积极作用,盲目推动清廉文化传播的数字化,将技术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往往会制约清廉文化传播的效率。其一,缺乏价值理性的约束,技术理性则容易受到功利主义的影响,只关注数字技术的传播速度和产生的效益,将文化内容生产速度视为文化产品的供给标准,进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同质化、低质量的数字文化产品,也使清廉文化的传播流于形式。在这一过程中,资本市场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样的数字文化内容。在“流量为王”的时代,清廉文化产品的生成在数字洪流的裹挟中消解了清廉文化的精神内涵,出现受众群体对清廉文化了解不深,兴趣不足的问题,影响清廉文化传播的效果。在“人人皆媒”“人人皆生产者”的时代,一些视频博主在逐利驱动下开始成为清廉文化的“信息搬运工”,通过机械地推介廉洁旅游路线、廉洁人物等方式传播清廉文化。然而原创性内容创造成本高昂,为追求流量,短平快的短视频内容传播使得清廉文化还是流于表面的“符号”,并未涉及深层次的精神实质,往往是对清廉文化内容的消解。其二,数字技术通过数字化存储让中华传统清廉文化的文物“活”起来,高分辨率、高色彩还原度的技术产品能捕捉到文物的细节,但无法理解文物背后的深层内容,无法传递出文物的情怀。那么,如何通过数字技术传递出文物的情感,也成为数字技术革新的重要方面。
四、数智时代我国清廉文化传播的路径
数智时代,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清廉文化的传播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满足受众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好地发挥数字技术在清廉文化传播中的优势,必须进一步整合清廉文化资源,进行算法治理,不断提升清廉文化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数字技术助力清廉文化“出圈”。
(一)坚持技术理性底线,推进算法监管全过程
数智时代,算法的智能化发展无形中影响用户对信息的认知和判断,因此坚持技术理性的底线,实现对算法的全面监管,推动算法推荐公平公正、规范透明是实现算法良性迭代和运用的重要环节。党的十九大以来,国家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综合治理的指导意见》《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强调对算法的监管和规制。在数字清廉文化传播领域,更应从算法设计、应用等链条出发进行全方位监管以规避算法推荐的负面影响。其一,要将主流价值观融入算法设计、应用的全过程,避免“流量至上”和逐利导向,确保算法在应用中以社会价值引领商业价值;其二,对算法进行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管是一项专业性要求更高的任务,尽管算法内嵌复杂的代码程序且涉及商业机密、知识产权等,但相关部门有义务推动算法透明化,向公众公开其基本原理、运行和决策机制等内容,让广大用户了解算法是如何进行信息呈现。尽管“算法黑箱”需要专业人士进行拆解,但也要加强对公众技术素养的培育,让广大用户监督算法,防止被算法所操纵。作为算法的设计者,更要在算法设计过程中遵守职业道德,让算法真正服务于人。此外,要加强对算法推荐内容的把关。互联网赋予广大用户以话语权,在清廉文化传播中成为文化内容的“把关人”。其三,推动算法技术更新和算法监督同步发展,加大算法的研发投入,引入算法的伦理设计,“用算法针对算法”。将算法问责、算法审计等价值需求内嵌于算法设计中,从技术上破解算法歧视问题,让算法为清廉文化传播持续注入动力。
(二)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清廉文化资源共享
数智时代,数字基础设施的建设是清廉文化传播的前提条件,没有与之配套的数字基础设施的建立,那数字清廉文化的传播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2022年发布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中强调关联不同领域、不同形态的文化资源数据、文化数据资源和文化实体,形成中华文化数据库。中华文化数据库的建立可以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生产要素,是数智时代传播主体进行文化内容创新的素材。其一,推动清廉文化数据库建设。建立数据库科学分类标准,统筹梳理中华传统清廉文化以及在革命文化、红色文化中蕴含的清廉文化资源,对文化资源进行科学分类和规范标识,并按照不同类型进行标签化归档,为清廉文化资源的检索、内容呈现奠定基础。比如,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纪委监委携手新华智云依托新华智云文化大数据平台推出中国大运河廉洁文化星谱,系统梳理了北京、天津、浙江等中国大运河申遗材料中提到的27座运河城市中包括廉人、廉事、廉物、廉迹、廉艺、治水、廉家等在内的文化数据和大运河文化脉络中的古今规约、制度机制等,这也是全国首个系统展示大运河廉洁文化的数字平台。其二,打造清廉文化资源共享平台,推动各级各类机构数字清廉文化资源互通共享,打破“信息孤岛”困境。既要实现文化机构本身数字文化资源的互通,也要实现与不同文化机构数据库的互联,激活数字文化资源的价值。比如,成渝两地有效整合文化资源,推出数字文化一网通服务,即成渝两地市民可以凭借电子社保卡信息认证登录两地的数字图书馆,免费下载并使用两个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实现文化资源的共享和合理流动。其三,立足受众的审美需求,丰富清廉文化立体化场景构建,让受众切身感受文化的魅力。运用数字技术重现历史场景,将文化遗产以立体化、视觉化的方式呈现或者以物质形式呈现的清廉文化基地能对受众产生强烈的感官冲击,并以第一视角在历史事件中与历史人物共情,更加深刻感受到清廉文化传递的精神内核,达到用户从认知认同向情感认同的转化。
(三)注重清廉文化内容情感表达,助力清廉文化“出圈”
面对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产品数字化需求,同质化、低俗化的数字文化产品已经难以被受众所吸引,甚至有些人产生抵触心理。数智时代的文化传播必须生成丰富多样的数字文化产品才能在海量的文化内容中抓住用户的眼球,提升文化的感染力。就内容创作而言,数智时代清廉文化数字产品应更注重情感表达,注重文化价值的深度挖掘,通过设计“清廉”等关键词进行话题引导,用现代化的叙事逻辑创作,以鲜活、生动的故事和叙事方式传递文化产品精神内核,引发受众的情感共鸣,实现文化的可持续传播。就体验感而言,近些年来,在文化传播领域,运用计算机图形学、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创造出的仿真式可交互数字形象担负起文化“代言人”的使命,为受众与传统文化之间搭建起新的桥梁。而面对用户高品质的数字精神文化需求,相比新奇好玩的初次体验,文化获得感、深度体验感成为用户对数字文化产品的基本要求。因此,通过与传统文化建立深度链接,以鲜明的文化辨识度以及更具温度的情感表达“在场”能更加贴近用户的情感世界,在引发情感共鸣中传播文化价值。清廉文化拥有深厚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底蕴,以古代清廉人物或故事为原型打造清廉文化虚拟数字人IP形象,让数字人成为传播清廉文化的新使者,助力清廉文化“出圈”。比如,中国出版集团研发团队以《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为底本开发了苏东坡数字人这一IP形象,并基于古籍大数据资源,研发苏东坡人设数据库、开发苏东坡知识图谱等,让苏东坡数字人以更符合现代感知的方式传播清廉文化。
五、结语
数智时代,数字技术嵌入文化传播引发了文化传播的根本性变化,技术、文化、人的多向互动使文化内容生产、呈现、传播方式日益创新和多样,增强了文化对全社会的渗透。在文化数字化国家战略指导下,数字技术与清廉文化的交融拉近了文化与受众群体的距离,在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创造的文化传播新场景和文化表达新方式,给予受众全新的综合感官体验,让受众在身临其境中感受清廉文化的魅力,实现从认知到情感认同再到价值认同的转化,进而有效提升清廉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人人崇廉、人人尚廉”的社会氛围。未来,加快推进数字技术的更新迭代,加强数字技术与清廉文化的互嵌共生,探索清廉文化资源立体化呈现、沉浸式体验等创新路径让清廉文化“出圈”依然是提升清廉文化传播效果的努力方向。其中,基于技术视角关于技术理性的纠偏、对数字技术的理性、创新运用仍值得我们探究。
参考文献
[1] 齐卫平.廉洁文化: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大任务[J].理论与改革,2024(1):1-13.
[2] 习近平书信选集: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362.
[3]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5.
[4] 成为杰.新时代廉洁文化传播机制研究——以浙江省清廉文化建设实践为例[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23(1):38-46.
[5] 赵福浩,苗英振.高校廉洁文化传播的要素、机理与路径[J].廉政文化研究,2014(3):48-53.
[6] 李红权,张龙辉.传播智能化情境下的廉洁文化建设[J].廉政瞭望,2022(20):36-37.
[7] 张馨.全媒体传播与廉洁文化的价值实现[J].廉政文化研究,2016(6):22-26.
[8] 杜治洲,万超凡.基于公众感知的廉洁文化传播效果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68-77.
[9] 李红权.廉洁文化的培育与传播[J].社会科学家,2014(10):49-53.
[10] 谢晓锐,董翼.新时代高校廉洁文化建设的实践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3(3):57-60.
[11] 狄奥,王俊松.构建大学生廉洁文化传播的立体网络[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47-49.
[12]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24-03-22].https://www.cnnic.cn/NMediaFile/2024/0325/MAIN1711355296414FIQ9XKZV63.pdf.
[13] 花建,陈清荷.沉浸式体验: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新业态[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9(5):18-32.
[14] 李沁.沉浸传播:第三媒介时代的传播范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43.
[15] 张萌,孟林山.红色文化传播的AR技术优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6-03(3).
[16] 侯荣,赵扬.四川创新形式拓宽廉洁文化覆盖面把线下基地“搬”上云端[N].中国纪检监察报,2023-10-13(3).
[17] 戴睿云.用6429部作品讲好清廉故事[N].浙江日报,2023-12-13(2).
[18] 郭永辉,宋磊.挑战与引领:算法推荐场域新闻主流话语数字传播的风险治理[J].未来传播,2024(2):20-28+128-129.
[19] 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生产知识[M].毕竞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8.
[20] 顾亚奇,王立锐.可供性视角下虚拟现实艺术的实践与思考[J].美术研究,2022(2):109-113.
Research on the Communication Path of Clean Culture in China during the Digital Intelligence Era
Wang Xing
(School of Marxism,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The dissemination of a culture of integrity is an important issue in promo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 culture of integrity. In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the embedding of digital technology has brought fundamental changes to the generation, express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lean culture content, as well as new opportunities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clean culture. The blessing of digital technology not only effectively activates the traditional genes of integrity culture, enriches the dissemination methods of integrity culture, but also expands the expression scenarios of integrity culture, providing audiences with a new digital cultural experience in the interaction of time and space. However, due to constraints such as algorithm recommendations and technological ethics,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technology also brings new challenges to the dissemination of a culture of integrity. This includes algorithmic recommendations that obscure human and social information, making it easy for audiences to fall into an "information cocoon", the imbalance between technological rationality and value rationality leading to the dissolution of the spiritual core of clean culture, and the impact of insufficient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on the attractiveness and infectiousness of clean culture content. It is necessary to further carry out algorithm governance, promote the entire process of algorithm supervision, focus on emotional expression of integrity culture content, strengthen digital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tegrate integrity culture resources,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and infectiousness of integrity culture content, and help integrity culture "go out of the circle".
Key Words: The era of digital intelligence; Clean culture; digitization; spread
作者简介:王星,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