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酒店管理服务和创新研究

2024-12-19 00:00:00侯芳
旅游纵览 2024年8期

摘 要:旅游是传承与输出文化的主要桥梁,文化特色是构成地方旅游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为确保旅游产业顺利转型发展,各地区应充分落实文旅融合政策,实现文化与旅游的相互促进,从而推动各地旅游产业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在此过程中,旅游酒店管理服务的优劣是决定旅游质量的重点要素之一。只有良好的旅游酒店管理服务,才能为更多旅客提供优质体验。因此,当前旅游酒店管理人员应积极推进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升级,为当地旅游产业发展提供必要支持。基于此,文章以文旅融合为视角,对旅游酒店管理服务创新进行深入研究,以期为旅游酒店服务管理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旅融合;旅游酒店;管理服务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职业教育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课程结构问题研究——以中新旅游管理专业为例”(项目编号:21SVE109);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改项目“基于OBE理念的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研究成果。

引言

如今,我国人民经济水平日益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其中,旅游便是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活动之一,因此,人们对旅游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我国旅游酒店数量与规模持续扩大,酒店管理人员应在此基础上转变酒店管理观念,将酒店管理与服务模式进行全面创新,确保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进而促进当地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当前我国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并提出了文旅融合理念,酒店管理人员应在此背景下,把握文旅融合理念的具体内容,在酒店管理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以提高酒店竞争力。同时,通过创新酒店管理模式,使酒店的服务质量达到最优。因此,如何在文旅融合视域下创新旅游酒店管理服务模式,成为当前酒店管理人员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

一、文旅融合在旅游酒店管理服务中的价值

(一)提升游客旅游体验

文旅融合强调将地方文化元素与旅游产业相融合,将文化创意融入旅游产品中,使产品更具文化内涵。对于旅游酒店而言,酒店管理人员能够在酒店服务、装修与管理中融入丰富的文化元素,并根据不同游客的文化背景和喜好,提供个性化的住宿体验,使游客在住宿过程中能感受到当地浓厚的文化氛围与底蕴,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风土人情与民俗文化,从而增加酒店对游客的吸引力,提高游客旅游体验的独特性与满意度,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1]。

(二)提升旅游酒店竞争力

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旅游酒店可以通过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和服务特色来实现差异化竞争。此种差异不仅体现在酒店的硬件设施设计上,如装修风格、房间布局等,还体现在软件服务上,如文化体验活动、个性化服务等。通过提供独特且富有文化内涵的服务,与其他酒店相比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旅游酒店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目标客户群体,创建独有的品牌形象,增加旅游酒店自身品牌辨识度与美誉度,从而提升旅游酒店的竞争力[2]。

(三)促进文化传承与创新

当前,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希望获取更多文化知识、感受更多传统文化内容。旅游酒店作为可支持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文旅融合的背景下,应在酒店中融入更多当地文化元素,通过开设展览、举办艺术表演等活动,向更多游客展示当地文化遗产或传统技艺,使我国更多优秀文化得以传承与弘扬。同时,旅游酒店在传承、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还可借助现代化技术进行创新,打造出既具有时代特色又富有传统内涵的文化旅游产品,这不仅能够满足游客对新鲜事物的追求,还能为当地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旅游酒店通过开展文旅融合工作,并广泛宣传,能够吸引更多游客前往,从而带动当地旅游消费的增长。游客在享受文化体验的同时,也会进行餐饮消费、购物消费等活动,为当地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文旅融合还能够促进旅游与其他相关产业的协同发展。例如,旅游酒店可以与当地的文化产业、旅游企业等进行合作,共同推出具有文化特色的旅游产品和线路,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从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二、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酒店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酒店管理服务缺乏特色

文旅融合的重点在于文化与旅游产业的融合,许多旅游酒店虽在管理中融入了文化元素,但通常存在同质化问题,并未针对当地特色文化进行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而是沿用人们所熟知的大众文化,导致旅游酒店管理服务缺乏特色,进而逐渐失去了竞争力。许多酒店只是简单地模仿其他成功案例,未形成自身独特的文化风格和主题,使得游客在酒店内无法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氛围,导致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酒店的评价较低。特色文化品牌的打造是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酒店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许多旅游酒店并没有形成清晰、独特的品牌文化定位,在打造特色品牌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策略,或是缺少有效的传播方式,导致旅游酒店的特色品牌形象模糊、辨识度较低,无法有效吸引目标客户群体,导致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脱颖而出。

(二)旅游酒店管理服务方式单一

许多旅游酒店在文旅融合背景下,仍然沿用传统服务模式,导致旅游酒店管理与服务缺乏创新与灵活性。酒店管理与服务方式单一,无法根据游客的具体需求与偏好提供个性化服务,这种单一方式不仅无法提升游客对旅游酒店的满意度,还会限制酒店的发展。同时,当前我国信息化技术逐渐发展成熟,部分酒店在管理与服务工作中均使用了数字化、智能化技术与工具,但是仍有一部分旅游酒店未充分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酒店管理与服务工作当中,导致旅游酒店管理与服务方式单一,无法提升管理质量、优化服务流程。

(三)酒店从业人员专业素质有待提升

在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酒店需针对管理与服务模式作出改变,使酒店更富有文化气息与地域特色,从而能为游客提供更高质量的特色服务,使游客的旅游体验得到提升。但是,许多酒店从业人员未跟上时代发展脚步,对于文旅融合理念并未产生正确认知。当前旅游酒店的从业人员出现专业素质、专业知识与能力参差不齐的问题,无法为游客提供完整的特色文化服务,导致许多游客即使接触到酒店布置的文化场景、设计的文化产品,酒店从业人员仍然无法为游客进行讲解并提供相关服务。同时,酒店从业人员的管理水平、服务意识仍然有待提高,在管理酒店中存在思想落后的问题,服务游客时存在观察力、行动力不足等缺陷,导致游客的旅游体验不佳,直接影响酒店特色文化的打造,对当地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四)旅游酒店管理思维滞后

当前,我国酒店业正积极践行文旅融合理念,这要求旅游酒店管理人员紧跟这一趋势,调整管理思维与服务模式。然而,许多管理人员对文旅融合的认知尚浅,仍固守传统住宿服务思维,难以匹配新兴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及游客对高品质服务的需求,致使酒店整体发展滞后于市场变化,难以满足游客日益增长的文化与旅游期待。此外,部分酒店在推出旅游文化产品与服务后,因管理思维滞后,导致产品与服务创新不足,缺乏特色。管理人员创新意识的匮乏,限制了符合市场需求的文化产品与服务的开发,进而削弱了酒店的整体竞争力,阻碍了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三、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酒店管理服务的创新策略

(一)打造旅游酒店管理服务特色

在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酒店管理人员应充分了解当地文化,全面推进地方文化与酒店管理、服务的融合。文旅融合理念中强调旅游酒店不能只为游客提供住宿与餐饮等基本服务,还应满足游客的精神文化需求,将地方文化充分融入酒店管理与服务当中,从而形成特色管理与服务模式,使游客在酒店就能够充分感受到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内涵[3]。因此,酒店管理人员在创新酒店管理与服务模式时,应注重多方面融合特色文化,打造特色品牌,使酒店管理与服务更具有综合性、多元性特点。这种特色旅游酒店管理与服务模式,能够更加凸显酒店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能够提高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帮助游客认识并学习到更多文化内容[4]。具体而言,旅游酒店可以推出特色主题客房,让游客在房间内体验到不同文化风情,在入住期间能够全方位地感受到当地的文化氛围。并且,在提供餐饮服务时,旅游酒店可以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菜肴和饮品,满足游客对地方特色美食的追求,使游客享受到更为丰富、全面的体验,从而提升其对酒店的忠诚度。

(二)应用多元化旅游酒店管理服务方式

在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酒店管理人员想要实现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创新,需要应用多元化方式,从而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同时切实提高旅游酒店的管理水平与服务质量,提升酒店的整体竞争力。例如,酒店管理人员可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如人工智能(AI)、大数据等,游客通过智能客房系统实现远程控制与智能调节客房设施,同时酒店管理人员可通过大数据分析游客的具体需求与偏好,从而为游客提供更为精准与细致的服务[5]。同时,多元化旅游酒店管理与服务方式包括为游客提供个性化旅游行程规划、定制化的旅游线路以及专属的导游服务等,让游客感受到宾至如归。此外,为确保游客能够全面了解旅游酒店中的特色文化元素,酒店可引入文化讲座、艺术展览、手工艺制作等特色文化体验项目,让游客在享受住宿服务的同时,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和历史,为游客创造难忘的文化旅游记忆,从而提升游客对旅游酒店的满意度。

(三)提升酒店从业人员专业素质

随着越来越多的城市推动文旅深入融合,旅游酒店推出了更多特色文化产品与服务,满足了游客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而酒店从业人员作为提供服务的主体,其专业素质关乎游客的整体体验。因此,在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产业对酒店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基于此,酒店管理人员应定期组织员工进行专业培训,同时,尤其要注重培训酒店从业人员的文化交流能力、文化产品知识水平等,从而确保酒店员工既具有专业的服务能力,又能够为游客提供特色文化服务[6]。同时,旅游酒店可与其他高星级酒店或文旅项目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员工交流互访活动,拓宽员工的视野和思路,使其在参观其他旅游酒店的过程中,学习先进的管理理念、服务模式以及文化表达方式,提高工作质量。此外,旅游酒店管理人员应积极鼓励员工学习当地文化、历史和民俗等,并建议员工参加文化讲座、实地考察等活动,使服务人员的文化素养得到提升,从而确保其能为游客提供更为丰富的文化体验。

(四)转变旅游酒店管理思维

文旅融合视域下旅游酒店在进行管理与服务模式创新时,应率先进行思维创新,转变旅游酒店管理与服务思维,不再受缚于传统管理与服务观念,深层次剖析游客的真正需求,从而制订出更为完善的旅游酒店文化服务体系。旅游酒店管理人员思维转变后,将不再局限于打造单一的文化产品和提供服务,而是致力于创新多元化的文化旅游产品和特色服务,以确保旅游酒店的独特魅力,避免同质化问题[7]。同时,旅游酒店的管理人员应树立体验思维,从游客的角度出发,分析其具体需求,从而为游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此外,以往旅游酒店管理人员由于缺乏创新的营销思维,导致酒店依赖单一的宣传渠道,如与旅行社合作、进行线下宣传等。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旅游酒店管理人员应转变思维,拓展营销渠道,实现多渠道营销。例如,利用抖音、小红书等新媒体进行宣传推广,吸引更多潜在游客的关注和参与,以促使酒店实现经济效益的双赢。

四、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旅游产业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旅游作为休闲方式,他们更加注重精神世界的充实与丰富。因此,为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文旅融合理念应运而生。各地旅游酒店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挖掘并发展独特的地域文化,创新酒店管理与服务模式,不仅增强了酒店的竞争力,还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从而推动旅游产业持续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 卜荔娜.全域旅游时代旅游景区酒店管理服务创新探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23(18):144-146.

[2] 肖悦.全域旅游时代旅游景区酒店管理服务创新研究[J].西部旅游,2022(22):96-98.

[3] 边雨琪.文化旅游经济发展背景下的酒店管理内涵探讨[J].漫旅,2022(21):121-123.

[4] 夏绍兵.全域旅游时代旅游景区酒店管理服务和创新研究[J].旅游纵览,2021(18):48-50.

[5] 海勃.基于人性化管理的旅游酒店管理路径选择[J].西部旅游,2021(14):63-64.

[6] 韩静怡.文旅融合环境中酒店管理模式研究[J].旅游与摄影,2021(18):70-71.

[7] 贾琳珊.文旅融合背景下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旅游纵览,2021(12):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