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技术的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开发

2024-12-19 00:00:00倪姣
旅游纵览 2024年8期

摘 要:文章针对中职院校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向,探讨如何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提升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综述和案例分析,文章阐述了GIS技术的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并提出了基于GIS的教学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的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能够实现对旅游地理课程内容的全面分析和可视化展示,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和实践机会。

关键词:GIS;旅游地理;课程开发与实施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一、基于GIS技术的中职旅游地理课程研究背景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数据、地图制图、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的技术工具。GIS技术与旅游地理教学的结合,可以增强学生对地理空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提高教学的实践性和互动性。同时,旅游业作为一个快速发展的行业,对于具备GIS技能的专业人才有着迫切需求。

二、基于GIS技术的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对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GIS技术因其在空间数据分析方面的优势,被逐渐融入旅游地理教学中,以解决传统教学过于抽象、学生难以形成兴趣的问题[1]。首先,GIS技术的引入使得课程内容更加丰富。结合GIS技术,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地理空间数据,然后在软件中模拟旅游规划和管理,增强学习的实践性。其次,GIS技术的使用让教学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在教学方法上,除了传统的讲授法,旅游地理课程还增加了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模拟旅游规划等互动性更强的教学活动。通过使用GIS软件,如ArcGIS或MapGIS,为学生提供一个直观的、交互式的学习平台,增强了学习的实践性和趣味性。

尽管GIS在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优势,但也存在一些挑战。首先,教师应具备对GIS技术的熟练掌握能力,因此需要专门的培训。其次,GIS软件和硬件设备的成本可能对学校构成财务压力,特别是在资源有限的职业院校中。再次,由于GIS软件需要大量的数据来支持问题分析和决策,因此确保地理数据的高质量和准确性也是职业院校面临的一大挑战。

三、基于GIS技术的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开发与实施流程

旅游地理课程山地地貌景观章节包含3项内容,依次为教学设计、GIS软件选择、地图制作和发布。

(一)教学设计

在中职旅游地理教学中,通过利用GIS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示和分析中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其中,地理空间分析和可视化展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旅游地理信息[2]。利用GIS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将地理数据以地图、图表、图像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地理信息,可以制作旅游景点分布图、旅游线路图等,展示地理空间分布和关系。经过对《中国旅游地理》教材知识点的整理和分析,发现GIS软件在地貌景观教学中具有显著优势。因此,本研究选取山地地貌景观这一知识点,以江苏省地貌特征和名山地理分布为例,采用简便的GIS软件操作方法设计教学案例,在旅游地理课程中进行实践,并检验其教学效果。山地地貌景观教学设计如下: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江苏省地貌类型及特征;熟悉江苏省主要的山地旅游资源;理解江苏省主要山地的旅游价值,掌握欣赏山地景观的方式。

过程与方法:利用GIS软件获取并展示江苏地形影像,归纳总结全省地形地势特点;结合GIS数据,展示全省著名山体的空间位置,培养学生信息获取能力;在专业地理信息软件的操作中,培养学生软件实操能力,提升他们的信息化素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江苏地形河网等自然资源的学习中,体会到江苏自然条件的优越,旅游资源的丰富,从而培养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江苏省的地貌特征。教学难点:欣赏山地景观的方式。

3.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分为2个模块,分别是模块1:江苏省的地形地势与山地景观资源;模块2:江苏省山地景观的欣赏方式。在模块1中,具体内容可以分为2个环节。首先,教师打开ArcGIS10.2,向学生示范操作步骤:加载江苏省数字高程模型(DEM)地图,调整显示条带(按海拔高低进行渲染着色)。教师完成江苏省地形图的制作后,展示效果图并向学生提出问题:观察老师制作的江苏省地形图(见图1),总结江苏地形地势的整体特点。学生回答并总结:江苏省地势特征主要表现为地势较低,地形平坦,平原广阔,海拔较高的山地丘陵主要分布于北部、西南部。教师结合效果图,进一步总结完善:根据图例(见图1),我们可以看到江苏省大面积都是绿色的平原,小面积为山地和丘陵。由此可以得出江苏省的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较低;西南部和西北部多丘陵,西南部有小部分的山地地形。其次,教师首先打开GoogleEarth,查找江苏省地图数据,而后让小组代表参与到软件操作中,由学生主导,操作鼠标放大缩小,由南至北分区域展示全省卫星影像;学生观察并按苏南苏北分区对比,手写记录。观察后学生进行总结:江苏全省除盐城和泰州两市外,均有山地分布;山地多为邻省山体余脉,山地面积小。结合前面学到的江苏省地形特征,教师进行补充:江苏省山地多为孤山残丘,海拔较低。

在模块2中,教师加载江苏省水域图(见图2),并提问:江苏省有哪些湖泊,其水网分布呈现什么特点?学生观察江苏省水域图,并分析江苏省水网呈现的特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补充:江苏省水网稠密,河湖众多,全省江河2 900多条,湖泊300余处,水库1 078座,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流域四大水系;京杭运河南北纵贯其间。在了解江苏水网特点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问:山与水存在什么关系?山地景观应如何欣赏?学生分小组讨论,学生思考后回答,最后教师总结:山与水是相互依托的关系,水有山而各有形态,山有水而尽显不同。

最后师生共同进行课堂小结:本课应用GIS技术,从地形地貌的角度进行信息化教学,学生自主参与,分析对比地形特征,总结软件操作经验,了解旅游地理资源特色,领悟人地和谐理念。

(二)GIS软件选择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集成了地理数据、地图制图、空间分析和数据可视化等功能的技术工具[3]。现有的GIS软件主要有ArcGIS、GoogleEarth、GoogleMaps、SuperMap等[4]。文章根据中职旅游地理教学的实际需要,综合考虑各GIS软件操作特点和现实学情,选取适合的软件。

1.Google Earth:作为一款虚拟地球软件,它允许用户浏览全球各地的高清晰度卫星图片,具有多维度浏览、地图和卫星视图、历史图像、街道检视等功能。总结其特点是可实时搜索,并灵活展示全球高精度地理空间影像,因而能有效提升旅游地理教学的实时性和可感知性。

2.ArcGIS:作为现今应用极其广泛的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具有文本属性数据、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等多源多类型地理数据的处理分析能力,是一个功能全面、能力强大的地理信息软件。该软件劣势在于对电脑硬件要求较高,正版授权费用高;但在旅游地理教学中使用ArcGIS,不仅能极大提升中职旅游课程教学的科学分析水平,促进教学内容专业化,更能提升学生空间思维和信息化素养。

3.SuperMap:与ArcGIS相近,SuperMap支持栅格、矢量等多种地理数据的采集、编辑等功能。其优点在于易于使用,适合中、小型项目应用。但其软件收费价格较高,与ArcGIS相比,SuperMap在用户群体数量和应用覆盖度上可能略逊一筹,这导致了一系列不足:操作教程可能不够详尽或部分内容为英文、稳定性较差、功能拓展能力不足等。对于教师来说,操作难度较大。

中职旅游地理教学有其自身特点,应结合教学特征,选定合适的GIS软件。一是学生综合能力和专注度有限。课程教学需关注操作可视化,提升实践性和趣味感、界面清晰易懂、数据呈现直观的GoogleEarth能较好地满足课堂地理影像搜索观察和对比分析的需要。二是课程教学中,需应用专业GIS软件进行高程数据处理和地形分析,因此要求GIS软件在具备较高稳定性和较低成本的基础上,拥有一定的空间分析能力和功能拓展性,ArcGIS应用范围最广,用户群体最广泛,加之其具备汉化版本,地理数据分析功能全面等优点,选取ArcGIS作为教学软件顺理成章。综上,GoogleEarth和ArcGIS被选取为旅游地理课程研究的软件。

(三)地图制作和发布

在制作地图之前,首先需要收集地理数据,主要包括研究区遥感影像数据、河流等矢量数据,这些数据将被用来制作课堂实际所需的地图。文章使用的遥感影像数据来源于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河流水域、省级行政区边界等矢量数据来自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平台的1:400万国家基础地理数据。其次,在收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ArcGIS栅格制图功能,在数据库中镶嵌数据集,制作江苏省地形分布图,同时借助ArcGIS叠加分析功能,叠加江苏省山脉分布图和江苏省水网分布图。最后,导出图片格式地图,以便学生课前预习以及课后巩固。

四、基于GIS技术的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实践结果分析

文章基于对比教学的思路,验证在中职旅游专业课程中应用GIS技术辅助教学,对学生专业素养提升的作用,因而选取了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的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和民宿运营与管理专业中的2个班级开展实验,对“江苏省地貌景观”这一案例进行了旅游地理课堂GIS教学的应用实践。需要说明的是,参与对比教学的两个班级,选自旅游系内,且学生数量一致,均为20人,男女生比例约为3:7;学生能力素养基本均等,为平行班。应用GIS辅助教学的为A班,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为B班,两个班学习“江苏省地貌资源认知和对比”的同一内容,教学进度与难度保持一致。班级测验数据详见表1。

据表1可知,A班优秀、良好等级的比例达85%,B班及格及以下的成绩占比较高。从数据上看,GIS技术与旅游地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的结合,可有效提升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效果。

五、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对于具备地理信息系统(GIS)技能的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上升。文章针对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方向,基于GIS技术的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开发现状分析,明确了GIS技术辅助中职旅游地理课程开发流程,并对两个班级的实践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揭示了GIS在旅游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和潜力。然而,GIS技术在教学应用中仍存在一些挑战,包括数据质量、技术设备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因此,未来的研究应关注GIS与人工智能(AI)的结合、移动GIS技术的应用以及教学评估与效果分析等方面,以进一步提升中职中国旅游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孙悦.基于地理信息技术的初中地理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应用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4.

[2] 姚瑶,郭医博.地理信息系统(GIS)在旅游方面的应用[J].电子测试,2020(15):66-68.

[3] 陈浩钦.关于Arc GIS的地形图空间管理技术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24(1):121-123.

[4] 张思祥.小型GIS软件在线路初勘中的应用[J].电力勘测设计,2014(4):52-55.